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憫農》其一,古詩。是春天的古詩嗎?你怎麼理解的?

隨遇而安80255361


《憫農》有李紳的三首,楊萬里的一首。不知你的其一指哪一首?

不過既叫《憫農》,就是替農民傷心的意思,或更直接,是可憐農民的意思,顧名思義,肯定都不是春天的詩歌。

李紳的三首:

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2、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3、壟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飢。窗下織梭女,手織身無衣。我願燕趙姝,化為嫫女姿。一笑不值錢,自然家國肥。

這三首都很淺顯,沒什麼可解釋的。只是第三首的嫫女,是醜女的代表,下一句是對一笑幹金的否定。

楊萬里:

稻雲不雨多不黃,蕎麥空花早著霜。己分忍飢度殘歲,更堪歲裡閏添長。

由於乾旱,稻子多不收,由於有霜,喬麥空殼。肯定是忍飢挨餓的一年,中間還有一個閏月使時間更長。

這四首詩都是揭露了在封建時代,農民儘管在不停的辛勤勞做,卻仍舊吃不飽,甚至有人餓死的現實。

是對封建統治者的批判和對農民的同情。


旁觀者嵐


提到《憫農》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 “鋤禾日當午”其實這是憫農其二,那麼藉著問題我們一起欣賞一下憫農其一:

憫農其一

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背景:

根據唐代範攄《云溪友議》和《舊唐書·呂渭傳》記載,我們可以推斷出這首詩為李紳於唐德宗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作。

分析:

本詩開頭,就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以數字起筆,兩者間產生明顯對比,凸顯出勞動人民的豐收盛況,用“種”和“收”皆表達了勞動者們的辛勤勞作。第三句展現出天下沒有荒地全是良田,前三句的連貫,讓讀者腦海中馬上產生金秋收貨季,碩果累累的生動畫面。這三句詩人用以遞進的寫作手法,表現出勞動人民的巨大貢獻和無窮的創造力,為第四句詩做好鋪墊。

“農夫猶餓死”,勤勞的農民以他們的雙手獲得了豐收,而他們自己還是兩手空空,慘遭餓死。前三句與第四句形成強烈反差,從而迫使讀者不得不帶著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誰製造了這人間的悲劇”這一問題。詩人把這一切放在幕後,讓讀者去尋找,去思索,當時朝代的黑暗,勞動人民的弱小與無助。

個人觀點這非春天詩,詩人所著正是描寫了基層勞動者生活的無助,在同情弱者時更想以詩來提醒當朝官員能夠善待百姓,同時為後代做好前車之鑑。

(以上僅個人觀點)


關注我,我們一起了解古今中外事。


宗海


不是春天的詩

《憫農》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這首詩是唐朝李紳所著。說的意思是如果春天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首先,作者用層層遞進的筆法一步一步的描繪農民辛苦勞作到獲得大豐收的景象。最後又用農夫猶餓死來突出最終作者想表達真正問題!是不是看到這裡你會問:作者想表達什麼問題呢?其實這也是作者寫這首詩想要達到的效果。這首詩最後就是想迫使人們不得不帶著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誰製造了這人間的悲劇”這一問題。


aTao聽雨


感謝提問,分享一些個人觀點~

提到《憫農》,大多數人會想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名言幾乎成為了代代相傳的中華民族艱苦、樸素、節約美德的一種象徵。

而實際上,唐代詩人李紳一共寫了兩首《憫農》,上面這句出自更為大家熟悉的《憫農》(其二),而其一卻因為很多原因流傳的沒有那麼廣,不過依然闡釋了很深刻道理。如題主所言,這首詩跟春天相關,卻不是作者想看到的“春天”。


《憫農》(其一)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詩的意思不難理解:

春天種下一把穀子,秋天能收穫萬顆糧食。

這麼大的國家沒有一塊閒置的土地,(應該會收穫更多的糧食),但是種地的農夫卻餓死了。

▲興,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

這首詩跟春天有關,卻不是詩人不願看到的春天。

《憫農》(其一)的第一個字就是“春”,這首詞當然跟春天密切相關,第一句也描繪了春種秋收的喜悅場景,這正是春天的魅力,是春天帶給這個的饋贈。

然而詩人卻不願意看到春天,因為詩人洞察到了這樣的春天帶來的豐收背後“農夫猶餓死”的殘酷現實。

詩人李紳在這首詩裡面把誇張和對比用到了極致,也在對比中更加感受到農夫的不易和可憐。

對比一:一粒粟vs萬顆子。

“一粒”當然是誇張了,農夫怎麼可能就只種下一顆種子呢。只是詩人為了通過“一粒”和“萬顆”的對比,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豐收,讚美了農民的勞動,說明了風調雨順,也為後兩句買下了伏筆。

