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六十年第一人:寫下“百無一用是書生”,卻因躲債客死他鄉

乾隆十四年正月初四,高淳學署內,一聲啼哭劃破天際,一位天才少年誕生於此。此人名叫黃景仁(一字仲則),提到他的名字估計沒多少人知道,但我說一句詩大家一定都聽說過,“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此句便出自黃景仁之手,作詩時他年僅19歲。作為一個讀書人,還是著名書法家黃庭堅的後裔,竟然發出如此感嘆,其人生境遇可見一斑。

黃景仁的父親是縣學生,祖父是縣學訓導,祖上更出過黃庭堅這樣的名人,可以說是一個書香世家。但非常不幸的是,黃景仁4歲時父親便駕鶴西去,由於家中叔輩少,便只能讓祖母照看。

乾隆六十年第一人:寫下“百無一用是書生”,卻因躲債客死他鄉

9歲時,黃景仁到縣上趕考,考試時間快到了,大家紛紛收拾東西準備參加考試。黃景仁卻用被子蒙著頭,同住的小朋友以為他還在睡覺,就跑去叫他。黃景仁卻回答道:“別吵我,我剛想到‘江頭一夜雨,樓上五更寒’,我要把這首詩寫完。”從此這個少年便在詩壇嶄露頭角。

1760年,祖父病逝;一年後,祖母去世;1764年,哥哥黃庚齡去世。一個15歲的懵懂少年,還未成年,便接二連三遭受喪親之痛。

就在哥哥逝世的同一年,黃景仁參加了童子試,並在3000多人的考試中拔得頭籌,又因為幼時的成就,一時間聲名鵲起,有“乾隆六十年第一人”之稱。

乾隆六十年第一人:寫下“百無一用是書生”,卻因躲債客死他鄉

少年成名,一身才氣,本應該滿心歡喜,以後的人生旅途也應當是一馬平川才對。但天不遂人願,此後一生,黃景仁屢試不第,鬱郁不得志。為了生計,他不得已雲遊四方,寄居在不同官員的府中,做幕僚賓客,用詩文供人娛樂。

在大學者朱筠府上做幕僚賓客時,黃景仁曾寫過一首《笥先生偕宴太白樓醉中作歌》,引起了轟動,大家紛紛抄寫,一時間“洛陽紙貴”,紙價大漲。

黃景仁28歲那年,正好碰到了乾隆爺東巡,便召來了黃景仁進行面試,結果一看這小夥子不錯,便賞了黃景仁主簿一職。雖有了官身,但他的日子依舊不好過,因為此時他將母親和親人接到了京城,一個虛職小官的薪水維持生活都有點困難。

乾隆六十年第一人:寫下“百無一用是書生”,卻因躲債客死他鄉

33歲那年,黃景仁到西安遊歷,受到了陝西巡撫的賞識,賞了他500金。有了錢的黃景仁便動了心思,他決心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於是,他便賣了自己的主簿一職,找人買了一個地方上的實職官位。

結果,黃景仁上當受騙了,他付了錢之後左等右等,認命通知書一直都沒有送來。因為沒了職位,黃景仁沒有收入來源,生活越發窘迫,到了後來實在沒有辦法,只能借錢過日子。

最後,因為害怕債主找上門來,不得已之下,黃景仁只得拖著病軀,離開了京城,結果逃到半路,就一病不起,客死他鄉。

作為當年“第一人”的黃景仁詩負盛名,存世之作高達一千多首,但他一生卻窮愁不遇、寂寞悽愴,就連詩詞中也浸透著悲傷和憤世嫉俗的冷色調,不過正是這種親身感受,也讓他的詩詞真摯、動人。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乾隆六十年第一人:寫下“百無一用是書生”,卻因躲債客死他鄉

看看這首《別老母》。風雪之中,為了生計,黃景仁又得告別白髮老母,母子淚眼相看,悽悽慘慘。不能讓母親生活無憂,還得連累老人牽掛擔憂,“此時有子不如無”,人生至此,何等悲涼!

雖然黃景仁人生失意,一世愁苦,但短暫的人生中他卻收穫了一段堪稱絕世的友情,這位始終不離不棄的好朋友、兄長讓他的人生有了一些暖色調。

這個至交乃是大他三歲的清代經學家、文學家、和黃景仁同為毗陵七子之一的洪亮吉。都說文人相輕,少有真交,但洪亮吉不僅每次在他困難時出手相助,黃景仁英年早逝後,洪亮吉素冠白袍,千里扶柩,將故友送歸家鄉安息。

黃景仁20多歲時,曾與洪亮吉戲言:“予不幸早死,集經君訂定,必乖餘之旨趣矣。”洪亮吉把摯友的戲言變成了現實,黃景仁死後,他將其文集收攏請人出錢,印行了《兩當軒集》。有此好友,九泉之下的黃景仁應當也能開心一笑了。

乾隆六十年第一人:寫下“百無一用是書生”,卻因躲債客死他鄉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這是杜甫評價李太白的經典之語,用在黃景仁身上也是那麼恰當確切,且讓我們以此送給這位天才詩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