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宴群臣時,劉伯溫從哪三道菜看出殺機?

奔馬155314228


老朱宴請群臣赴宴,先上了炒蘿蔔,炒韭菜,炒青菜和一碗蔥花豆幾樣簡單的蔬菜,看群臣難以下嚥,皆面有難色。於是老朱又讓上菜,這次上的是紅燒兔子肉,紅燒狗肉,一碗燕窩羹,群臣歡心,愉快的吃喝了起來。宴後劉伯溫急忙向老朱請辭,說自己身體不好了,要回家侍奉老母,以盡孝道;養育子女,以盡人倫;還想過過“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的山水田園生活。

劉伯溫告老還鄉時,徐達前來送行,說天下太平,陛下重視群臣,為何不在京城享受榮華富貴,卻要告老還鄉呢?劉伯溫說陛下的太子去逝了,現在皇孫作為繼承人年幼無威望,陛下就擔心我們這些老臣不服新君,會對皇孫不利,想對我等下手。如果我們不留戀權勢,回家養老,那麼陛下就會放過我們;如果我們不願意離開權力中樞,那麼陛下就會送我們上西天。

徐達聽後大驚,急忙向劉伯溫請教:何以知之?劉伯溫解釋到,陛下宴請群臣就是一次試探,前面幾道蔬菜大家都不吃,說明大家已經不能吃苦了,捨不得富貴了。後來先上的紅燒兔子肉,這個紅燒兔子肉代表的是陳友諒、張士誠、元廷;接著上的是紅燒狗肉,這個狗肉就代表我們這些老臣;最後上的是燕窩羹,就是讓我們這些老臣學習燕子早點回窩,免得被做成燕窩羹。

徐達聽後恍然大悟,原來陛下是在告訴我等”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我等老臣現在就是狗兒了,如果不快告老還鄉,還手握大權,那麼被烹的就是我們了。於是徐達在劉伯溫走後,開始裝病在床,不是生病中就是緊緊跟著老朱到處走,一有機會就委婉的表達想引退的意思,或者向老朱表達他對大明朝的忠心是日月可鑑。

其他大臣依然飛揚跋扈,橫行不法,大有老子打下的天下,老子就有權享受。不久老朱再次宴請群臣,美其名曰慶功宴,這次徐達沒有被邀請,因為他臥病在床。老朱等功臣們吃喝得差不多了,下令封閉四門,火箭齊射,功臣們不是被射死,就是被燒死。

當然以上都是民間流傳的朱元璋虐殺功臣的事,事實上朱元璋殺的功臣並不多,且這些功臣都是橫行不法之輩,可謂死有餘辜。只是在誅殺功臣的過程中,牽連甚廣,許多罪不至死的人也被誅殺了,可謂殺伐過烈。


大秦鐵鷹劍士


據說劉伯溫是從朱元璋後來命御膳房加的三道菜看出來朱元璋的殺機的:

第一道:清蒸燕窩;第二道:紅燒兔肉;第三道:黃燜狗肉。

評書中吧是這樣書的,朱元璋以馬皇后過壽辰為藉口宴請了那幫他打天下的開國功臣進宮吃飯,賀個喜敘箇舊,於是個個都等著晚上打算大吃一頓的時候,菜一上來大家就蒙了,都是寡淡的素菜,清清綠綠的,別說找個肉沫了,連點油水都沾不到那種,因為大家都是有著革命的友誼兄弟,革命成功了兄弟們在家都大魚大肉的,怎麼到了賀壽卻是清湯寡水的,於是便在宴席上叫嚷開來要吃肉~(是吃貨本貨了)

是這讓摳門精朱元璋十分的不滿,自己還在宮裡開墾地種菜吃呢,讓你們憶苦思甜怎麼就那麼不樂意呢,當然,朱元璋還是面不改色的想要試探一下這些“兄弟”們,於是就有了開頭命御膳房加的三道菜。

除劉伯溫以外,大家雖有不滿但好歹有肉了於是就開始大快朵頤起來,但劉伯溫對這連上的三道菜卻是這樣解讀的。

第一道:清蒸燕窩—飛鳥盡,良弓藏;

