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需要彼此呢

因为这个世界上不会变化的东西太少了,而别人的关系又太脆弱。我时常在想,哪些还在通讯录的人,甚至可以经常刷到朋友圈动态的人,让人近乎强迫的了解着近况的朋友,是如何逐渐丢掉了联络?

我有一阵子微信置顶了很多人,想着,这些人是我要经常联系和聊天的人呀。可是即使这样,也没有办法维持持久的联络。或者距离,或者忙碌,有的没的,沉默一旦搁下,像落了灰的相册,很难再翻开。

取消置顶的那一刻,看着聊天框从顶端滑落至看不到的位置,反而松了一口气。好像再也不用强撑着去维护某段感情了,倒塌的积木想塔的最后一块不是我抽调的。

觉得可惜,大概说过的亲密话语容易变成耳光,但甚至不是重重扇下让人疼痛的那种,而是裹挟着时间,让人在某个瞬间感到觉悟感到难堪。我们曾经发自内心的觉得彼此独特,善解人意,能长长久久的维系好我们的默契关系。

或许这种感到彼此的独特,这种想拥有,想珍惜,其实只是一种错觉。它本身就是一个瞬间的情绪,只是那个瞬间我们以为可以无限期的拉长。结果就像一根弹性不足的橡皮筋,稍微用力就感到了勉强。

倒退了,进入某种社交恐惧里。一方面保留着感性带来的容易心动,想要结交喜欢的人,一方面开始厌倦这样反复的有始无终。

想要一点可以被命令,被笃定,被深信不疑的东西。不是游离的,随时可以轻飘飘接受告别的关系。

是盘根交错的,有时候也不那么舒适的,必须抽出时间去维护的,需要消耗自身来不足的

想要在以后的日子里,也被慎重的对待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