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簡單的做法可以品嚐到泥鰍的美味?


信陽光山四大古譜名菜裡,有一道“泥狗子拱大蒜”,主材料就是泥鰍,做法最簡單,流傳上千年,依然沒有變,好吃又下飯。


光山把泥鰍叫“泥狗子”,是因為泥鰍的頭型像狗頭。正面、側面、俯視,都很像。特別是那額頭,一雙眼睛,眼睛露出的光澤,活脫脫的狗眼看人的樣子,充滿著警惕,還帶著一絲希望。

這樣的頭型和眼光還有一種水中物,甚至比泥狗子更像狗頭,也叫“狗子”,河裡的一種魚,貼著河底,個頭很小,光山人叫它“沙狗子”。這幾年聽說很好吃,有地方賣到百多元一斤。此前沒聽說有人吃過,一是太小,二是沒產量,只是釣魚時偶爾會有一條上來,都會扔掉,太小了,10條不到一兩。

泥鰍卻是水裡的美味,農民一直當小菜捉來做著吃。也很方便,豫南魚米之鄉,河塘堰渠遍佈,連同稻田,水覆蓋面積在70%以上。泥鰍有水就是家,河塘渠田的水一年幾交換,泥鰍來往方便,處處是家。一場雨後,路邊小水溝裡都是它。更別說秧田過水了,想吃就拿個籃子擋一會都夠吃一頓。後來聽說日本人看上了它,說是泥鰍營養豐富極了,簡直跟長白山的人參媲美,就給取個名字,叫“水中人參”。


光山農村吃泥鰍方便,做泥鰍就簡單。最多的做法分兩步。

第一步做成半成品,自己吃的再次加工做成菜,吃不了的就此拿城裡買了換點鹽。捉回的泥鰍,洗淨泥土,瀝乾明水,囫圇個的倒進乾燒的鍋裡,也不給油,鍋底柴火燒著小火,一面焦黃出香了鏟過來讓另一面焦黃,就好了。這種不用油的煎魚做法,不叫煎,叫“炕”,炕泥狗子。趕集的路上看到誰的筐子裡的泥鰍整齊乾淨,焦黃不焦糊,會隨口誇去:“嗯這泥狗子炕地”,意思是你這泥鰍炕的這麼好啊。

第二步是做成菜。炕好的泥鰍沒有去腸肚,所以首先要去掉腸肚。辦法很簡單了,隨手摺根細硬籤,木的竹的都行,火柴棍那般長短粗細,一頭從脖子下扎進去,挑起來,一根腸子就完整的出來了,扔掉就是。然後鍋裡炒炒就是菜,有蒜苗切把蒜苗,沒蒜苗切把香蔥,沒香蔥切把辣椒,給點油和鹽,炒香出鍋。


光山名菜“泥狗子拱大蒜”就是在這樣的民間基礎生活中產生的。

所以在當地算不上名菜,只是百姓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家常小菜。後來被路過旅居的蘇東坡吃到,讚不絕口,推為光州絕味美食,同時上他的美味風雲榜的還有三個:“王八下滷罐”、“臘肉熬黃鱔”、“香椿炒雞蛋”,並列成為光州-如今的光山縣四大名吃。還是幾年前第一次去縣城南關剛建好的鄧穎超故居參觀,看到一間屋裡陳列一溜古菜譜牌子,就這四個菜名,21個字一字不變。前幾天這裡發文第一次用“王八下滷罐”菜名,發出半天后臺不予推送,估計是看到“王八”字樣,以為涉嫌違禁詞。隨後在評論區@了領域主管,才得過關。

