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朝鮮人不說愛,“拔門牙發誓”當定情物,共眠後在臂上刻血名

在悠悠漫長的人類歷史中,愛情可以說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人類自出生以來存在的七情六慾,不僅影響人生,甚至可以改變歷史趨向。

現代人對於愛情的價值觀比起過去已經顯得十分開放、多元,人們可以找互相愛慕的男女談戀愛,不需要受到父母的限制與約束,便可以與另一半完婚,共組家庭,不過古代人可沒像現代人一樣幸運了!

大家好奇古代韓國人是怎麼談戀愛的嗎?

古朝鮮人不說愛,“拔門牙發誓”當定情物,共眠後在臂上刻血名

古代韓國人怎麼談戀愛?(圖:韓劇《雲畫的月光》劇照)

朝鮮半島自古以來受到儒家文化薰陶,尤其進入李氏朝鮮以後,朝廷改變治國方針,採取以儒治國、同時貶抑佛教,使得古代韓國人的思維、一舉一動無不受到儒家文化影響,而儒家文化自古以來強調“男女授受不親”、“男女七歲不同席”,種種社會約束更是讓愛慕中的男男女女感到不自在。

古代人並不像現代人一樣可以使用網絡溝通,就算是官廳間互通書信,兩方距離較遠便要耗時數日,與君一別,不知何日何時能再見啊......

據各種野史以及民俗文學,朝鮮時代的儒生們會和妓生談戀愛,妓生是朝鮮半島傳統的藝妓,自高麗王朝出現妓生後,便為國王、王室、兩班(貴族)表演,她們除了擁有驚為天人的美貌外,因為從小受到各種歌舞訓練,大部分妓生的文學造詣都非常高,可能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朝鮮時代階級觀念明確,人們重視門當戶對,因此儒生與妓生的愛戀只能是地下戀情。

古朝鮮人不說愛,“拔門牙發誓”當定情物,共眠後在臂上刻血名

朝鮮官妓

儒生若對妓生有情意,為表愛意,會脫下妓生穿在腳上的花鞋,將酒倒在花鞋後一口喝下肚。

儒生總有一天會上京城趕考、做官,無論怎麼相愛終有一別,儒生在臨行漢陽(今首爾)前,為了許下愛情的誓言,見證彼此堅定的愛,儒生會拔下自己的門牙,交給妓生作為兩人間的信物。

反映19世紀朝鮮文化,並諷刺官僚社會的諷刺小說《裴裨將傳》就清楚描繪當時官吏們如何與妓生談戀愛。裴裨將(裨將,古代跟隨高級官員在側的軍官)某日必須隨著濟州牧使離開濟州島,臨走前裴裨將與戀愛對象,妓生愛娘道別,愛娘裝得一副可憐兮兮,梨花帶淚道:“相公~你走了我可怎辦?”,裴裨將雙手在愛娘雙峰處遊移,愛娘提議道:“為了證明大人對我的愛千真萬確,不如您拔下門牙,贈給我如何?這樣孤冷夜晚有相公牙齒陪伴,便不寂寞啦!”

最後,裴裨將將家中所有的家當都交給愛娘、拔下門牙、還脫了身上所有衣褲,好色、狼狽不堪的模樣深植在韓國人心中。

古朝鮮人不說愛,“拔門牙發誓”當定情物,共眠後在臂上刻血名

朝鮮最有名的妓生,黃真伊(圖/韓劇《黃真伊》劇照)

還有一說是,據傳雞林村住著擁有絕世美貌、傾城傾國的官妓,她被來自漢陽的儒生包養著,一日,官妓對儒生撒嬌:“大人~我曾經也是地方上大戶人家的千金,無奈家道中落,從此只能淪為妓女......”,之後儒生必須返回漢陽,官妓得知後傷心欲絕,臨行前儒生剪下一撮頭髮給官妓,但官妓還是不滿足,他向儒生道:“我不要頭髮,請大人您給我身上最珍貴的東西!”,於是儒生拔下牙齒,送給官妓。

沒想到官妓是古代版綠茶婊,趁儒生回京後便與其他男人偷情,儒生聽到消息後氣得牙癢癢,回來找官妓要回他的牙齒,沒想到官妓丟出好大一個麻袋,裡頭裝著無數顆牙,官妓道:“這些都是我搜集來的男人牙齒,大人若想找回,從邊找便是!”,說完便撫掌大笑,揚長而去。

古朝鮮人不說愛,“拔門牙發誓”當定情物,共眠後在臂上刻血名

來自平壤的妓生

韓國人稱此為拔齒風俗(발치풍속),據說此風俗始於三國時期的伽耶,只要家人、或關係親近的好友過世時,為表哀悼之意,伽耶人會拔下牙齒,此稱為服喪拔齒(복상발치),從慶尚南道金海出土的人骨便可發現此現象,此外拔齒也可視為繼承家長權、或是象徵彼此間深厚的情誼。

不僅門牙被視為信物,朝鮮女人還會在雙臂刺上情夫的名字,此風俗稱為連臂(연비)。根據《朝鮮成宗實錄》記載,成宗時期出身兩班貴族的樸於宇同,為當時著名的詩人、書畫家、舞者兼妓生,樸於宇同原本是朝鮮王室成員李仝(이동)元配,因為李仝寵愛妓生燕輕飛,不甘寂寞的樸於宇同和丈夫聘請來的工匠發生性關係,李仝火冒三丈,將樸於宇同逐出家門,樸於宇同只能回孃家。

古朝鮮人不說愛,“拔門牙發誓”當定情物,共眠後在臂上刻血名

韓國電影《於宇同:無主之花》

樸於宇同是朝鮮著名的蕩婦,上至王室貴族、朝廷重臣,下至家中僕人、工匠皆曾和樸於宇同發生過性關係,為朝鮮時代最初、也是最大宗的性醜聞。樸於宇同在交歡前後,會要求男方將名字紋在自己雙臂上,這也是成宗時期與樸於宇同有關的性醜聞造成社會動盪不安的原因之一。

看完了古代朝鮮人定情的方式,只能說以現代人的觀點,根本就無法想象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