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反坦克导弹哪款战斗力最强?

环球播报


解放军现役反坦克导弹有:

《红箭》- 73

该型号70年代以前启用装备,现如今仍然广泛用于陆军二线部队,曾经被誉为“台湾碉堡的克星”。r=0.5m(命中精度半径);穿透力=1.5m(钢筋水泥墙);步兵便携式/车载式(车载式有北京吉普载4联装架设越野和63式履带装甲车越野)/ 登陆艇和商船联装式掩护登陆训练中)。

《红箭》- 8

70研制第二代,80定型投产仿苏《AT-4》,除配有多种自己研发的多性能发射车,还可装载武装直升机(比如,从法国引进的小羚羊)上发射用,简化了后勤。

《红箭》- 8改、《红箭》- 9新式重型

由《红箭》- 8轮式母车改进,装有四联导弹发射塔,弹径大;头部比美“陶”长,传说可击穿美“M1A2”。所以,这个型号的,应该是同类导弹战斗力最强的吧。


狐步探探


我解放军装备的“红箭-12”反坦克导弹战斗力比较强。

我军装备的“红箭-12”反坦克导弹(ATGM)是由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开发的第三代现代化反坦克导弹。外媒称我国的红箭-12与美国的标枪和以色列的斯派克类似。其实我军的红箭-12的射程和威力都大于美国的“标枪”。要知道,美国的标枪和以色列的斯派克反坦克导弹,代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主要是用来打击和摧毁敌方的装甲车或者坦克。反坦克导弹(ATGM)它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引导方式引导目标。包括:肩上发射、陆地步兵车辆发射和飞机空中发射。

“红箭-12”是单兵携带的“即发即忘”非致令式热成像仪自导反坦克导弹。

“即发即忘”是导弹发射的一种制导机制。导弹发射后不需要再进一步的指挥引导,可以在发射装置不在目标视线内的情况下命中目标。“即发即忘”技术将减少战场上所需的反坦克操作员数量,从而降低伤亡人数。这是该导弹的主要特性。

通俗的讲就是,对象目标的信息在导弹发射前就被编入到导弹程序中。包括:目标的位置坐标、雷达测量(速度)或目标的红外图像。发射后,导弹通过陀螺仪速度计、GPS、有源主动制导和红外光学制导相结合来引导自身。

其软发射系统可以将火箭发动机置于发射管外甚至是建筑室内点火发射,并以“非爆炸性”方式发射出去。这种发射方式不损伤导弹发射器并减少人员伤亡。

导弹一旦发射,它就自动跟踪目标。那么,操作员可以规避危险并随时进行下一次发射。

红箭-12的弹头采用串联装药模式,在穿透爆炸反应装甲后还能穿透1,100毫米的滚动均质装甲(RHA)。

对于战壕掩体这类防御工事时,导弹采用备的高爆炸弹或热效弹头。


【红箭-12发射器】

红箭-12反坦克导弹是中国第一款便携式反坦克导弹。导弹管下方可以看到红外光电瞄准器。

红箭-12白天的射程为4,000米,夜间使用红外成像(IIR)传感器时射程为2,000米。IHS Janes表示,完整的22公斤HJ-12系统包括一个5千克的IIR光电瞄准镜。

红箭-12重15千克,宽13.5厘米,长98厘米。它另一个重要的现代化功能是自上而下的攻击能力;在飞行的最后几秒迅速打击坦克的炮塔,那里的装甲通常是最弱的。

在直接飞行模式下,HJ-12的串联弹头可以穿透高达1,100毫米的钢质装甲,这对于许多现有的坦克来说是足够的。

红箭-12具有“发射后锁定”能力,使导弹能够击中70公里范围内的目标。红箭-12为中国陆军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血色黄昏的黄昏


我国目前最先进的反坦克导弹是北方工业公司研制的红箭-12反坦克导弹。该反坦克导弹性能数据:发射筒长约1.25米,直径约170-180毫米,红外制导射程2000米,电视制导射程4000米,发射筒及导弹重约17公斤,全武器系统总重约22公斤,最大破甲厚度约1100毫米。



该导弹采用了“发射后不管”技术及串联锥形装药,可打击各种装甲车辆,还可打击小型舰艇、直升机、永久野战工事等等。可与美国"标枪″和俄国的"短号"等最先进反坦克导弹一争高下。



红箭-12反坦克导弹的主要特性:

