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为什么从体制内工作辞职?

褚逸飞


作为16年的企业HR和职业生涯教练,别人为什么从体制内工作辞职对你而言仅仅就是个参考,并不能解决你心中的问题:你到底要不要转型?

能真正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只有你自己,别人对于体制内外的利弊分析,是基于别人的人生目标和价值需求而评估出来的,却未必适用于你。

从职业生涯的角度,职业的本质是人与社会的价值交换,当然是有规律的,如下探索的思路仅供你参考,尝试系统地去回答这三方面的问题,你想要的答案可能逐渐清晰,内心可能更加从容淡定。

你到底要什么?

  • 工作对你意味着什么?
  • 工作中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收入待遇?独立自主?持续挑战?组织氛围?平衡生活?成长发展?工作环境?管理权限?社会地位?他人认可?工作稳定?兴趣满足?......不断的排序,直到将最重要的前三项明确出来。
  • 你具体喜欢学术研究带给你的什么东西?是将一个课题逐渐梳理清楚,形成体系的过程?还是将研究成果讲授给他人的过程?
  • 工作应该是有乐趣的,任何工作都存在困难,也都有让人厌烦的时候。如果你的工作在绝大多数时候都不能激发你的活力,那它可能一点点“杀死”你。因此,你最好清楚自己什么时候是快乐的,什么活动会让你全身心投入?你可以每天记录下能让你全身心投入(心流状态)并感到能量充沛的活动,哪些活动让你觉得无聊,大量消耗能量,以及你的反思。连续记录一个月,看看日常的行为数据可以给到你怎样的启发。

体制之外还有什么?

要回答你的问题,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重新定义:什么是体制?有高手总结说“所有给你带来安全感,并阻碍你成长,但你又觉得它不够好的东西,都叫体制”。所以体制是相对的,英文科研到底能带给你什么?你可以突破心中的“体制”,去探索看看“体制”之外还有什么可能?线下英语培训?线上培训?某领域的专业翻译?.......

有计划的拓展人脉,去调查,去梳理......

你可以凭什么?

本硕博一路连着读下来,你积累了哪些能力、资源?你的特色、优势是什么?“博士国内毕业学校知名度很高,美国名校公派留学一年”,这些经历可以为你的能力背书,却不是可以直接进行交换的价值。价值是你可以为客户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


坏消息是这些对内对外的探索需要一段时间,并没有那么快。

但好消息是,你发现了这个问题,你已经走在去解决它的路上。

祝福你找到自己“能干、喜欢干和值得干”的职业方向。


不讲大道理,专注解决问题。想用半年实现一个职业目标?你要找的神操作都在这里......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私信@一站式生涯教练Lucy

一站式生涯教练Lucy


我曾经也有过一段在体制内工作的经验。我之前在一个体制内的设计院上班,体制内的工作相比较其他外面的私企,都还是比较轻松的。

而我的一些同学,很多都在私企工作。他们有的人当上了总监,有的人是自己做老板,

他们的收入在几年前,就比我多个零。

我在这样的刺激下,选择了辞职创业,但是因为没有人脉,没有资源,很快就失败了

后来我在反思这段经历,我发现:当你开始去和别人相比较的时候,你就开始会迷失了自己。

别人可以做到的那些事情,是因为别人可能有他的资源,而如果换成是我们的话,却不一定能够做到。

所以辞职不辞职一定要看看自己手里有什么。


假如你也想从大学里辞职,像她一样做一个雅思老师。

你要做的第一步不是辞职,而是写写简历,投投简历,看看有没有机构招聘你。然后试着面试一下,看看自己能否有她一样的待遇。

第二步,你还需要去找寻一下其他雅思老师的生活状态,看看他们每天的生活的样子,是不是你想要的。

大学老师每天会有很多多余的时间来丰富自己,但是如果你在机构里面当英语老师的话,可能就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那样忙碌而紧凑的生活状态,是你想要的吗?你也需要好好问问自己。


