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经过怎样的努力过程才考上研究生的?

PS学习社


考研的时候,上过一个政治辅导班,在大礼堂讲座的那种。自那以后,我对考研有了90%的把握。因为,我从这些人的神态里可以看出,他们根本不努力,完全不处在奋斗状态。经过了大学四年的消磨,没有高考那种压力,又没有踏入社会工作的残酷性,人们已经完全不知道什么是奋斗了。

其实当时我也不知道什么叫做努力,什么是真正的努力。但是,我可以做到连续背诵20篇英语文章。一旦我发现背诵文章可以有效的提升英语成绩,我就能够一篇一篇的背下去,直到看到英语成绩猛增(我考的是北大,研究生入学成绩学院排名综合成绩和英语单科第一)。我也可以做到把专业课的真题反反复复做许多遍,直到稳定的刷到满分。结果,我的专业课(统计物理)成绩98分,差两分满分,排名第一。

1. 努力的量

还是用数据来说话吧。

多年以后的2017年我弄了个考验社群。我跟所有参与者说的很明白,如果你每天记笔记的数量少于10页,那么你根本不在学习,更别说是努力,也别提考上理想的大学和专业。

结果,只有不到10%的人能做到!

我的一位学生(佩佩)告诉我,起初,她每天打卡,后来打的越来越少了。她说,“老师你知道为什么吗?”我说,“是啊,为什么?我看见你打卡打的很认真啊,后来怎么就很少见到你了。”她说,“因为每天达到10页太难了。”

参与聊天的每个人都哈哈大笑,我当然也笑了。因为佩佩考入了北大计算机系!

我说,好吧,我当年高三的时候每天二十页,考研的时候每天也能到十五六页。

这件事,我想了很久。要说考研难,那可以说特别难。因为,你不知道有多少人报考你选的专业,你也不知道专业课考试具体有多难,还有一大堆东西要学,还有复试,等等许多因素是不确定的。要说考研简单,也很简单。简单到,每天至少做10页笔记,并记住上面的内容,就可以了。

有人会很奇怪,用页衡量不是很荒唐吗?不同的笔记本一页纸的大小不同,不同的人写字的大小页不同啊。

是的,由此,你会知道,绝大多数人的不努力程度是令人震惊,而且是荒唐的。


然而,前一段时间,我在群里看到一段留言,让我深思学习痛苦这件事。

这位同学说,记笔记记到哭。那真是一种煎熬。这里的记笔记,不是指写字的过程,而是把写下来的东西真的记住理解。后来,这位同学考入了兰大哲学系。



在说说努力程度。


2.努力程度

这位(玲玲)刚刚(2018)考入清华材料系研究生:

只观望自己人生的人,很难对努力这个词有很深刻的认识。试着去了解别人的人生,才能找到正确的努力坐标。
伟大的人都付出过超乎常人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神话故事的背后是一抹心酸。
从一个个故事中,我看到了极致的力量,逐渐明白努力是人生捷径。苏轼背下了80万字的《汉书》。郑板桥每读一书,必千万遍。马斯克努力到醒着的每一分钟都用于工作。科比每天与凌晨四点的寥落星辰作伴。每每读到这些事,我都会哭,或许来自内心深处对努力的敬重。
他们用极致的力,打破了我的认知僵局。从此,我对所有的惯性思维保持质疑,比如熬夜一定影响学习状态,天赋极其重要等。我开始坚定不不移的相信意志力的作用、刻意练习的力量。
从极知到极行,后来的我,不仅看到了凌晨四点的寥落星辰,还看到了整个⽩白昼以外的繁华星光。

玲玲以1分的优势,过了清华的分数线,以绝对优势通过复试。她的复试得分相当高。她说,她准备复试那几天,哪怕睡觉5分钟都要定上闹铃。

我读过她的考验日志,我能知道她当初的煎熬,例如:

材科基的位错题弄懂了,把位错那一章又重新看了一遍,对一些细节理解的更深入了,从模糊到明确是一个渐进过程。不知道今天背的公式现在忘了没�,打完卡默一下睡觉。 复习的过程还发现了进步本上的错误。昨天更严重,看到原题犯懒想跳过去,但之前老师公号发的文章《平庸源自傲慢》给我触动很大,留在潜意识了,所以现在不敢眼高手低了,最后还是老老实实算了一下。结果我发现有一道我做了十遍以上的题,有一个步骤是错的 ,进步本上以前记录的也是错的,而且第一遍看书还在书上标记过这个错误。立马震惊了,还真是一点一点修正了我对自我的认知。要时刻谨记,不能眼高手低,还要建立一种敬畏感,对知识的敬畏,亦或者是对奋进的敬畏。和心纯见真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有一道我做了十遍以上的题”是随随便便说出来的,那么其它的题她做过多少遍,最多的做过多少遍呢?此处,可以发挥想象力......

