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領導提拔為中層之後,為什麼我反而不開心,過得不如從前?

徎筅鉎


人們常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拓展到職場上來,大意就是“不想當領導的員工不是上進的員工。”但在職場上確實存在這樣的現象,有的員工被單位提拔為中層後,卻並不開心,反而覺得不如以前,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我單位的小李就是這種情況:

年前,單位副職退休了,小李被提拔為公司副經理,換了單獨的辦公室,不用和我們一起擠在大廳裡辦公了,但小李卻有些悶悶不樂,開始,我還覺得他有些矯情,別人想提拔還沒有機會呢,他反而還不願意,不過,過了一段時間,才知道,當公司中層領導,實在是不容易。


一、從基層提拔,很難建立威信。

小李是從基層提拔上來的,原來的同事變成了下屬,同事們也一時適應不了角色的轉變,不把他當領導看。有時候大領導交待的工作,讓他安排下去,下屬們卻不當回事,引不起重視。有時候就會耽誤事,他又不好意思指責大家,有時能自己乾的,就默默幹了,一個人實在不行,才請大家幫忙,弄得大家好像是給他乾的似的,有時還要讓他請客才能完成。


小李心裡也明白,這是大家對自己破格提拔有意見,又不便明說,就變相的難為他,單位大領導也不是不知道這種情況,但卻裝作不知道,還把難安排又得罪人的活都一股腦的交給他。


二、缺少為上級領導“背鍋”的覺悟。

在單位幹中層,幹好了,是領導有方,幹不好,是自己能力不行。上任之初,小李沒有明白這個道理,吃了不少虧。


例如有一次,上級部門來單位檢查工作,因為來的比較急,大領導沒有做好迎檢的準備,在彙報工作時,由分管領導小李代為彙報。因為正好彙報的內容是小李擅長的技術領域,因此,彙報的很全面,上級領導也很滿意,對單位工作提出表揚,並給了一個集團公司評先進的名額,只是上報時名字不是小李,是單位大領導。


還有一次,小李和大領導一起去集團公司開會,以前遇到這種情況,回來後大領導一般都會在微信群裡傳達一下上級精神,可這一次,大領導忘記了。集團交待的工作沒有及時完成,於是,大領導就說是交代給小李傳達,小李忘記了,還批評他,工作不主動,不能及時安排好工作。小李想,如果自己主動安排了,領導又會不會說自己目中無人,越俎代庖了呢?真是幹也不行,不幹也不行,兩頭受氣。

三、人際關係複雜,疲於應付。

小李性格內向,不善與人交流,本來只在技術崗位上,但因為技術很好,在業內比較出名,也許,這也是被提拔的理由吧。但提拔為副職後,很多時候,需要他出面處理一些人際關係,特別是外部公關之類的關係。有些比較棘手的,大領導不便或不願意出面的,都交個他,他一下子適應不了,處理結果經常達不到大領導的要求,大領導不滿意,他也委屈。


那被提拔為中層領導後,怎麼才能儘快適應新身份,幹好工作呢?小李經過鄭重考慮,決定開始主動出擊。

一、同領導溝通,表明態度。

首先和單位大領導溝通,向他請教如何管理好員工及怎樣幹好工作,取得領導的支持。領導其實也不是不通情達理的,之所以沒有出面為小李說話,幫他建立威信,也是看到小李對提拔的事好像並不積極,工作上也缺少熱情,才作壁上觀的。


現在看小李態度謙恭,誠心求教,即使是為了工作,也會幫助小李儘快適應,自己也好有個幫手。因此也真誠的提了幾個建議,並且也在全體職工會上,對小李的工作安排和權限公佈了一遍,特別是以後工作考勤、績效及請銷假歸小李負責,沒有特殊情況,大領導不再幹涉。這樣,小李手中有了實權,下屬們也不敢再做過分的事。


二、和下屬交流,搞清定位。

開過全體職工會後,小李也找機會,分別和下屬們做了交流,告訴下屬們,自己既然已經被推到這個位置上了,只能幹好,希望同事們多支持工作。如果有意見,可以溝通解決,也可以直接向上級領導反應。但在上級領導的處理結果出來之前,對自己的工作安排要服從。自己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能照顧大家的一定會照顧,但絕不會因為某一個人違反原則徇私,也請大家理解。和大家談過後,大家也意識到以前對小李是有些過分了,紛紛表示以後支持他的工作。


三、快速適應,積極成長。

內部搞定之後,對外關係上,小李也快速瞭解了公司的對外關係,理清思路,積極鍛鍊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通過私人拜訪,領導介紹等形式建立了自己的人脈圈子。總之,通過各種方式儘快融入到領導層中去,慢慢學會用領導的思維考慮問題,明白自己在公司中的定位。在單位中,自己是承上啟下、上傳下達並負責執行的中間人物,一定要做好橋樑和紐帶的作用。


總結: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小李終於適應了新崗位,新身份,又能開開心心的工作了。在職場中,希望大家都能有機會實現自己更高的價值,當機會在面前時,要牢牢抓住不要錯過。


職場頑石


與你有同樣的感受!

