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現在阻礙農村發展的最大障礙是什麼?

用戶62282333335


現在阻礙農村發展的最大障礙是什麼?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應該是主要原因:

一,農業產業結構落後單一。

我國雖然是一個農業大國,但卻不是一個農業強國。按說,七、八億農民種著不到二十億畝土地,應該把地種的既高產量又高品質,應該在滿足吃飯問題的基礎上,實行精細化管理,陪育當地品牌,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借籤日本農業的路子,實現一地一品,融入當地文化內涵,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但是,我們一直以來都沒有倡導這種意識,只是滿足於吃飽飯就可以了。正是因為農業的粗放經營,分散管理,直到今天,我國農業還處在小農經濟的狀態,沒有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的基礎條件。這種傳統的經營模式,已經嚴重阻礙生產力的解放和農業的發展。而且,我國農業的情況決定了,在短期內還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種格局。

二,農村集體經濟全面疲軟。

自從取消農業稅以來,農村的各種亂攤派也逐漸停止,因為廣大農民已經明白了國家的政策,所以自覺抵制各種不合理的負擔。農民自我保護意識的覺醒,是社會進步的標誌。

沒有了集資攤派,村集體就沒有了經濟來源。但是,村裡的各種開支一下子也減不下來,比如,村幹部的工資,五保戶的生活補助,上級派發的報刊費(現在很少了),派出所的治安費,隔三岔五的上級來人,哪哪都要錢,誰誰都得罪不起。沒錢村裡的工作就沒法開展,有些村只好借錢渡日,得過且過。十幾年下來,除了因國家徵用土地或城市周邊的少數村莊外,大多數的村莊都是負債累累,勉強支撐。這種情況,已經嚴重製約了農村農業的發展。

三,農村領導班子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現在的農村兩委班子,普遍存在“軟,散,亂”的現象,就是工作上疲軟,沒幹勁;精神上散漫,沒鬥志;管理上混亂,沒有凝聚力。這樣的班子是沒有戰鬥力,也沒有明確奮鬥目標的,只能是得過且過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還有些村幹部,一心只想佔便宜,能撈一點是一點。不管是在土地承包,農業補貼,低保戶的安排等等各方面,都要雁過拔毛,不擇手段,影響極其惡劣。這些村幹部,不但沒有能力,更沒有意識帶領村民發展生產,發家致富。

當然,阻礙農村發展的問題還有很多,歡迎各位老師參加討論,共同探討。


十里八村眾鄉親


這個問題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了,農產品越來越不值錢,一斤苞米頂不上一瓶礦泉水。

可以瞭解一下韓國和日本的農產品,就知道韓國日本的農民還是不錯的,因為他們的農產品價格是中國的六倍,其它工業產品比中國便宜很多,所以韓國人、日本人想吃點好的,可沒中國人吃的那麼容易,破費較多,比買工業產品貴多了。


別有洞天33


目前阻礙農村發展的最大障礙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不協調。耕地的管理權歸屬個體,在生產力落後的時期有助於生產,但是當生產力發展到個體無力掌控的現時期,這個生產關係就嚴重地阻礙了農村的發展。改革生產關係的根本目的是為適應生產力的,當生產關係超前生產力的時候我們為適應生產力可以“包產到戶”,而現在生產關係落後生產力了,我們很有必要恢復原先的生產關係!個體農民不可能因為種植2畝地就購買所有農業機械用於生產,即使願意購買也沒有購買能力,而有購買能力的個體在花費耕地流轉費用以及其它費用以後的生產收入相較於從事其它生產的收入來說又不實惠。所以目前搞流轉耕地種植的“大戶”大部分都是鑽營舞弊者,套取國家補貼成功後便會急流勇退……退哪裡了?城市!而農村呢?耕地荒蕪了,人員進城了。合村並鎮,然後再合村並鎮……合併到最後就沒有了。


盡議新


只是一點:城鎮房、醫、上學、養老的負擔轉嫁到農業了,所以農產品稍漲一點價就哀聲一片,要發展農業不是農場化、規模化!而是糧價!糧價合適的價格每斤應該是全國日均工資的七分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