第二、三道:紅燒兔肉+黃燜狗肉加起來就是狡兔死,走狗烹。

他便倍感不適出了慶功樓,徐達見劉伯溫憂心忡忡的也跟了上去詢問,劉伯溫就跟徐達說:“完了,兄弟,我們要大難臨頭了。”

沒過多久就有了後來的火燒慶功樓的故事。不過終究也只是民間說書,聽聽即可,朱元璋才不會那麼用這麼愚蠢的手段呢。

歡迎你在評論區發表不同的意見


財源滾滾達三江


朱元璋大宴群臣時,劉伯溫從哪三道菜看出殺機?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先從這三道菜說起,這三道菜分別是清蒸燕窩,紅燒兔肉,黃萌狗肉萌,其實大家如果讀過歷史或者經常看電視劇的話,應該很快就聯想到“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句話,我們都可以這麼快想到,那些大臣怎麼可能聯想不出來,只不過他們不願意相信罷了。

朱元璋做出這幾道菜的意思是讓這些功勳退位,因為他們很多都有開國之功,如果這個時候不除掉他們,以後怕有後患,這裡很多人會疑問,這些功臣都是當年吃肉喝酒的好兄弟,為什麼當上皇帝的朱元璋就可以下殺手,其實很好理解,皇帝以前有寡人的自稱,原則上他就是一個人,任何手下都是對手,因為他的皇帝位置是打下來的,其他人如果有足夠威望,振臂一呼,也可能把他拉下馬,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功臣很多都會被除掉,最好的結果可能就是解甲歸田,劉伯溫就是後者,他從三道菜中知道這個結果,就離開了是非之敵,但是很多人即使明白這個意思,但是還是不肯相信這個事實,選擇繼續享受昔日榮光,最後死無葬身之地。

不是其他人不聰明,而是這個事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接受,這就是所謂的捨得,劉伯溫就是捨得之人,他知道什麼時候進退,也知道什麼時候捨得,這就是聰明人,能把握度。


用戶6682186341289


歷史悄悄話悄悄給您講歷史!

草根變皇帝,朱哥是非多。關於朱元璋的段子可以說是就像那割韭菜,一茬又一茬。什麼吃西瓜,剝橘子,賜燒鵝,送枕頭……活脫脫一個皇家“段子手”!


這不,朱元璋與臣子們吃飯時又出了一樁逸聞趣事!

卻說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了大明朝,並且將跟隨自己的南征北戰的將領謀士們都封了公、伯爵。主要包括開國六公(李善長、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馮勝、鄧愈),二十八候(湯和等人)。劉伯溫因為不是一開始就跟隨朱元璋或者朱元璋有別的考慮,封了他一個誠意伯。

當然劉伯溫不是一般人,根本不在乎什麼功名利祿,對這個與自己功勞嚴重不符的封賞一點都不在意。怡然自得,也很是受用。

國家建立之後,老朱一看前途一片大好。心情是非常的不錯,朝廷開完會時就經常留下這些公侯伯爵們在一起吹吹牛,吃個飯什麼的。

吹牛倒還罷了,吃飯就要了大家的命了。朱元璋、馬皇后是窮苦出身,勤儉慣了,張羅的飯菜一般就是幹炒大白菜、清蒸大白菜、涼拌大白菜之類的。大家又不能違背聖命回家吃飯,只能硬著頭皮在宮裡湊合吃點,回家再開個小灶。

有一天的早朝氣氛達到了開國以來的最頂峰,因為這天北伐軍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明軍拿下北京,並取得了長城以內的中原統治權。朱元璋包括文武群臣都是興高采烈,多年的夢想終於造成了,中華大地完成了統一。

早朝上大家歌功頌德,精彩紛呈。臨近中午,朱元璋發話了,眾愛卿中午在宮裡吃吧,今天朕請客,下午咱們接著嘮。眾愛卿心想完蛋了,今天又要吃白菜了。

正當大家坐在席上擠眉瞪眼的時候,突然聞到一陣肉香飄來……看來今天皇上是下血本了,伙食改善了。又是青椒炒肉,又是清蒸鯽魚,還有醋溜肉絲,大家吃的那叫一個歡快。

宮內侍從們看著狼吞虎嚥的大臣們連忙勸說道:“大人們,慢點吃,還有壓軸菜呢!”

