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值得一读的历史书籍?

会奔跑的金丝鱼


历史书籍根据每个人的兴趣不同,可参考性的也就不一样。以下介绍一些本人觉得值得一读的历史书:


  1. 《易中天中华史》,易中天创作,以颠覆传统史学著作的写作方法、优美诗意的语言、独特创新的全球视角来看待中国史。

  2. 《剑桥中国史》,由费正清、崔瑞德任全书主编。各卷由知名学者主编,卷内各章由研究有素的专家撰写,反映了国外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第12和13卷论述中华民国的历史。

  3. 《哈佛中国史》由国际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领衔主编,集结罗威廉、陆威仪和迪特·库恩三位知名汉学家,萃集半个世纪以来西方最新的中国史研究成果,以全球史视野、多学科学识颠覆传统中国史叙述模式,倾十年之功写就,是继《剑桥中国史》之后最能代表西方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史研究全新成果和水准的多卷本中国通史。
  4. 吕思勉:《中国通史》,对一个入门级的历史爱好者,这本书再合适不过了,史料靠谱,可读性强。可以大致掌握整个中国历史的线索脉络。有人推荐《国史大纲》,这本书知名度很高,钱穆本人在史学方面的造诣也很高,但是这本书我觉得可读性真差,上手就读他很容易破坏研究历史的积极性。
  5.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这部近代史自清朝立国起,下迄21世纪,缕述四百年来中国近代社会之巨变。
  6. 《国史大纲》作者:钱穆,讲的是文化的传承,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从夏商周文明的启蒙,到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大文化环境的形成,到五代十国魏晋南北朝佛学的传入对中国的影响,到唐朝文化发展的中兴等等下来,贯穿整个历史的主线是文化。
  7.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黄仁宇的叙述恣肆雍容,很多人读这本书,就会陷进去,因而产生神龙不见首尾的感觉。万历年代,张居正、海瑞、戚继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看着皇帝的神龙见首不见尾,台下的这三个出名人物相继登上历史舞台,施展拳脚,很是爽快。
  8. 《明史讲义》《清史讲义》孟森,孟森是被公认的中国近代清史学科的一位杰出奠基人。他的著作代表近代清史学科第一代的最高水平,是近代清史研究发展的一块重要里程碑。
  9. 《白话资治通鉴》 柏杨,《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10. 《隋唐五代史》 、《秦汉史》吕思勉,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出身于江苏常州一个书香门第,少时受教于父母师友,15岁入县学。早年执教于常州溪山小学堂、常州府中学堂,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后长期执教于光华大学,解放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他读书广博,着重综合研究,讲究融会贯通,一生著有两部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五部专门史,加上在史学界享有盛誉的大量史学札记,共计1000多万字。

上禾右月


非常感谢,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推荐头条上的历史领域优质创作者他们所写的文章,比如最爱历史,温乎,秦岭一白,信息素等等创作者,作品都特别好,为什么先推荐呢,因为这些都是最容易获取的历史知识,各位创作者的文采不用我多说了,可以自己去感受,而且不像正版书籍,内容晦涩难懂(在此申明,不是打广告,仅代表个人观点,最近两年我的好多历史知识都是从头条上看到的);其次,如果要全面的了解中国历史,就要读正版的历史书籍了。比如,《左传》、《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中国通史》、《明朝那些事》等当然这些都是翻译过来的白话文,如果您的水平觉得读白话文不过瘾,就可以更深入的去读文言文版本了。如果接触的历史的时间比较短,了解的比较少,我个人觉得先从《中国通史》读起,我觉得这是最容易也是最简单的能了解历史一本书了; 最后,我想说,作为历史的记录者,虽说要用辩证客观的观点去记叙历史事件,但是难免作者不会融入个人观点,所以我们读历史书籍的时候就要辩证的去读,要站在大的历史框架和历史背景中去看待每一个历史事件,这样才能更全面的去了解历史!