总之,不要去羡慕别人有什么,而要去看看自己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未来的自己。

等你想辞职的时候,你也可以先试试趟趟水,然后再决定去还是不去。

不盲目,不冲动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职场解忧铺


以前自信心满满,现在也有点迷茫了,可能读书时太专心学习思考了,有点忽视了就业,挣钱谋生的职业规划培养吧。学的是英语,喜欢学术,因而本硕博一路连着读下来,虽然是博士(linguistics) 国内毕业学校知名度也很高,还在美国名校公派留学一年,但现在在高校,工资也就五六千块一个月,刚认识一个英语硕士,被其嘲笑,她认为文科根本就没什么科研要做,因而她现在辞去体制内工作后,专门从事GRE和托福等考试的培训,一年就挣了上百万。她看了我的工资单,嬉笑我一个月工资还没有她一天收入高。以前常常以自己科研能力还行作为,挺自豪自己有坐冷板凳的毅力,这一刻感到脸上火辣辣,心里凉哇哇。也许自己真的该转型了。



喜剧美人


首先许多人都没有资格给您解答问题,本硕博读完加上留学你应该30上下了。你的选择比全国99%的人都要丰富。


你如果想提升自己的收入,完全可以尝试向他一样做培训不必要辞去自己的职务,如果你追求金钱其实并不难做到。最简单的,你将自己数十年来的学习经验修订成课程,放到线上售卖,都会是一比可观的收入。


你那位朋友说到底也是教其他人如何考试罢了,你自己策划一些课程,结合你之前学习的经验,自己做培训工作并不会比她差。甚至你可以找到一些在做课程的机构,你只负责授课,或者录制课程视频。其余的交个他人做。


曾经我在圆桌派听过窦文涛的讲过一个故事:富商的儿子在牛津做教授,富商很担心儿子不能像他一样富有,但是儿子就是喜欢罢了。都是个人选择,不要因为自己的选择后悔坚持初心。


马云也是大学英语教师,之后去创业,我认为以你的学历参考一下他人赚钱的模式,你应该很快就能复刻出来,如何赚钱根本不是你需要担心的。如果你有自己的学术理想请不要放弃。


如果你赚钱就去了解一下众多英语培训,那里需求一大把,每年都有无数学子为了考研、应聘、留学等等事项需要英语培训,你可以先找国内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兼职看看是什么样子。


如果你觉得你做的来,你就自己辞职出来干,如果你觉得太累就寻求一些低成本的方式,比如线上课程录制后卖课这些。


这就是我的一点愚见,这次也不求关注了,如果这位题主是编的题目,我就祝你梦想成真吧。


职场谈一谈


题主已经很牛了。我这个找本科毕业的人也在筹划离开现有的央企。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体制原因。体制最大的优势是稳定,但是也熬人。如果你比较佛系,其实体制内的单位还是适合你的。但是你是个有理想报负的人,不满足现状,期待遇见更好的自己,甚至只是想赚更多的钱。那离开体制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要提一句的是关于体制改革。你会不会遭遇改革,对你来说,改革是喜是忧?作为大学老师,出去赚外快其实也不是不可能的嘛。更多的应该考虑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而不是攀比起来哪个更有面子。毕竟你的实力不差,比我们这种普通人优秀很多了,是有更多选择的


拼搏中的小斌子


简而言之,就是:体制内的好,它有;体制内的病,它也有。

我不想列举老东家存在的种种弊病,是因为我觉得一个人若是“端了饭碗喊爹,放下筷子骂娘”,终究是一件为人所不齿的故事。

有些病,是体制通病,不是哪一家单位独有的问题。

而我选择离开,也不是“老东家”哪儿不好,而是我身处其中,再看不到“能成长得更好的自己”

“员工的离职原因很多,只有两点最真实:钱,没给到位;心,委屈了。这些归根到底就一条:干得不爽。”