大臣們聽了都減慢了進食速度,給肚子留著空兒。終於最後的壓軸菜上來了,一共三道,先後是紅燒兔子、醬狗肉和清蒸燕窩。這下大家可激動了,這三道菜不說吃起來怎麼樣,光聽名字就讓人流口水啊!於是都爭先恐後的來吃,唯有劉伯溫冷汗直冒,如同嚼蠟!

此後劉伯溫天天跟朱元璋說自己年紀大了,腿腳不便,耳聾眼花,手腳抽筋之類的,就是想著告老還鄉,安享晚年。朱元璋開始肯定不同意啊,劉伯溫堅持不懈的辭官辭了一年多,終於在1371年,朱元璋實在受不了劉伯溫這個墨跡了,準了他的辭官申請。

在劉伯溫交掉官職離開京城這天,好友徐達出城相送。臨別之時,劉伯溫不想好友遭受殺身之禍,就勸徐達一定要明哲保身,向皇上靠齊。徐達一頭霧水,問劉伯溫什麼情況。

劉伯溫就問徐達:“還記得統一北方時的那頓皇宮午餐不?”徐達說:“當然記得啦,那燕窩老好吃了!”劉伯溫看徐達這麼中二,就跟他解釋:“將軍沒聽說過狡兔死,走狗烹嗎”。徐達一聽,頓時心慌慌,膽戰戰,急忙問道:“那燕窩就是讓大家回家窩著的意思?”劉伯溫回答:“嗯哪,這不我回老家了嗎?”


自此之後,徐達抱病在家,沒事就進宮請安,跟朱元璋拉家常,說自己身體不行了之類的。

也正是由此,劉伯溫、徐達躲過了火燒慶功樓一劫。


以史勵人


我是大史官,我來告訴你“朱元璋大宴群臣時,劉伯溫從哪三道菜看出殺機?”

劉伯溫看出朱元璋有殺機的這三道菜就是:清蒸燕窩、紅燒兔子肉以及黿汁狗肉。這三道菜不就是普通的菜嗎?劉伯溫怎麼就看出朱元璋有殺機的呢?這其中難道有什麼寓意嗎?答案是肯定的,只可惜當時沒有幾個人能夠看懂朱元璋的用意,而只有只有神算劉伯溫看了出來,所以他才逃過一劫,告老還鄉,回家養老去了。話說,有一年,馬皇后要過生日了,於是朱元璋便宴請群臣,可是,大家等著上菜大吃大喝呢!但上來的才不是青菜就是胡蘿蔔,要不就是豆腐炒辣椒,沒一樣菜是沾葷啊!各位大臣們都在心裡犯嘀咕呢?這老朱怎麼這麼摳門,都是素菜怎麼吃啊!大家可都是送了重禮來賀壽的,怎麼能只上素菜呢!平時山珍海味吃慣了,如此素淡實在是難以下嚥。

就在這時,御膳房的廚子端上來三道硬菜就是,清蒸燕窩,紅燒兔子肉、黿汁狗肉。大臣們看到如此美味的食物是口水直流,紛紛大吃大喝起來,前面的抱怨也拋的九霄雲外、忘得一乾二淨了。但是,劉伯溫看到這三道大菜上來後卻是怎麼也坐不住了,幾乎是兩股顫顫,幾欲先走啊,哪還有什麼心思來吃啊。劉伯溫看出什麼玄機了嗎?那是自然:這第一道菜:清蒸燕窩。寓意就是飛鳥盡,良弓藏;而這第二道菜紅燒兔子肉和第三道黿汁狗肉合在一起,寓意就是狡兔死,走狗烹。劉伯溫是看著這些食物,心裡想到這些後是嚇的渾身冒汗,更是未敢動筷。坐在一旁的徐達看到後覺得劉伯溫有些反常,於是問他怎麼了,劉伯溫告訴他說:“我們死定了",並把這三道大菜的寓意講給他聽,徐達聽後是心中大驚,立馬放下了筷子,是不敢動分毫。
事實也證明,這次朱元璋的宴請只不過是在試探各位大臣,後來當時吃了這三道菜的人全都死在慶功樓裡,而唯有劉伯溫和徐達二人僥倖活了下來。


