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歷史上從未出過一位姓王的皇帝?

邵世敏


這個問題有些太不嚴謹了吧?姓王的皇帝很少,但絕不是沒有!不過這個問題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①如果非要談論起封建兩千多年以來的那些一統天下、實至名歸的帝王的話,那麼恐怕著實沒有一人能夠擔此殊遇;②但如果自立為帝、不太實至名歸的帝王,這個題目倒是可圈可點的,因為的確在中國歷史上有這麼幾位可以算是“皇帝”的人,比如五代十國前蜀的建立者王建;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建立者王審之,以及他的兒子王延鈞;新莽王朝的建立者王莽。

不過他們所建立的政權基本上都屬於“割據政權”,除了王莽的新王朝之外。


按照《百家姓》的“前八姓”來看,“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如此看來,“王姓”人數居於古代應該還是個人口不少的大姓氏呢?古代能夠稱之為“大姓氏”的幾個姓氏,都曾和封建時期帝王之家、皇室子弟頗具關係,舉一個例子,朱姓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的後代發展到萬曆時期就有幾十萬後代,直到明末張獻忠、李自成等農民起義之時,朱姓子孫已經初具百萬眾之規模了。縱觀浩瀚歷史,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問題,除不被正史承認的“新莽時期”的建立者、王莽以外,那麼能夠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統一天下的皇帝就沒有一人了。這個現象倒是十分奇怪,那我們不妨來對“王姓”歷史追根求源一下,看看究竟有何內在隱情。


其一:源自於周王朝的姬姓

根據《中國歷史朝代歌》來看,王姓雖然出皇帝的可能性極低,但是王姓卻是古代大多數王公貴族和士商大賈的擔任著,經過調查發現,王姓最早多由天子、皇室宗親和王公貴族改姓而來。王姓最早也是天子之姓,他們來源於周王朝的姬姓,而姬姓又細分三源:①東周畢公之後、②春秋初周平王之後、③週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後。他們將姬姓改為王姓也是迫於無奈才出此下策,之所以被迫改姓,是因為王姓的祖先姬姓古人因為觸犯法律、冒犯天子等罪名才遭遇貶謫,進而流放遠地、貶為平民,如此重罪之下,他們的先姓姬姓就不得再用,所以說他們才被迫由姬姓改為王姓。

其二、源自於商王朝的子姓

“比干剜心”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過,雖然這個故事不算屬實,但是比干的確是因為直言進諫而反遭商紂王殺害。比干死後,其子孫被迫流放異地,永世不得被錄用,不僅如此,就連商紂王的形式也要改。比干後人在百般無奈之下,因為祖先比干曾為商湯的王子,故取姓為“王”。


另外,關於“王姓”的來源還有很多種成分:源出媯姓、源出燕國太子丹之後以及王姓曾是部分少數民族的姓氏。

如果根據以上內容來解釋王姓子孫為何多為“無冕之王”,那我們也就只能說是王姓祖先們的落魄以及上天的意思了。根據國家統計局2014年公佈的官方數據顯示:僅中國大陸內的王姓人口達到9468萬人,這個數字佔全國總人口的7.1%,為全國第一大姓。王姓古人雖然擔當皇帝重任的人數很少,但是僅僅憑藉其目前龐大的人口,我們亦可稱之為是中國如今的“無冕之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