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導致關羽失敗的是諸葛亮和劉備一方的過失,還是孫權和曹操的原因?

犀利打工妹


關羽敗走麥城,大家都把失敗的原因歸結到關羽本人身上,這其實是非常片面的,對關羽也極不公平。

那場戰役是三方角力的結果。關羽在面對曹魏的單方面戰役的時候,其實是非常成功的,水淹七軍,連戰連捷,打的曹操都動了遷都的念頭。如果不是盟友東吳的背叛,在背後捅刀子,那麼這將是一場非常完美的勝利。



很多人把東吳的背叛歸因為關羽的傲慢,即不肯把女兒嫁給孫權的兒子,那一句名言:虎女豈能嫁犬子。而事實上,即便關羽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孫權的兒子,也未必能維持這個盟友,因為盟友最終不是由親情或者一紙盟約決定的,而是由背後的利益決定的。在古代背盟是很是失信的行為,但是因為利益的驅動,依然阻止不了東吳背叛吳蜀聯盟,誰又敢保證關羽嫁一個女兒就能夠讓東吳改變心意,那只是一個藉口而已。劉備和孫權的妹妹孫尚香聯姻,不也沒有阻止這種聯盟的背叛,更何況劉備的義兄弟的女兒的聯姻。



其實關羽本人對東吳的背盟起初是有防備的,他設立烽火臺其實就是非常好的一個舉措。只可惜碰上的對手也是東吳的名將呂蒙和陸遜,在他們的麻痺下失去部分警惕性也在情理之中。而且即使東吳偷襲成功,如果不是守衛後方的傅士仁和糜芳的投降,換一個較有能力的將領在鎮守,進行有效的抵抗,關羽回援也完全可能讓東吳的偷襲失敗。蜀方缺乏優秀的將領配備給關羽做助手,應該也是這次失敗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如果留下老將黃忠這樣穩重而且有能力的將領,幫助關羽守衛後方,那麼情形會完全不一樣。不能讓豬隊友的責任也讓關羽來承擔。

所以,關羽的失敗不能夠由他獨自來承擔這個後果。三國的角力,既有戰爭的因素,也有政治的因素。當然如果關羽能夠更慎重一點,沒有在東吳的麻痺下抽掉大量的兵力去前線,結果確實會更好,但這也僅僅是一方面的原因和可能。關羽作為一個三國時期的頂尖名將,整體來說各方面的能力還是非常出色的,我們不能夠因為他的一點缺點就全面的否定掉,整體來說瑕不掩瑜。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三國演義》中關羽的敗走麥城,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該由關羽自己負責,驕傲輕敵是他失敗的根本原因。

一、關羽守荊州,是失敗的開始

荊州是兵家必爭之地,對蜀漢的意義非常重要。因此諸葛亮派遣關羽去鎮守荊州,是有多重考慮的。

關羽是劉備的親信嫡系,本來年紀已經偏大,不是最恰當人選,最恰當的人選應該是趙雲,可惜他不是劉備的“拜把子”。

諸葛亮囑咐關羽“拒曹聯吳”,不要貿然攻打。對諸葛亮的“拒曹聯吳”的戰略,關羽並未領悟。說到底,關羽也就一介武夫而已。

不得不說諸葛亮和劉備在戰略上第一步已經失誤了,失敗是遲早的事。

二、關羽守荊州,是失守的必然結果

驕傲輕敵,防松警惕,藐視敵人,關羽一敗塗地。

蜀漢的壯大成了曹魏和東吳的一塊心病,於是東吳和曹魏私下接觸,決定聯盟抗擊蜀漢。

可憐此時的關羽“單刀赴會”“剜骨療傷”等英名之下沾沾自喜,數次把對手羞辱為“鼠輩”,輕敵日盛。

諸葛亮、劉備戰略上的失誤導致關羽戰術上的徹底失敗。

三、關羽失荊州的客觀因素

關羽在鎮守荊州,能力有限,兵力也有限,特別是他對諸葛亮“聯吳拒曹”戰略國策的漠視,他以為以為憑自己一腔熱血橫衝直撞,就可以鎮守荊州,焉能不敗?