边境故人


推荐五部比较值得一读的历史书

1、《人类简史》

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种不同的人

但今日,世界舞台为什么只剩下了我们自己?

从只能啃食虎狼吃剩的残骨的猿人,到跃居食物链顶端的智人,

从雪维洞穴壁上的原始人手印,到阿姆斯壮踩上月球的脚印,

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生物科技革命,

我们如何登上世界舞台成为万物之灵的?

从公元前1776年的《汉摩拉比法典》,到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

从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

从兽欲,到物欲,从兽性、人性,到神性,

我们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快乐吗?

我们究竟希望自己得到什么、变成什么?

检视历史事件如何影响到当时一般人的生活)。

2《巨人的陨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威尔士的矿工少年、刚失恋的美国法律系大学生、穷困潦倒的俄国兄弟、富有英俊的英格兰伯爵,以及痴情的德国特工… 从充满灰尘和危险的煤矿到闪闪发光的皇室宫殿,从代表着权力的走廊到爱恨纠缠的卧室,五个家族迥然不同又纠葛不断的命运逐渐揭晓,波澜壮阔地展现了一个我们自认为了解,但从未如此真切感受过的20世纪。

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该书为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4《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5《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

作者杰里·布罗顿(Jerry Brotton)教授向我们揭示地图的奥秘——地图是如何制成的?制图方法如何发展?地图又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地图不仅仅是帮助我们从甲地到乙地的工具,更是伟大历史时刻的缩影,是政治权力的强大手段。地图可以给人们美好的愿景,却又可以是极具毁灭性的政治势力的工具,能引起偏见,使世界扭曲变形。







品观社会


中国古籍浩如烟海,穷其一生估计也难以读完。所以喜欢历史,可以选择某一代的历史,就是我们常说的断代史。如果喜欢通史的话,我推荐白寿彝的《中国通史》。至于古籍的话,建议必读前四史,就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其他的可以看兴趣。史记可以读陇川咨言的,汉书可以读王先谦的,三国志可以读卢弼的,对新学者会有不小的帮助。近人推荐钱穆和陈寅恪,不推荐吕思勉。历史小说可以闲暇时翻一翻,但是别当历史来看,一是为了情节的需要,会改编,二是会加入自身的主观思想,影响理解。


奕垣讲历史


哈哈,很喜欢这个问题[呲牙][呲牙]

因为近期我看完了(明朝那些事儿),现在在看(大唐兴亡三百年)。

首先来说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开篇就把我给迷住了:“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姓名:朱元璋,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性别:男;民族:汉;血型:?;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职业:皇帝;家庭出身:贫农…………”哈哈,一开卷就收不住,太有意思了。不知不觉就把这套书读完,还意犹未尽,真是写得太好了,洋洋洒洒让你犹如听故事一般愉悦。书中不乏大量描写精彩的权谋、战争、诡诈之术,诙谐幽默,还了解了明朝进三百年的历史。真是不可多得的好书,必须推荐。

(大唐兴亡三百年)这本书我看个三分之二,个人感觉作者写作特别严谨认真,对历史有争议的论调,总是翻阅很多古籍,查证找到最有说服力的一条记载。我特别钦佩作者的风格,也特别推荐给大家,了解大唐历史,梦回长安。

————两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推荐给大家,希望有共同爱好的书友一起交流学习。————(君一)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




嬉雅涂


其实大家推荐的书都是好书,但怎么读,何时读才是问题。

历史书籍也分古文和现代文,尤其对于大多数人,一上来就读二十五史、资治通鉴什么的肯定不行,没有一定的古文基础,读了也是白读。

所以上来先读一些现代的中国通史为好。我还是建议先读国内国学大家们写的中国通史,毕竟中国历史和文化还是中国人最了解,如吕思勉的《中国通史》和白寿彝的《中国通史》。读完了可以读《剑桥中国史》这些国外巨著,以为借鉴。最后再读一下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这是钱先生抗战时期写的,现在还是高校教材。其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见解非同一般,所以必须有深厚的历史知识积淀才能读懂。

