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蛻殼前,迫不及待想殺蟲?別急!聽聽養殖專家怎麼說。

天氣逐漸變暖,來店檢測水質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其中不乏有些塘口水清、蟲子多。毫無疑問,這類塘口多數指標嚴重超標(氨氮、亞硝酸鹽)。診斷的結果也多數是因為水沒有肥起來(水中微生物、藻類較少),而這個時候水草也還沒有長成型,水體的淨化能力不足。加之溫度回升,池塘土壤底肥釋放到水體當中,導致了塘口汙染、指標嚴重超標。

螃蟹蛻殼前,迫不及待想殺蟲?別急!聽聽養殖專家怎麼說。

螃蟹蛻殼前,迫不及待想殺蟲?別急!聽聽養殖專家怎麼說。

水清、指標高

許多師傅們耐不住性子,眼看水清,蟲子多,生怕蛻殼受到影響,總是迫不及待尋求如何殺滅“小沙蟲”的方法。這個時候,以往連蛻殼期能否解毒、改底、打水都需要反覆考慮的謹慎感全然忘卻,陷入了“蟲子不殺越來越多”、“蟲子不殺睡不著覺”的不安之中。

殺了蟲子,蟲子也許會沒有,但是它也破壞了水體的生態環境。有的缺氧了,有的水渾了,有的草髒了,有的水體的汙染更重了,這都是看不見的“危害”。

關於蟲子,耐心的瞭解一下“它”,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怕。水體當中有影響的蟲子一般有兩類:浮游動物和寄生蟲,至於其它的水生昆蟲基本無害我們不在這裡細說。

螃蟹蛻殼前,迫不及待想殺蟲?別急!聽聽養殖專家怎麼說。

顯微鏡底下的沙蟲

浮游動物主要的典型代表就是:枝角類的“小沙蟲”。它主要攝食的就是池塘當中的藻類和有機碎屑。在我們肥水的過程當中經常喜歡使用一些菜餅、豆漿或者農家肥等肥料來“補充營養”。殊不知,這類肥料可溶性差,也就是說這些東西不是全部溶解的,有雜質!這就為我們的“小沙蟲”提供了很好的天然餌料。有吃的,當然繁殖的很快!這就是為什麼許多養殖戶陷入了(肥水—長沙蟲—殺沙蟲—肥水—長沙蟲—殺沙蟲)的惡性循環。

那麼出現“沙蟲”如何來處理?

首先就是測水和鏡檢“藻類”:看看水質指標是否偏高,藻類還多不多?水質指標好、藻類還比較多的池塘,只需要保持水體的“肥度”,有一定的淨水能力就行;

早期肥水可以促進藻類的繁殖,培育浮游動物,為苗提供開口餌料;豐富藻類可調節水體透明度,避免陽光的直射,控制青苔的生長。EM菌配合有機肥,養殖前期使用,有益菌分解有機質,為水體藻類提供充足的養料,促進藻類繁殖。低溫期間,使用em菌肥水培菌,抑制青苔,穩定水環境。

酵之源,進口菌種,半乾溼麩皮包裝,麩皮作為肥水有機物,活菌自己發酵便宜還新鮮,菌液pH能降到3 左右,降低ph值效果明顯;關鍵還便宜,畝成本1元錢。

水清,指標高的池塘:這個時候水環境已經較差,可以採用大量換水以及解毒的方法來調節水質,或者乾脆把水位加上來,等藻類繁殖上來後,水質就可以恢復正常了。

清塘完畢放苗前,池塘會有很多有毒物質,像農藥殘留,清塘藥品殘留,底汙等,不處理乾淨就會導致蟹苗不適應,甚至死亡。因此放苗前一定要解毒,怎樣選擇合適的消毒產品呢?

幫邦超濃有機酸,五倍濃縮,一瓶頂五瓶,可以快速清除清塘藥瓶殘留,重金屬,藻毒素等有毒物質,解毒碧水排毒促長。緩解養殖動物中毒及應激反應,加速體內毒素排出,提高水體透明度,穩定水體pH值。

那麼沙蟲我們還管不管?不要管!沙蟲帶來的影響多數是人為的。肥了水→蟲子多→水清了→接著肥→指標高,最終影響螃蟹。記住,出了沙蟲,慎肥水,多打水,多測水!有的人說:“你們站著說話不腰疼,蟲子這麼多影響螃蟹怎麼辦?”我剛才也說了,蟲子多的塘,水質指標正常就不會影響螃蟹!

那既然有可以殺掉蟲子的藥物,為什麼不讓我們用呢?當然是為了成活率啊!長蟲子的階段多數是在早期(溫度升高,水草成型後蟲子也就沒了),而這個時候又是蛻殼的關鍵時期,早期的刺激、缺氧、水變都會造成成活率低下,螃蟹去哪兒了?

第二大類就是寄生蟲“纖毛蟲”,寄生在河蟹、青蝦體表(腮部、腿部、外殼等),最近幾年我們也能夠在水草上面發現“纖毛蟲”,可見我們的養殖環境已經不知不覺惡化得相當嚴重了。

螃蟹蛻殼前,迫不及待想殺蟲?別急!聽聽養殖專家怎麼說。

螃蟹蛻殼前,迫不及待想殺蟲?別急!聽聽養殖專家怎麼說。

螃蟹蛻殼前,迫不及待想殺蟲?別急!聽聽養殖專家怎麼說。

纖毛蟲怎麼辦?改底、外潑營養幫助蛻殼!

上圖我們也看到了,長了寄生蟲是沒辦法殺的。藥物用的輕了沒作用,用的重了恐怕“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剛才我們也說,水體當中一般是沒有寄生蟲的,多數還是來自於底層,因此,如何讓螃蟹、青蝦蛻下殼來才是關鍵?適當外潑一些營養抗應激的幫助蝦蟹蛻殼,待到蝦蟹長大、活力變強,自然就沒有危害了。

選好苗更要放好苗,放苗環節更重要,下塘前要用維生素,葡萄糖 等泡苗以減少應激反應,減少損傷和感染;下塘後苗種要適應塘口環境,可全塘潑灑維生素,乳化鈣等避免應急損傷。

補鈣的產品有非常多品種。例如離子鈣、有機鈣和無機鈣等。各種鈣都有不錯的效果。但是,如果將上述鈣加工為可溶於水的乳化鈣,就更容易溶入水,有利於小龍蝦、螃蟹和南美白對蝦等水產動物的吸收,同時還可以拿來拌喂飼料,補鈣效果更好,迅速幫助硬殼。

螃蟹養殖,說難就難、說簡單就簡單。難在你費盡心思研究藥物,處理沙蟲、處理青苔、處理藍藻,你做了很多看似“有技術、有含金量”的工作,最後卻沒有效益,簡單,簡單在如果你看明白了哪些工作是重點,少些煩惱、少點糾結,多關心螃蟹自身的感受,而不是追求你自己眼中的舒服,那麼,豐收就是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