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崇宗李乾順

大安九年(1083年),李乾順出生,其祖母梁太后晚年得孫,十分鐘愛,常親自照顧。

天安禮定元年(1086)七月,梁太后和李秉常先後去世,李乾順即帝位,年僅3歲,由母后梁氏和舅父梁乙逋共同輔政。天安禮定元年(1086年)八月,改元天儀治平。次年(1087年)正月,宋朝遣使冊封李乾順為夏國王。天儀治平四年(1089年)七月,遼朝也派遣使臣冊封李乾順為夏國王。

李乾順即位早期,出現了又一次梁氏母黨勢力專權的局面。梁後與梁乙逋兄妹依仗梁氏家族“一門二後”的威勢,對內擴大母黨勢力,牢固地控制朝政大權;對李秉常舊時親信和老臣,都設事陷害,打擊排擠。為了緩和矛盾,效法前朝,仍推行窮兵黷武的戰爭政策,用不斷地對宋朝的用兵,以轉移國內危機。

從大安十一年(1085年)到永安二年(1099年)的13年時間內,夏對宋朝發動的大小戰事達50餘次,有的一年內達六七次以上。梁乙逋一邊頻繁進攻宋朝,一邊還同宋朝貢使交聘,往來不絕。他往往在集兵進攻宋朝時對部下聲稱:“我之所以連年興兵南下,是想讓宋朝怕我,想要為國家求得安寧啊。”梁乙逋擅權,到後來逐漸發展到企圖控制太后,甚至圖謀篡奪太后的權,兄妹之間展開了一場爭奪權力的鬥爭。

天祐民安三年(1092年)十月,宋夏懷慶之戰中,梁太后親自領兵作戰,不授予梁乙逋的統兵權,梁乙逋心懷疑慮與不滿,遂更加緊了篡權活動。天祐民安五年(1094年)十月,梁太后得到了梁乙逋陰謀叛亂的報告,她在皇族大臣嵬名阿吳和仁多保忠的支持下,逮捕誅殺梁乙逋及其家屬。梁太后消除異己勢力,親自掌權,挾持年幼的李乾順,繼續對宋朝用兵。天祐民安七年(1096年)十月,李乾順在其母梁太后的聖命下,侍母御駕親征,集兵號稱50萬,進犯宋朝的鄜延路,攻陷金明砦。此戰還把擄獲的宋俘獻給遼。

永安元年(1098年)十月,梁太后又使李乾順認可,由她親率號稱40萬之眾與宋朝爭奪平夏城(今寧夏固原境),強攻十三日,城終未攻下,梁太后在糧草缺乏的情況下,又遭暴風襲擊,大敗潰逃。又派人向遼求援。永安二年(1099年),遼道宗看出梁太后擅權專恣,已經不得人心,不能給予支持,遂遣人至夏,鴆殺梁太后,命李乾順親政,時年16歲。

永安二年(1099年)二月,李乾順出兵幫助遼平息了拔思母部的起義。李乾順希望同宋朝講和,宋哲宗不許。在遼朝出面斡旋的情況下,李乾順又處死曾為梁太后策劃擾宋邊境的嵬保沒、結訛遇二人,並遣使向宋朝上謝罪表,宋朝才答應與夏議和,恢復“歲賜”。

永安三年(1100年)十一月,李乾順向遼請婚,意在消除因梁太后之死而造成的夏遼隔閡,再次用聯姻的方式鞏固夏遼關係,但遼道宗終未允許。遼道宗死後,天祚帝在位之時,貞觀二年(1102年)六月和三年(1103年)五月,李乾順又兩次遣使向遼請婚,夏使臣李至忠等對天祚帝一再稱頌李乾順, 遼主才答應了婚事。貞觀四年(1104年)三月,遼主封宗室女南仙為成安公主,嫁給李乾順。

宋徽宗繼位後,宋朝起用蔡京為相,開始對西夏用兵。貞觀四年(1104年)五月,宋陝西轉運使、知延州陶節夫,出兵進攻石堡砦,奪其糧食窖藏,築城堡以守。李乾順憤然說:“宋朝奪走我們的金窟堝!”進而出動鐵騎與宋朝相爭,夏軍被宋軍擊退。六月,夏軍與宋將折可適戰於靈州川,又敗。十月,李乾順遣使向宋朝請和,遭到拒絕後,被迫集聚四監軍司兵力,向宋朝涇原等州發動進攻,包圍平夏城,又攻鎮戎軍。

