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龙场悟道,悟了什么,有何现实意义?

慈善公益钰汶观


我是许家那个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王阳明龙场悟道到底悟了什么?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龙场悟道?龙场悟道指的是王阳明在被贬到龙场这个险恶的地方后,结合自己多年来不好的遭遇,时刻反省自己,终于在一天深夜里提出心即理的命题,心才是感应万物的根本,史上把这场悟道称为龙场悟道。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龙场悟道后,再反过来看他到底悟了什么?总结一句话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圣人的道义就是良知,我自己就有可以满足自己,原来以前从事物中追求道理都是错的。那么根据内容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无善无恶是心的本体。

心的本体就是天地的心,生生不息。道、天理以及良知都是一样的,所谓“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就是这个道理。佛家常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是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它的具体体现。

第二,有善有恶是意识的作用。

天地与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是触景生情就会有喜怒哀乐,进而产生善和恶,比如“见儒人入井,则生恻隐之心,其为意识产生后的善;见妙龄处子,则生杀而搂抱之心,其为意识产生后的恶”。据于此,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也就是意识和行动是一起的。



第三,知道善和恶是良知的体现。

意识虽然有善和恶,但是自己内心的良知才是判断善和恶的标准。比如他说每个人都是圣人,拥有圣人的良知,拥有了判断是非的标准。即使是孔子说过的话,只要有错,你就可以不用去执行。

第四,行善事去恶事是格物的作用。

有了良知做标准,开始“知行合一”的动作,我们就可以更好的观察事物的好坏,从而多做善事而不去做坏事。“格物”就是做事前要认真观察,用心揣摩,才能从事物中明白一些好的道理。

第二个问题龙场悟道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1. 人的身心和谐:摒弃错误的言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人与社会的和谐:唤起人的良心多做好事,少做坏事促进社会的和谐。

总结:他的龙场悟道在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对于增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借鉴意义。


许家那个人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了什么,有何现实意义?


收到这个问题几天了,一直在琢磨如何回答。

心学的大进步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真要回答起来,可不是一篇文章能讲得清楚的。王阳明的心学可以说是新儒学的大成和递进,如果我们说心学是儒学的集大成者,那么二程一朱的主观唯心主义(理学)、陆九渊的客观唯心主义(心学)、陈献章的“天地我立,万化我出,宇宙在我”的心学原理和“静坐中养出端倪”的心学方法,湛若水的“随处体用天理”,这些都是王阳明的“阳明学”的基石和发源。

所谓大成者,读之如遍览群书,但是我们是不是只要对这些儒学理论和变迁路线熟悉了,就能真正了解王阳明的“心学”呢?

当然不是。因为王阳明在前人的基础上作出极大的进步,这是一步飞跃,让阳明学在新儒学的进程上不仅仅是集合了前人成就,而更象一块里程碑,是新时代儒学的出发点。

这个问题,要简单回答,其实再容易不过了。

王阳明龙场悟道,自然是悟了“阳明学”,现实意义就是将“心学”、新儒学往前推进一大步,取代了已经开始衰微的经学、理学、打开了儒家学派的新局面,让这门自先秦创立的学问流派适应时代和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不过若是想真正搞清楚内里乾坤,就得有点耐心了。

我们用点耐心来说,希望大家也有点耐心读。毕竟王阳明的学问如今在社会上非常流行,可谁都知道不过是拿了个壳,来包装新的成功学、管理学之类的讲座。理论顺着时代的变化产生曲解,是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变成XX学院之类的来对人进行精神控制,就有些太缺德了。

我们聊一些正常内容,并不见得会有何作用,但是有了正确的理解之后,自然会对一部分歪理邪说产生免疫。那么,文字就没白写,口水就没白费。

龙场悟道的根本

龙场悟道的传奇故事,我们就不在这里添油加醋了。无非就是王阳明得罪刘瑾之后,被贬到龙场,然后在艰苦的环境下苦中作乐,教书育人,带着一帮子追随而来的文人,建立了“阳明书院”(记忆有些混淆,因为故事不是重点,懒得核实了)。

这个地方我去过,现在已经是个很大的景点,而且因为后来关押过张学良和赵四小姐,所以景区里面还有他们的屋子和人偶(十年前去过,印象有些模糊,应该是不错的),除了博物馆之类的,其实真正的内容就是一个王阳明当年赖以藏身的山洞。

当年这种瘴气偏远的山区,王阳明就在这个山洞里,像杨过一样睡在石头床上,突然灵光一闪,悟了道——其实不过就是想清楚了一个问题,构建了一套自洽的逻辑思维,从而开创了“阳明学”,通过对自己这种观点的输出,成就了儒学的新局面,也养活了当下无数借来做大旗忽悠普通老百姓的国学家和骗子。

其实,所有修行的灵犀一点,无非就是想通了。佛学如此、道家如此、儒学亦是如此。当人的思维在一个地方卡住,停留了很久之后忽然通达,佛家有“醍醐灌顶”、道家有“豁然开朗”、儒家便是“龙场悟道”,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想通了。

儒学变为哲学

想通的这个问题肯定是巨大的,艰难的,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佛道大多是生死的疑问,是人类自身的问题,所以参悟者、通透者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唯有儒学中的问题,如果没有一定的儒学修为,我们甚至根本不知道问题是什么。

那么,王阳明在龙场想通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如此重要,甚至被尊称为“道”?