光山縣誌有過記載,蘇東坡當年(1080年)貶官黃州,路過光山,客居縣城西南50裡的淨居寺,當時正是春天,他老先生點中風雲榜的美食都是春天的菜。這就對了,那時候沒有反季節之說,無論葷素,一應當季,過時吃不著。就像我這次回去,二侄子買到了泥狗子,然後兩個早上沒買到大蒜苗。結果做出了泥狗子,裡面沒了大蒜。香椿炒雞蛋更不用說了,當初的香椿嫩芽都長尺把長了,有雞蛋,沒香椿。好在買到另一新鮮物,和著雞蛋炒了,卻是地道的歷史名菜,只可惜當初蘇東坡沒吃到,要不一定會是五大名菜榜。這道菜叫做“地大皮炒雞蛋”,改天寫了發這裡。



說到應季美食,這時候吃泥鰍晚了半個月。應該是下秧苗時吃它,那時候正肥,從去年秋天貼膘到今春,一身的精華未洩,真的個肥美無比。現在已是插秧季節,泥鰍已經產了籽,精華洩盡,味道就差了許多,只是比沒有強而已。再說這時候已經沒了大蒜苗,蒜瓣都成熟上市了。

囉嗦這多,拉回話題,分享“泥狗子拱大蒜”菜譜:

【泥狗子拱大蒜】

●材料:虎口長的活泥鰍一斤,大蒜苗半斤。豬油一湯勺,黃豆醬半湯勺,姜一小坨,香蔥一根,甜酒、鹽和胡椒粉適量。

●備料:泥鰍倒開水裡燙死撈出,牙籤挑出腸子,洗淨瀝乾。大蒜苗切寸段。蔥切花,姜切米。

●炒鍋熱豬油煎泥鰍到兩面金黃。扒拉一旁,爆香蔥姜和豆醬,點開水到泥鰍的一小半,放甜酒,鹽,大火繼續收汁,放胡椒碎,關火裝盤。

如今不容易吃到正宗的這道菜,主要原因在於:

一是野生泥鰍少了,基本買不到。養殖泥鰍的味道實在相差太大。

二是飯店不好好做。都是圖省事,不是慢慢地煎出來,而是油炸,根本不是那回事。如果炸了以後作為食材再凍起來,那就不要吃,味道還不如小白條。

三是季節。除了下秧那半個月,也就是清明期間。其他時候都不好吃。


普濟


簡單為大道,最簡單的辦法往往是最真實的美味。

侗家酸湯燉泥鰍就是典型的一道簡單而不簡約的好菜。

泥鰍人稱“土裡人參”,是個好菜喲。但是在我們這裡公認最原滋原味最是鮮美的做法,就是糟辣椒燉泥鰍。但是由於沒有經過油炸,泥鰍燉得軟爛浮在水面上,看上去不怎麼好看,有些小孩子或是對飲食要求美觀的人有些接受不了,但是味道確實槓槓的。

1、泥鰍排泥。從稻田中捕捉到的湯鰍,放在清水中,任由其自由遊動,以排除鰓中的泥土。但是泥鰍等小東西千萬不能放在清水中保養時間太長,因為生存需要不斷地揮霍能量,時間太長,泥鰍就不斷消耗身體內的能量,越來越瘦越來越瘦,最後就會越來越不好吃。借題發揮一下,比如田螺,最多在清水裡保養一天以排泥。如果保養兩天以上,那味道寡淡無味,不如不吃。又有如在山上下套子捕鳥之類,上午中套,下午取套,鳥兒長期掙扎之後,半天時間即骨瘦如柴,沒有肉了。

2、冷水入鍋。鍋中一次性加夠足夠的冷水,倒入蒜與姜和花椒即可,香料太多扯味,不講究。加入本地自制的糟辣椒(酸剁椒),將泥鰍一次性放入鍋中,加好蓋即可生火燉煮。我們這裡很講究泥鰍與冷水同時入鍋,煮稻花魚也一樣,老人家講魚與冷水同時入鍋,可以減輕腥味。

3、燉煮調味。水開之後,放些料酒去腥,如果有白豆腐,就可以加點白豆腐,以豆之鮮味混合泥鰍的鮮味,整合濃烈。稍為燉煮入味即可,放入香菜即可起鍋。先吃肉,再喝湯,然後再放小配菜,搞點小米酒喝喝,挺有意思不是。


構洞潘啟智


泥鰍的簡單做法,分享給大家!