關羽說:“跨下赤兔馬,掌中匽月刀何以懼哉。”孔明說:“如此荊州丟矣!切記八字可保荊州無患:東和孫權,北拒曹魏。切記,切記!”

關羽之敗實在不是大意,而是必然。天意如此。正如特朗普說“這也許就是人生。



胡哥闖世界


關羽被後人尊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人們對他形象的認識和昇華,幾乎全部來自《三國演義》。他既有溫酒斬華雄的神,又有殺顏良、誅文丑的勇,還有過五關斬六將的威,更有敗走麥城身首分離的嘆。

關羽敗走麥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他本身,也有劉備諸葛亮的,還有曹操孫權的。古往今來,無論是專家還是民眾都有自己的看法,也發表過很多的論述。我就個人所能還原一下當時的情況,不當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首先要說的是,劉備諸葛亮為什麼必須派關羽守荊州。劉備三顧茅廬,與諸葛亮在隆中縱論天下,確定了“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的總戰略方針。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戰領荊州。他們所說的荊州,不是單指荊州一座城,而是一個大的概念,範圍很廣,下轄南陽、南郡、江夏、武陵、零陵、長沙、桂陽七郡,大體上以荊楚(現在湖北江漢平原及其周圍邊縣)為中心,包括現在河南南部、湖北大部、湖南全部,以及重慶、貴州、廣東、廣西、江西部分縣市。這一地區,物產豐饒,人文薈萃,軍事戰略價值極高。不僅劉備和諸葛亮看上了,曹操和孫權也看上了。《三國演義》從第三十一回“曹操倉亭破本初 玄德荊州依劉表”,到第八十五回“劉先主遺詔託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近一半內容也都是圍繞這一地區的爭奪展開的。

劉備依附劉表後,劉表就表示想把荊州讓給他。但劉備始終表示自己會盡力輔佐劉表的兒子。建安十二年,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獻“隆中對策”,劉備對荊州更加有心。但第二年,劉表病死,曹操大舉進攻荊州,劉琮率眾投降了曹操。劉備自知實力無法與曹操抗衡,就率部向劉琦佔領的江陵撤退。撤退分水陸兩路,陸路由劉備、諸葛亮等率主力掩護百姓;水路由關羽率水軍。可見,當時劉備僅有的水軍力量是由關羽訓練和帶領的。陸路部隊在當陽與曹軍遭遇,雖說上演了張飛喝斷當陽橋、嚇退曹兵,趙子龍七進七出救阿斗等好戲,但仍未擺脫被曹軍窮追猛打的狼狽局面。還是關羽及時趕到,才得以會合並撤退至江夏。

赤壁大戰前,諸葛亮過江東舌戰群儒,只所以能打動孫權,關鍵不是口才,而是實力,這實力就是:“豫州軍雖敗於長坂,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關羽訓練的水軍是當時劉備手中唯一的硬實力。促成了孫劉聯合,並最終贏得了赤壁之戰。

曹操撤回北方前,對荊州防務做了精心部署:曹仁、徐晃等人守衛江陵,切斷孫劉聯軍北進的路線;滿寵守當陽、文聘駐江夏,保護江陵的安全;樂進防襄陽,負責江陵的後方戰略基地。這一部署與孫劉聯軍對峙了一年多,直到甘寧奪取了江陵西部重鎮夷陵,進而威脅江陵;關羽水軍進入漢水,勢要截斷曹仁北撤退路。曹仁心有忌憚,才提前撤退的。

關羽在整個作戰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保證了劉備能做為一方霸主與曹操和孫權進行博弈,而不是早早出局。

著名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在《三國史話》中說,評價關羽這期間作用時,說他具有兩大本領:一是獨擋一面的才略,二是擅長水軍作戰。這也就是為什麼建安十七年(212),劉備借荊州後,必須由關羽鎮守的原因。

