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中國為代表的華夏文化圈中,龍是一種極為尊貴的圖騰生物,中國人自古以來將自己視為龍的傳人。
龍的傳說很久,是古代人崇拜的由多種動物特徵組成的圖騰,幾千年來,人們把它視為權勢與威嚴的象徵,雕於樑柱,塑於牆壁,繡成龍袍,成了真善美的統一體,故有“真龍天子”、“乘龍快婿”、“望子成龍”諸多稱謂,體現了中國人的理想、願望和追求。
下面這些龍便是中國到現在為止所見到的最早的龍,到底那一條才是真正的“中華第一龍”!
吉林省農安縣左家山遺址挖掘出土的玉石龍,經碳十四測定,距今約6100—7000年之間。其龍以石灰岩為原料雕刻而成,長4.1公分,寬3.9公分,厚1.4公分,現收藏於國家博物館玉石展廳第四廳,為國家一級文物。
吉林大學教授趙賓福鑑定:“龍的形態和造型上,左家山下層文化出土的石龍應該是紅山玉龍的祖型,紅山文化的龍是左家山下層文化的龍演變而成。”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考古專家劉國祥鑑定:“左家山出土的石龍是至今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龍型雕塑,是中華第一玉石龍”。
距今約6600年的蚌塑龍形圖案,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時間最早、體型最大、形態最逼真的龍形象,文物為一位壯年男子的遺骸兩側各有用蚌殼擺徹的龍型圖案。該遺址後被國家確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出土之時,可謂轟動國內外,在如此久遠的年代,居然就有與當今龍的形象如此接近的文物,若不是有文物實證,恐怕沒有幾個人相信。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實驗室對該遺蹟的蚌殼標本作碳十四測定,年代為距今6600年,誤差不超過135年(經樹輪校正),專家們遂譽稱蚌龍為“中華第一龍”。濮陽由此獲得“中華龍鄉”的美譽。
距今5000年以上紅山文化“玉豬龍”,是由紅山人精心製作的。曾經在北方盛極一時的紅山文化,在距今5000年左右突然消失,從考古學上看,應該是被中原的仰韶文化給滅掉了。但盤踞北方的紅山文化卻留下了龍型的文物,看來龍圖騰在5000年前的中華大地,也並非中原獨有。
紅山文化玉豬龍做為“中華第一龍”現在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的7大鎮館之寶之一。
距今至少有3700年的綠松石龍,長約65釐米,由2000餘片形狀各異、又細又小的綠松石片粘嵌而成,這件綠松石龍形器宛若一條游龍,在早期龍形器中十分罕見,是當之無愧的“超級國寶”,被命名為“中國龍”。
出土於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位於宮殿區南院的一座墓葬(先秦時期的宮殿區,墓葬區都離得很近),在被譽為“華夏第一都”二里頭遺址,發現這樣完整的龍形器,證明早在夏代的時候,先民們已經把龍作為圖騰來崇拜,這為中華民族的龍圖騰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統的根源。
距今3200年的商玉龍,出土於殷墟婦好墓,從形狀來看,這絕對不是現有的動物形狀,說明在殷商時期,龍圖騰文化就已經形成。
婦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是我國最早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
商玉龍現在存放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距今約5300年前的凌家灘圓雕玉龍,強烈而鮮明地表現出中國龍的傳統特徵,與人們想像中的龍的形象非常相似,中國現在龍的形象和龍的觀念的起源很可能就源於凌家灘,所以凌家灘玉龍也自稱為“中華第一龍”。
此外號稱“中華第一龍”的還有:
山西省吉縣獅子灘發現的魚尾龍形巖畫。
在遼寧省阜新查海遺址出土用石塊堆塑而成的巨龍圖案。
等等……
閱讀更多 詩境笙音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