这位刚刚(2018)考入北大计算机应用的研究生:

工作半年后,我开始精神紧绷长期莫名焦虑,几乎每天睡觉都会出一整晚虚汗。这种情况在考验期间也反复出现过,甚至因为焦虑严重影响学习。

我想起,威尔.史密斯(Will Smith)的一句话:

“永远不要低估人们的痛苦。所有的人都在挣扎。只不过有些人更善于掩饰罢了。”
Never underestimate the pain of a person, because in all honesty, everyone is struggling.Some people are better at hiding it than others.

焦虑,压力,谁都会有。有些人能扛得住,在焦虑中继续前行,努力到忘我。而有些人扛不住。

这两天,我读到一段话。Fresh说:

从3月份开始备考到现在也已经3个月了 。书也看了一轮了,课也听了一轮了,然而大脑感觉空荡荡的,感觉什么东西都没有在我脑海中留下,这种感觉太糟糕了。马上就要暑假了,好害怕黄金期过后还是这种状态。......确实自己一直太着急了,一直在赶进度,确实从来不问自己,此刻你学到了什么;或者听课时感觉听的挺明白的,然后就不了了之,过一阵子再看又是新的一样。上了十几年的学,已经走到学生生涯的最后阶段了,确感觉一无所获,这种状态挺想哭的。

由此,考研最痛苦的是,问自己,“此时此刻你究竟学到了什么”。

真正努力的人,经常如此质问自己,并且能扛得住这种质问。


3.嘲笑


前段时间,师弟,玲玲,我们三个人一其吃饭聊天。师弟说,他们本科的时候,班里有个同学成绩非常好,考研的时候也很努力。那时候,同学问他考哪里,他一直不说。后来,那位同学考到了清华。师弟本科读的北航,他感慨嘲笑的力量。
玲玲说,她决定考研之后,同学也老问她考哪里。她说考清华。第二次同学又问,她说考清华。再后来,同学又问她到底想考哪里,她说考清华。后来,同学就不问了。
师弟大笑,跟玲玲说,现在你可以把录取通知书拍再他脸上了。
我也大笑着说,我给你办个健身卡。
此情此景,我还想起Will Smith的另外一句话:
If you are absent during my struggle.
Don’t expect to be present during my success.


如果在我挣扎的时候,你不在场。
那么,不要期待成功的时候,你会在我身旁。


相关文章:

颠覆认知,圆梦清华

精神紧绷长期莫名焦虑之后,我就这么考上了北大


硕博学术


我是从大三下开始准备的,但是我上课的时候,基本上用来考研复习了。我的第一个动作是,在确定自己目标院校。基于我自己的情况是,本身学习就不是很好,所以选择了一个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目标,211院校。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一点是:千万不要好高骛远,我们班上的同学都是报的太高,导致最后【考研失败】。

其次,在确定考研目标后,我没有立刻进行复习,而是在网上搜了特别多的信息:复习方法、学习圈子,以及找到了考研学校的师兄师姐,问了他一些学校的信息,考研复习资料这些。

以上这个动作,花了我一个月的时间。

接下来,我自己的一个动作是,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我买了一大堆的电子工具:一个二手ipad5、一个日本电子表(定时器)、另一个诺基亚的老手机。为啥这样做,最重要的是,因为自己手机瘾挺大的,所以我就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自己的手机瘾戒掉。然后每天把自己的智能手机放在寝室,带上这三个出门,并告诉我的爸妈和同学(当然只是玩得好的朋友)晚上11点半以后才能回他们消息,我爸妈也是一周给我打一次。虽然很多时候不是很方便,但是长期坚持下来,觉得没有手机,自己也没啥。

其次,除了学习资料的书 ,还读了很多学习方法和心理的书。因为考研很崩溃,你需要这些做支撑,有时候,大部分人觉得只用学习考研的知识就好了,但是实际的情况不是这样的,尤其是学习方法的书,也很重要!