當時關羽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東面江夏郡、南面長沙郡都在孫權手中,有數萬雄兵虎視眈眈;北面襄陽、南陽等郡,曹魏有數萬精兵嚴陣以待;西北面上庸諸縣,依附於曹魏的地方武裝申耽、申儀兄弟也磨刀霍霍……就是在這樣兇險的環境下,關羽一守就是八年,讓劉備和諸葛亮能有精力帶領蜀軍主力攻佔益州,擴大蜀軍地盤和實力。

當時荊州的環境過於複雜,加上關羽也有自己的人性弱點,也難免會犯一些錯誤。孫權在五次三番向劉備索要荊州未果的情況下,就自行派官員到這裡來任職。既是對劉備的輕視,也是一種惡意挑釁,等於是給關羽上眼藥,關羽當然不會同意,將東吳這些人“盡逐之”,孫權藉機發兵強奪三郡。以及關羽與魯肅的矛盾,拒絕與孫權和親等等,這些事都是因為孫劉雙方之間,圍繞荊州佔有權的問題,不能完全把責任都給關羽加上,換誰都不見得能比關羽處理的更好。我個人認為,關羽在荊州八年間的所作所為,是完全符合諸葛亮“北拒曹操、東和孫權”國策的。

關羽守著荊州好好的,為什麼會想起來攻打樊城的想法呢?這同樣要看當時的情況。建安二十四年(219)五月,劉備奪取川北重鎮漢中,距離諸葛亮“隆中對”中制定的“跨有荊、益”戰略宏圖,只有一步之遙。這一步就是荊州與漢中之間的上庸諸縣和襄陽等地。劉備攻取漢中後,原訂繼續向東進攻,這讓關羽看到了打通這最後阻隔的機會,奪取襄陽、樊城便可實現荊州和益州的連接。關羽也感覺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七月初,精心組織攻打樊城,算是對劉備的響應和配合。

戰爭初期,關羽充分展示自己的大將風範,和軍隊強悍的組織戰鬥力。採用圍點打援的戰法,利用秋季漲水的有利時機,水淹于禁七軍,斬龐德,使曹仁岌岌可危,沉重打擊了曹軍的士氣,嚴重威脅曹魏的後方穩定,基本實現了“隆中對”的戰略態勢。

發起進攻樊城前,關羽對東吳是有戒心的,也做了周密的部署。但他沒想到和曹仁打成了消耗戰;沒想到東吳政權偷襲荊州的決心和行動如此迅速;更沒想到劉備會在諸葛亮的鼓動下,此時要做“漢中王”,回成都享受榮華富貴;沒想到蜀漢內部如此不團結、劉封會對自己見死不救……關羽實在無能為力了,戰局急轉直下,十一月,關羽被迫率部南撤,困守麥城;十二月,吳將潘璋等擒獲關羽父子等,將其斬殺於臨沮章鄉,蜀漢也對荊州失去了控制權,“隆中對”戰略成為泡影。

我把當時的情景簡單地給大家一起捋一捋,就是想還原一下歷史。關羽敗走麥城的是非功過,大家儘可自己分析判斷。


聽書讀書共分享


俗話說:大意失荊州。很多人把關羽丟掉荊州的原因歸結為大意情敵,事實真的如此嗎?

事實上,關羽的失敗,更多的在於他沒有看清敵人的實力。關羽的前半生,雖然主子劉備一直很狼狽,但是關羽作為將領還是一直很有威望,堪稱天下名將。即使在斬顏良、水淹七軍等威震華夏的事發生之前,曹操就非常欣賞他了。但是,正是這個原因,讓他過於看重自己的實力,忽略了敵人的實力。

