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首跟文殊都是智慧

  我們現在就看經文的這個部分,一般我們誦的都是《八十華嚴》,你看這前面都一樣,“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六十華嚴》佛陀跋陀羅翻譯的“云何菩薩不染身口意業,不害身口意業,不痴身口意業,不退轉身口意業,不動身口意業,應讚歎身口意業,清淨身口意業,離煩惱身口意業,隨智慧身口意業。”你要解釋都不用解釋,因為我們讀八十華嚴的時候是講,“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這文字就已經變很美了,“云何得不害身語意業”,他這裡就有十個“云何得”,這十句話什麼意思,你對照一下就知道了。

  可是你會發現,這是實叉難陀翻譯的,他一定是在佛陀跋陀羅的基礎上把他的文字順一遍而已。這麼順有他的好處,你讀起來就很舒服,所以他在讀誦的時候會流通很廣,而佛陀跋陀羅翻譯的在流通就有困難。六十華嚴在寫的時候是謝靈運潤筆的,大文豪,八十華嚴在翻譯的時候是王維潤筆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那個,文學教育我們就不談了。你看這個地方,他到最後是,“云何得智為先導身語意業”,這邊是“隨智慧身語意業”。

  現在我要跟各位談的這個問題,這個地方只有一個“云何”,這裡有十個“云何”,文學以外的思想上有什麼不同,這個我要跟各位談,你要做義學工作的話,這是很重要的東西。

  一般來講,《淨行品》分二段經文,這一段是智首菩薩問,智首問文殊,主要是這兩個人。在華嚴思想的基礎上,我在講的時候是強調,智首跟文殊都是智慧,都是生命因素,智首是根本智,文殊是後得智。根本智就是本體智,後得智就是應用智,拿來運用的。你從思想慢慢延伸下來,這兩個智慧也就是兩個生命因素,是生命中本來具備的能力。

  也就是我們跟各位談的:我這樣活著對嗎?一輩子的我在忙什麼?算一下,以前的人講,人生七十古來稀,我搞到大學畢業又當兵回來就二十八歲,我晚了二年讀書,早一點也二十五六歲了。照二十五來算好了,去掉人生的三分之一,還有人生的三分之二,為了搞個房子、妻子、兒子,又去掉二十五年了,去掉三分之二的人生,剩下二十五年,大概又老又病,殘缺不全,輪胎要換了,引擎要磨光了,這樣人生活著還幹嘛?

  這覺知的部分就是智首,你要有這種覺知的能力,這是你本來有的;文殊師利是後得智就是,我要追求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我要怎麼去拼、去克服,那個就是文殊的意思。

  用這些語言來表達有時候不是很好表達,因為根本智是一種自我反思、自覺的能力,就是我跟各位講的,要有發覺問題的能力,就是智首,然後覺了以後,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是文殊。用原始的那種文字表達就是智首、文殊,用現代的文字就是發覺問題、解釋問題的能力,智慧是一種能力。

  我現在講你在聽,有沒有感受到你生命的這二個能力的存在,這是你的生命因素,你去感受他,這個就是修行,這是最大的。

擷自《華嚴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