我是2016年由普通員工晉升至基層管理崗,也就是班組長,當時就感覺心裡有點沒底,主要是太年輕,管理的下屬都是大我二十歲上下的員工,可想而知,甚至是所有人都不看好,但是上面還有部門經理,相對來說有人頂著。2018年,公司中層競聘,我成了部門副經理,沒設正職,基本由我來主持部門工作,這個事弄的我一點準備都沒有,心裡的擔憂就不用說了。不過,現在已經兩年了,確實感覺比較累,付出的和增加的收入相比,感覺相差懸殊,談談個人一點感受:

一、屁股決定腦袋。這句話有點粗魯,但話糙理不糙。你所在的位置,決定你所想所思,考慮問題的深度和角度,所以感覺很累。俗話說,不謀全局者,難以謀一慮,你要從部門全局出發,提高一個站位思考,上要服從上司,讓高管滿意,下要安撫員工,讓大家願意跟著你幹。所以說,想的問題要比原來多很多,自然人就累了,大腦的累才是真的累。

二、人際關係變複雜。到了中層,你的視野也隨著變得開闊了,看到的聽到的都提高了一個層次,接觸的人也不一樣了,處理部門內部事宜的同時,還要兼顧其他部門的態度,人與人之間的難免利益衝突就多了,如何處理好這些事情,也成了你的一個新任務,人際關係的處理是最難的,慢慢就厭倦了。

三、心理上的委屈。難免經常受到上面的,同級別的,以及下屬的一些委屈,又無法言語,憋在心裡。時間久了,就有內傷了,心就累了。

四、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進入中層以後,可能收入上會有一定變化,但閒暇時細思,自己付出了多少,因為職責所在,別人都能推,你只有接招的份兒,但又收穫了多少,兩者一思,真的令人不想繼續幹下去,越幹越沒勁!

不知說到的有幾點,這是我的一些體會!


日常七八


這跟人的性格有關。

以前還有一個新聞,有女同志被提拔到鄉鎮工作,拒絕了,然後被處分。

有的人天生就不喜歡折騰,喜歡過簡簡單單的生活,不喜歡管別人。我一個親戚也是,移動營業廳裡面,領導讓她當營業廳店長,她卻不想幹。

首先是工資提高不多。

其次要管理這麼多人,不好管。

第三本身就不喜歡管人。工作結束後安安心心回家多舒服。

我估計你就是屬於這樣的人。

但是不能拒絕,熬過這一段的適應期就好了。


談笑閣


沒適應角色的轉變,沒找到合適自己的方法。我03年畢業工作,施工單位做起,項目資料員。06年聘為項目副經理,原來的工長什麼的都成了我的下屬,從50歲到30歲都有,也是經過了大概小半年的時間才一個個拿下,期間也是各種難受。別急,堅持下去,找到方法就好了。


marschina


在企業中提拔為中高層管理者,是每個職場人夢寐以求的目標!據數據表明,有近半數的職場人晉升到中高層後,反而工作的不開心,那麼,究竟為何?

普遍存在的現象:

企業中的管理者,往往是半路出家,原來在基層專業崗位乾的不錯,擁有不錯的技術或業務素質,也不乏工作的熱情;到提拔到管理崗位後,不得不面臨著角色轉換的問題:

1.原來只要管理好自己,現在要管好一個隊伍;

2.原來只要做一件事情,現在要負責一攤子事情;

3.原來是聽人指揮,現在要不斷地向上級請示,與同級商量,協調下級;

管理者的角色轉變與角色認知決定了管理者的工作成效。

管理者的工作現狀:

1.依靠個人努力完成任務,喜歡抓具體業務;

3.雖有目標,但缺乏目標控制;

4.不善於、不習慣做計劃;

5.救火現象普遍;

6.未接受系統的管理技能培訓;

7.認為對人的管理是人事部門的事,不善於招聘、選拔培訓、激勵下屬;

8.未建立有效的工作團隊和工作網絡。

如果你在管理中有這些現狀存在,工作起來肯定很苦惱,那我們需要怎麼提升管理能力呢?