情场达人


我赞同,英语文科类科研确实少吧。

看个人能力,英语博士为什么不去发达地区当高中老师呢,深圳是个好地方,工资又高又还是你说的比较正式体面的工作。


你的背包我没有还


做自己认为自己对的事情,活成自己想活成的样子,人生只需要对自己负责。


职场小白客栈


体制内辞职已经快二十年了,以前在公办学校里,觉得很多人和事都流于形式,感觉是在浪费时间,于是辞职到了私立学校,经过这么多年的洗礼,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既精彩又残酷无比。正如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私立学校的奇葩人和事一点也不比其他企业里少,那些弄虚作假坑蒙拐骗之人,会抓住人心的弱点,把小人的技俩用到极致,但是往往却是这样的人反而更能混得风生水起,而真正有能力愿意踏踏实实教书的老师们反而被排挤打击边缘化。不过如果你问我离开公办学校后悔不后悔,我还是会说不后悔。因为无论怎么样你这一生都是要经历一些事情。公办学校有公办学校的优势,私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的优势,无论在哪里上班,只要不是带着混吃等死或者通过不劳而获手段抢夺别人的功劳的老师,只要自己本分勤劳,对得起学生家长殷殷期待的老师,都是好老师!


岁岁


92年女生,跳出国企,2个月的时间,在0经验0背景的情况下,转行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做新媒体运营,现已转正,薪水是转行前的1.5倍。一句话写体验:我的天空星星都亮了……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有二:

1、想对这段经历来个记录总结

2、希望可以帮到和我一样的人们

我能理解那种,在迷茫中挣扎的孤独感,以及对沉没成本不知如何处理的无助感。

(一)我放弃了在大家眼里最好的工作

当年一毕业就进国企,把我高兴坏了,有面儿,大单位!有保证,铁饭碗抱得稳稳的,福利还好。我当时就认定,这就是我一辈子的归宿了。

可是只过了1年,我就烦透了这份工作,每天早上起来都不想去上班。

为啥?今天永远在重复昨天的事情,有什么好期待的,再感兴趣的事情做多了也会吐吧。国企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你要做什么、你能做什么都非常固定,不要越界、不要有思考、不要有想法,模仿前人的做法最妥当——大家都觉得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我和我同事也不是一类人,虽说我是去上班的不是去交朋友的,可你身边都是一些比你大10岁以上、而且思想保守的大哥大姐,每天谈论的都是中午吃什么、我老婆买了什么什么之类的家长里短,要不就是A他爸是谁他妈是谁、B35岁了还没结婚这这类的八卦。我像一个局外人,而且我不想再过10多年,每天都说这些话题,而且也只能说这些。

更可怕的是,我在这份工作上看不到未来。

1.我没有背景,晋升靠关系在国企是心照不宣的秘密,往后30多年我要一直当个小科员,把手头上的事情重复30年?再说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也很难有展现自己的机会,枪打出头鸟。

2.万年不涨的薪资。我一个工作了10年的同事每个月只比我多500,太可怕了。靠一份死工资生活,虽说饿不死,但想出去旅个游都得攒半年的钱。

我不想干这个了,但是我还能干什么呢?

(二)我的转行血泪史

我想要一份晋升空间大的工作、我想要有活力的工作氛围、我想要一群年轻的同事、我想每天都接触新事物、我想让自己变成一个能独当一面的职场人……我把我的想法和朋友说了之后,都建议我转行去互联网。

程序员需要会写代码,做产品需要工作经验,销售、文员这些我又不愿意干,挑来挑去只有运营了。有想法就要去做,我在网上搜了大量的信息考察了很久,最后选择开始自行学习。

1.我刷了100+节互联网思维课程

想要融入互联网,有互联网思维很重要,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你做事情的方法。而我的目标岗位是互联网运营,那么科学的运营思维更加重要。

我在网站上听了100多节互联网职业规划课以及互联网运营的做事思维课,单运营思维我就刷了3遍。

什么用户、内容调性、有效流量、转化……都是我从没有接触过的名词,更别提什么用户调查、AB测试、内容和渠道选择了,虽然老师已经用小白的话去解释了,可我第一遍听下来还是懵的。不过这坚定了我转行的信心,原来我在微博、微信上接触到的软文的背后,是这样制作出来的,我很感兴趣,这是一个新世界。