我們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 我們從雙方人數上說,關羽攻打樊城時,總共有大軍五萬左右,而敵方呢?曹仁守城的大軍是兩萬左右。看起來關羽兵力更多,但是關羽是攻城方啊!兵法雲:十圍五攻,也就是說,五倍於敵人,才可以儘量選擇主動進攻,這還是雙方野戰的情況下。
  • 曹操數倍的援軍。首先是于禁龐德的七軍,後來大將徐晃又帶來數萬軍馬,這還不止,到最後時,曹操方又有十二營兵馬趕來。這些兵馬都是曹操的精銳大軍,這其中就有五千鐵騎,翻開《三國志》就會知道,那是曹操的特種兵部隊,戰鬥力極其強大,這些隨後趕來的曹軍兵馬總數應當在十萬以上,但這些曹軍兵馬只是面對面的強敵。這還不止,背後的孫權,也是虎視眈眈。呂蒙、陸遜、蔣欽分別率兵出擊,也帶了許多人馬。算下來,曹魏、孫吳兩方兵力的總和不下於二十萬大軍,而關羽在攻打樊城時就已經損失了不少兵馬,等曹孫兩方夾擊時,所剩兵馬更是少,可想而知關羽面對的是何種戰局。
  • 當然,並不在多而在精。精在哪裡?除了兵的素質之外,將的才能也非常重要。關羽這邊,除了他自己沒有其他名將,而且他是大帥啊,他不能帶兵出戰啊,否則誰指揮?反觀曹操這邊,曹仁、于禁、徐晃、龐德等都是響噹噹的將才,雖然沒有關羽勇猛,但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而且,曹仁守城時,還有滿寵這個謀臣在一旁出謀劃策。可憐的關羽只有一個謀士馬良,而在成都的劉備、諸葛亮也是對這場戰鬥知道的不多,只以為是一般的戰鬥,都相信關羽的能力,所以都不聞不問。

總結:關羽失敗有兩面原因,一是劉備和諸葛亮的失誤沒有給關羽應有的支援否則關羽不會輸的那麼慘。第二個方面,曹操在戰術上足夠重視關羽,支援也到位,所以關羽被曹操的人海戰術給打敗了。


影視君cool


從小看三國,看到關羽之死的時候,總是覺得有些蹊蹺。北有曹操,東有孫權,關羽孤軍北上,身後沒有任何支援,不是找死是什麼?就算關羽看不明白,劉備看不明白,諸葛亮也看不明白?

後來總算明白,其實劉備看明白了,諸葛亮看明白了,關羽也看明白了,就連曹操和孫權也都看明白了。關羽不死,大家的日子都不安生;關羽死了,大家都放心了。所以,整個《三國演義》,其實核心就在關羽之死。

所以結論是:關羽死於謀殺。

那麼,是誰謀殺了關羽?

為什麼關羽必死

首先說說為什麼關羽必死?這不妨從荀彧之死說起。

荀彧是最早跟隨曹操的謀士,在曹操謀士中排名僅次於郭嘉,對曹操忠心耿耿,立下許多功勞,曹操對他非常尊重。荀彧家族“四世三公”,家族地位遠遠高於曹操,因此荀彧對於曹操的貢獻還包括荀家江湖地位給曹操帶來的好處。

可是,荀彧這個人幫曹操的目的,是助其匡扶漢室。到後來曹操封魏王加九錫,荀彧發現他有篡奪漢朝的野心,於是站出來反對曹操,結果曹操大怒,賜了一杯毒藥,害死了荀彧。

為什麼先說荀彧?因為關羽和荀彧是一類人。

關羽這人,沒事喜歡讀《春秋》,講大義。他追隨劉備固然有兄弟義氣的成分,但最根本的,還是希望能匡扶漢室,留名千古。

有一點很能說明問題,那就是關羽被曹操俘獲後,曹操封他為“漢壽亭侯”。名義上是漢獻帝所封,實際上是曹操封的。對於這個封號,關羽十分看重,畢竟這在名義上是漢朝所封,自己從此算是漢朝的官員了。

後來離開了曹操,按理說關羽就應該避免再提這個“漢壽亭侯”,以免刺激大哥劉備。因為在劉備眼裡,這就是曹操封的。可是,關羽依然高調自稱“漢壽亭侯”,大旗上繡著“漢壽亭侯關”。在他看來這是榮譽,可是大哥眼裡這是曹操給的糖塊。華容道關羽私放曹操後,其實劉備心中就有點涼了,看來這個老弟有點靠不住啊。