貞觀五年(1105年)後兩年內,宋軍多次進攻夏,夏軍一再被擊敗。李乾順兩次遣使向遼求援,遼朝為此遣使向宋朝入貢,請求罷兵,並請歸還所佔西夏的土地。

貞觀六年(1106年)二月,迫於遼的壓力和權宜之計,宋徽宗答應歸還崇寧以來所佔領的西夏邊地,與夏議和。但是宋朝權臣蔡京、童貫集團對西夏用兵,實行開邊以邀功的方針並沒有改變,在經過七年多的準備之後,又重新開始對西夏的戰爭。

從雍寧二年(1115年)至元德元年(1119年),宋軍多次攻入夏,宋熙河經略使劉法軍深入夏都城興州、靈州腹心地區,李乾順命晉王察哥率步騎萬餘人迎戰,夏軍奮勇力敵,全殲劉法所部,宋軍死傷數萬。夏軍乘勝攻破宋統安城,進圍震武城。元德元年(1119年)六月,李乾順在對宋作戰大獲全勝的情況下,又以遼的名義再次向宋朝請和,宋朝被迫接受與夏議和。其時,女真族的金國建立,南下進攻遼朝,攻克遼中京,又進至西京。

元德四年(1122年)三月,李乾順派出5000兵馬援助西京,西京失守遂還師。五月,李乾順得知遼天祚帝逃入陰山,乃遣大將李良輔領兵3萬救援,與金將完顏婁室戰於宜川河畔,夏兵大敗。七月,李乾順遣大臣曹價向天祚帝恭問起居,並饋贈糧餉。

元德五年(1123年)正月,李乾順再次出兵救遼,被金軍阻擊不能前進。五月,天祚帝偽降金朝,西遁雲內州(今內蒙古吐默特左旗),李乾順遣使於夏邊境迎駕,請天祚帝入夏境。六月,天祚帝遣使冊李乾順為夏國皇帝,且詔命發兵救遼。這時,金朝也派遣使臣入夏,向李乾順提出:如天祚帝逃入夏境,應將其擒捕送金;夏如能以事遼之禮事金,金允許將遼西北一帶地割讓給夏。李乾順見遼朝滅亡已成定局,為了保全夏國的割據地位,遂答應了金的條件。

元德六年(1124年)三月,李乾順向金朝上誓表,表示依附於金。遼滅亡後,李乾順妃遼成安公主知故國已亡,悲痛不已,在宮中絕食而死。

元德八年(1126年)三月,李乾順乘金兵進攻宋朝的機會,派兵將原來宋朝在夏邊境修築的城堡陸續攻佔。他根據金朝對夏的許諾,進佔天德、雲內、武州及河東八館地帶,以及宋邊境震武城(今陝西榆林境)。又攻佔宋朝西安州、麟州建寧砦、懷德軍,乘勝攻克天都寨,圍蘭州,大肆擄掠後撤軍而還。不久金將完顏宗弼又派兵強佔天德、雲內等州,李乾順向金朝提出質問。

正德元年(1127年)三月,金朝與西夏劃定疆界,金朝把陝西北部約數千裡之地劃給西夏,以此作為天德、雲內等地的抵償。

正德二年(1128年)九月到次年七月,李乾順出兵攻佔宋定邊軍(今陝西吳旗境)與德靜砦(今陝西榆林境)。大德二年(1136年)七月,又攻佔西寧州(今青海西寧)。

大德三年(1137年)四月,宋朝知西安州任得敬投降西夏,並將17歲的女兒獻給李乾順為妃。李乾順擢任得敬為靜州防禦使。

大德四年(1138年)八月,由於李乾順對任妃非常寵愛,命御史大夫芭裡祖仁持冊立為皇后,同時升任得敬為靜州都統軍。九月,李乾順遣使攜帶重金到金,請求熙、秦河外諸州地歸夏,金允將樂州(今青海樂都)、積石州(今青海貴德境)、廓州(今青海化隆境)等三州割讓給夏國。 至此,李乾順取得了湟水流域之地,夏國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疆域。

大德五年(1139)六月初四日,李乾順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