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的悲劇在於數學底子薄


楊修的悲劇在於數學底子薄


《楊修之死》是九年級人教版第17課的一篇課文,節選自古代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人民文學出版1975年版第七十回)。

楊修(175-219),出身名門,高祖楊震、曾祖楊秉、祖父楊賜、父親楊彪都是政府高級領導幹部,他本人聰明好學,年紀輕輕就進入曹操的執政團隊。楊修辦事一度讓曹操很滿意,多次公開表揚楊修博學多才能幹。然而,最終很不幸,楊修死於非命,做了曹操刀下之鬼。

楊修觸怒曹操主要有三件事。

第一件事:一日,塞北送來一盒酥給曹操,曹操親自在盒子上寫下“一盒酥”,將之置於案頭。楊修看到這一盒酥後,竟然與眾人分食,曹操問其故,楊修答:“盒上明書‘一人一口酥’,豈敢違丞相之命乎?”操雖喜笑,而心惡之。

第二件事:曹操命人建造一所花園,造成後,操去驗收,不置可否,只取筆於門上書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曉其意。修曰:“門內添活字,乃闊字也。丞相嫌園門闊耳。”於是再築牆圍,改造停當,又請操觀之。操大喜,問曰:“誰知吾意?”左右曰:“楊修也。”操雖稱美,心甚忌之。

第三件事,曹操有一次進軍,遇到勁敵,進退兩難,猶豫不決之間,廚房送來雞湯,他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於懷,正沉吟間,部下來請示今晚口令,操隨口曰:“雞肋!雞肋!”

楊修聽聞便教隨行軍士,立即收拾行裝,準備歸程。他的分析是:“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來日魏王必班師矣。故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慌亂。”消息傳開,全軍紛紛仿而效之打點行裝。

曹操聽到彙報後,大怒曰:“汝怎敢造謠亂我軍心!”喝令刀斧手推出斬之,將首級號令於轅門外。

楊修之死,從曹操身上找原因,是因為那是一個“寧我負天下人,不容天下人負我”的冷血暴君,隨時可以找到藉口殺人立威。

從楊修自身找原因,主要是數學底子薄,具體說,就是沒計算好概率,把幾分可能,當成十分必然,不會計算輕率判斷的概率風險。

先議第一件,曹操在點心盒上寫下“一盒酥”三字,放在辦公桌上,楊修認定這就是一人一口酥的意思,顯然過於武斷。曹操有這層意思的概率的確存在,未必有這個意思的概率也是存在的,至少是一半對一半。楊修估計到這一半,無視另一半,擅自組織人把這盒點心吃了,當然會給自己招來反感。

次議第二件。曹操在花園門上寫了一個“活”字,門中一個“活”自然就是一個“闊”字。如何理解,有兩個方向:第一個“闊”是形容詞,嫌門做大了,要求縮小一點;另一個“闊”是動詞,嫌門做小了,希望把門拓寬一點。無論做哪種判斷,對錯概率都是50%。如果楊修有紮實的數學基礎,就不至於犯這種把50%的概率當做100%概率的計算錯誤。這一次,他蒙對了,純屬僥倖,也為再犯類似的概率計算錯誤埋下了伏筆。

再議第三件——“雞肋”事件。曹操以“雞肋”為口令,的確透露他心中進退兩難的矛盾,他最後的決斷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進軍,一種是退兵,兩種可能發生的概率是50%對50%。楊修把只有50%發生概率的退兵,當作100%的概率,搶在統帥決斷下令之前,唆使全軍打點行裝,當然是“動搖軍心”,曹操如果有慈悲之心,應該刀下留人,但認定楊修犯了嚴重錯誤則沒有問題。

文學好,是楊修的優點,數學不好,是他的弱點,算錯了概率,自作聰明,是他悲劇的根源。

我身邊有好些朋友,本來有不錯的仕途,最後卻把自己送進了監獄,這裡面思想道德上的原因固然有,概率計算的錯誤也有。他們認為,被發現被懲辦的概率極小,難道有失事的概率,就不坐飛機了嗎?所以就冒險做了不該做的事,拿了不該拿的錢,自毀前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