外人只知道“阳明学”的观点是“致良知”、“知行合一”、“心无外物”,却不知道正因为这几个观点解决了自北宋理学创立之后一直困扰着儒家的问题,才得以名扬青史。

宋朝的儒学,经历过汉魏时期经学的没落、玄学的流行、隋唐二代对先秦儒学的回归诉求,终于逐渐将混在各种思想流派中的儒学剥离出来,搭配上佛道二种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玄学发展路径为主的哲学思维。

也就是说,儒学终于从经国济世的事功学成为以哲学思考、修身养性为主的理学。而整个宋朝,儒学就分为二程一朱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和叶适的事功学,认真讲起来,最不占分量的事功学反而才是先秦儒学的正统传承。而在官场仕途和高层大行其道的是理学,也就是儒学的哲学思考,而我们知道哲学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宋儒提出的问题

问题之所在,其实是儒家千年发展演变而至,源远流长我们无法在一篇文章内讲清,直接说宋儒。

宋儒的问题是“本体论”和“修养论”,同时以“本体论”为基础来讨论“修养论”。

宋儒的本体论,讨论的是世间万物到底是什么的问题,重点讨论万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本是古代传统思想中的一个老问题,但在宋儒那里有新发展。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一直是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而相对于神学的佛家学问、远古哲学的道家学问,儒学的哲学思考是起步最晚的。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才为儒学提供了宇宙形成的基础理论,让儒学正式开启哲学之路,并迅速流行,成为北宋大昌的理学。

宋儒的本体论,概括而言就是“万物一体”。其说认为万物并非独立的个体,在内在本质上属于一个整体。如同耳鼻口舌,都是人面的一种表现,千人千面,又都是人的千种表现。其面貌不同,本质还是一体的。我们究其所以,就会发现这个问题与佛学中的“空”性,道家中的“道”性有些相似,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三家思想,最终归一。

但是佛家称之为“空”,道家称之为“道”,儒家称之为什么呢?这个“万物一体”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却没有定论。这个问题,如今同样存在,而且放到世上,什么回答都有。神学者认为神创造一切,科学者认为阴阳五行、碳水化合物构成一切,而哲学者则认为心相意识决定一切。而这种不同观点者的不同认识自然会决定个人的修行、学习方法的不同,在宋儒这里就直接体现到“修养论”的差别上。

本质的认识都不一致,那么提高修养的方式自然不一样,所以有“格物致知”、“自求于心”等等。

在“本体论”的共同认识下,二程一朱一脉相承的是“天理”,但“天理”到底是个什么,却语之不详,陈白沙提出“天理自在人心”,湛若水却说“随处体认天理”,这“天理”又看上去完全不像一个东西。像张载的《西铭》中说:“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好像说得很清楚,不过到底是“一人之心”在先,还是“天地之心”在先,都会有不同的认知,并指导“修养论”的差异。

宋儒提出了“本体论”的本体差异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

龙场答题

王阳明睡在山洞里,穷尽自己半生学问,找到了宋儒提出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那一夜,未必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但是王阳明的心中一定是如明月一轮,皎洁千里。

佛教讲究“明心见性”,扫去遮挡心头的浮云,就能看见真性——“空”。王阳明借用了这套思维,将“时时勤拂拭”的灰尘看作是人心的欲望,提出了人的真性——良心,即良知。“万物一体”,即所有人的良心都是一样的,也就是“天理”,但是为什么每个人的表现不一样呢?因为被欲望遮挡了,不同的欲望扭曲了良知的表现,成为了我们看到的不同人的表现。

所以,儒者的修行就像佛教徒的“明心见性”,我们要清除掉自己的“私欲”,发现自己的良知,让“天理”和“良知”呈现出一致的状态,这才是真我,而这个“明心见性”的过程在“阳明学”中就是“致良知”。

那么要如何去掉私欲,致良知呢?王阳明给出的答案是“心外无物”,所有没有映射到我们心中的东西都是没有价值,所以我们要去私欲,唯有“求诸于心”,只要让那些私欲不要进入、干扰我们的心就可以了。因为只有我们感知到的世界,才对我们有价值。

这一点,和朱子的“格物致知”可以说是相反的路径。

而一旦做到“致良知”,那么“知行合一”这种得道者的状态自然就形成了。注意“知行合一”并不是一个要求,或者方法,而是达到一种人内心和行为和谐共处,行为不违背内心的最佳状态。

至于修养论,王阳明提出的方法是“诚意”、“谨独”、“立志”,再加上“事上磨练”。通过与“外物”的交涉,经历过艰难困苦,就能从内心体认“良知”,而一旦真正体认了“良知”、“天理”,自然就“知行合一”了。

圣人出世

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圣人出世。

王阳明自从悟道后,立功、立德、立言,内圣、外王、事功、德行,都近乎完美,甚至达到了连孔子都没有做到的境界。

这也说明龙场悟道、悟的是正“道”,是“大道”。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梧桐树边羽