關羽為什麼私放曹操?有意氣的成分,可是還有更深的考慮:假如劉備殺了曹操,那麼劉備很可能就會是下一個曹操。

諸葛亮料到了關羽會放曹操,因為他知道關羽的目標是匡扶漢室。為什麼料到了還要讓他守最後一關?因為他知道三足鼎立才是最好的結果。

魏蜀吳三家頭痛

到劉備取了西川,諸葛亮法正等一班兄弟極力勸說劉備稱帝,可劉備拒絕了,先自封了漢中王。為什麼?因為關羽這時在荊州呢,自己要是稱帝,等於是逼關羽投降曹操。

可就是自封漢中王這件事,關羽心中也很不滿:沒經過漢獻帝批准,這就是僭越啊。所以,劉備封關羽為五虎上將之首,關羽不肯受命。

《三國演義》其實寫得很是傳神,當費詩帶著劉備的任命書來到荊州的時候,關羽直截了當地問:“漢中王封我何爵?”語氣中明顯帶著不滿和不屑,因為他知道,作為王,劉備是沒有資格封爵的。之後聽說自己被封為五虎上將之首,大怒。

關羽的反應很不正常啊,沒感覺到嗎?雖然最後關羽勉強接受了封號,其不滿已經昭然若揭。

費詩一定把關羽的反應原原本本告訴了劉備和諸葛亮。對於劉備來說,這時候很難做。讓關羽進四川吧,那今後一定鬧翻,關羽恐怕就是荀彧的下場,自己則落下過河拆橋的惡名;讓關羽繼續鎮守荊州吧,保不定什麼時候就投降了曹操。怎麼辦呢?

這時的孫權也很撓頭,因為關羽佔據荊州,隨時可以順流而下,攻打吳國。曹操也很頭疼,因為荊州為戰略要衝,隨時能夠北上中原,攻擊許昌。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關羽就成了魏蜀吳三家共同頭痛的一個人物了。

但是,關羽本人也很頭痛。跟著劉備幹吧,那就是漢賊;投降曹操吧,恐怕也是漢賊;投降孫權吧,那也是漢賊。自立為王吧,那還是漢賊。怎麼辦呢?最不想當的就是漢賊,可是條條道路都寫著漢賊兩個大字。


嘟嘟小滑頭


蜀漢政權就是一群,被理想欺騙得走火入魔的狂傲之徒。當時的蜀漢和東吳比起曹魏政權綜合實力,可以說是弱爆了。就算孫劉結盟對曹操威脅也不大,況且孫劉聯盟本就不牢固。一個本就弱小的勢力,要跨過別人的地盤去攻打另一個強大的勢力,想想就夠就瘋狂的。當時又不像現在有遠程導彈有遠程轟炸機,可以遠程打擊。人口長期得不到增長,當時的生產力又低下,哪經得起戰爭的消耗。所以蜀漢政權最終是三股勢力最先滅亡的。關羽站隊蜀漢滅亡是必然的。


雷人記憶


《三國演義》中關羽的敗走麥城,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該由關羽自己負責,驕傲輕敵是他失敗的根本原因。