大史官


皇太子朱標卻在做了24年太子之後就一命嗚呼了,這讓朱元璋始料未及,朱元璋不僅痛惜自己最愛的兒子死去,而且對於自己的接班人也更加擔憂。經過一番慎重的考慮,朱元璋最後選定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繼承皇位,從這裡我們也能看出朱元璋可真的是喜愛朱標啊!但是朱允炆做皇帝卻面臨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他年齡太小,怕是搞不定這幫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



於是朱元璋一直在想怎樣才能給這些功臣一些教訓,於是馬皇后過壽的時候,朱元璋決定接著大宴群臣的機會給這些大臣一個警醒。

在吃飯的時候上了三道菜。這三道菜分別是清蒸燕窩,紅燒兔肉,黃燜狗肉,而有一句老話叫做“鳥飛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劉伯溫領悟到朱元璋的意思,朱元璋是想要他們這些功臣的命啊,劉伯溫自然不敢動那些肉。我們大家都知道劉伯溫作為朱元璋的開國功臣,他不負眾望協助朱元璋平定了天下,所以都有這麼一句話,就是說天下三分是諸葛亮的,而一統江山的卻是劉伯溫,前朝有軍師諸葛亮那麼後面的軍師就是劉伯溫啦,所以由此可見劉伯溫的才智絕對能比得上諸葛亮。



所以,在看到這三道菜之後,劉伯溫意識到朱元璋要殺自己了,旁邊的徐達看到了劉伯溫不對勁,便問怎麼回事。劉伯溫嘆了口氣說,我們將來必死無疑啊,你看這幾道菜分明就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意,這是皇帝在提醒我們啊!

當時劉伯溫很聰明,他看到現在的狀況就急忙跟朱元璋說,自己的身體不太好,想要回家照顧自己的老母親,想要照顧自己的妻女儘儘孝道,而且自己現在也老啦,想要過一些山水田園的生活,所以想要告老還鄉朱元璋就答應了。現在這時的另一個功臣也感覺到了一些苗頭,趕忙去問劉伯溫,劉伯溫對他進行了一番點撥,而這個大臣也為了逃命,就也跟朱元璋找一些理由說自己不幹了。



獨秀文苑


朱元璋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其實他這個人不僅有能力,也善於揣度人心。朱元璋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十分的篤定,他所挑選的太子朱標是嫡長子,而且仁厚慈悲,這些都是朱元璋很喜歡的。可是朱標這個人也有一些缺點,就是膽子太小,他太懦弱,朱元璋擔心日後朱標無法服眾。為此,朱元璋就找來一頭牛,然後將這頭牛車裂,讓朱標在旁邊觀看,據說,朱標在這次之後就大病不起,後來就過世了。可見朱元璋當時為了讓朱標試膽是下了功夫的。朱元璋對太子都如此,對大臣自然更加不客氣,也對大臣有所猜忌。

有一次,朱元璋要宴請功臣,當時正趕上馬皇后過生日,所以就藉著這個由頭,在宮中宴請大臣。在場的都是對明朝有功的大臣,他們進宮的時候都很風光,可是誰都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吃飯可沒有那麼簡單,朱元璋是另有目的。朱元璋看到大臣們都在場,就讓人上菜,可是端上來的菜都是素菜,根本就沒有什麼葷腥,大臣們看了之後面面相覷沒有人動筷。大臣們不吃自然是有原因的,第一他們沒有想到,畢竟這是馬皇后的壽宴,誰會想到端上來的都是水煮菜一樣沒有食慾的菜餚。第二他們吃慣了山珍海味,早就對這些粗茶淡飯不感興趣了。

朱元璋看到大臣們都不吃,就讓人再上菜,而這一次上的菜讓劉伯溫出了一頭汗。因為朱元璋讓人上的三道菜都暗含深意,第一道菜就是清蒸燕窩,這道菜在劉伯溫看來就是六個字“飛鳥盡良弓藏”。其餘兩道菜是兔肉和狗肉,很明顯就是“狡兔死走狗烹”。所以劉伯溫早已看出了朱元璋的用意,而大臣們看到這些美味佳餚都馬上吃起來,根本就沒有在意究竟在吃什麼。宴席結束後,劉伯溫就提出要告老還鄉,後來有人詢問劉伯溫為什麼要這麼做,劉伯溫就說明了緣由,他還推斷朱元璋馬上就會開始誅殺功臣。