首先我們要理解管理是什麼:管理是為了實現某種目的而進行的決策、計劃、組織、指導、實施、控制的過程。管理的真諦是聚合企業的各類資源,充分運用管理的功能,以最優的投入獲得最佳的彙報,以實現企業既定的目標。管理的目的是效率和效益,管理的範疇是人財、物,管理的本質是協調協調的中心是人。

其次我們要理解管理的五大職能並結合企業實際充分運用到工作中去:

1.計劃職能:決策性職能,是首要職能,它作為管理的主線,貫穿於管理的全過程;

2.組織職能:執行性職能,是為了實現目標,對活動進行合理分工,合理配備和使用資源的管理活動;

3.指揮職能:執行性職能,擔任指揮工作,具體指導相關工作業務開展;

4.協調職能:執行性職能,企業的一切工作都要協調配合,在工作中做到先後有序,有條不紊,協調是一種平衡運動,使各種配備適合於實現目標的需要,確保目標與經營之間的協調一致;

5.控制職能:保障性職能,是對實現計劃目標的各種活動進行檢查、監督、和調節。

再次我們要理解管理者的三個維度:

1.作為下屬的管理者(下級):是執行者,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務是你的義務;是責任者:必須為本部門所有情況承擔責任;

2.作為同事的管理者(平級):是合作者:請站在他人立場上,瞭解他的需要,並盡力提供配合;

3.作為上司的管理者(上級):是領導者:確保員工以高度熱情、信心來完成任務;是指揮者:合理組織人力財力、與物力,以確保任務完成;是教練:能夠發現員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並及時提供指導與培訓,以改善他們的行動。

最後作為管理者,我們應該做一個優秀的跟隨者,一個卓越的帶頭人,一個積極的合作者。用科學決斷力、統籌協調力、超強執行力、嚴謹組織力、高效溝通力來高效完成企業賦予的各項任務目標,使自己在工作中步步高昇!

關注 ,共同成長!





企業管理研習社


提拔成中層以後,日子過得不如以前了,這個很正常。

以前做普通員工的時候,只要最好份內的事情,到點下班。該吃該喝該玩儘管去耍,根本不用操心工作上的事。做了中層就不一樣了,除了做好份內的事情外,上下級關係需要你去協調。對下面要安撫好,讓大家安心工作不能出亂子,對上更要服務好,交待的任務要完成好,讓領導對你的工作能力和成果認可。這些都是要操心的事。萬一工作上出了什麼問題,那可都是你的事。下面的人指望不上,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看你笑話就不錯了。上面更指望不上,有了成就是他們的,出了差錯可就全是你的責任了。

所以說.,領導不易幹啊!尤其是現在的環境下,更是要小心翼翼的。


心靈大蘿蔔


這種情況其實很普遍,通過多年不斷的努力,終於被提升到管理崗,雖然職位提升了,但是個人狀態、職場角色卻始終轉變不過來,把自己搞的身心疲憊,這時候你需要靜下來,自我反省,找下是哪邊出了問題,及時做調整和改變,否則只會越來越累。

工作職能的轉變

以前作為底層員工,只要盯著自己手裡的活及時完成就行了,現在盯的是整個團隊,要了解團隊中每個人的特點、優勢和劣勢,把對接到的任務和指標進行規劃和拆分,合理的分配到每個人手上,實時關注每個人的工作進度和完成情況。像題主這種因為業務能力突出被提升上來的管理層經常容易轉變不過來,還是習慣一個人悶頭做事,下面人搞不定的就自己拉過來搞,員工做的慢一些自己也不放心,也拿來自己跟,成了接盤俠,每天跟在員工後面擦屁股。而員工也因為工作一直不被肯定鬱鬱寡歡,整個團隊氛圍岌岌可危。業績出不來,上級領導發脾氣,對你又是一陣亂吼,此時感覺就自己像是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


人接關係的轉變

之前的同事都是平級,上班一起工作,下班一起喝酒,一起吹牛一起議論領導,現在你成了領導,有的人會支持,有的人會不服氣,雖然嘴上不說,但是也在慢慢疏遠。平行部門的溝通協作,上下級之間的銜接疏通,每天都在不停的各種溝通各種協調,有時難免溝通不暢發生口角,人際關係直接從工作影響到生活。

心理狀態的轉變

部門業績上不去,團隊氛圍不融洽,平行部門不配合,人際交往不順暢,導致上面領導對你有意見,下面員工對你有怨言,心理壓力不斷增加,導致心態失衡。

這一切怎麼破?