1、采用新型导引头,自动寻的,发射后不用管,将使有效避免己方射手遭敌反击火力的伤害。

2、配备红外热成像仪及CCD摄像机,具备昼夜及雨雪烟雾等全天候作战能力。

3、采用了大威力串联聚能战斗部,破甲厚度达1100毫米以上。

4、除能打击各种装甲车辆外,还可攻击小型舰艇、永久工事、建筑物及直升机等多种目标。

5、具有两种攻击飞行模式:一是传统直线飞行模式,二是采用弧线飞行弹道,能够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实现高抛弹道俯冲攻顶,击穿目标薄弱的顶装甲。

6、价格昂贵,单价达100万人民币以上。(红箭8单价十几万)



综上,红箭-12是我第一种装配能够保证“发射后不管”的先进制导系统的反坦克导弹。自此,中国才算拥有了与世界最先进水看齐的反坦克导弹系统。


逸民112


目前我军反坦克导弹主要是分为重型和轻型两类,性能则是大部分是2代和2代半,3代虽然已经开始装备,但是数量还需要积累。轻型主要是装备营属分队,目前公开的大部分型号是二代的红箭-73C/D,红箭-8B,三代的红箭-11则是刚开始装备没多久,红箭-12则仍未见部队使用。红箭-73C/D虽然脱胎于一代,但是改为了使用CCD电视测角,并使用了串联破甲战斗部,实际性能比红外测角的红箭-8B还要强一些。红箭-11则是激光驾束制导,抗干扰能力比较强,但是它和红箭-73C/D、红箭-8一样都是半自动引导,不能射后不管。红箭-12则是真正的图像匹配制导,射后不管,且具备攻顶能力。所以从性能上来说,我军轻型弹里最强的肯定是红箭-12,但最贵的肯定也是它。

红箭-73D红箭-8B
红箭-11

重型反坦克导弹原来是军属,现在则是装备师属和旅属反坦克分队,采用车载的形式,目前的主要型号是红箭-9和红箭-10。红箭-9是二代半,采用的是和红箭-73C/D一样的CCD电视测角,抗干扰能力比红箭-8强,指令传输则是通过激光。和采用激光驾束的红箭-11相比,红箭-9导弹的飞行仍然需要制导站进行测角,并传输指令,所以性能上只能算二代半。红箭-10则是光纤制导,图像回传到载车,能够实现人在回路。既可以锁定后发射,射后不管,也可以先发射之后再锁定,使用很灵活,性能也是重型弹里最强的。红箭-9红箭-10

其实除了地面部队使用的反坦克导弹外,陆军航空兵目前也是有两款先进的反坦克导弹的。主要是AKD-10和AKD-9,AKD-10比较重,一般是装备武直-10,而AKD-9则是较轻的武直-19使用,都是采用的激光半主动制导,打击精度很高。破甲威力则是基本都在1200到1400mm均质钢装甲的级别。


电波烨长空


国内目前服役的就那么几款,基本可以根据年代判断,越晚服役的肯定越先进,战斗力强不强得看怎么说。另外多说一句,虽然以前经常称“红箭”导弹,但目前自用型号被称作AFT系列 ,A代表导弹,FT为反坦克的缩写。

红箭-73D反坦克导弹(AFT-7)

红箭-73属于舶来品,原型为苏联的AT-3“耐火箱”反坦克导弹。这款导弹并非从苏联获得,而是经过了所谓“特殊渠道”(据称是东欧某国)换回来的。整个项目从1971年开始到1979年研制成功并定型装备部队。由于红箭73的技术可靠,性能达到部队的验收标准,因此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生产和装备。

早期的红箭-73采用目视瞄准、跟踪、导线传输指令、手控制导方式,属于第一代反坦克导弹,静破甲500毫米,动破甲150毫米/65度。红箭-73导致分为战斗和运载两部分,发射架和制导系统分离,操作手使用制导系统时可以更隐蔽,以防被对方反击。后期的红箭-73进行逐步改进,使将手动控制改第二代导弹常用的半主动模式,使制导更加简便、可靠,增强战斗部威力提升穿深,加强车载性能,可以从步战车上发射。截至目前,红箭-73已经发展出A/B/C/D型等多个型号,同时中国也了大量生产了该型导弹。红箭-73导弹的成本相当低廉,据说单枚导弹的出口价格不足1万美元。