一、關羽守荊州,是失敗的開始

荊州是兵家必爭之地,對蜀漢的意義非常重要。因此諸葛亮派遣關羽去鎮守荊州,是有多重考慮的。

關羽是劉備的親信嫡系,本來年紀已經偏大,不是最恰當人選,最恰當的人選應該是趙雲,可惜他不是劉備的“拜把子”。

諸葛亮囑咐關羽“拒曹聯吳”,不要貿然攻打。對諸葛亮的“拒曹聯吳”的戰略,關羽並未領悟。說到底,關羽也就一介武夫而已。

不得不說諸葛亮和劉備在戰略上第一步已經失誤了,失敗是遲早的事。

二、關羽守荊州,是失守的必然結果

驕傲輕敵,防松警惕,藐視敵人,關羽一敗塗地。

蜀漢的壯大成了曹魏和東吳的一塊心病,於是東吳和曹魏私下接觸,決定聯盟抗擊蜀漢。

可憐此時的關羽“單刀赴會”“剜骨療傷”等英名之下沾沾自喜,數次把對手羞辱為“鼠輩”,輕敵日盛。

諸葛亮、劉備戰略上的失誤導致關羽戰術上的徹底失敗。

三、關羽失荊州的客觀因素

關羽在鎮守荊州,能力有限,兵力也有限,特別是他對諸葛亮“聯吳拒曹”戰略國策的漠視,他以為以為憑自己一腔熱血橫衝直撞,就可以鎮守荊州,焉能不敗?

關羽說:“跨下赤兔馬,掌中匽月刀何以懼哉。”孔明說:“如此荊州丟矣!切記八字可保荊州無患:東和孫權,北拒曹魏。切記,切記!”

關羽之敗實在不是大意,而是必然。天意如此。正如特朗普說“這也許就是人生。”


青山紅豆心


我是雨夜構想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關羽的失敗完全是他自己的責任。

關羽之所以發動襄樊戰役,是因為他接到了劉備的命令。可是劉備的命令不是要他真的去攻打襄樊,而是要他牽制曹魏的兵力,配合劉備在漢中和上庸等地的戰事。

關羽接到命令以後立刻整頓兵馬,起兵北伐。一路上兵鋒所指所向披靡,曹魏軍隊聞風而逃,只有曹仁堅守樊城。關羽在樊城遇到了起兵以來最要嚴重的阻礙,但這阻礙也成就了關羽這一生之中的巔峰時刻。水淹七軍,一戰生擒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逼的曹操險些遷都。也就是這麼多的戰績和威名集於一身,使關羽自以為隱隱有了成為一方諸侯的實力。也就是這個實力讓關羽的心裡起了變化,本來他的任務只是佯攻襄陽,牽制曹魏兵力就可以了,沒想到襄陽不堪一擊。關羽一看曹魏實力也不過如此,那為什麼不繼續進軍攻下樊城,一鼓作氣拿下徐都,戰敗曹操。將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呢!自己是不是也可以成為一方勢力呢!可不可以參與一下爭奪天下呢!基於這種膨脹的內心,關羽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為了更快的攻下樊城,關羽調動荊州所有軍隊,致使荊州防禦空虛,給了孫權可乘之機。即使荊州防禦空虛,孫權還是沒有準備偷襲,這時候關羽犯下了一個致命錯誤,在這個關鍵時刻,關羽竟然派兵去孫權地盤搶糧,這回徹底激怒了孫權。趁著荊州兵力空虛,才派呂蒙趁機佔領了荊州。荊州一失關羽沒有了根據地,樊城還急切不能攻下。糜芳,士仁相繼投降,徐晃援兵已至,呂蒙扼守荊州。關羽的夢就此破滅,敗退麥城,直至身死。

關羽的失敗糾其責任,完全就是他不聽命令,肆意妄為才導致的。到了晚年的關羽心境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他以為當時世上已經沒有人是他的對手了,目空一切的想法也是導致他失敗的重要原因。他妄想用區區一州之力兩線作戰,更何況他面對的是曹操孫權兩位世之梟雄。他的失敗是必然的。


雨夜構想


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是大家十分熟悉的歷史了,到底誰該為關羽之死負責,劉備諸葛亮是否有責任呢,還是東吳與曹操勾結夾擊導致關羽失敗呢。這個問題也是由來已久,眾說紛紜,我就在此簡單分析一下我的看法。

