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首批平價光伏項目幾乎處於停滯狀態

“這8個項目中沒有幾個開工的,而且即便是開工的項目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有知情人透露,山西省有8個光伏項目躋身國家首批平價上網項目名單,但截至目前,多數項目仍處於停滯狀態。面對即將開始的新一年平價項目申報,山西必須打破平價光伏落地的各種障礙。


山西首批平價光伏項目幾乎處於停滯狀態


根據去年5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公佈的首批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名單,山西省共有8個光伏項目位列其中,裝機容量為100萬千瓦。

這些項目為何遲遲未開工?知情人指出,一方面去年剛拿下建設指標的時候,有些項目的經濟性還不能確認,主要是組件的價格還在波動,項目基本處於盈虧的臨界點。所以,很多投資者並不急於開工,大家都在等,等到整體的工程造價低一點再出手。有些企業並不是我們常說的開發商,而是生產製造環節的設備商,他們拿下指標後很多時候是為了推自己的產品,最終把項目轉手賣掉,甚至有的直接把指標賣掉。這些投資者當然也得觀望一下市場行情,看看是開工自己幹還是乾脆把指標轉手。

根據中國能建投資公司山西分公司近日發佈的《山西光伏電站平價上網專題研究報告》,目前,山西省光伏電站已經出現少量的“棄光”現象,棄光率約為1%左右。隨著2020風電、光伏“搶裝潮”的來臨,山西省新能源裝機將快速提升,而電網調峰能力發展緩慢,限電形勢日趨嚴峻,新增新能源建設指標非常有限。

國家能源局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山西省光伏發電累計裝機1088萬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裝機達到857萬千瓦。近年來,隨著領跑者項目的逐步推進和一批批常規可再生能源項目的落地,山西省的集中式光伏電站裝機量大增,集中連片的適用土地資源也相繼被開發利用。

知情人表示,目前,山西省光伏建設的用地管理主要涉及國土和林業兩個部門,而同一塊土地在兩個不同的系統中可能是不同的性質。“對於集中式光伏電站,綜合國家和山西省的相關土地政策,首選的肯定是國土和林業兩個系統中都定性為未利用地的地塊,但目前山西省內符合這種條件的集中連片的地塊已經非常少了。所以,後續的平價項目更需要探索一些農光互補、林光互補的複合型項目,使用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

不過,在定位為“能源革命尖兵城市”的大同,光伏用地政策則相對寬鬆。早在2015年,大同市政府就先後制定了《大同採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範基地項目管理辦法》和《大同市光伏發電項目使用林地改革試點的實施細則》。其中,鼓勵流轉使用棄耕地和林木蓄積量低的林地。在現有稅收政策條件下,對光伏示範基地項目流轉用地不徵收耕地佔用稅和土地使用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