作为40年前的产物,红箭-73的反坦克能力已经不足以面对当前世界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但大量的库存导弹又无法立即更新,于是解放军又为其开发了新的用途,将原来的聚能破甲战斗部改为多用途战斗部,不再执行反坦克任务,转而打击轻装甲目标、工事、碉堡等其他地面目标,节省成本的同时物尽其用。 目前,红箭-73导弹已经下放到机械化步兵的班组一级,每辆战车均搭载红箭-73用于支援步兵下车战斗。

红箭-8反坦克导弹(AFT-8)

红箭-8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二代中型反坦克导弹,整个项目于1977年展开,并于1984年定型。作为独立研制开发的第一款反坦克导弹,红箭-8的研制相当成功,导弹采用光学瞄准跟踪,红外半自动制导、有线传输指令,整体水平接近当时的西方产品。作为那个年代的典型,红箭-8还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红箭-8研制成功后大量装备,并有多个改进型号。早期的红箭-8导弹,弹重11.2公斤,直径120mm,全长875mm,采用聚能破甲战斗部,制导方式为目视瞄准,有线制导,用于攻击100-3000米范围内的装甲目标或防御工事,静破甲800毫米。后期的改进集中在增强导弹威力,加强便携性和抗干扰能力,提升射程,加装串联破甲战斗部等。比如可以单兵携带的红箭-8F,改进了制导系统红箭-8L等等。另外,作为自主研制的反坦克导弹,红箭-8的通用性很强,可由步兵、车辆或直升机等多种方式携带,对平台没有过多的要求。目前国内对红箭-8的需求已经减弱,正逐步转为出口。

红箭-8的多个型号

作为外贸产品,红箭-8也是当年出口创汇的主力,巴基斯坦从中国购买了数量不菲的红箭导弹,还通过其仿制了国产的“绿箭”反坦克导弹,沙特、伊朗、伊拉克、缅甸、埃及等国均进口过红箭或绿箭反坦克导弹。除此之外,红箭-8导弹在战场上更是取得过大量战绩,在前南斯拉夫内战中,就有流入的红箭反坦克导弹击毁T-72的传闻。而在叙利亚战争中,红箭-8的仿制型号绿箭反坦克导弹,更是大开杀戒,屡屡击毁叙利亚政府军的坦克,甚至美军连提供给伊拉克的M1主战坦克(猴版)也没有幸免于难。可见以红箭-8的性能水平,在今天的战场上仍有一战之力。


红箭-9重型反坦克导弹(AFT-9)

红箭-9的研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历经十年公关,在1999年的阅兵典礼上,第一次以车载反坦克导弹系统正式亮相。相比于红箭-73,红箭-8,红箭-9属于重型反坦克导弹,导弹重量超过30千克,直径达到152毫米,长度超过1.2米,射程突破5KM,采用半主动制导(光学/红外瞄准跟踪,使用激光/毫米波传输控制指令,取消线导传输),使用串联破甲战斗部,可对付爆炸反应装甲,其静破甲垂直穿深超过1200毫米,动破甲达到320毫米/68度(即靶板法线夹角为68度,倾斜放置),能够应对2000年前后的各国主战坦克。

不过需要注意,红箭-9反坦克导弹系统不单单是导弹本身,由于其重量大,单兵不易携带,因此往往以车载或者机载的形式使用。阅兵中的红箭-9系统由导弹、武器站、底盘车、检测维修设备和模拟训练器等组成,发射车采用4x4轮式装甲车,发射制导装置在发射车的顶部,可以自行升降。发射装置装载4枚导弹,车内可另外贮存8枚导弹,其自动装填装置可自动装填导弹。红箭-9系统能在行军和静止状态完成导弹的抛弹、装填等复杂动作,使发射车快速进入战斗状态。因此可以伴随机械化部队行动,随时执行反坦克任务。

解放军中的车载红箭-9系统属于炮兵火力体系中的一员,在军改前属于集团军/师一级的师团属反坦克支援火力,军改后整编到合成旅下属炮兵营,加强了基层反坦克火力。

红箭-10多用途光纤制导导弹(AFT-10)