感谢今日头条,也感谢悟空问答提岀这个问题的朋友,给我机会回答这个问题。一问百答,各抒己见,不喜勿喷,一笑而过。我确定,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出了宇宙万物同一体,自然就是他自己这个无上且真实不虚的境界。从他的名言“万物即吾心,吾心即万物。”中可以看岀,王阳明就是盘古、伏羲、广成子、文王、老庄、莲花生、惠能等这些超然无上智者的超灵在世。王阳明从他的《啾啾吟》一诗中也对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宇宙观以及他自己的境界做了清楚的表达。他告诉我们,一个在世智者仁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可顾虑和担忧的事。人们怎么还额头紧皱,一愁莫展呢?你举首投足所应对的都是平坦无坎的大道,一切事情的发生和结果都是上天决定,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作用在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上天的天则运行,我们不贪着就快乐自在了,我的浩荡无边的常恒永生大身,象一叶小舟一样飘浮在无量边绝对虚无之中。大丈夫轻松地打开天地,与天地并生。又怎能顾忌被情况束缚而进入穷困的囚笼呢?价值千金的宝珠却用来当弹弓的弹子,去打鸟雀,来填补肚子,挖土怎能用打仗的宝剑呢?这个世界的人们,总是认为自己有老经验,头脑聪明,这探那探,这防那防,就怕被老虎吃掉,但却被老虎趁夜入室,咬掉脑袋。超然的智人,在这个世界上,心中清静无污,纯洁的象婴儿一样,没有任何概念,拿着竿子驱赶老虎就如同驱赶老牛一样,平安无险。逃避现实,就象智慧痴愚的人害怕噎死不吃饭,害怕以后被淹死先跳河自杀一样。其实人的一生,已到达你灵魂的目的地,本来是自在洒脱了,担忧别人说你坏话,躲避别人对你的诋毁,就如树上的啾啾鸟叫一样,是妄费徒劳。这就是心学宗师王阳明对他的无上境界及其意义的表达。他的心学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有利于我们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对创建世界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前瞻性的指导作用。

大王原作:

阳明心学说真理,

自然就是真自己。

中华文化史悠久,

接长不短出菩提。

盘古伏羲广成子,

老庄陆王都传一。

六祖惠能莲花生,

如今大王举一旗。

世间真理永不变,

宇宙万物同一体。

一灯除去千世暗,

一智斩断万年愚。

知行合一去实践,

世界人人得利益。



大王2639


心有灵犀一点通

王阳明修文习武,是上马统兵、下马牧民的全才。

少年求学时,王阳明问塾师,何为第一等事?塾师说,读书科举做官。王阳明觉得当官不长久,成为圣贤、传世不朽才是第一等事。少年天真大言,也是大志弘愿,预示王阳明非常人。

远瞻孔孟,近慕程朱,青年王阳明追随先圣前贤步伐,走在光辉道路上。他得到一位大儒点拨“圣人必可学而至”,如获仙方,决心循理学“格物致知”法门迅速成圣。格什么物好呢?格竹子吧,格了七天七夜,圣贤不见片毛,倒成病鬼一头,王阳明从此对理学大翻白眼。

格竹故事,在王阳明事迹中是浓墨重彩一笔,似有什么深意,我看没什么奥义,就是沿习少年天真,片面理解格物概念,机械操作格竹活动,愣头青犯浑。在我俗货看来,格竹可以文格,考察竹子风姿雅韵,用来赋诗作画作文;可以农格,考察竹子的生长习性,以备优培生产实用;可以德格,从竹子萃取虚心有节、常青傲寒之类美德,以物励人。王阳明是圣格,直勾勾看竹子,眼巴巴竹子显灵,度他立地成圣,简直童话加儿戏,况且在生称圣,历史上从无一人。

王阳明回归科举,考取进士,累官至兵部主事,因得罪权宦,被打一顿,贬到贵州龙场驿站当站长,时年三十六岁。龙场地处蛮荒,龙场驿仅在官方记录里有个名称,实地空空如也。王阳明到任,自与门生仆役搭建茅屋,开荒耕种。龙场驿是一个废驿,驿站长了无政务,王阳明有功夫耽于玄想,纵横万事万物,游思儒释道旨,求索人世与自然原理。一夜,恍然大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野史称,王阳明龙场悟道功成时,口发龙吟虎啸,身发毫光万道,红光紫气散射四周。王阳明得道,赋诗志喜:

咏良知示诸生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王阳明悟到:心即理,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何谓心即理、心外无物?一切真理由心产生、由心行使,物入心则有不入则无;何谓致良知、知行合一?人性本善、天生就具备辨别是非善恶的能量,行事处世须服从良知。为何心即理成立,因为致良知;任何疑难,只需自格自心即可。这套学说称为“心学”。

心学脱胎于儒释道,比后三者走得更远。道学认为无中生有,心学断定心生万物。释学认为四大皆空,但是承认色相存在;心学断定心外无物。儒学认为学而知之、学而时习之,是经验论;心学断定生而知之,自娘胎出来就致良知,这是比天才论更厉害、比超验论更玄奥的先验论。也因为推崇先验,心学不自觉地滑入悖论;心学本是格儒、格释、格道、格世、格物、格事、格人得来,王阳明却说格己格心自生,不是自相矛盾吗?