有了中国历史脉络及古文基础,就可以读中国古籍中的史书,《前四史》、《资治通鉴》皆可细读,还有《春秋左传》、《战国策》、《贞观政要》、《宣和遗事》、《竹书纪年》这类经典可选读。


味心斋


阅读的不够多,但还是有几本推荐。

如果想要大范围的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构建历史轮廓,推荐《二十四史》,人物传记的样子,易于了解。

剩下的,我看的也不多,看的明史比较多,当年明月所著的《明朝那些事儿》很是耐读,比较细腻,也很精彩,我认为值得一读。黄仁宇先生所写的《万历十五年》,也很不错,不愧是育良书记喜欢的呢。


老梁今天有话说


对于喜欢中国历史的人来说,

我觉得首先要读的就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史记》,这部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本书是司马迁经过严格的求证和参考了很多的古代文献才写成的一本著作,在历史上拥有相当高的地位,读这本书对我们了解古代历史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第二本,我觉得就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它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通史,历时19年才完成的,记录了从周威烈王到后周世宗时期的有着1362年的历史,作为研究古代史有这重要的参考意义。

第三本,就是《二十四史》,它是由我国历朝历代撰写的史书的总称,它记载了上至三皇五帝,下至明末崇祯皇帝的历史,约4700多万字,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喜欢中国近代史的朋友我建议读一下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该书讲述了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这本书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非常值得一读。

对于喜欢世界史的人来说,可以读一下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中文版)(上下册)》,斯塔夫里阿诺斯被誉为全球史观的奠基人,这本书作为全球史的开山之作,绝对能让你有不一样的收获。以上就是我对你的建议,希望对你有用。


缘史言今


说到中国历史类书籍,我第一个就想到了中国四大名著,但是毕竟是名著,基本上人们都看过,然后我又想到了一本书,就是《明朝那些事儿》,这本小说我觉得大家值得去看一下。

首先来谈一谈《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书吧,它从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写起,一直到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一共写了明朝二百七十六年,十六位皇帝的历史,以皇帝为顺序,记录了明朝从诞生到兴盛再到灭亡间的风风雨雨。其语言之诙谐幽默在我看过的历史书籍中是从来没有的。

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明朝那些事儿》为读者解读历史中的另一面,让历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明朝那些事儿》是当年明月总结了所有关于明朝的正史、野史、民间传闻花了几年时间呕心沥血才写出来的,所有的故事绝对按照史书来的,没有一点胡编乱造,唯一的不同就时它足够幽默。

这部小说很容易就把读者带到书中,就像是身临其境,这部书与一般的历史书不同,重点刻画了历史人物的心理描写,令人看后回味无穷。该书涉及人物众多,线索繁杂,没有一个中心人物可以贯穿起来,加上明朝是一个十分强盛的朝代,期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名人,除了皇帝、大臣外,还有王守仁、唐伯虎等各界的名人。读史可以省身,读史可以明志。《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它一部纯粹草根的作品 ,能激发广大读者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兴趣,在读史的过程中瞻仰先贤们的风采,领悟先贤们的道理。


创富二哥


1、《剑桥中国史》,美国学者费正清编著。以西方视角审视中国历史,代表西方研究中国历史的最高水平,一些地方颠覆我们的“常识”,是一部难得好书。

2、《万历十五年》,作者是美国华裔学者黄仁宇,在豆瓣图书推荐中,常年占据前十,也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该书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

3,《明朝那些事儿》,作者是当年明月。该书以史料为依据,采用小说写法,语言幽默,让人耳目一新、非常值得一看!该书荣登当当“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被评为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全国中小学生必读十本好书之一,连续多年被读者推荐为印象最深之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