红箭-10导弹是近来新进服役新式重型车载反坦克导弹系统,该型导弹最大的特点使用了光纤制导,这种制导方式和早期的有线传输指令相似,但最大的不同在于光纤传输的信息量和速度远大于普通线导。导弹的电视/红外成像引导头可以将观察到的情况转化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回发射车,显示到车内屏幕上,车内的发射手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实时修正,达到人在回路的效果。这种鲜明的特点使得导弹不必沿直线飞行,可以攻击隐蔽在后方的目标。光纤制导的红箭-10在战斗中极为有用,例如导弹可以使用高抛弹道,先向上飞行然后再向下俯冲,避开干扰,达成攻顶目的,或者先发射,在飞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目标,具备先发射后锁定的能力(非光纤制导必须先锁定或发射),甚至可以直接打一发用来侦察和监控敌纵深阵地情况。

红箭-10导弹系统的具体参数尚没有确切的技术参数,在阅兵中红箭-10导弹搭配履带式装甲车组成一个车载武器系统,说明红箭-10属于重型反坦克导弹,只能以机载或车载的形式使用。根据目前的消息判断,红箭-10导弹的射程至少可以达到10公里,可同时攻击两个目标。严格来说,红箭-10导弹系统,目前其作为替代红箭-9系统的新一代多用途导弹装备于解放局集团军,属于军一级支援火力。红箭-10即可以执行反坦克任务,又能打击地面工事、碉堡或者低速飞行的直升机,属于多用途导弹。


红箭-11反坦克导弹(AFT-11?)

和红箭-8/9导弹等以车载使用为主不同,红箭-11属于步兵携带的轻型反坦克导弹,采用仍为半主动的激光驾束制导,该导弹亮相时间尚短,各种技术参数仍不明确,但性能水平应该不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短号、陶-2A)。

红箭-11反坦克导弹首次亮相于2017年的中国北方工业公司“装甲与反装甲日”活动。说明这款导弹有着很强的外贸性质,虽然在国内的军事报道中,也有疑似红箭-11导弹的出镜,但其大规模装备并未得到证实。如果未来服役,那么红箭-11会装备在步兵分队中以加强其反坦克能力。

红箭-12反坦克导弹(AFT-??)

红箭-12也是一款用于外贸的单兵反坦克导弹。这种导弹属于具备真正的“发射后不管”能力,属于真正的第三代反坦克导弹,红箭-12导弹整个系统总重量为约为22千克,发射箱长1.25米,直径约为约为180毫米左右,使用串联破甲战斗部,破甲能力据称高达1100毫米(垂直静破甲),最大射程达到4000米。可以打击坦克,也可以用于攻击小艇、低速直升机、工事、碉堡等目标。

红箭-12的设计方法和使用性能参照了美国"标枪"反坦克导弹,有攻顶和直射两种方式,直射时和普通反坦克导弹流程相同;采用攻顶方式打击目标前首先利用系统的红外成像设备锁定目标,导弹发射后先向上爬升一段距离,之后向下俯冲,在俯冲时导弹上的导引头开启并寻找被锁定的目标同时修正飞行方向,最终以近乎垂直的角度一举击毁目标。

美国标枪导弹

红箭-12导弹属于外贸产品,迄今为止仍没有装备解放军部队。据估计,有可能是导弹的价格昂贵无法大规模普及(美军的标枪也存在价格昂贵的问题)。红箭-11/12均属于步兵分队级别的反坦克导弹,两者的装备范围有很大程度的重叠,解放军有可能以二选一的态度来决定这两款外贸品的未来命运(也可能谁也不选)。

红箭-12导弹

蓝箭-7空地导弹(AKD-10)

蓝箭-7空地导弹,是国产AKD-10空地导弹的出口型号。AKD-10空地导弹是国产武直-10的标准配置。出口型蓝箭-7导弹的基本性能:激光半主动制导,导弹直径为170毫米,导弹重46,长1775毫米,最大射程8公里,静破甲威力1400毫米,动破甲400毫米/68°,另外还可以根据需求挂载于无人机上实施攻击任务。由蓝箭-7可以基本得出AKD-10空地导弹的性能,其可以摧毁目前所有的主战坦克。

目前AKD-10空地导弹也没有更多的性能参数流出,但以目前的参考来看,基本性能可以媲美同类型的“硫磺石”和“海尔法”反坦克导弹。




<strong>


水井土城


到目前为止,应是“红箭-10”:

它是一型多用途导弹

采用光纤传输图像制导方式

对于敌方的坦克/装甲车、永久性防御工事及低空低速飞行器可进行超视距精确打击

其战场适应性较强,并在整体性能上己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野草Yc


机电一体化产品……基本原则是,买新不买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