1、增加溝通

首先你需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增加和員工的溝通,瞭解和發現每個員工的狀態和問題,及時的去進行協助調整,多和員工增加互動,讓員工多提意見和建議,對於合理的建議積極採納,積極創造員工在部門裡的存在感和成就感,同時定期的舉行團建,拉近和同事之間的關係。

2、制定部門規則制度和獎懲機制

無規矩不成方圓,公司有公司的制度,部門也要有對應的規矩對員工進行管理,當人情說不動的時候,只能用規則來對員工進行約束。同時設立獎懲制度,做的好的獎勵,做的不好的處罰,提升員工的積極性,從而提升工作效率和業績。

不要什麼都抓在自己手裡,你也不可能所有事情都親力親為,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多給員工試錯的機會,多給他們鍛鍊的機會,這樣他們才能儘快成長,而你才能徹底解放出來,將更多的精力轉移到管理或者說是部門的發展上面。


管理是一門藝術,需要你去慢慢的熟悉和掌握,這個急不來,多給自己試錯的機會,相信你一定可以成功轉型的,加油!


D叔說個事


體制內,提拔叫做“壓擔子”,意思是讓你去挑更重的擔子。生活中,你本來挑20斤水,現在挑200斤水,你不累才怪呢?其實,歸根到底,你還是處於職場的底層,小中層而已,還是要具體做事的,等你到了高層,不用具體做事了,你才能做到可輕鬆,也可不輕鬆,你有選擇權,就好辦了,想做事就累,不想做事就輕鬆。

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從底層到中層的不適應。原來一個人吃飽了不餓,現在要管一個部門的溫飽,責任、壓力、操心自然就大了。比如,下屬負責一個環節,做完了就回家去了,啥事也沒有了,當然輕鬆了。中層還要盯著八個環節,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中層都走不了。所以,當兵有當兵的舒服,當官有當官的煩惱。

第二,能力上還在過渡期。比如,我當年從大頭兵提拔為中層副職,但是沒有正職,相對於直接領導一個部門。原來只負責一個崗位的工作,現在要負責一個部門八個崗位的工作,對其他七個崗位的工作並不熟悉。其他員工心裡也是“不服”的,知道你不懂,故意給你製造麻煩,想看你的洋相。但是,作為中層,部門出了問題,當然自己要扛,所以,對所有崗位工作都要清楚,才能駕馭一個部門。能力上需要一個時間去彌補,能力上來了,工作壓力也就卸了。

第三,面對的矛盾突然增多了。當兵的時候,跟這個有點矛盾,跟那個有點矛盾,無非就是因為說話態度不好了,拿快遞不說謝謝了,等等。你當上中層之後,面對的矛盾就太多了,上司的臉色,平級的抱怨,下屬的軟對抗,要求人,要擺平事。手裡握著下屬的升遷大權,看似是權力,其實也是責任。你不提拔誰,誰就恨你一輩子。這些矛盾,都讓人焦慮,自己消化不了,當然就不開心了。

第四,慾望也大了,追求也高了。當兵的時候,想當中層,當上中層的時候,就想繼續爬。你當兵的時候,吃頓飯一兩百元,你當中層的時候,請人吃飯一兩萬。視野大了,心也野了,追求的慾望不斷抬升。可是,你攀比心態重了,收入並沒有跟上,壓力大了,操心的事多了,收入上並沒有大幅增高,就會覺得不合算,當然開心不起來了。


職場火鍋


有些人提拔到中層管理崗位之後,都有一段不應期,這屬正常現象。但從表述的問題來看,你被提拔中層以後反而過得不開心,那隻能說明你現在目前的崗位上,還沒做到得心應手。這主要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你是從心理層面還沒有適應這個崗位;另一方面主要是你還沒有充分為這個崗位做好應有的知識儲備與技能。可以說,中層崗位在一個企業當中,他的角色定位非常重要,他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一個重要工作崗位,主要的目標是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資源,通過一系列的管理手段達成或超額完成上級領導給予的目標任務。如要做好一個企業中層管理崗位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有效溝通。中層崗位上面對著領導,下面對著員工,所以說在日常工作當中一定要做好相應的溝通工作,一方面把領導的戰略意圖及要求有效地傳達到每位員工;另方面要向上級領導為本部門積極爭取更多的人力、物力資源。2、目標任分解。中層崗位是屬管理崗位,涉及到管理崗位,就不是單兵作戰,應充分發揮整個團隊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做好目標任務的分解。3、團隊激勵。在團隊管理當中,需通過各種方式、方法充分激勵團隊當中的每一個成員,使其能最大化地完成相應的目標,那整個團隊的目標就會引刃而。4、流程標準。在工作中,我們要依據本部門的工作要素制定好相應的工作標準及流程,這樣所有員的工作才能做到有章可循、循章必嚴、事半功倍。5、樹立榜樣。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建立獎勤罰懶、公平、公開的榜樣機制,這樣使優秀的員工動起來、落後的員工慌起來,形成人人爭上游的良好工作氛圍。6、有效授權。涉及管理工作,一定要學會有效授權、放權,而不是自己單打獨鬥。有效授權不僅能充分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還可以使自己做到輕鬆化管理。

   當然,這些只是企業中層管理崗位的大致工作要點,細分還有很多內容。想進一步瞭解,大家可以一起溝通交流!