其實朱元璋第二次上的三道菜確實有誅殺功臣的含義,第一次上菜他是想要看看這些大臣還能不能吃苦,結果朱元璋發現,這些大臣都已經不復往日了,所以已經下定決心要殺掉他們。後來確實有很多功臣都被朱元璋除掉了,朱元璋作為統治者,還真的是手段殘忍又毒辣。


歷史課課代表


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大肆屠殺功臣這件事歷來都是被後人詬病的。

當然了對於朱元璋來說,他要殺的人都是可殺該殺之人。至少在他看來,這些人頭上都是長有反骨的,若是不殺他們,日後也許他們就會威脅到朱家江山的安危,畢竟朱元璋一旦去世了,那些猛如虎,狡如狐的文臣武將就會開始原形畢露了。

若是那個時候,他們想要造反,朱元璋可就無能為力了。

當然了朱元璋因為愛殺人,所以,很多野史小說家捕捉到這個信息之後,他們也在這個上面做文章。

這就導致了有些朱元璋殺功臣的事件,有些是真的,有些是杜撰的。

其中題目裡所說的,朱元璋大宴群臣,劉伯溫從三道菜裡看出了來自朱元璋的殺機。這就是野史家杜撰的。

他們之所以杜撰這個故事,就是想來證明劉伯溫的聰明與與眾不同。

我們看看劉伯溫是如何與眾不同的,他又是如何洞悉到來自朱元璋的殺機的?

話說朱元璋稱帝之後,專門建立了一個慶功樓。

他想以慶功的名義,把所有的功臣都給請來,然後把整個樓全部給燒了,這樣所有的功臣,就全部給殺死了。

正是在這個慶功宴上,他們吃飯的時候,劉伯溫洞察到了朱元璋的真實意圖。

當朱元璋給他們上菜的時候,有三道菜引起了劉伯溫的注意,這三道菜還十分的有意思,分別是狗肉、兔肉和燕窩羹。

相信所有的功臣,尤其是開國功臣,都是對狗肉和兔肉、鳥肉特別的敏感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有一句老話叫做,“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我們都知道春秋的時候,文仲幫助越王勾踐滅了唯一的勁敵夫差,越國從此走向強大。可是,在越國變得強大之後,文仲就被勾踐給殺了。

漢代的時候,韓信幫助劉邦打敗了項羽,統一了天下。劉邦當皇帝的時候,就要開始除去異性王了,所以,韓信也被殺了。

這就是所謂的“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你說,開國功臣們當看到這幾個菜的時候,是不是特別的緊張。這說明朱元璋要對他們下刀了。

所以,劉伯溫就是通過狗肉、兔肉和燕窩羹覺察出來了朱元璋的殺機。

當然了因為劉伯溫察覺了這個來自朱元璋不友好的動機之後,他就把這件事告訴了徐達。

他們兩個人商量了一下,就去找朱元璋,說自己的身體不舒服,需要提前離場。就這樣,他們兩個死裡逃生了。

儘管這一次朱元璋沒有殺掉劉伯溫和徐達,但是,他們兩個最終的死亡,也是和朱元璋有關係的。

我們都知道後來徐達得了病,是不能吃鵝肉的,但是,朱元璋派人看徐達的時候,偏偏給徐達吃鵝肉。

這說明朱元璋就是想要徐達的命了,若是徐達真是因為吃了鵝肉死亡的,那朱元璋就是兇手。

當然了還有一種說法是徐達的死,是和朱元璋沒有關係的,他就是因為生病無法治癒而最後走向死亡的。

但是,劉伯溫的死就和朱元璋有關係了。

眾所周知,劉伯溫是和李善長是有矛盾的。但是,在劉伯溫生病之後,朱元璋卻派了李善長去看望劉伯溫,李善長就藉著這個機會,把劉伯溫給幹掉了。



靜淨敬境


首先聲明,以下非歷史,只是民間故事。

題主所問的“劉伯溫從菜中得知朱元璋想殺他們”的事件,源自民間“朱元璋火燒慶功樓”的故事。



“火燒慶功樓”的故事從未出現在史書記載中,哪怕是野史,它只是出現在《大明英烈》、《明英烈傳》等評書中。而且現在早已證實這個故事是虛構的,非史實,同時“慶功樓”在真正歷史上也是不存在的,不過這座樓倒是有原型的,那就是建在南京的“忠勤樓”,當時朱元璋為了方便與朝中重臣商談軍國大事,於是就特意建了這座樓,寓意“忠貞愛國,勤政愛民”。

