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九至五十章诗解创作 作者:李府钟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善者吾善)诗解创作 作者:李府钟

《道德经》第四十九至五十章诗解创作 作者:李府钟


原文: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诗解如下:

有领导能力的圣人,处事为人;

常常不存私心。

能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

心中总想着百姓。

对待善良的君子,我以善良相待;

对待不善的小人,我也以善良指点迷津。

我们相信心中存有厚德,

一定会觅得善的知音。

对于守信之人,我以诚信报答;

对于不讲信誉之辈,我也依然报以诚信。

我们坚信,只要德不泯灭;

一定会得到信的回应。

有领导能力的圣人,能立身天下;

是因为有歙歙收敛的不傲谦逊。

只要天下的民心都回到浑厚淳朴的圆点,

这个世界就一定会变得和谐温馨。

普通的百姓都专注听到好的消息,

看到眼前的现实,谋取利禄功名。

而有远见的圣人却别具一格,

仿佛看淡人生与世无争,回到那婴儿般的纯真。

《道德经》第五十章(出生入死)诗解创作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诗解如下:

人从出生降世到死去离开人寰,

属于长寿者,有十分之三;

属于短命而亡的,有十分之三。

人本来可以生存更久一点,

却为追名逐利 总离不开一个贪。

偏要往死亡的路上去冒险,

这样的人,也有十分之三。

各位,这究竟是何缘故?

因为追求长生而奉养过度也是灾难。

人太过富裕有恶人订着打劫,

人养得肥胖,身体必出病患。

所以说:善于保护生命者事事谨慎;

远离犀牛猛虎,不为发浑财而走偏路上凶山。

这样的人,在战争中不会被兵甲伤害,

灵活机动 会腾挪躲闪。

犀牛再凶 无处投角冲刺,

山虎再猛 利爪无处致人伤残。

兵甲虽勇 却无处接触对手,

因为对手 在用智慧作战。

要说:这又是为什么?

因为有智慧的人,不会被套进死亡的胡同,似乎会神机妙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