以上,分享给大家。


学霸哥


本科是二本学校,考上的是985学校。下面介绍下考上研究生的过程。

时间:

学习时间持续9个月,从4月开始到12月,这9个月是我四年来学习到最多东西的时段。

对于时间的利用,我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非常规律。每天早上7点半出门,8点左右吃完饭,开工。晚上11点半回去,12点睡觉,一天结束。除非极其特殊情况,一般不会打破这个规律。所以我发现这种规律或者习惯很重要。因为从春天到夏天到秋天到冬天,季节变化, 到冬天时候肯定不想起床,但是习惯的话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舍友都在呼呼大睡,而我已经洗漱完毕出门。

第二,学习时间的规划。我将整整9个月划分为三个阶段: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冲刺阶段。我对每个阶段有清晰的规划,每个阶段有好几个月,每个月我也有具体的规划,已经每周都有计划,每天都有要完成学习任务的计划。所以每天都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列的计划具体、清晰、可行性高,所以列的计划对我起的作用非常大。

第三,每天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一个上午都学一门课会太累,太乏味。所以我调整了,一个上午看半小时英语单词,看两个小时专业课,做一小时政治。通过这种交叉分配的方式,大脑不会很累,学新鲜的事情,大脑会更加活跃。大脑不妨一试。

第三,严控自己的时间。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总是会偷懒,总是不急于立马去做。我为了反人性,计划好的两个小时学专业课,到了时间还没弄完,就果断结束,不会放任自己。在学习中很多研友都会提到计划的内容很难准时完成。的确是这样,但是我每次克制自己,到了时间就果断停止。不然整个计划都打乱了。这样更不好。

简单低调的生活

在复习过程中,每天都是沉迷于学习,记得一次见到同班同学,他说都好几个月没见到我了。因为我出门时间跟他们不一致,晚上结束时有的同学都睡了。所以我发现自己没有什么社交,就一心在学习,简单的生活,低调的日子,让考研少了很多烦恼。所以静下心来很重要。9个月过程中没有吃过最爱吃的烧烤,没有参加班级的聚餐,真的做到一心只读考研书。现在回想来,感觉当时自己真的太厉害了,做到了心无旁骛。其实现在想来也是,实现自己想要的不是那么难,难在如何能够专心专注、全心贯注把她做好。所以很怀念那时候足够专注的自己。

最后考上研究生的时候,我最大的感叹是用了9个月的时间做了一件感动自己的事。这是非常值得的!


面试上岸


毕业六年多了,从来不想去回忆考研的日子。

如果不曾奋斗,或许我现在也在遗憾当初的选择吧。

我的本科是一所二本院校,好像最近几年升级为一本了。即使本科毕业,也能找一个还行的工作。

为什么想要考研?因为心中的梦想。或许大家会觉得这样比较矫情。其实不是,这个想法是从我高考揭榜的那一天就深深埋在心里了。因为那一天,我没有考到我理想中的A学校读大学。从此,我心中暗暗下决心,要通过大学四年的努力看到我理想的A学校读研。

说说我考研的具体过程吧。

两点一线。

大三,基本在图书馆和宿舍两点之间穿梭,早上六点半起床,晚上十一点睡觉,每天雷打不动。中午在图书馆打个盹而已。我习惯趴着睡,睡觉时眼睛时常处于压迫状态,一起来,眼睛时常是朦胧的状态,要过一分钟左右才恢复视力。夏天,没有空调,汗流浃背,但是疲惫的我依然能睡得很香。冬天,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过来的,只知道从那一年开始,我的耳朵和脚经常长冻疮了。

借遍了图书馆的书。

曾经在网上下载了所有A学校的历年专业考试真题,发现那个学校的专业课覆盖面太广了,我没有把握,尤其是问答题和计算题,综合性太强了。

当时看到难度很大,很想放弃。但是最终还是决定拼一把。我是怎么做的?我到学校的图书馆把那所考范围内的专业书籍全部借过来看了一遍。当然,并没有逐字逐句看。而且着重看了考点相关的知识点。看得多了,自然而然对知识点了然于心了。

当时专业课的总分是250分,我最终得了221分。很感谢当时的自己没有放弃。

数学,差点让我无法读研。

我高中时选择的是理科,但我真心觉得大多数女生不适合读理科呀。对我人生影响很重大的两次考试,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我都败在了数学上。

尽管我很努力地复习数学,但结果仍不理想,我的数学试卷中,后面那一页几乎没有做出来一个大题。数学满分150,我只得了七十多。

考研成绩分数线公布前,我最担心的是我的数学达不到A学校要求的最低分数线。还好,老天眷顾,我刚好达标。

人还是要有一些理想和追求的,当年我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二本考到985、211读研,大家都不太看好,但最终还是实现了。

就算当年没能实现,也算是尽所能达成人生目标,也就没什么遗憾了。

如果你想考研,加油,祝考研成功,顺利!


