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战中麻沙袋是否能阻挡子弹?

风起发顺


在实战中沙袋确实可以挡子弹,只不过它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高效,只要有了就可以解决问题,子弹的动能通过沙头来抵消,但是面对不同的子弹,沙袋的抵挡能力都是不同的,且沙袋在实战当中不是主要针对枪弹,主要针对弹片。

在实战当中各种武器弹药中真正主要的杀伤威胁就来自于各式各样弹片,主要是炮弹弹片等等,这些弹片在战场上横飞,是非常危险的,以用沙袋来做一个掩护,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不仅仅可以枪弹或弹片,还可以减少副带杀伤。

如果是岩石等在爆炸的威胁下可能就变成了飞石了,对人员都有可能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沙袋则问题要小了许多,所以人们才习惯于使用沙袋来解决提高防护的问题。


麦田军事观察


被AK47的7.62×39毫米子弹在100米距离击穿的钢轨,既然子弹都能击穿钢铁那么可以击穿沙袋并且将躲在沙袋后面的人打死打伤呢?

这还真的不能,子弹并不是说可以击穿钢轨就能击穿沙袋的,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从物理方面的解释就是:沙子是由石块风化或者泥土在干燥大气环境下硬化后的产物,本身是比较坚硬的,当它被填满沙袋后就有了束缚力,并且沙子被束缚后聚集在了一起形成相互间摩擦力和咬合力,甚至会变得比较有弹性,当子弹打在沙袋之后形成了空腔效应,但是沙子有流动性很快的空腔就会被填满,在沙子的重力、摩擦力(阻力)、挤压力的作用下,子弹的能量迅速被削减和吸收,被滞留在了沙子当中,也就伤害不了沙袋后面的人了。

另外,枪要是打人首先要瞄准,然后扣动扳机子弹飞出枪口,但是它的弹道是固定的,当打在沙袋上后受各种阻力的影响会改变弹道,偏离了想要击中的目标...所以,战场上使用沙袋作为简易防御工事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战场上的沙袋是有讲究的,沙袋要能装满100公斤的沙子,宽度要在40厘米、厚度20厘米以上,既不能装的过于松散也不能装的过满,过于松散起不到防子弹、防杀伤弹片的作用;装得过满会使沙子的流动性变差反而增加了子弹穿透沙袋的可能性,严重的还会引起跳弹现象!所以,要根据教材和经验去装沙子。

用沙袋构筑简易工事只是临时性的,最多可防几发步枪子弹,弹孔太多沙子就流走了,而重机枪子弹能量(动能)太高根本防不住!
鉴于沙袋使用和防弹性能不是太好,现在已经使用
“艾斯科防弹软墙”来替代沙袋的功能了。

所谓“艾斯科防弹墙”就是一种以钢网为结构的经纬骨架部分,采用帆布作为填充砂子的软容器,平时可以折叠在箱内,构筑工事的时候取出,撑开再往里面装沙子或者泥土就可以了。

平时可以折叠以减少体积

,构筑工事的时候撑开就行,可以较大数量的储备。
我军维和部队也使用“艾斯科防弹软墙,它可以多层叠加垒砌

,最外层用较大石块充填可以防重机枪子弹或者RPG打击,内层可以装石子和沙子进一步削弱和吸收大口径子弹和杀伤弹片的能量,图片上还能看到可以堆高,总之防弹性能和使用灵活性能要大大好于沙袋。
不但可以构筑工事还可以修建临时仓库、食堂、厕所...等临时性建筑,使用之方便就像搭积木一样的简单。

“艾斯科防弹墙”虽好,但这玩意儿是先进国家军队用的战备物质,单个的并不贵,可问题是构筑一个十几万甚至一平方公里的巨型兵营,就得需要巨大的数量,其开销就不便宜了,军费比较少的国家用不起,就只能继续使用沙袋了。


皇家橡树1972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不单是沙袋,其实抗战中国军还有临时用米袋、盐袋堆起来挡子弹的。

实际上,沙袋的防弹效果是比较好的。

将沙子或者黄土装入麻袋,堆砌成防御工事。

如果子弹射中沙袋,袋子中的沙土对子弹会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子弹其实并不怕坚硬的物质,它可以轻松击穿薄钢板和厚松木板。

