明明鎖了門,可是不確定,總是回去看反覆幾次,這是怎麼回事?

晨舟0312


除了身體和年齡的關係外,如果是正常人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般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因為不自信,對自己沒有信心認為做不好。另外一種是一種強迫性心理,做什麼事情總是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去處理,還有一種就是健忘症了。

第一種不自信呢,做什麼時候不信任自己,總認為自己沒有做或者說沒有做好,然後呢又要再回頭去看去檢查,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可以自己告訴自己,我已經把事情處理好了,安心放心的去做別的事情

第二種強迫性行為呢,主要還是心理的影響結果,缺乏一種內在的安全,需要強迫自己重複的去做才能讓自己安心放心,像這樣輕度的強迫症我們可以適當的去調整自己的心態,慢慢的改正過來

如果是健忘症,那麼除了服用藥物之外,就是多進行一些健腦和身體的運動了 ,並且身邊的人給予一些支持和幫助

還有一些方法就是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適當的轉移一下注意力,當我們的不自信和強迫行為告訴我們要去做某件事情,而自己已經去做過了,那麼就可以換一種思維了或者將注意了轉移到別的地方去

人類的思維是很有趣的,當你鑽入一種思維時會越鑽越緊越小,而當你突然有了另外一個有趣的注意力點的時候,你立馬就能忘切剛才的牛角尖,這也叫替代性思維



敘慰心裡諮詢師老李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常常會困擾著不少人們。當離開家門後,總是擔心液化天然氣關了沒,燈關了沒,門鎖好沒?甚至"三回頭"那樣,婆婆媽媽要耗費不少時間和精力。

自己曾經做過一次傻事,說出來能讓人笑掉大牙!去年後半年的某一天上午,由乙市離開家裡去甲市,走的時候手裡拎了不少東西。本打算把東西放到電梯門口,再去帶上入戶門,誰知道鬼使神差的直接入電梯下了樓。

在樓下都感覺到好象沒有鎖門,又遇上一熟人,聊了幾句,一打叉,返回觀察入戶門,是否鎖好的念頭完全被打銷,開著車揚長而去,一直跑了二百多公里。

對門鄰居外出時,發現我家入戶門半開著,以為是通氣什麼的,也沒再多想。他們下午返回時,看見我家門還半掩著,就感覺不大對頭,到門口叫我無人應答,意識到一定是我家忘記鎖門了。

他又通過同小區我的同學,電話告訴我家門沒鎖的情況,我又讓樓下鄰居鎖了門。至今回想起來,發生記性差的低級錯誤,教訓太深刻了。同時,對於鄰居和我同學心懷感激之情,難以忘懷!

(網絡圖片)


莫忘初心242650426


我就是這樣的。

每次出門,剛到樓下,我就會再次上樓,看一下門有沒有關好,再晃動一下門把手,看門是否能打開。然後才能放心的出門。

或者有時過年回老家,一家人大大小小的包裹裝好車後,剛出小區門,我就問門鎖好沒有,一定要走回去,再確認一下門有沒有鎖好。

在公司時,不敢最後一個走,因為總是懷疑公司哪個門沒關好,沒鎖好,然後走到半路再折回去看,往往這裡天已完全黑下來,路上人都少了。


這是小時候形成的創傷性的強迫症。

覺得不安全,不放心,生怕門沒鎖好,會有壞人進門。


我小的時候,睡在門口的一張床上。

而我們的門,是一扇經年失修的老木門,晚上的時候,風聲雨聲雷電聲,都會使門吱吱呀呀作響,嗚嗚的像老人的哭聲,啊啊的像魔鬼的叫聲,哞哞的像野獸的吼聲。

而我是個又膽小又怕事的小姑娘,晚上老做噩夢,連帶著木門吱吱呀呀的嗚咽聲,老是覺得有瘋子來抓我,有不認識的陌生人直接推門而進。嚇得我經常哭著醒來,嚇得渾身發抖。

所以呀,你看,這就是創傷,一輩子抹不掉的痛苦回憶,一輩子就這樣反反覆覆地強迫自己確認再確認門沒有沒關好。


現在,每次出門,我都刻意慢動作,很慢很慢的,一個一個確認,不行就拍照,省得一會再覺得沒關好門。


誰不是負傷上戰場呢?有個強迫症怕什麼,帶著它照樣能收穫美好的生活。


不要把它當作一種負擔或毛病。當作是上帝的一個禮物吧,有哪方面的強迫症,你就是哪方面的完美專家。


愛自己是最好的修行


這是強迫症的明顯症狀。一般有強迫症的人都不自信,且自卑,也不信任他人。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到成人自我。