五月信笺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指国家教育部门或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是大学之后对有关专业的进一步深化学习和研究。只有认真努力的学生才能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进行深造。

先说下我自己个人经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分析:

1、决定不要太晚,毕竟学习需要一个时间。我是从大三的下学期大概也是两年前的三四月份开始决定学校和专业的,

2、慎重选择学校和专业。当时我选择学校和专业纠结了好久,这个一定要慎重对待,看你是想以学校为重还是以地区为重。学校为重那你就选择一个医学类专业比较好的学校,以地区为重,那你就先选择你想去的城市。我当时就想去上海,然后就选择了一个上海的但是专业性不是特别强的学校。

3、然后就是好好复习了。前期一直在背单词,分析长难句,然后认真看专业书,每天简直像一个机器人一样在重复。真的特别难受,那年的暑假第一次没有回家,就在学校好好复习。然后到了十月份,加上政治,英语单词、作文、专业书,一起背,每天都在大量的背诵。背到最后都麻木了。特别是后期政治的选择题一直错,错到整个人崩溃。好在最后挺了过去。

4、然后就是考试,一定要坚持到最后。考试第一场政治我就把大题的答案给写错了地方,就剩一点空间,当时我就和老师说我能不能出去,老师说考试还没有半小时不能出去,然后我就把答案划掉继续写。一整道大题我就写了一行。最后还是没放弃的写完了所有的考试。最后好在结果是好的。

5、最后是复试,虽然录取的比例是1.2比1,成功的几率还是挺高的,但是也不能松懈。认真准备听力和口语,专业课再拿出来复习,最后成功录取。谢天谢地了。

针对你目前的状况。首先先选好学校和专业,然后什么都不要想,好好复习!!!每天制定计划,你抑郁还是因为没有开始、没有计划、没有下定决心。


热点小追踪


18年毕业的时候准备考研的,当时在外面呆了将近一个月,七月底的时候回到学校,在学校附近找了房子,到学校办了校园卡延期,后面开始复习。

刚开始的时候静不下心,学的时候总是想玩,后面到了快九月份的时候才开始好点,复习的时候跟大部分同学一样,看视频,刷题,背书等等,好在当时隔壁班有同学也有回来考研的,做个伴,时间过得还是比较快的。

后面考完以后就回家过年了,二月多份的时候成绩出来,320多分,这个分数比较低,我报的学校是个北京学校,按照那个学校往年复试情况,这个分数刚好卡在能进复试的线,再加上2019年考研人数增加许多,当时心里感觉完了,没希望了。

准备复试的时候当时也没有集中精力准备,当时都在查调剂信息了,后来报考院校的复试分数线出来了,刚好进复试。再后来就想着看能不能瞎猫撞上死耗子,就去北京复试了,可惜因为准备不充分,复试并不好。

回到酒店后,之前联系的一所调剂院校突然打电话问我还去不去复试了,调剂学校在天津,复试时间是第二天,时间来得及,所以我又连夜从北京跑到天津,到天津的时候已经十点多了,跑到复试学校的时候都凌晨的,学校附近的酒店都住满了,最后在离学校比较远的地方找到一个快捷酒店。

后面就是两天的笔试,面试,体检,结束之后我就直接回家了。回到家第一个晚上就接到一志愿的学校的电话,复试没过,当时心里空唠唠的,还是比较难受的。回家之后就开始等待调剂学校的结果,当时中间隔了差不多一周,这一周的时间真的难熬。当调剂学校发布结果时,当时点开文档的手都是抖的,好在最后结果是好的,压线进。

再后来当我看我一志愿院校的录取名单时,发现有几个分数跟我差不多的最后被录取了,虽然就寥寥三四个,当时心里在想,如果当时好好复习,说不定后面会有反转。

整个过程下来,出来复试的时候,其他时间波澜不惊。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抛弃,不放弃”,真不是一句空话,希望后面的同学在考研的时候能坚持下来,哪怕初始成绩不理想,复试的时候也别放弃。


不知道起什么好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我们学校是山东一所师范学校,虽然学校不是985和211,但是如果说考研录取率基本是在整个山东,甚至全国是名列前茅的。几乎每个考上我们学校的孩子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就要做好考研的准备了。在我们学校考研是一种风气,如果你不努力考名校的研究生,在同学们之间是没法交流的。当时我们宿舍一共8个人,其中8人全部选择考研。

一、为考研让路,为考研让行

  • 为了鼓励大家考研,学校自习室是24小时开放的,并且冬暖夏凉免费提供开水。在大城市的你可能感觉这真的没有什么,但是在小县城的我们学校能在寒假暑假给我们考研学生继续提供各种服务真的让我们很感动了。我们的学校附近的高校的图书馆学习室在寒暑假根本不开放,更不用说提供空调了。