但是,子弹怕较为柔软的物体。

子弹射入沙石中,会遭到强大的阻力。沙袋的厚度通常都很大,子弹难以穿透这么厚的沙土。

即便能够穿透沙袋,子弹也无法对人造成致命伤害。

洋人无聊者用真枪做过实验。

事实证明,沙袋如果超过30厘米的厚度,可以阻挡住远距离射来的小口径自动步枪子弹,以及手榴弹破片。

挡住AK47这种7.62毫米自动步枪弹,沙袋最好超过四五十厘米。

但,想要挡住重机枪子弹或者大口径狙击枪子弹,沙袋厚度哪怕超过50厘米也不行。

可惜,沙袋的用处是较为单一的。

因为沙袋修筑工事,基本就是堆在地上而已,只能拦住直射而来的子弹。

而现代士兵的伤亡,很少是直射子弹造成的,大部分是各种炮弹、炸弹的破片。

所以,沙袋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非常有限。

在以往一战二战时代,土木工事比较简陋,强调就地取材,才有了沙袋这种东西。

说通俗点,不用沙袋,这些军人还能用什么呢?

时代不同了,沙袋意义很有限,只能作为野战防御工事的一部分,起到增强防御的作用。

总之,沙袋不可能独自挑大梁了。


萨沙


答案是只要麻沙袋厚度足够厚,是能够阻挡子弹的。

以我军曾经装备过的81-1式自动步枪为例,使用7.62毫米普通子弹,在100米距离上,可射穿6毫米厚的钢板,15厘米厚的砖墙,30厘米厚的土层和40厘米厚的木板。两军野战时,由于时间匆促或交战地点不能事先确定,构筑战壕、野战工事时所用的材料,最基本的一般是土或沙,如果有麻袋、沙袋等,可在里面填上土或沙子,防弹效果要更好一点。由于土的密度比沙子更大一点,所以装土比装沙效果更强。永备工事则可用钢筋混凝土、钢板、砖墙等构筑,要更加坚固得多,步枪子弹基本上对其无可奈何,甚至口径不够大的火炮也不能一次将其摧毁,大大提高了防护能力和生存能力。

用麻沙袋阻挡子弹,只要工事构筑得足够厚,超过30厘米以上,是能够阻挡住子弹的,如果不够厚,也能减轻子弹的杀伤力,消耗其动能,使其不能杀伤工事后的隐藏者,提高单兵的生存率。如果单纯用土构筑工事,则尽可能地将其拍实、压实,增加其刚性,增加子弹穿透的难度,让掩体真正起到掩护的作用。


日暮乡关


从实战来解读,沙袋完全能够挡住子弹的射击,笔者在前线阵地担任防御作战任务时,亲身体验沙袋的价值,没有到过实战战场的民科砖家,喜欢用静止数据来解释沙袋的作用,只有真正经历战火的人才知道沙袋的防御价值。沙袋,是人为用麻袋填充沙土,用来做为作战防御工事的构筑,既然是人为的填充沙土,在装袋时,会特别注重沙袋的结实和坚固性,在填充沙土时人为的进踩实,而防御工事四周的沙袋并不是电影电视里的随便堆积,而是根据防御作战的需要加上二三层沙袋或者更多,防御作战方与攻击方进行攻击作战,受到强大火力攻击的都是五百米以外的距离,而近距离交战都是在隐蔽中缺乏于精准性或固定目标射击,所以可肯定沙袋在防御作战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老虎208626539


被AK47的7.62×39毫米子弹在100米距离击穿的钢轨,既然子弹都能击穿钢铁那么可以击穿沙袋并且将躲在沙袋后面的人打死打伤呢?

这还真的不能,子弹并不是说可以击穿钢轨就能击穿沙袋的,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从物理方面的解释就是:沙子是由石块风化或者泥土在干燥大气环境下硬化后的产物,本身是比较坚硬的,当它被填满沙袋后就有了束缚力,并且沙子被束缚后聚集在了一起形成相互间摩擦力和咬合力,甚至会变得比较有弹性,当子弹打在沙袋之后形成了空腔效应,但是沙子有流动性很快的空腔就会被填满,在沙子的重力、摩擦力(阻力)、挤压力的作用下,子弹的能量迅速被削减和吸收,被滞留在了沙子当中,也就伤害不了沙袋后面的人了。

另外,枪要是打人首先要瞄准,然后扣动扳机子弹飞出枪口,但是它的弹道是固定的,当打在沙袋上后受各种阻力的影响会改变弹道,偏离了想要击中的目标...所以,战场上使用沙袋作为简易防御工事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战场上的沙袋是有讲究的,沙袋要能装满100公斤的沙子,宽度要在40厘米、厚度20厘米以上,既不能装的过于松散也不能装的过满,过于松散起不到防子弹、防杀伤弹片的作用;装得过满会使沙子的流动性变差反而增加了子弹穿透沙袋的可能性,严重的还会引起跳弹现象!所以,要根据教材和经验去装沙子。

用沙袋构筑简易工事只是临时性的,最多可防几发步枪子弹,弹孔太多沙子就流走了,而重机枪子弹能量(动能)太高根本防不住!