對比二:四海農田vs農夫餓死。

按照上面“一粒”到“萬顆”的描述,那幾年的年成是很好的,風調雨順,糧食豐收。但是,四海的良田都種上了良田,還獲得了豐收,用辛勞和汗水創造了這一切的農夫不但沒有享受到成果,反而餓死了!!這就是詩人不願意看到的“春天”!

兩相對比,我們不僅為老百姓的死而憤慨,更要憤怒的發問:是誰製造了這人間的悲劇?


1000年後的馬克思對這個問題給出了回答。

馬克思說:“勞動替富者生產了驚人作品(奇蹟),然而,勞動替勞動者生產了赤貧。勞動生產了宮殿,但是替勞動者生產了洞窟。勞動生產了美,但是給勞動者生產了畸形。”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個春種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習見,眾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難於像詩人那樣去聯繫社會、階級而思考一些問題。

詩人卻想到了,他從“四海無閒田”的大豐收景象裡看到“農夫猶餓死”的殘酷現實。這一點撥就異常驚人醒目,自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聰明的詩人沒有說出來,他將這一切的憤怒、疑惑留在了文字幕後,讓讀者自己去尋找,去思索。而讀者自己想明白的效果,要遠比詩人直接告訴你答案來的衝擊更強烈!


不過,我們不得不佩服,李紳身處唐朝,還是朝廷的士大夫階級,曾經當過4年的宰相,能夠提出這樣深刻的問題,實為不易,可見標題“憫”字用的是多麼貼切。


我是“詩詞曲裡讀中國”,如果喜歡請給個好評,也歡迎點評指正,一起分享更多詩詞~


詩詞曲裡讀中國


詩一開頭,就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豐收,用“種”和“收”讚美了農民的勞動。第三句再推而廣之,展現出四海之內,荒地變良田,這和前兩句聯起來,便構成了到處碩果累累,遍地“黃金”的生動景象。“引滿”是為了更有力的“發”,這三句詩人用層層遞進的筆法,表現出勞動人民的巨大貢獻和無窮的創造力,這就使下文的反結變得更為凝重,更為沉痛。“農夫猶餓死”,它不僅使前後的內容連貫起來了,也把問題突出出來了。勤勞的農民以他們的雙手獲得了豐收,而他們自己還是兩手空空,慘遭餓死。詩迫使人們不得不帶著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誰製造了這人間的悲劇”這一問題。詩人把這一切放在幕後,讓讀者去尋找,去思索。要把這兩方綜合起來,那就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勞動替富者生產了驚人作品(奇蹟),然而,勞動替勞動者生產了赤貧。勞動生產了宮殿,但是替勞動者生產了洞窟。勞動生產了美,但是給勞動者生產了畸形。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所以憫農一不是描寫春天的詩。


賴頭充


謝謝題主出題。我來試著回答一下。

首先,這不是一首寫景詩,不是寫春天的

這從詩的題目上就可以看出來。《憫農》,憫,即憐憫,在這裡既有憐憫,又有同情、感嘆之意。看詩的內容便知: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農民辛苦種糧,一邊是糧食豐收,碩果累累,一邊卻是農民遭餓死。在鮮明的對比之下,農民是不是值得憐憫、同情?對此種現象是不是要感到憤慨?一目瞭然。

因此,這不是寫春天風景的詩,而是描寫現實、感慨農民命運的

其次,怎麼理解這首詩

《憫農》(其一)是唐代詩人李紳的早期創作的一首詩。李紳幼年失去父親,生活艱難。年紀輕輕的他,曾經目睹了農民辛苦勞作、揮汗如雨,但是糧食豐收,卻得不到溫飽,詩人深深地憐憫、同情農民的遭際,併為此而感到痛心和憤慨,於是寫出了著名的《憫農》詩2首,他因此被稱作“憫農詩人”。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一粒粟”變為“萬顆子”,這是對豐收景象的描繪;“種”和“收”,是對農民辛苦勞作的讚美。這一切讓人欣喜。