紅燒泥鰍

首先準備材料:泥鰍,青椒,生薑,大蒜,大蒜葉,黃酒,豆瓣醬,老抽,鹽,白糖,醋,雞精,準備好後將泥鰍清洗乾淨,姜切成絲,蒜去皮,蒜葉切斷,青椒切成塊,準備炒鍋加油燒熱,放入姜蒜炒出香味後放入豆瓣醬,倒入泥鰍,炒至泥鰍兩面金黃後倒入黃酒,放入老抽,倒入適量清水,放入鹽,白糖,醋和雞精調味,大火燒開後改小火燉大約5分鐘後開蓋放入青椒和蒜葉,最後熬至湯汁濃稠後出鍋盛盤就可以了。

泥鰍燒醃菜

首先準備材料:泥鰍,醃菜,鹽,糖,姜,蒜,幹辣椒,料酒,生抽,蠔油,大蒜,準備好後姜泥鰍處理乾淨,用剪刀剪開肚皮去掉內臟,清洗乾淨,姜蒜和幹辣椒切好備用,準備炒鍋加油燒熱,放入泥鰍,煎至兩面微黃後將泥鰍盛出備用,另起炒鍋加油燒熱,放入姜蒜和幹辣椒炒出香味後放入煎好的泥鰍,放入料酒,生抽,蠔油,翻炒均勻後加入水,放入醃菜,大火燒開後放入鹽,糖蓋上蓋燜大約10分鐘後,熬至湯汁濃稠後撒上蔥花,出鍋盛盤後就可以了。

豆腐泥鰍湯

首先準備材料:泥鰍,豆腐,魚鰾,姜,鹽,胡椒粉,蔥,油,準備好後姜泥鰍處理乾淨,準備炒鍋加油燒熱,放入薑片炒出香味後放入處理乾淨的泥鰍,將泥鰍煎至兩面微黃後將泥鰍放到煮開鍋的湯鍋中,另起炒鍋加油燒熱,放入豆腐煎一下,煎好後放到湯鍋中,再放入魚鰾,煮至湯底變白後放入鹽,最後放入蔥花和胡椒粉後出鍋就可以了。


王大廚的美食日記


泥鰍是我兒時最美好的美食記憶這一!這個問題就讓我這個特愛吃魚蝦的吃貨來告訴你吧,如何製作一道簡單美味的泥鰍。熱愛吃魚蝦的習慣是因為小時候家裡窮,生活比較困難,還好那時候稻田裡、小河裡的純天然食材比較多,鯽魚、泥鰍、黃鱔、螺螄、還有蚌殼等。家門前就是小河,所以爸爸經常會下河抓點魚蝦,那時候的生活條件真的差,吃肉都很少,還好經常能吃點河鮮改善下生活,當然也是用最簡單的做法,乾煸泥鰍。

做法如下:

一、將新鮮的泥鰍洗淨,可以用少裡的鹽醃一下,讓泥鰍吐出泡沫和渣質,越乾淨越好。

二、儘量取一口大鍋,熱鍋下油,將泥鰍倒入油鍋裡,為免泥鰍跳出來,可以先蓋鍋蓋。

三、泥鰍煎至微黃再翻面,待兩面都煎至微黃時關火,趁熱灑上適量的鹽即可出鍋。

這樣的做法是最簡單的,而且做出來的泥鰍原汁原味,純天然,非常美味,也可以根據個人口味,直接白味出鍋,沾辣椒麵或者生抽吃,還可以加點薑絲和辣椒炒一下等等。這裡提醒下各位,煎好的泥鰍撕掉肚腹再吃。這個簡單的做法你學會了嗎?


臻食匯


歡迎關注「飯醉分子閆濤」,看我分享不一般的美食感悟!