鉴于沙袋使用和防弹性能不是太好,现在已经使用“艾斯科防弹软墙”来替代沙袋的功能了。

所谓“艾斯科防弹墙”就是一种以钢网为结构的经纬骨架部分,采用帆布作为填充砂子的软容器,平时可以折叠在箱内,构筑工事的时候取出,撑开再往里面装沙子或者泥土就可以了。

平时可以折叠以减少体积,构筑工事的时候撑开就行,可以较大数量的储备。

我军维和部队也使用“艾斯科防弹软墙,它可以多层叠加垒砌,最外层用较大石块充填可以防重机枪子弹或者RPG打击,内层可以装石子和沙子进一步削弱和吸收大口径子弹和杀伤弹片的能量,图片上还能看到可以堆高,总之防弹性能和使用灵活性能要大大好于沙袋。

不但可以构筑工事还可以修建临时仓库、食堂、厕所...等临时性建筑,使用之方便就像搭积木一样的简单。

“艾斯科防弹墙”虽好,但这玩意儿是先进国家军队用的战备物质,单个的并不贵,可问题是构筑一个十几万甚至一平方公里的巨型兵营,就得需要巨大的数量,其开销就不便宜了,军费比较少的国家用不起,就只能继续使用沙袋了。




游戏人超超


相信经常看战争片的朋友,一定在许多的影视作品中,都见过这样一幕场景。那便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我军将士在阵地上的防御工事前,英勇顽强的阻击着敌人。不过,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各种形式的防御工事之中,一般还是以战壕配合上摞起来的沙袋为主。那么,可能很多朋友就会问了,虽说电视剧里大都是这么演的,但如果是在真实战场上的话,仅仅凭借战壕上面摞着的那几个沙袋,就真能挡住敌人的子弹吗?别急,下面咱们就一起去看个究竟。

事实上,这种简单的防御工事,不单只有沙袋一种。其实,凡是经历过抗战时期的老兵,应该都见过。除了沙袋之外,即便临时用米袋、盐袋摞起来的简易防御工事,同样也能起到挡子弹的作用。

而且,实战当中的沙袋,其防弹效果可以算得上是比较好的了。一旦子弹在射中沙袋之后,袋子中的沙土的确是会对射进来的子弹,起到非常大的阻碍作用。虽说,许多坚硬的材质的东西(如厚木板、薄钢板等),看起来都非常的坚固。但是,子弹却可以将其轻松击穿。反观,那些较为柔软的物体(如我们上面所提到的沙袋、米袋以及盐袋),倒是真的可以起到非常不错的阻挡效果。

因为,当子弹射入沙袋之中,立马就会遭到强大的阻力。再加上,沙袋的厚度通常都很大,子弹基本上不可能穿透这么厚的沙土。即便能够穿透沙袋,这时的子弹,也已经是无法对人造成致命伤害了。

对此,曾经就有外国网友用真枪做过实验。结果事实证明,沙袋若是超过30厘米的厚度,便能够阻挡住远距离射来的小口径自动步枪子弹,以及手榴弹的破片。

就算是换成AK47这种7.62毫米自动步枪弹,只要沙袋的厚度超过了40到50厘米,便能保证沙袋后面的人安然无恙了。不过,若是换成重机枪的子弹,或者是大口径的狙击枪子弹。那么,即便是厚度超过50厘米的沙袋,那也是无济于事了。

然而,由于沙袋的用处较为单一。如果只是单纯的凭借沙袋来修筑工事,基本上也就是堆在地上而已。这种简易防御工事,也只能够拦住直射而来的子弹。而现代士兵的伤亡,却已很少是直射子弹所造成的。更多的致命威胁,还是来自各种炮弹、炸弹的破片。所以,沙袋在现代战争中,作用已然是非常有限。不过,沙袋、米袋或是盐袋,这一类材质较软的防御工事,在我军的抗战史上,着实抵挡了不少的子弹和破片,也减少了我军士兵无以计数的伤亡。如今在电视剧中看到我军在沙袋后面与敌人厮杀,还是能让国人热血沸腾的!