道老闆


被提拔為中層之後,是職場的一大進步,跨上了更高一層的臺階,可喜可賀。

為什麼過得不如從前開心,我猜想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工作職能轉換的不適應

提拔為中層之後,個人的工作職能,會發生轉變。原先一個人勤勤懇懇工作,把所有的工作都完成好就可以了,所謂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作為一箇中層,主要的工作職能不是靠自己去完成工作,而要起到管理的職能,帶領團隊或者部門完成工作,確保團隊的整體績效都很優秀。

這樣的話會面臨一個工作方法、工作方式的轉變。也許在提拔之初,一下子還沒有適應這種巨大的調整。所以,會感覺到工作有點力不從心,比較吃力,比較辛苦,工作壓力會,難以適應,需要進一步調整。

二、管理中碰到困難

你在管理團隊的過程當中,可能碰到了一些不服你管的人或者是一些刺頭。

每個單位中總會有一些難管的員工。因為你剛剛提拔為中層,你的資歷還比較淺,你自身氣場可能也不夠強大。

而在團隊當中的老油條,他們本來就比較難以管理,碰上你這個年輕的中層,會認為軟柿子好捏,所以會處處為與你作對,故意不服從你的管理來試探你。

三、人際關係發生變化

原來你作為員工的時候,你與一些同事是好朋友,或者關係較好。當你晉升中層以後,你們的關係必然會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有的就直接從朋友關係轉變成了上下級關係。

他們不太適應這種轉變,或者原本你們就存在一定的競爭關係。因此,當他看到你的進步之時,未免心裡有些不爽,會故意疏遠與你的距離。這樣的話,你會有一種友情的喪失感,或許他們在工作上也不一定會全力支持你,進而給你造成更大的壓力。

四、領導對工作不太滿意

提拔為中層之後,領導往往會很快給你壓擔子,甚至會給你額外的工作,以此來考驗你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因為工作適應期還比較短,所以你可能難免在工作上會出現一些差錯。領導由此會對你的工作產生一些不滿。面對領導的不滿意,你可能會感覺到壓力重重。

或許就是這種種因素疊加在一起,造成你在短時間內承受太大的壓力,覺得不開心。

面對這些困境,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來改變現狀:

一、首先要從心理上調整好

你要明白目前的困境只是暫時的。一個人被提拔到中層崗位上,面臨全新的要求,陌生的管理內容,需要一段時間來調整和適應。對自己寬容一些,給自己足夠多的時間來適應。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你在這個崗位上越做越長,你必然會越來越適應這個崗位。從新手變成熟手。所以不要怕,來日方長。

二、其次你要積極爭取領導的重視

任何工作的順利開展,領導的支持必不可少。平時可多向領導彙報工作情況、工作打算。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及時向領導尋求支持和指示。碰到工作中的困難,自己思考出方案後,可以向領導請示,請領導幫助你出出主意。

同時,你可以積極的尋求一些比較資深的中層的意見,在為人上謙虛低調,多向他們請教。

三、堅持工作原則

在做工作的時候,要心底無私天地寬。一切從工作出發,堅持工作原則,兼具適當的靈活性。

在對下屬佈置工作時,要有理有據,堅持自己的工作原則,樹立起自己的工作風格。久而久之下屬就會適應你的工作風格,對你的嚴格管理,他們也會逐漸服從。

對於團隊當中的一些老同志,要在平時尊重他們,儘量從感情上感化他們,在工作當中多向他們請教。如果一些刺頭仍然不服從你的管理,那麼你完全可以依照單位的規則,在得到領導的支持之後,給他們一點懲處。

四、坦誠面對朋友

最後你也要坦然的面對你以前的朋友。不管他們心裡怎麼想,從你的角度,你仍然把他們當作朋友,和他們保持良好的私人關係。當然,工作和私人友情要看場合。在工作當中免不了公事公辦,但是在平時,私人場合仍然保持你原來的風格,他們逐漸會適應這一變化,也會理解你,在工作中也會支持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