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县“333”确保控辍保学取得实效

近年来,关岭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社会发展大局,聚焦教育扶贫,精准发力,有效保障了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目前,全县有适龄儿童少年38599人,已入学38357人,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37%;初中阶段适龄少年17572人,已入学18456,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5.0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14.69%。小学辍学率较2014年下降0.15个百分点,初中辍学率较2014年下降1.32个百分点。


关岭县“333”确保控辍保学取得实效

一、“3个”机制强保障。严格落实双线目标责任制、七长负责制,印发《关岭自治县教育系统教育扶贫工作考核办法》《关岭自治县教育系统教育扶贫网格化责任人包保方案》等文件。成立以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为班长的教育扶贫工作专班,将全县划分为993个网格进行统一管理。同时,采取由县教科局班子分片包保乡镇(街道)、县域内各中(小)学校包村的方式开展教育帮扶,并选派1900余名教师下沉到网格开展控辍保学工作。


关岭县“333”确保控辍保学取得实效

二、“3个”宣传抓入学。充分利用二、八两个月在县老城区以及各乡镇(街道)集镇上开展教育宣传。明确驻村干部、网格员以及网格教师等在走访时向群众发放《义务教育法》等宣传资料,并深入讲解义务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同时,采取“线上”宣传的方式,通过电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播报、刊登“控辍保学”宣传资料。目前,开展集中宣传36次,新媒体宣传106余次,发放宣传单20000余份。

关岭县“333”确保控辍保学取得实效

三、“3个”一批劝返学。探索形成网格员和网格教师“双线”包保劝返工作机制,网格员和网格教师联合深入排查所在网格疑似辍学、厌学的学生情况,对有辍学、厌学倾向的,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及其家长做思想工作。对不能随班就读的残疾适龄儿童,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解决就学问题。对因学习困难或厌学而辍学时间较长的学生,通过集中编班、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在中职学校就读等方式,解决留得住的问题。目前,开展排查79人次,送教上门700人次,涉及学生79人,其中贫困学生27人。(晏彦敏)


关岭县“333”确保控辍保学取得实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