我在年前接待了一名求助者,29歲,男,國家二級廚師。長得挺帥的。可他說,他很苦惱,甚至經常失眠。他說洗手他要反覆多次確認,鎖門也要反省確認才出門。就連女朋友告訴他要加班或者有單位聚餐也要追蹤確認。以致於談了兩年多的女朋友都到談婚論嫁地步了,因為受不了他的所謂“疑心病”而分手去上海了。他說他不覺得自己錯了,為什麼?甚至同事能避開他就避開他,所以他感到極度的孤獨和無助,所以尋求心理治療。

初診時,我瞭解到他是家裡老二,頭上有個大哥從小就優秀,學霸,父母總拿他和哥哥比較,他是做事最多捱打捱罵也是最多的那個,從來沒聽到過父母的認可和表揚,不管作什麼都遭嫌棄,本身在小學時成績也不錯,可久而久之,他的自尊沒了,連帶自信也丟了。可天下哪個孩子不想父母認可自己,做任何事為了避免捱罵,總是想作的完美,反覆檢查,甚至重作,但爸媽的眼裡就像是從沒看到。大哥不負眾望考上了醫學院,博士畢業後到省重點醫院當主治醫生。他呢,高中畢業選擇學廚師,並且很努力,成績也相當出色,順利進了五星級酒店作二廚,可每逢春節回老家,他辛苦為家人奉上一桌美味,父母讚的依然是“優秀”的哥哥。

這很顯然是童年的“陰影小孩”粘連到成人自我身上,形成了“糨糊心理”。影響到了成人自我的工作學習交友還有生活。他的內心一直在忍受這種折磨。

非常好的就是他渴求改變,我告訴他問題所在,並且讓他晚上回家給爸媽打電話,就讓父母講講他小時候的故事,交流下那時候父母怎麼想的,是不是真的自己不好或太笨才不招人喜歡和待見?

第三次來諮詢,他幾乎是蹦跳著進我的諮詢室,他說他一股腦兒把鬱積在心裡的話都向父母傾訴出來,那種感覺不是一個“爽”字可以形容。父母也意識到當年對小兒子的忽略,並且還誇他孝順能幹會照顧人。不用我說,帥氣陽光在男孩臉上熠熠生輝,自信回來了。

第四次,幾乎是他在反省這麼多年來的行為和想法,並且對未來充滿信心和期待,他說他現在,二天天照鏡子,覺得三十年來才發覺自己其實很帥很能幹,他諒解並理解父母,當年就想激勵他,只是用錯了方法。之前那些反覆求證的動作也在自信的光芒下消失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找一下你的“陰影小孩”是否還附在現在的你,爭取早日走出來,擺脫“陰影”,擺脫“強迫症”。






憨媽想說


典型的強迫症和安全感缺失


做到以下幾點可以緩解這樣的情況


  1. 回去看,上樓回去看,打車回去看,家裡養了一個聰明的貓主子,很擔心它會自己開門出去,然後出去流浪;
  2. 後來換了工作,到了如今的智能鎖公司。換了公司的智能鎖,推拉的那種,可以自動上鎖的。一定程度上緩解的症狀,但是還是會擔心,“出門時好好關門了?”“有門縫的話自動上鎖可能會失敗的吧”(還有妄想症);
  3. 這樣也回了幾次家檢查,其實都上鎖了。有一次真的忘記關好門,門鎖居然報警了!我當時心裡很複雜:原來會報警呀,我們公司的鎖真高級呀,我居然不知道沒上鎖會報警,好可怕,不能被上司知道這件事等等。複雜的心理活動以後,忘鎖門的強迫症又好了一些。。。
  4. 後來也會強迫自己,關門時候可以留意一下門鎖狀態:上鎖完成的燈亮了,已上鎖的聲音提示了,聽見齒輪磨合,鎖舌打出的聲音....良好的習慣配合優秀的門鎖,才能安心出行。

哆哆桃APP


這種現象我也有過,不過是在我剛鎖門時有人來打招呼,這樣一打岔就自己懷疑剛才門鎖了沒有?有時會返回去再看一下。但我每天上床睡覺前有兩件事情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大門上保險了沒有,另一件就是氣閥水閥關好了沒有?


碧波垂柳


這是典型的強迫行為,應該可以溝成輕度強迫症的診斷了。

所謂強迫症,就是頭腦中經常出現一些“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的強迫擔心,從而通過反覆檢查等強迫行為使自己產生“確定感”。

其特徵是:明知這種強迫擔心和強迫行為沒有必要,也沒有道理,但自己就是控制不住,擺脫不了,因而十分痛苦。

臨床上我見過一個比較嚴重的強迫症患者,他在外地和客戶簽了一個100萬的合同,回到石家莊後感到“不確定”了,反覆給對方打電話,無論對方怎樣保證,他還是不相信,總擔心是不是在後面多加了個“0”。

為此又專門坐飛機去客戶那裡,直到親眼看見才“確定”下來。自己明明知道這樣做沒有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因此來找心理醫生就診。

相信你的情況遠遠沒有我那個病人嚴重,建議您去當地的精神科門診找醫生面診。

祝您早日康復!