但是到第二句,風雲突變,轉喜為悲:“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一邊是糧食大豐收,且四海之下廣種糧食,沒有荒田,另一邊卻是農民照樣餓死的殘酷現實。從碩果累累到兩手空空,這強烈的對比,深刻揭示了當時農民的生存狀態、不幸遭遇,這不能不迫使人們去思考:為什麼會這樣?是誰製造了照樣的悲劇?詩人沒有給出答案,而是把思考交給了讀者。但是答案又顯而易見:作者把矛頭直指不合理的社會財富分配製度。這樣的思考、揭示和批判,便具有了振聾發聵的力量,使這首詩具有格外沉重而深邃的價值。

所以,《憫農》(其一)深刻地反映了當時農民的殘酷的生存狀態和嚴酷的現實生活,並引起人們深深的思索。

綜上分析,這首並不是寫春天的詩,而是一首反映生活、揭示矛盾、引發思考的現實主義詩歌。

再次感謝題主。


作家劍鋒的園子


我認為《憫農》一不是一首寫春天的詩。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春天播種的每一粒種子,秋天都會收穫很多糧食。全國沒有一塊閒置的田地,(為什麼)農夫仍然會被餓死?

詩中的“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只是表示農夫在春天播種,在秋天收穫。詩文通過“一粒粟”、“萬顆子"“四海”形象地說明糧食的豐收,農夫應該過上好日子了。但最後卻以出人意料的“猶餓死”結尾,給人以心靈的巨大震撼,讓人對終日辛勤勞做的農夫的悲慘命運產生深深的同情。

《憫農》是唐代詩人李紳的代表作。李紳通過該詩為廣大農夫代言,婦孺皆知,千古傳誦。

但它不是一首寫春天的詩。


香樟樹1080


《憫農》是一首五言侓詩,它是唐代詩人李紳所作。其整詩大意是說,農民在春天播下種子,到秋天就能收到很多糧食,國家有那麼多的土地,沒有一分不耕種的,農民又收穫那麼多糧食,可還是能看到聽到被餓死的事實,這又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儘管有那麼多的土地,可沒有一分屬於天下的百姓,他們雖然努力耕種,可是他們得到的卻很少,如果遇上天災人禍,農民還要背上沉重的債務。正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真實寫照,這首詩既是李紳對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控訴,更是對統治者的鞭笞。


清流澎湃


這首詩描寫的是夏天。理由是:

一,鋤禾是禾苗長成的過程中的第一個環節,春種,冒土,要等禾苗大點才能除草,不論是第一次還是第二次除草,按季節時令去推,是夏天。其實也是夏天,別無其他季節。

二,與詩句汗滴禾下土吻合。農民在夏天除草,並且要選擇太陽非常好的天,而不是陰雨天。為什麼呢,因為太陽可以迅速把草曬死,從而讓作物長勢良好。

太陽大了,還要作體力勞動,肯定大汗淋漓。

三,春天除草,禾苗太小,初長成嘛,秋天是成熟的季節,冬天更不可能,所以,肯定是夏天。


大兵520


這首詩描寫的應該是炎熱的夏天農民鋤地的情景。第一句“鋤禾日當午”,概括的寫出農民從事的活動、時間和天氣情況。日當午,是指到了中午,太陽當頭照著,是一天最熱的時候,詩人沒有一般地寫農民鋤禾如何勞累,而是集中寫他與第一句“日當午”緊相呼應。這兩句的意思是:夏天的中午,農民頂著火辣辣的太陽,在田裡給禾苗鋤草鬆土。由於天氣炎熱,勞動緊張,次民累得滿頭大汗,汗水一滴滴落到禾苗下的泥土裡。

第三、四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詩人在抒發感慨。盤,盤子,這裡指碗。餐,指飯食。皆,都。意思說:有誰知道碗裡的飯,一粒一粒都是農民辛苦勞動得來的呀!言外之意,世上的人們,難道不應該珍借每一粒糧食、尊重農民的勞動嗎?

這首詩語言樸實無華,淺顯易懂,但卻十分感人,主要原因是藉助形象的描述、形象的議論,來揭示生活中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描述,細緻寫烈日下農民田中鋤禾;議論,緊緊圍繞人人必需的“盤中餐”。而且,詩的前後聯繫很緊,順理成章。沒有前面兩句的描述,後面兩句議論就顯得空泛,沒有根基,沒有力量。反之,沒有後面的議論,前面的描述也就還停留在表面,意義也就沒有這樣深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