當然題主既然問了,那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啦,不過聲明這不是正史,只是故事。



話說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國大明。而後在二年的時間裡,朱元璋基本平定全國,元朝都城上都被攻佔,元皇帝被趕出中原。平定全國後,朱元璋在南京大封群臣,一共封了25位公爵,79位侯爵,12位伯爵,11位子爵,23位男爵。

朱元璋本想著是讓他們一起與自己的大明同享萬世之富貴的。只是這些功臣大部分都是窮苦出身,一朝得志,自然就開始忘乎所以。在有了巨大的特權後,他們顯然已經忘記了自己曾經的身份,他們在地方上恃強凌弱,欺行霸市,逃稅漏稅,貪汙索賄,燒殺搶奪,可謂是無惡不作,喪心病狂。再加上有些功臣甚至還私造兵器,私用皇家之物,更是欲圖謀反。



最終這些開國功臣種種的不法行為讓朱元璋下定決心要除掉他們。在朱元璋看來,這些功臣嚴重威脅到了明朝的長治久安,尤其是那些有異心的功臣更是會危急到自己子孫後代對於天下的統治,所以對於他們必須要除之而後快。

如此,朱元璋在下定決心要除掉他們後,他就開始謀劃了除掉他們的計劃。畢竟要對他們動手,必須得一網打盡,不然容易打草驚蛇,逼他們造反,到時候會很麻煩。所以最終朱元璋決定借慶功樓落成的機會,將他們全部聚攏到慶功樓的酒宴上,然後燒掉慶功樓,讓他們全部葬身於火海中。



當然,朱元璋或許還是念及這些功臣曾經的功勞的,他或許也想放過那些還有悔過之心的功臣。所以在宴席的過程中,他在上菜的次序和菜品上做了一些手腳。

他先是讓人上了一些平民家庭的素菜,其中就有道朱元璋最喜愛的“翡翠白玉湯”,他想看看這些功臣是否還能想起曾經所過的苦難日子,還能不能忍受的了曾經的苦難日子。可是結果卻讓朱元璋十分的失望,那些功臣一看到居然是平民家才會吃的菜,就瞬間沒有了動筷的心思,雖然偶爾吃一口,但是從他們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來,他們對此十分不喜歡。



此時朱元璋看到此景,心裡已是失望透頂,但是此時朱元璋並沒有表露出憤怒的表情,他依然是笑嘻嘻的看著這幫曾經與自己出生入死的功臣們,但這種笑認真看起來就是冷笑。隨後,朱元璋就讓人接著上了紅燒兔肉、燉狗肉、清蒸燕窩等幾道菜,這時候那些功臣們一看到這些,頓時就沒有了之前那樣難看的表情,他們紛紛拿起手中的筷子高興的吃了起來,全然沒看到朱元璋那越來越陰沉的臉。

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劉伯溫。劉伯溫從進慶功樓的那刻起,他就有點懷疑朱元璋的意圖,因為他發生慶功樓所採用的木材都是極其燃燒的松木,按理說作為木質結構的樓用的應該是不易點燃的木頭,這不得不讓人懷疑朱元璋的意圖。而後,劉伯溫又發現,慶功樓整座樓牆的內部都是空的,這就更讓懷疑了。



所以進來的那刻起,劉伯溫就已經有了提防之心,他就時刻注意著朱元璋的動向。而後在朱元璋上了那三道菜,他就斷定了朱元璋想殺掉他們了,那三道菜的意思顯然就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隨後劉伯溫就一直盯著朱元璋,他故意坐著朱元璋的衣角,然後裝醉。 酒過半巡後,朱元璋見他們都醉了,也就放心的離開了,他開始準備實施計劃了。而劉伯溫見到朱元璋走,也趕忙追上,同時被劉伯溫提醒過的徐達也緊隨其後。之後在他們離開沒多久,身後的慶功樓就突然籠罩在熊熊烈火中。如此,赴宴的功臣就這樣全部葬身在火海中。