心理醫生張彥平


如果你是每天都不斷的這樣重複,依心理學診斷,存在強迫行為。

如果情形嚴重,比如明明確定已經鎖了,但就是忍不住要回頭去看,或者固定的看幾次,而且自己知道這樣做不好,但又控制不了,那就是強迫症了。

強迫症引起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遺傳因素、人格特質(生活中喜歡墨守成規、有條不紊,難以通融,對自己要求嚴格等)、負性生活事件造成了心理創傷、或者生活壓力大,都可能引起。

但病因複雜,不會單純因為某一個因素而引起。所以僅僅是網絡諮詢,恐怕沒有辦法確定你底處在什麼情境中。

所以首先你要確定自己的情形是否嚴重,如果自己沒有辦法控制的話,需要去專業的機構進行診斷,如果確定為心理性疾病的話,一定要及時的就醫治療。


心覺


你好,根據問題的描述,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了超過半個月了,那麼證明題主是有強迫行為的傾向的,但是具體是否屬於強迫症還需要進一步全面瞭解才行。不要隨意給自己的行為定性,因為這涉及是否對你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1、什麼是強迫症?

強迫症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主要是以強迫行為和強迫思維為主要表現的疾病,會存在有意識的強迫和對抗強迫共存,患者的生活中經常會闖入很多毫無意義的、違背患者意願的想法和衝動。比如題主說到的反覆確認是否關門,題主也知道這沒有意義,雖然內心是拒絕的,但是依舊無法控制這種衝動。這種反抗和強迫的對抗會讓人們感到巨大的壓力和痛苦,從而逐漸影響人們的生活。

2、強迫症有什麼特點?

(1)這種強迫衝動是患者給自己強加的,而不是受外界干擾、影響;
(2)至少有一種強迫症狀在被患者進行抵制、對抗

(3)在按照強迫想法去實施強迫行為的時候產生不愉快的體驗,而如果不去實施這個強迫行為又會產生焦慮的體驗。

(4)強迫的想法和衝動總是會出現而且令人感到不愉快

3、如何運用心理學的辦法解決此類問題?

輕中度的強迫行為、強迫症是可以通過心理治療來緩解甚至治癒的。心理醫生們通常會採用精神動力學療法,認知行為療法,支持性心理療法及森田療法等。而我經常採用的是認知行為療法。因為認知行為治療被認為是治療強迫症最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

針對題主而言,我會採用思維阻斷法,也就是在題主反覆出現強迫思維(想要確認是否關門)時轉移注意力或施加外部控制,比如利用手機屏保或手上寫好強提示詞(不要看門!),來阻斷當時的強迫思維(確認關門),這時候勢必會產生焦慮情緒,再輔助以適當的放鬆訓練緩解焦慮(深呼吸法、音樂放鬆法等),從而讓題主適應不去確認關門的強迫行為,逐漸脫離反覆確認的問題。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先確認這種反覆行為出現的最初原因是什麼:是否以前出現過沒關門的情況?或者家裡進過小偷丟過東西?還是因為沒關門發生過什麼不愉快的事情?

這時候我們根據相應的不安全感產生的原因來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重塑題主的安全感,從而解決相應的問題。

我是國家專業二級心理諮詢師西紅柿奶爸,希望我的回答會幫助到你,讓你解決眼下的煩惱。如果有其它相關的困惑也可以隨時關注我、私信我,我會知無不言的給大家提供幫助,讓更多人脫離焦慮的煩惱。

平時我也會定期分享關於心理學、育兒、公考等相關的資料、信息,歡迎大家點贊轉發!祝大家每天都有一個好心情!


心理醫生西紅柿奶爸


回答;這個現象我覺得是比較普遍的,大概的心理都是這樣的。

第一;自己的忘性大,記性不好,需要反覆多次提醒自己做某件事。

第二;家裡曾經失竊過,被偷過東西,人都是這樣,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沒有安全感。

第三;有心理方面的疾病,強迫症的行為習慣,面對自己不確定的事情總是反覆多次的懷疑自己,會花費很多沒有必要的時間和精力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會過度追求完美,當做不好的時候,反覆和過度的焦慮,精神緊張。

對於強迫症來說,就像你的反覆鎖門查看的行為,把它看作是一個正常的心理,不要強迫自己去改變,會很難受,順其自然再去檢查一次就是了。

有強迫思維時不要對抗或用相反的想法去“中和”,要帶著“不安”去做應該做的事。 有強迫動作時,要理解這是違背自然的過度反應形式,要逐步減少這類動作反應直到和正常人一樣。堅持練習,必然有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