泥鰍是一個特別奇怪的存在,北方有一句諺語說“泥鰍也是魚”,泥鰍當然是魚了,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人們覺得泥鰍的形體和生活環境實在有些不堪和悲催。而在形容一個人太狡猾的時候,除了老狐狸,更多人也會用老泥鰍。

泥鰍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因此給人們留下了許多深刻的印象和聯想。在葉聖陶的筆下,江南水鄉的農民們便認為,一年一度的汛期是泥鰍精在作祟。

說回飲食方面,雖然泥鰍的顏值不高,但是,民間卻有很多忠實的擁躉。中醫給泥鰍賦予了很多的療效,說它基本上涵蓋了補血壯陽、滋陰益氣、養顏等等日常生活的必需功能,是“水中人參”。從美食的角度來看,泥鰍的肉質滑嫩,雖然帶有土腥味兒,但若能夠用辛辣的佐料收斂得當,那便是相當可口的下酒菜。

民間關於吃泥鰍的套路也非常多,比較出名的,有川菜的“耙泥鰍”、“乾煸泥鰍”,以及傳說中的“泥鰍穿豆腐”等等。我自己比較喜歡在家裡燒的泥鰍,是用青椒、紫蘇葉和蒜頭一起爆炒後,加少量水燜煮一會兒,這樣的泥鰍湯不僅鮮美,泥鰍肉吃起來也尤為滑嫩!

最後給大家提個醒,由於泥鰍生長的環境,屬於富菌的環境,所以一定要烹飪全熟才能食用。


飯醉分子閆濤


5-8CM長活泥鰍放盆裡再放少許鹽。半小時後洗淨打個雞蛋攪勻,放油量和泥鰍平為宜,炸制金黃撈出。小時候經常在哪吃,泥鰍好稱水中人參。


用戶3134841498


小時候冬天去稻田挖泥鰍,看到有眼孔,往下挖,見孔裡有水,基本上就有泥鰍了。此時泥鰍比較好抓,收穫的樂趣你懂得😄!我推薦一個簡單做法

熗鍋泥鰍

主料:活泥鰍

配料:薑片 大蒜仔 香蔥 豆腐

調料:大油 菜籽油 鹽 胡椒粉 豆瓣醬 花椒 白酒 幹辣椒 雞粉

製做:①把活泥鰍放入塑料袋,摔暈後,帶上防滑手套,用剪刀去頭去內臟清洗乾淨,控幹水份。豆腐切厚片備用。

②將泥鰍放入小盆裡,放鹽,白酒,薑片,花椒俺20分鐘

③鍋上火,放入大油,菜籽油燒六成熱。放入豆瓣醬中火炒香,在放薑片,蒜仔炒香。放花椒,幹辣椒炒出味,放入泥鰍,烹白酒,翻炒斷生。放入適量開水,大火燒開,放入豆腐片,放入胡椒粉中火燉。燉至泥鰍從湯中露出,湯變濃時,放適量鹽,雞粉大火收汁,放入香蔥段,香蔥段熟即可出鍋裝盤。

麻辣鮮香,泥鰍肉質細嫩。


楊佳yj15911158667


泥鰍鑽豆腐。泥鰍放在盆裡,加入清水,撒一勺食鹽,三十分鐘後撈出。油鍋燒熱,用蔥姜爆香,加適量鮮湯,放入整塊的豆腐,找好口,泥鰍放入,蓋上鍋蓋大火燒開,稍停片刻把浮沫撇去,撒胡椒粉,香菜,味精出鍋。(鍋中水燒熱後,泥鰍均鑽入豆腐中,所以叫做泥鰍鑽豆腐。味道香醇,營養豐富。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最簡單的做法是:將適量的麵粉、鹽、胡椒粉加水調成麵糊後,將泥鰍粘上面糊油炸著吃,又酥又香超好吃。


Lincf林的廚房日記


山泉水煮,加鹽調味,就是原味最鮮美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