心学于实践如何?心学拥趸常以王阳明的文治武功佐证知行合一见神效,破得心中贼、也破得山中贼。王阳明僻居龙场三年,朝廷重新起用,任庐陵县令。一次逮到一名大盗,大盗自知罪大,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任凭大刑伺候也不认罪。时天热,王阳明激大盗脱衣凉快,一脱再脱,只剩裤衩,王阳明说索性脱光,光屁股更凉快,大盗终于害羞起来,坚决不干。王阳明说,你还有廉耻心,不是一无是处。故事到此为止,未知后续。很多论家说这就是致良知、知行合一起作用,制服大盗。可惜制服大盗的并非德教,而是利害;理德礼从来不能服人,利害才能乐服逼服人;假如王县令宣布脱光光就免除或减轻刑罚,想必大盗乐于献丑,献了丑却不消减刑罚,那么犯不着供应笑料。

王阳明升官,受命在江西南部剿匪,一系列措施运作下来,匪患消弭。后宁王谋反,王阳明主持平叛,也手到平定。剿匪戡乱,立大功于世,是心学厉害吗?不是,是敌人太弱太蠢;是王阳明厉害吗?是,王阳明通兵法,施计谋,杀敌建功,难道心学在其中没一点关系?也许跟反间计、攻心计沾边,也只沾边而已,反间攻心属于常规心理学范畴。

心学传到日本,据说广受敬仰,传说日本一位海军大将服膺心学、刻章“一生俯首拜阳明”随身。日本人用心学自我催眠,从“心外无物”推导出“精神大于物质”,精神昂扬当然好事,这是人的重要素养之一。日本人抱持精神武器尝过甜头,清朝时日俄战争中,有次日军劣势,决然发动“猪突冲锋”,像野猪那样昂昂丧丧不要命猛冲猛拱,那时枪炮火力较弱,日军得手解困;也吃过苦头,正如金政委说物理定律不可颠覆,二战时苏日诺门坎战役中,苏军一边倒痛揍日军,日军如法炮制猪突冲锋,被苏军坦克大炮速射武器一顿报销。

唯心主义不能指导实践。硬要实施,轻则栽跟头,重则酿灾难。惠能说,不是风动幡动,是心动;玩玩机锋好罢了,要是真信无风吹幡,你跑出去,是冷风鸡皮你,是狂风掀翻你。唯心主义也不是全无用,它能为一些人奉上精神歪歪;人分穷鄙、中产、大富,穷鄙忙于找草料、无暇灵魂体操,大富多睿智、可能不屑一顾,唯有中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有的沉醉唯心学,冶性怡情,显优越、秀优雅:

宠辱不惊,淡看天外云卷云舒;

物我两忘,静听庭前花开花落。


樊虚


王阳明也就是王守仁,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学者,大儒,还是个军事家,能打仗。几乎可以和朱熹等人并列,甚至直追孔孟。

龙场悟道是王阳明在一个山洞里苦思冥想,悟出了大道,这个大道就是自己的心学体系。他提出了吾性足矣,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得出最著名的四个字:心外无物。即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在我心里,我的心外面没有什么东西,只要把心里的好的一面发挥出来就可以了。解决了很多人把外部世界和内心之间连接之间的困惑。此外他提出了“知行合一”,内外要一致,脑子里想的和行动要一致,不一致就容易干坏事。现在很多人都把知行合一当作一个目标,虽然很困难,但是也在不断追求。





阅读悦心


龙场悟道,悟得了:觅。

是犹欲登山者,涉舟航而觅路。——《晋书·武帝纪》

大道至简。

“阳明心学”只是一种探索工具。

“阳明心学”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找东西的过程。

1. 心即理。

入门课,你进来想找什么?

2. 知行合一。

提升课,你应该怎样找?

3. 致良知。

考核课,你找到了打算如何用?

这和《西游记》里,悟空求学是一样的。

1. 心即理。

祖师:你今要从我学些什么道?

2. 知行合一。

祖师: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3. 致良知。

祖师:去吧,此后多行善事不可作恶,不然我不饶你。—— 86版《西游记》

至于“龙场悟道”有何现实意义?

借用《道德经》,解释一下。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①,事有君②,夫唯无知③,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④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⑤而怀玉⑥。

【翻译】

  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正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么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美玉。

【注释】

  ①言有宗:言论有一定的主旨。 ②事有君:办事有一定的根据。一本“君”作“主”。“君”指有所本。 ③无知:指别人不理解。一说指自己无知。 ④则:法则。此处用作动词,意为效法。 ⑤被褐:被,穿着;褐,粗布。 ⑥怀玉:玉,美玉,此处引伸为知识和才能。“怀玉”意为怀揣着知识和才能。

明白了“悟空” ,就明白了“龙场悟道”,也就明白了“阳明心学”。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寻寻觅觅,所觅之物,就在你我心中。











一勺一饭


龙场悟道,是王阳明思想的一次大突破,他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提出了“心即理”的著名论断。

01

王阳明龙场悟道,是建立在他饱读诗书,又宦海浮沉基础上的一次思想飞跃。

自宋以来,理学兴起,到了明代,程朱理学更是大行其道。王阳明本身也是程朱的信徒,但是,腐败黑暗的政治,仕途的艰辛坎坷,令王阳明对程朱理学的信仰发生了动摇。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不仅没能抑制世人的贪欲,反而滋生了很多伪道学,很多真正致力于求道的人,却陷入迷茫。

02

王阳明苦苦思索格物致知的真谛,却茫无所得,身心俱疲,没能找到内圣外王的方法。求诸于外的屡屡失败,让他开始转向内心寻求真理。

于是,他豁然开朗,发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内圣外王的道理就在于自己内心,这就是心即理。

心外无物,所有的道德准则,人生价值,并不在于外界,而是在内心深处。只要正心诚意,恢复初心,就会找到人生的方向,有了心的指引,人的智慧就有了根基。

03

王阳明告诉世人,不要被高大上的概念所迷惑,不要被言之凿凿的大道理洗脑,一个人本性自足,道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王阳明认为,要悟道,不要把程朱理学作为教条,反对把学习理学作为悟道的必要条件,而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王阳明龙场悟道,是思想史上的大事,他重新肯定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重新定义了人的价值,影响深远。


六虚散人


1.王阳明的诞生

明朝成化八年(1472),王守仁(别号阳明)出生在浙江余姚。

王守仁天生不凡。虽然不比小哪吒的怀胎三年才降生,但是他的母亲也是怀孕十四个月才分娩。

在他诞生之前,他的奶奶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祖父所以给他取名为“云”,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

天降麒麟儿,王家上下都是喜不自禁,可是王云一直到五岁都不会说话,这可急坏了全家人。

后来还是祖父博学,“云”不就是“说”的意思吗?怕不是名字叫坏了吧?