而劉伯溫和徐達則因早發現了朱元璋的意圖,這才逃過一劫。

當然以上純屬虛構。據考證“火燒慶功樓”其實是清朝政府為詆譭、妖魔化朱元璋而編造出來的謠言,沒有任何的真實性。“火燒慶功樓”最早出現的地方就是在清朝才開始流行的《英烈傳》一書中,而事實上《英烈傳》就是清朝政府為了配合文字獄、改毀古書等滅絕漢文化而授意一些文人篡改曾是歌頌朱元璋的小說《皇明英烈傳》而成的。



在這本被篡改的《英烈傳》中清朝為了顯示自己的正統性與合法性,也為了顯示自己的偉大,他們在這本書中就加入了許多對朱元璋汙衊及醜化的內容,而“炮打慶功樓”就是其中的一個用來汙衊朱元璋的內容,因為在原版《皇明英烈傳》書中是沒有這個內容的。


澳古說歷史


提起歷史上有名的樓臺你會想起哪一個?曹操搭建的銅雀臺?名震天下的岳陽樓?要說這些跟朱元璋搭建的這個都不算什麼,因為正是在這個臺上舉行的一場宴會,大明王朝的權力迎來了一場洗牌。

此臺名叫慶功臺,論規模和精巧它遠遠趕不上銅雀臺和岳陽樓,不過卻因為一場宴會得以留名天下。

這天老朱突然心血來潮,想起了他那幫一起打天下的兄弟,想跟他們一起吃個飯。皇帝吃飯講究排場啊,於是他就讓人搭起了一座兩層高臺,以作慶功之用。

臺子很快就搭好了,老朱就叫手下的人去邀請他的這些老兄弟,一起前來赴宴。

到了約定的日子,徐達第一個到達慶功樓,他來了之後,劉伯溫緊跟著就來了,接著湯和、常茂、沐英等人陸續也到了慶功樓。

幾個老哥們兒平常公務繁忙也沒有時間一起敘舊,整好趁著這個機會,幾個人就拉起了呱。話說了很久,眼看就過了飯點了,可是朱元璋還是沒有現身。常茂脾氣暴躁,肚子這個時候咕嚕嚕的叫,他嘟嚕著,這皇帝大爺是給咱們準備什麼山珍海味了,怎地到這個點還不到呢,咱們幾個人都快要餓死了。

話說著老朱就帶著隨從到了,幾個人趕緊恭迎聖駕。老朱跟老兄弟們寒暄了幾句,單獨笑罵了常茂幾句,就你小子叫的敞亮,待會兒可要多吃點。



很快飯菜就上來了。可是幾個人遲遲沒有下筷子,這又是為了什麼呢?

原來這盤子裡裝的盡是蘿蔔、白菜、豆腐這樣的素材,全然不見葷菜的影子。這讓吃慣了葷腥的眾人可無從下嘴。老朱見了一笑,他先吃了一口豆腐說道,這要擱以前過苦日子的時候,可是連這個都吃不到哦。然後一揮手,讓手下的人把菜撤下了,又上了一桌子菜。

卻看這都是什麼野味?只見幾個盤子裡齊整整的擺著紅燒狗肉,滷鵪鶉,油燜兔肉,還有其他的幾個葷菜。這下兄弟們可高興了,紛紛大快朵頤,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這邊劉伯溫看著滿桌子的酒菜,卻一口未動。悄無聲息的離開了慶功樓,徐達跟他坐的近,看劉伯溫離開了,他也湊上來問老劉為什麼不打聲招呼就走,連口菜都不吃,這不是不給皇帝面子嗎。劉伯溫嘆息一聲,他問徐達是否注意到了桌子上的菜,徐達不解。

劉伯溫緩緩地說道,飛鳥死,良弓藏,狡兔盡,走狗烹。皇帝這是要殺我們啊!

徐達大驚!與劉伯溫掩面而泣。

而後徐達與劉伯溫告老還鄉,從此不再過問政事。而臺上諸人,幾乎被朱元璋屠戮殆盡。


以上所說,其實全是民間傳說,不足為信。正史記載並沒有這件事,完全是清朝為了招徠明朝舊臣,汙衊朱元璋的,純粹是子虛烏有。

大家權且一聽,不同於正史的嚴肅真實,徒增趣味。不足為信,不足為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