景行行止11


在国内外军事影视作品中,无论是我国抗日神剧,还是好莱坞皿煮战士“宣传片”,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个镜头:枪林弹雨中,小命不保的主人公在“主角光环”的照耀下,跳入麻沙袋后躲掉了致命数枪,侥幸存活。不得不承认,这个“经典镜头”除了“剧情需要”这一“必要存在性”外,在实战中也是真实存在的。

(《集结号》中在麻沙袋后隐蔽预备进攻的“谷子地”等战士)

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的是,实战工事掩体构筑所用的麻沙袋,是有军队标准的,一般为一袋200斤,最小厚度为四十厘米,能抵挡12.7毫米以下的5.45毫米,5.56毫米,5.8毫米,7.62毫米,7.62x51,7.62x54R等常见口径弹药射击。以我国56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为例,其在100米常见交战距离中,对普通红砖墙的穿深为15cm。考虑到麻沙袋阻挡子弹是依靠空腔效应,具有弹性,理论上比红砖墙韧性更强,所以基本可以由此得出麻沙袋应该具有更强的防护效果。

(标准沙袋的规格可以参考抗洪救灾使用沙袋。)

但需要注意的是,麻沙袋的防弹效能的持久性存在问题,即在中小口径子弹的零散攻击下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火力密度足够大,麻沙袋会以为沙子的流出而逐步被掏空。

(《拯救大兵瑞恩》末尾,美军官兵在桥头麻沙袋的隐蔽下准备做最后的抵抗)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何麻沙袋在12.7口径以上的大口径子弹面前为何不堪一击了。重机枪连续点射,一来形成了强力的火力密度,二来大口径子弹初速快,动能高,穿透力强:大口径子弹在连射中进入沙袋形成空腔,使得沙子旋转翻滚乃至使沙袋破损,利于后续子弹对掩体后人员形成杀伤。

(苏联pkm机枪为7.62x54mm口径,但其持续射击后仍可穿透麻沙袋。)

所以说,麻沙袋具有防弹效能,但并不是“神盾”。实战中遇到对方强火力打击时,比隐蔽于麻沙袋等掩体后更好的办法是撤退,或者尽快拔掉对方的火力点。

军情系悟空问答的签约作者,希望亲们点波关注,以方便给大家普及更多军武知识!谢谢!


区域拒止


雲漢鑫曰:麻布沙袋堆积得当,何止能挡子弹,炮弹都是能挡的。

一般单排堆积的30公斤重的沙袋,是可以挡步枪子弹和小质量(3g)弹片的,对60MM口径以下的迫击炮弹的直接命中也能有减轻其杀伤力的。三排堆积的30公斤重的沙装可以抵挡重机枪近距离射出,其弹头不能穿透沙袋墙,还可以抵挡炮弹弹片攻击。

三层单排堆积的50公斤级重型沙袋配合二层20CM径新鲜树木的组合挡体,可抵御120MM榴弹炮的直接命中。五层单排推积的50公斤级重型沙袋配合四层30CM径新鲜树木的组合挡体,可抵御155MM榴弹炮的直接命中。



紫园道人修仙记


当然可以!在实战中普遍射击的距离都在150米以上,在这个距离上射击的话枪弹威力已经会被削弱很多了,像m16或者ak47在这个距离上就已经打不穿沙袋了,即便能够打穿沙袋也无法造成致死伤了(倒霉鬼除外)。

其次,沙袋有一定概率上可以防特种弹。这种特种弹往往是狙击手使用的,狙击手使用反器材武器(比如穿甲弹)的时候,这种子弹如果打在人身上是直接没救了,而且这种穿甲弹可以在1000米距离内打穿各种防弹衣(里面有包含二次击发功能),但是这种类型的特种弹对沙袋无效。

第三,遮挡视线。在实战中,有瞄准杀伤跟没瞄准随便打造成的杀伤命中率大约相差了20倍左右,在沙袋下一缩脑袋,对方射手没了视距,也不知道打哪里,这也是对防守方的一种保护。

第四,沙袋并不是单独使用的,在实战当中,往往是可以好几排沙袋同时叠加使用,比如我们看到士兵趴在沙袋上打仗的时候面前往往有两三个沙袋,一般一个沙袋厚度在40~60CM,两三个沙袋就有一米多,看实际用途还可能增加厚度,比如,防炮的时候也有叠了十几排沙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