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历史上从未出过一位姓王的皇帝?

邵世敏


这个问题有些太不严谨了吧?姓王的皇帝很少,但绝不是没有!不过这个问题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如果非要谈论起封建两千多年以来的那些一统天下、实至名归的帝王的话,那么恐怕着实没有一人能够担此殊遇;②但如果自立为帝、不太实至名归的帝王,这个题目倒是可圈可点的,因为的确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几位可以算是“皇帝”的人,比如五代十国前蜀的建立者王建;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建立者王审之,以及他的儿子王延钧;新莽王朝的建立者王莽。

不过他们所建立的政权基本上都属于“割据政权”,除了王莽的新王朝之外。


按照《百家姓》的“前八姓”来看,“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如此看来,“王姓”人数居于古代应该还是个人口不少的大姓氏呢?古代能够称之为“大姓氏”的几个姓氏,都曾和封建时期帝王之家、皇室子弟颇具关系,举一个例子,朱姓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的后代发展到万历时期就有几十万后代,直到明末张献忠、李自成等农民起义之时,朱姓子孙已经初具百万众之规模了。纵观浩瀚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除不被正史承认的“新莽时期”的建立者、王莽以外,那么能够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统一天下的皇帝就没有一人了。这个现象倒是十分奇怪,那我们不妨来对“王姓”历史追根求源一下,看看究竟有何内在隐情。


其一:源自于周王朝的姬姓

根据《中国历史朝代歌》来看,王姓虽然出皇帝的可能性极低,但是王姓却是古代大多数王公贵族和士商大贾的担任着,经过调查发现,王姓最早多由天子、皇室宗亲和王公贵族改姓而来。王姓最早也是天子之姓,他们来源于周王朝的姬姓,而姬姓又细分三源:①东周毕公之后、②春秋初周平王之后、③周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后。他们将姬姓改为王姓也是迫于无奈才出此下策,之所以被迫改姓,是因为王姓的祖先姬姓古人因为触犯法律、冒犯天子等罪名才遭遇贬谪,进而流放远地、贬为平民,如此重罪之下,他们的先姓姬姓就不得再用,所以说他们才被迫由姬姓改为王姓。

其二、源自于商王朝的子姓

“比干剜心”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虽然这个故事不算属实,但是比干的确是因为直言进谏而反遭商纣王杀害。比干死后,其子孙被迫流放异地,永世不得被录用,不仅如此,就连商纣王的形式也要改。比干后人在百般无奈之下,因为祖先比干曾为商汤的王子,故取姓为“王”。


另外,关于“王姓”的来源还有很多种成分:源出妫姓、源出燕国太子丹之后以及王姓曾是部分少数民族的姓氏。

如果根据以上内容来解释王姓子孙为何多为“无冕之王”,那我们也就只能说是王姓祖先们的落魄以及上天的意思了。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仅中国大陆内的王姓人口达到9468万人,这个数字占全国总人口的7.1%,为全国第一大姓。王姓古人虽然担当皇帝重任的人数很少,但是仅仅凭借其目前庞大的人口,我们亦可称之为是中国如今的“无冕之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