2.我写了20+篇新媒体文章

做互联网运营,文案是基本功,而且你饱读诗书、文采飞扬不一定能写出效果好的文案;反过来,你小时候作文写不好也并不代表你写不出好文案。好文案的背后是严密的思维逻辑。

虽说我自己是宣传科员,平时也写了大量的文字材料。但是真的写不好新媒体的文章,这反而成了绊脚石。记得我写的第一篇文章,里边竟然用到了“据悉”、“表示”、“因此”这些报纸上才会出现的词,批改我作业的老师头很疼,建议我多上网,看看网民是怎么说话的。

为了让我自己说人话,有网感,刷微博、看豆瓣、刷抖音、看小红书、逛知乎、刷贴吧这些都成了我的日常必备。光看还不够,必须得多练。我在这些平台上发了大大小小20多篇文章,有故事型的,也有经验总结型的,写完了就去烦老师、烦同学,听他们的意见,然后修改再修改,逼着自己适应互联网试的表达方式。

培训班要求每个人都运营自己的公众号,把自己的公众号当项目经验去展现给面试官,要不然人家凭啥去相信你毫无工作经验,还能做好这份工作?

我的目标是,把自己的公众号当作一个产品、一个个人品牌去做,走完整个运营流程去证明自己,是有脑子、有能力做运营的。

我公众号的定位很简单,就是做小白成长记录的,一个完全没有互联网背景,还在体制内呆了那么久的国企员工怎么转型互联网的。我会发自己的成感悟、读书分享、运营基础知识等等。记录我的每一个脚印,而且也许还能帮到拿些同样想转行的小伙伴,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

ps ,我当时学习过程中用到的资料包,包括文案+互联网思维+营销策划+数据分析免费课,还有简历模板和面试作品模板等,有需要的可以自取,去我的公众号【金枪鱼要成长】,回复“转行”就能直接拿走了。

莫要私信,真的不常看知乎啦。

(三)转行之后,我的现状

学完之后我就去了北京找工作,到现在,已经入职快2个月了,提前转了正,工资还加了500,涨幅不算多,但却是对我的肯定。说说我入职后的状态吧。

1.工作氛围很年轻,有活力

同事们都很好相处,对我这个新人也很照顾,闲聊的话题不再是家长里短,而是我最近又看了哪个综艺超好笑、哪个餐厅特别好吃,相互约电影、约逛街之类的。下班一起走的时候还会相互交流工作上协同的部分,成长收获唰唰的。

大家干起活来都非常有冲劲儿,私下也会看书报班提升自己,这种氛围也带动了我自己去提升,果然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我老板是85后,没背景,27岁就自己出来创业了,和我们做在一个地方办公,完全没有老板样儿,我们diss老板、吐槽公司是常有的事儿。

你想尝试什么新工作直接跟你老大说就好,平时给的权限也很大,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连横幅上写什么都要层层上报,一套流程走下来一两天就没了。

2.生活很丰富,收入也增多了,未来可期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加入了互联网,我觉得自己的世界一下子宽阔了,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对于信息很敏感,整个人也变得有趣许多,成了朋友圈的段子手。

公司每周一、三、五都有下午茶,还养了一只猫,你困了饿了都可以稍微开下小差,管理非常人性化。不像从前,隔三岔五都有突袭检查,气氛很压抑。

现在我的收入比之前翻了一倍,消费也升了一个等级,周末去市郊爬个山、旅个游,和朋友约一家小贵的餐厅也不会肉疼。并且我知道,我如果好好干的话,收入还会有大幅度的提升,因为在这里是不论资排辈的,一切靠实力说话,很公平。

互联网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的。

------------------------------

好啦,唠叨了这么多,这半年来,有过退缩,想呆在舒适区不想去外面的世界冒险;有过纠结,会担心转行后的生活还没有现在好,也担心自己不适合互联网,做不来工作,刷课看同学转行帖子的时候又非常兴奋,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好在我终于顺利转行,怎么说呢,“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转行没有也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但也不像你想得那么困难。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