前思后想,祖父又根据《论语·卫灵公》“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为“守仁”。

改名后不久,王阳明便能开口说话了,而且十分聪慧。

2.王阳明的成长

大凡成大事者往往出身贫寒,老天必定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但是王守仁小朋友的情况恰恰完全相反。

王家是当地远近闻名大户人家大,十分有钱,而且王守仁还有一位非常有名的祖先——王羲之。是否属实很难考究,但以他家的条件,就算是真的也不足为奇。

王家的祖辈们大多都曾经当过官,据说先祖王纲曾经给刘伯温当过手下,最高混到了四品官,后世子孙虽然差点,也勉强凑合。而到了王守仁父亲王华这里,事情发生了变化。

成化十七年(1481),王家搬到了京城,因为王守仁的父亲王华考中了这一年的状元。

毕竟老子英雄儿好汉,自己已经是状元了,儿子将来就算不能超过自己做个好汉,也不能当笨蛋。于是王华请了很多老师来教王守仁读书。

十岁的王守仁便开始读四书五经,他领悟能力超强,举一反三,这聪明劲儿让老夫子们十分惊讶。但是没过多久,老师们就发现了不好的苗头。

王守仁不喜欢在私塾里坐着,却喜欢舞枪弄棍,读兵书,还喜欢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写一些莫名奇妙的东西,有诗《蔽月山房》为证: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在先生们看来,这是一首荒谬不经的打油诗,王华看过之后却思索良久,叫来了王守仁,问了他一个问题:

“书房很闷吗?”

王守仁点了点头。

王华认真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跟我去关外转转吧。”

3.思想的转变

王华说的关外是蒙古骑兵经常出没的居庸关,年少的王守仁第一次看到了辽阔的草原和大漠,领略了纵马奔腾的豪情快意,洪武年间的伟绩,永乐大帝的神武,那些曾经的风云岁月,深深地映入了他的心中。

王华原本只是想带着儿子出来转转,看看不一样的风景而已,可王守仁接下来的举动却让他大吃一惊。

他庄重地地对他爹说:“我已经写好了给皇上的上书,只要给我几万人马,我愿出关为国靖难,讨平鞑靼!”

据查,此时的王守仁只有十五岁。

王华沉默了,过了很久才如梦初醒,他十分激动地顺手拿起手边的书,劈头盖脸地向王守仁打去:“让你小子狂!让你小子狂!”

王守仁先生第一次为国效力的梦想就这样破灭了,但他并没有丧气,不久之后他就有了新的人生理想,一个更为宏大的理想——做圣贤。

他先是学习朱熹的格物穷理,于是他便对着后院的竹子盯着看了七天七夜,最后体力透支殆尽,吐血而晕。没有得到“理”,却得了场感冒,他开始对朱圣人产生质疑。

王华对这个怪儿子也是没有办法,对他只有一个要求考中进士。

明人就是聪明人,王守仁二十一岁第一次参加乡试,就中了举人。但毕竟是临时抱佛脚,王守仁后两次参加会试,却都名落孙山。

父亲王华十分着急,王守仁自己也很沮丧,他没有料到,自己想当圣贤,却连会试都考不过,心里十分难过。

痛定思痛的王守仁找到父亲王华认错,王华很是欣慰:“以你的天分,将来必成大业,落榜之事无须挂怀,今后用功读书就是了,下次必定中榜。”

发完了感慨的王华高兴地看着自己的好儿子,按照通常逻辑,王守仁应该谢礼,然后去书房读书,可是意外出现了。

王守仁不但没有走,反而向父亲鞠了一躬说道:“父亲大人误会了,我想了很久,适才明白,落榜之事本来无关紧要,而我却为之辗转反侧,忧心忡忡,为此无关紧要之事烦恼不已,实在是大错。”

从那时候起,王阳明的心态就已经改变了,心学或许就此萌芽。

二十六岁这年,王守仁开始学习兵法和谋略,甚至开始练习武艺,学习骑射。

当然了,最终他还是给了自己老爹几分面子,四书五经仍旧照读,也算是对父亲的些许安慰。

就在这日复一日的学习中,王守仁逐渐掌握了军事的奥秘和非凡的武艺,此时武装他头脑的,再不仅仅是四书五经、圣人之言。文武兼备的他已悄悄地超越了很多人,对于他们而言,王守仁已经变得过于强大。

4.心学的诞生

二十八岁那年,王守仁终于中了二甲,做了官,对王华来说也是颇为满意了(据传,王守仁应是一甲,被人走了后门挤了下来)。

之后王守仁继续格物找理,直到发生了那件事。

事件的起因是南京的言官戴铣上书被廷杖,大家都上书去救。但是由于刘瑾过于强势,很多人的奏折上都只谈从宽处理。唯独王守仁,不但要救人,还在奏章中颇有新意地给了这位司礼监一个响亮的称呼——权奸。