  • 正常来说我们是要在大四进行实习的,为了给我们考研提供充足的时间我们实习被安排在了大三上学期进行,并且对时间进行了缩短。为了方便学生考研有选择方向,在定期开各种考研讲座的基础上,学校为每个学生配备一名考研指导教师,负责全程解答学生的考研遇到的问题。


二、到处都有学习的身影

  • 不管是自习室、阅览室还是校园里各个角落里面到处都是拿着书看书学习的同学们,那种书香的气息足以让很多人震撼。往往天还没有完全亮,校园各个角落里面已经是朗朗背书声了,读英语单词的背政治或者其他专业课程的。当你身处那种学习氛围之中后,如果你在那里不学习你都不好意思。因为学校是老学校,校内是不允许骑自行车的,置身校园之中你会被考研大军淹没其中。

  • 因为一个宿舍都要准备研究生,所以我们宿舍作息比较规律,早上5点基本都起床了,然后一起去学习。为了给学生提供学习机会每个宿舍都都设置一些学习室,宿舍楼大门一般是早上4点半准时开放。晚上11点30我们准时回宿舍,12点准时熄灯。可以说那8-9个月的时间里面除了必不可少需要参加的活动,我们几乎都在疯狂的学习。那段岁月没人再谈论游戏或者球赛,谈论的内容基本是专业知识或者做题技巧之类的。


公考站一枝一叶总关情


七分努力三分运气吧!

考研首先要给自己一个定位,分析一下所选院校的可行性,如果不想当炮灰就不要把目标定的太高,你想想一个三本学生把清华北大作为考研目标,失败的可能性绝对在99.99%以上,话没说太满是因为总有那么几个特例,不过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个例上,我们的目标是要有足够的把握去攻克,而不是去给别人做嫁衣!



选学校不用着急,在第二学期开始之前都可以,你有足够的时间去想这个问题。

说到复习,从六月开始复习最佳,英语需要时间和坚持来积累,刚开始最好不要做技巧训练,基础一定要打牢,其后再开始训练技巧,视频不要看太多太杂,选取一个值得信赖的考研老师可以事半功倍。前期着重英语,数学,的复习。



后期专业课的话,知识点网络复习,查漏补缺很重要!这个时候政治的复习就要走上正轨了,多背,肖秀荣1000题刷一遍,腿姐视频过一遍,老肖四套卷背一遍!基本不会出问题的,要是想要高分建议在基础知识上掌握牢固,多花些时间!



最后,祝2018年考研的各位道友,渡劫顺利!

软科视界,专注教育,软件方面问题解答。欢迎关注!


软科视界


怎么考上研的?这个问题很难说清楚,考研,个人觉得它的难易程度是爱高考低的。假如说高考是百万大军过独木桥,那么考研也就算是万把人过独木桥,它们不是一个等级的。



选择考研,你必须要首先做好专业的选择。因为对于研究生来说,专业很重要。之所以选择考研无非两个原因,一是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二是想要对自己的专业进一步。这两种原因都意味着考研者选择专业要慎重!

当你选择好专业时,你要考虑的就是你想选择的学校了。学校的选择当然也重要,如果你的学校不是211或者985的话,学校最好选择比自己学校更高一个等级过几个等级的学校。不过在选择985或211时,可以慎重。选择985的话,你可能考上的机会大,因为一旦985高校的校线没有过的话可以调剂到一半学校,一般很难再调剂到211。如果选择211的话,则直接考上211的机会大一些。这和个决定谁都不能左右,只能自己做出抉择。



学校选好了的话,就该报名,报名很简单,在这就不多说了。现在我们来说说复习。复习最好有一年左右,时间太短效果不好,时间太长容易产生复习疲劳。一年的复习时间,应该做好规划,比如每天的作息时间、调整时间,科目的学习时间,科目的学习方法,科目的学习比重,科目历年试卷的研究(历年试卷可以各种渠道获得,如高校官方购买,向学长学姐要,小木虫下载,等等)。各个科目的复习,一定要按时完成,一轮二轮必须在计划的时间完成。这样的话考试心里比较有底,有自信。



具体的考研方法就是这些,至于心灵鸡汤的话就不说了。


洞析刀


七十天

无任何娱乐活动

吃饭 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 休息

心无杂念

累的想哭只能散散步告诉自己考完痛快哭

然后淡定走进考场

最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研究生

感谢当时独自坚持的自己!

抱抱~[碰拳][求抱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