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大附中学子抗疫优秀作品展示(三)


西北师大附中学子抗疫作品展示

疫情期间,附中学子不光积极奔走募捐,还创作了许多抗疫作品,有感人肺腑的文章,有蕴含深意的诗歌,还有直戳人心的书画,还有鸿宇班同学和老师合作完成的视频……


西北师大附中学子抗疫优秀作品展示(三)




星光

2022届(15)班马楠


灯火万家城似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题记


趴在书桌上绞尽脑汁地做着物理的受力分析,偶尔回头远眺窗外夜空中繁星满天,近日沉闷的气息有些缓和。手机屏幕亮起,消息通知栏出现了这样一句话:截止今日,多个地区已出现新增病例0例的情况。我迫不及待的点开消息,冲向顶峰的那条刺眼的红线渐渐降了下来,我紧锁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来。


举国上下,坚决执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的总体部署,历经两月之久,肆意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如今,个人、地区、国家、世界已经构成命运共同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与整个世界的浮沉息息相关。起初只是一座城、几个数字、一条条不可捉摸的信息,而后我们困守一隅、关注着方寸屏幕那端的世界:地图上那些陌生的地域被标注成红色,病毒距离自己越来越近,病例数字随着时间过去而攀升……当国家再次面临威胁,当百姓再次开始恐慌,无数医务工作者毫不犹豫的收拾好行囊,披甲上阵,奔赴“前线”,用自己的身躯在百姓和病毒之间筑起了一面墙。而今,摆脱了最初的手足无措,疫情反击的歼灭战早已打响。


你可曾知道,无数缕星光凝聚发力,渐渐照亮了整个中国。


2020年1月8日,武汉市中心医院医生李文亮在未做防护的情况下,接诊了一个无明显发热症状的新型肺炎患者。不久,他便出现了咳嗽、发热等症状,并于12日正式住院观察。到2月1日,李文亮才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此间他一直在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遗憾的是,2月7日凌晨,年仅34岁的李文亮医生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离开了人世。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妻子也因身处前线而遭遇感染,他依然身先士卒、坚持奋战。当被问及自己的病情时,他总显得豁达,继续坚守在病房,迈着蹒跚的步子,与同事们一同与病毒作战。


2月22日,江苏启东,带队在防控一线战斗整整20多天的医生朱峥嵘因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离世,享年48岁。


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临危受命,奔赴抗击病毒的最前线,为打胜抗疫战服下定心丸。“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各地医疗人员在请愿书上留下一个个指印,不计报酬,不论生死,逆着人流,驰援武汉,拯救中国!


钟南山院士曾这样说:“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也许冲在前线的“逆行者”一直用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们勇往直前。所有细微之下都隐藏着春暖花开、冰面破裂的巨响,微弱的星光往往在不经意间照亮一片净土。


黑夜漫漫,你们是黑暗中的那束星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歼灭战中,中国彰显大国担当,展现出独一无二的卓越的“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组织动员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战疫前线的志士们,千千万万的医务工作者和科学家们是打赢这场攻坚战可依赖的力量,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的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伟大精神形成向心力、增强战斗力,凝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限的强大合力,激励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坚毅持守、慷慨趋赴,以坚强意志、必胜决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等到武汉的樱花开遍每一个角落;等到街头的热干面熟至十分;等到黄鹤楼内笛声悠扬,楼外霁月清风 ;等到人们全部摘下口罩,露出灿烂的笑容,就让我们好好拥抱。那一天,值得等待;那一眼,星光点点,汇成星海,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西北师大附中学子抗疫优秀作品展示(三)




战袍卸,樱花漫

高二十六班赵羚

指导老师:郭新戈


水木清华,皓月长明,山河万里。街边昏黄的灯光,清冷地洒在这沉默的柏油马路上,整座城市被黑黢黢的夜笼罩着。窗间透过那灯光,与寂寞的红灯笼相伴,透着丝丝的孤冷。此时虽是“万家灯火”,却既无觥筹交错的热闹,也无等待零点的期冀,有的,只是担忧,恐惧和眼角不被察觉的清泪……


这一切的改变,始于武汉的一场病毒肆虐,这场令人措手不及的侵袭吹散了热干面氤氲的热气;裹挟了孩童脸上的真诚笑容;阻断了天堑通途上的川流不息;同时也带走了春节本该属于家人间的暖暖温情。厚重的口罩隐去了脸上欢喜的笑容,刺鼻的酒精味掩盖了燃烧爆竹时令人喜悦的火药味。这个本该欢庆的春节,却注定被病毒所奇袭。


当所有人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望而却步时,却有一列列始发站是全国各地,终点站是武汉的高铁;来自四面八方为民请命战士的飞机,就这样,“闯”进了疫情最为严重的“隔离带”。舱门打开时,望不到正值青春年华姑娘们的如瀑青丝,瞧不见在校服上写写画画的稚嫩无知,找不到面孔上本应有的恐惧和害怕。映入眼帘的只是他们身着白褂,带上口罩护目镜,穿上防护服,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用坚定的背影告诉了我们答案——我们,会赢!


就这样,武汉这座城市的灯火,不再孤独,武汉这座城市的名字,也不再冰冷,一个个平凡的天使把所有的温暖都给了武汉和它的孩子,用实际行动向名为“新型冠状病毒”的“不速之客”传达着必胜的信念。医护人员被防护服下的汗水浸湿的后背,路边塑料凳上伫立着半桶留有余温的泡面,钟南山院士团队不分昼夜的研究,一箱箱来自全球各地华人的善款与医疗物资,火神山雷神山两大医院的迅速建立……都在这个冬天,谱写出了三个字——会好的!


纵然山河有恙,不敌世间盛情。此时,小小的口罩为我们挡住了病毒,也让我们的心连得更加紧密。每一位坚守的英雄,每一位奉献的天使,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这片土地上的同胞:“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每一颗真心,都会像一盏灯,用自己的微光撕破暗夜的一角,并经过千万人的接力,让这个城市,这个国家,星河滚烫,温澜潮生。


傍晚的黄晕,总是带着一丝温情,思绪伴着晚霞飘飞,隐约之中我们所有人,在草长莺飞的春天,与漫天的樱花撞个满怀,闯进胡同细细品味这久违却又熟悉的味道,一起摘下口罩,笑脸相迎,紧紧的拥抱,拥抱友情,拥抱春天,拥抱感动,拥抱生命……


我们都相信,待疫情结束,这人间仍是星河滚烫,江山如故。所有的英雄可以卸下这沉重的战衣,闭上眼睛,好好休息一次。不用担心,等到醒来时,定是春风飘十里,樱花漫盛世。我们也定会在你发间,亲手别上那瓣独为你灿烂开放的樱花。一起对着这座坚强的城市感激地说声:“谢谢你,一切都好。”


让我们一起掬起皎洁柔和月光,摘下满天明亮星辰,将这样的冬归还给即将消融的雪,让曾经的担忧恐惧随着已逝的时光消散,一切痛苦将成为过去,而你们——守卫生命的战士,你们的声音和背影,将永远被记在心底!一切,就让岁月去替我们珍藏。未来,正待我们开创……




西北师大附中学子抗疫优秀作品展示(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