刘瑾气坏了,在当时众多的上书者中,他特别关照了王守仁,不但打了他四十廷杖,还把他贬为贵州龙场驿的驿丞。

王守仁原先好歹也是个六品主事,结果一下子变成没有品级的驿丞。被贬也就算了,但是刘公公却是个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人,他派出东厂的杀手要在去龙场驿的路上除掉王守仁。

在刘瑾眼里王守仁只是个只有正义感没有脑子的人,但其实王守仁却是个人精。连他那考上状元的爹都被折腾得无可奈何,刘瑾就更不是他的对手了。

他早就料到刘瑾不会放过他,便在经过杭州时玩了一个把戏,把自己的帽子和鞋子丢进了钱塘江,为了达到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目的,王守仁做戏也做了全套,他留了封遗书,大意是我因为被人整得很惨,精神压力太大,所以投江自尽了。

这一招很绝,杀手们听说目标已经自杀,就回去交差了,更为搞笑的是连杭州的官员们也信以为真,还专门派人在江边给他招魂。

经过一番波折,王守仁终于来到了他的命运之所——龙场驿。

客行日日万锋头,山水南来亦胜游。

布谷鸟啼村雨暗,刺桐花暝石溪幽。

蛮烟喜过青扬瘴,乡思愁经芳杜洲。

身在夜郎家万里,五云天北是神州!

然后他发现这里真不是人待得地方,驿站里没有下属,只有一个老头,王守仁没有官服,没有编制,甚至连个办公场所都没有,甚至想要睡觉,也只能自己和随从一起用石头和木料盖个简单的房子。

他没有师爷,也没翻译,这里的人听不懂汉话,能听懂他说话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然后他亲自深入深山老林,找到了当地的苗人,耐心地用手语一遍又一遍地解释,得到他们的认同,让他们住在自己的周围,开设书院,教他们读书写字,告诉他们世间的道理。

当随从们苦闷不堪、思乡心切的时候,他还主动去安慰他们,分担他们的工作。

王守仁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诠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面对着一切的困难和痛苦,仍然坚定前行,泰然处之的人,才有资格被人们称为圣贤。王守仁已经具备了这种资格。但是他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没有找到答案——“理”。

为了冲破这最后的桎梏,他制造了一个特别的石棺,每天除了干活吃饭之外,就坐在里面,沉思入定,苦苦探寻“理”的真相。

格物穷理!格物穷理!可是事实让他失望了,怎么“格”,这个理就是不出来,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他逐渐变得急躁、愤怒,脾气越来越差,随从们看见他都要绕路走。

终于,在那个宿命的夜晚,他的不满达到了顶点。他反思自己这半生,曾经光荣辉煌如众山捧月,现在一切都已经离他而去。

这么多年来,唯一支撑着他的只有成为圣贤的愿望。王守仁在痛苦中挣扎着,一切都已失去,“理”却依然不见踪影。竹子里没有,花园里没有,名山大川里没有,南京没有,北京没有,杭州没有,贵州也没有!

存天理,灭人欲! 吃喝拉撒都是欲,“欲”在心中,“理”在何处?“理”在何处?!

王守仁陷入了极度的焦虑与狂躁,在这片荒凉的山谷中,在这个死一般宁静的夜晚,外表平静的他,内心正在地狱的烈火中煎熬。

答案就在眼前!只差一步!只差一步而已!忽然,一声大笑破空而出,打碎了夜间山谷的宁静,声震寰宇,久久不绝。

他终于悟到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我自己的心,便是理。圣人之道是什么,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断事情对错是非,标准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

这一顿悟,被称为“龙场悟道”,王守仁成功了,历史最终承认了他,他的名字将超越所有的帝王,与孔子、孟子、朱子并列,永垂不朽。

5.心学的用处

悟道之后的王守仁乖乖地在偏僻的山区种了两年地,在耕地期间,他发展了自己的哲学,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山区哲学家,当时贵州的官员们经常请他去讲课,还有人专门从湖南跑来听他的课。

可这些并未改变他的生存环境,直到刘瑾的死亡。王守仁终于等到了出头的一天,正德五年(1510),他被任命为庐陵知县。到了正德十一年(1516),他竟然当上都察院高级长官左佥都御史,奉命巡抚江西南部。

①江西剿匪

正德十二年(1517)正月,王守仁正式到达江西,开始履行巡抚的职责。可到了这里他才发现,情况和想象的有很大不同。他的辖区当时正盛产一种特产——土匪。

是哲学家王守仁是不怕困难的,当年在贵州种田扶贫都不怕,还怕打土匪么?可慢慢的他才发觉,这帮土匪并不是那么简单。

这群土匪不但人多势众,而且作战勇猛,消息灵通,更为可怕的是,在他们的背后,似乎有一股强大势力在暗中支持。

守仁看出了这一点,他没有仓促出兵,而是仔细研究了以往剿匪的战例,终于发现了一个十分奇怪的巧合:那就是每次官兵出击,不是扑空就是中埋伏。很少能够展开作战。

土匪怎么可能知道官兵的计划?答案只有一个可能,官府中有土匪的卧底。

王守仁决定除掉这些人。不久之后,他突然发布命令,表示最近要集中兵力剿灭土匪,来一次突然行动,要各军营做好准备。

然而大家忐忑不安地等待了很久,却没有得到开战的命令,与此同时,身边的一些同事突然失踪,之后又被放了回来,而且个个神色慌张,怎么问也不开口。

这是王守仁的诡计,他先放出消息,然后派人盯住衙门里的各级官吏,发现去通风报信的就记下,回来后全部秘密逮捕。

但他最高明的地方在于,这些人他一个也不杀,而是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再问清楚他们家庭住址和家庭成员,聊几句诸如“希望你的母亲、子女保重身体,我们会经常去探望”之类的威胁性语言。

软硬兼施之下,这些人乖乖答应当官府的卧底,成为了双面间谍。这下子土匪们就抓瞎了,很多头目就此被一网打尽。

王巡抚却意犹未尽,他决心把这场“江西剿匪记”演到底,拿出了绝招——十家牌法。

所谓“十家牌法”,通俗点说就是保甲连坐,十家为一个单位,每天轮流巡逻,如果出了什么事情,大家就一起完蛋。这一招实在太狠了,搞得本地土匪过年都不敢回家,只能躲在深山里一边啃树皮一边痛骂王守仁。

土匪也是有尊严的,他们再也无法忍受了,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与其被王大人玩死,还不如起来拚一拚。可惜王大人实在是一个软硬不吃的人。

可怜的土匪们不会知道,王守仁先生通常被后世人称为“四家”:伟大的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

这四个称谓他都当之无愧。所谓军事天才,就是不用上军校,拿一本盗版孙子兵法也能打仗的人,王守仁就属于这一类型,他不但会打仗,还打出了花样。

他的用兵方法可以用两个字形容——诡异。

别人打仗无非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追,兵多就打,兵少就跑。王哲学家却大大不同,他从来不与敌人正面交锋,从来都是声东击西,你往南走,他偏往北,经常搞得敌人晕头转向。

不按常理出牌也就罢了,有意思的是,王巡抚还有个不合常理的习惯,即使兵力再少,他也敢出战,士兵不够他就玩阴的,什么挖坑打埋伏,那是家常便饭,更为奇怪的是,即使他占据绝对优势,把对手围得如铁桶一般,也从不轻易发动进攻,如果时间允许,总要饿他们个半死不活,诱使对方突围,钻入伏击圈,才开始发动总攻。

基本上这几招一打完,魔鬼也要被他整死了。 

土匪们很快结成了同盟,集合兵力准备和王大人拼命,王守仁的手下有些担心,劝他早作准备,王守仁却满不在乎:

“一起来就一起收拾好了,也省得我去找他们,有啥可准备的?”

土匪们也听说了这句话,他们虽感觉自己的人格尊严没得到承认,比较生气,但这也同时说明王守仁轻视他们,暂时不会动手。对他们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准备时机。

其实土匪朋友们应该记住一个真理,在战争时期,王守仁先生说的话,是要反过来理解的。

就在他们躲在深山中休养生息的时候,王守仁突然调集军队主力大举进攻,土匪们措手不及,被堵在了赣南山区,全部都被包了饺子。

王守仁包围了他们之后,却突然不动弹了,一直置之不理,仿佛这事就不是他干的,土匪们急得不行,粮食也不够吃了,是打是抓您表个态啊!

没办法了,逼上绝路的土匪们准备突围了。

可他们刚向包围圈发起冲锋,后路却突然出现大批人马,退路随即被切断,他们又一次掉进了王守仁设置已久的陷阱,很快被打得溃不成军。大部投降,小部逃窜。

经过这一仗,王守仁真出了大名了,那些逃回去的人又大肆宣传,说王巡抚长了八个脑袋,九条胳膊,厉害得没谱,于是剩下的土匪们一合计,这个阎王是惹不起了,不如先服个软,暂时招安,反正你老王总是要走的,到时候再闹也不迟。

就这样,土匪头们手牵手、肩并肩地到了巡抚衙门,表示愿意服从政府管理,改当良民。

实这一招倒也不坏,可到王大人那里,实在是过不了关的。

因为王大人有一个好习惯——查档案。在剿匪之前,这些人的老底他早摸得一清二楚,真心假意他心里有数。

土匪们看到王大人以礼相待,都十分高兴,以为糊弄过去了,可是没过两天,王大人突然发难,杀掉了其中几个人,而这几个人都是曾经受过朝廷招安的,这种老痞子,王守仁是不感兴趣的。

杀鸡给猴看,这一招用出来,就没什么人敢动了,于是假投降就变成了真投降。

就这样,烦了朝廷十几年,屡招不安,屡打不平的江西土匪被彻底扫平了,王守仁先生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连打带拉,连蒙代骗,终于解决问题。

②平定宁王叛乱

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兵部尚书王琼对王守仁的才能十分赏识,在王琼的推荐下,王守仁被擢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州、汀州、漳州等地。

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毫无疑问,之前土匪的背后或多或少地有着朱宸濠的影子。

这个宁王秉承着谋反大业,人才为本的人生格言,就连当时落魄的唐伯虎也被他拉拢了过去。然后很快,唐伯虎发现了宁王的谋反之心,装疯卖傻,上街裸奔才逃出宁王的魔抓。

当时,王守仁正准备前往福建平定那里的叛乱。

行至江西吉安与南昌之间的丰城,王守仁得到朱宸濠叛乱的消息,立即赶往吉安,募集义兵,发出檄文,出兵征讨。

一开始,王守仁来了个疑兵之计。他深知如果宁王顺长江东下,那么南京肯定保不住。作为留都的南京丢了,叛军在政治上就会占有一定的主动,平叛就会有困难。

王守仁平定盗贼后兵符已上交兵部,手中无兵,朝廷又离得太远。是彻底的“三没有”状态,没有兵,没有将,也没有人管。

在江西境内的朝廷官吏都来帮助守仁,又在袁州(今江西宜春)聚集各府县士兵,征调军粮、制造兵械船只。

王守仁不得已,只能玩起了空城计。他假装传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处张贴假檄迷惑宸濠,声称朝廷派了边兵和京兵共八万人,会同自己在南赣的部队以及湖广、两广的部队,号称十六万,准备进攻宁王的老巢南昌。

为争取时间集结军队,老王又玩起了阴谋诡计。离间计对他来说是手到擒来,他写信给宁王朱宸濠的心腹李士实、刘养正劝宁王发兵攻打南京,又故意泄露给宁王。此时,李、刘二人果然劝宁王进兵南京,宁王大疑,按兵不动。

宁王犹疑不定,等了十多天,探知朝廷根本没有派那么多的兵来,才沿江东下,攻下九江、南康(今江西星子)两城,逼近安庆。

而在朱宸濠率兵六万自九江沿江而下、窥伺南京的时候,王守仁已经率领仓促组建的八万平叛军。王守仁把知行合一发挥的淋漓尽致,没有朝廷的公文,他就自己临时草拟,没有正规军,他就用民兵,在他的召唤下,附近的袁州、临江、赣州等地纷纷倾巢而出,不管老的少的,病的残的,只要是个人,能走得动,他就统统招过来。毕竟就算不能打仗,壮壮声势,挥挥旗帜,呐喊两句口号也是好的。就这么七弄八弄,短短十余天,他就召集了七八万人,虽然质量不怎么样,但总算还是凑够了数。

当时有人建议王守仁往救安庆,他不肯,分析说:如果救安庆,与宁王主力相持江上,而南康和九江的敌人就会乘虚攻我后背,我们腹背受敌;而我们直捣南昌,南昌守备空虚,我们的军队锐气正足,必可一举而下;宁王必定回救,到时我们迎头痛击,肯定会取胜。后来的事实果如王守仁所料。

后来守仁大军已集结完毕。宸濠精锐都前往安庆,留守南昌的兵力空虚,守仁率兵攻打南昌,宸濠回兵救南昌。最终双方在鄱阳湖决战,经过三天的激战,宁王战败被俘,宁王叛乱历时35天后宣告结束。

王守仁以一人之力,力挽狂澜。

然而,平叛大功却没有得到武宗的认同。武宗身边的佞幸之臣,平时与宁王交往密切,心态极端复杂。一些佞幸之臣希望王守仁将朱宸濠释放,然后再让已经南巡的武宗亲自“擒获”朱宸濠,以满足武宗的虚荣心。面对这样复杂的情势,王守仁急流勇退。他将朱宸濠交付当时尚属正直的太监张永,然后称病,以避免卷入更多的政治事端中。所以,终武宗一朝,王守仁平叛之功没有得到朝廷的封赏。直到世宗即位以后,王守仁才加官晋爵。

总结

王守仁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骄傲的财富,他吹响了人性解放的号角,引领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传千古,近代的康有为、孙中山等人都从其中受益匪浅。

除了中国外,他的心学还传到了国外,深刻影响了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他本人也被奉为神明,日日顶礼膜拜,那位东乡平八郎大将就是他的忠实粉丝。 

王守仁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他历经坎坷,却意志坚定,混迹官场,却心系百姓,他反对暴力和贪欲,坚信正义和良知。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张丨小天


龙场悟道,最大的思想成就,应该说是从外因找到了内因。所以王阳明提出来知行合一。

一个事物从你知道到你去执行。这是一个过程。

怎样才能知道呢?正心,意诚,格物。

开悟了以后,你才能了解人间大道到底说的是什么。

其实王阳明是在儒家的思想上又进了一步,提升了一步,又更具体了一步,所以他的思想比较容易接受。实际上还是在儒家,道家佛家三者说的一个意思的基础上,精炼了一下。

儒家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谓教。

其实就是说人要依照天地之间的规律,去修行,去做人,去教化世人。

道家说道可道,名可名。从道到可到道,从名到可名。 这中间是有距离的,是有过程的。

你只有开悟了以后才能知道什么是道什么是可道。你也会知道什么是无为什么是无不为。

佛家说以无所得,菩提萨多。

从无到所得。这是一个过程,也是有距离的。

王阳明就是在这3点的基础上进了一步,把他们提炼出来。

提炼出来的中心思想就是知行合一。


一号现场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悟出来一个真理就是我与外界的关系。悟出来内心的良知才是认清世界本质的重点。悟出了认清自我才能认清外部世界的本来面目。这与佛学中的坐禅非常相似,只是说法不同。王阳明先生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格物致知逐渐形成自己的格心知外,从而使自己的世界观产生了质的飞跃。我们人类很大的问题就是对待事物时的角度和对象问题,其本质就是一直关注我看而忽略了看我。总关注别人如何看我忽略了我如何看我。一直不清楚我与外界的各种关系所以常常将自己与外界的关系摆放不够正确。一种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一种常常以别人为中心或说外界,所以常常由于这个原因作出错误的判断与决定这种现实的本质。读王阳明先生的著作要明白阳明先生要说什么而不能一味的神化阳明先生的理论。明白了这一点就明白龙场悟道跟我们现实生活的各种关系了。谢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