  • 首先,關羽丟失荊州走麥城陣亡的前因是攻打襄樊,如果不攻打襄樊,呂蒙的白衣渡江計劃也是很難實施的,因此先要搞清楚為什麼要打襄樊,作為我個人看法這個是關羽擅自採取的行動並沒有得到劉備甚至是諸葛亮的授意,因為如果是領導決策要發動戰爭,那麼不可能既不配合行動,又不給關羽配置配套措施,又不增援,但是戰爭確實發動了,那就說明劉備並沒有反對而是聽之任之,所以劉備是有一定責任的,但是由於那時候劉備剛拿下漢中,擴張心情迫切,所以沒有阻止關羽。那諸葛亮有沒有責任呢,我認為沒有,首先諸葛亮當時主要職務是供給後勤堅守後方,沒有軍事指揮權,而且諸葛亮做事謹慎不可能讓關羽去打無準備之仗的。
  • 關羽失荊州最後走麥城,固然上面分析的戰略失誤有關,但是主要還是個人性格問題,站在歷史的角度來看,不可否認確實關羽是一個勇武忠誠的良將,在劉備集團內部也是可以獨當一面的大獎,但是卻性格高傲,剛愎自用,對呂蒙陸遜等人從來不屑一顧,不進忠言,並且對前來和親的孫權使者出言不遜,導致最後被曹魏和東吳聯手夾擊,所以說東吳臨陣倒戈勾結曹魏,主要還是關羽個人問題導致。

看歷史要從客觀事實角度出發,不能被小說演義誤導了史實,歷史上諸葛亮沒有那麼大的軍事指揮權且也不像三國演義中那樣具備高超的軍事才能,經常大家會說關羽敗走麥城是諸葛亮的過失是不公平的。

所以,綜上所述,我自己認為關羽敗走麥城最大的責任在於自己,輕敵怠慢剛愎自用,其次劉備作為集團領導人也應該擔負一些責任沒有及時阻止關羽的冒失行動,而諸葛亮是沒有責任的。


識海泛舟


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了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了。但是奸詐帶來的只會是一時的小利,一直是奸詐的話,自然會遭到報應。後來董承一夥人便刺殺曹操,可惜事敗了。

後來陸續都有一些人刺殺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敗了,否則這位曹阿瞞也不會叱吒風雲了。曹操給我的啟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詐。   

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劉備一生的行為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

劉備在落難時,還帶著百姓逃命,他管理一個新野,或是徐州,都是佈施仁政,得到百姓的愛戴。   

但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個呂韋,祭奠時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獨哭呂韋。

他的謀臣郭嘉死後,他也十分痛心。劉備則更重視人才了,起初趙雲並不是劉家的將軍,但他十分器重趙雲,幾次留他,後來終於歸到了劉門下,才使得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兩次脫險。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別時,劉備哭著送別,還要砍掉擋在前面的竹林,後來徐庶才又回來推薦了諸葛亮。

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為聘用人才的典範。   所以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買馬,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創建事業,這才是成功之道。與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紹了,照說袁紹與曹操一戰的時候,擁有明顯的軍事優勢,但袁紹為人不重視人才,有許多忠臣在身邊也不知道。他如果聽忠臣的話,那曹操怎麼可能勝得了他呢?而他卻聽信一些小人的話,致使敗給了兵力較少的曹操。   

三國演義還讓我學到:要善於聽取好的意見,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戰為什麼會敗?我覺得還是因為沒有聽信好的意見,面對新來的龐統這個外人,他卻毫不猶豫地相信了他的“連環計”,而面對另一個臣子對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說的是:“若敵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現在這個季節,不會刮東南風,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燒他們自己的營了”。

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這個氣象專家能知風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議,曹操也應該有所警覺呀,不然也不會敗了。另外一次就是劉備在一片靠近水的樹林中安七百里連營,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議,說敵人如果用火攻怎麼辦?但他沒有接受,致使後來真的被陸遜七百里火燒連營。

所以,能否正確聽取他人的意見,往往決定著事情的最終成敗。 三國演義中的一些人物,也給我許多啟示。那些貪財,貪色的人,最終一定不會有好結果。董卓與呂布之所以會兵刃,還不是讓一個小女子貂嬋在中間挑撥離間,所以董卓便是敗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點好色,張繡投降後,曹操在營中尋樂,便找了張繡老婆來玩弄,後來張繡當然惱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虧命大,否則也被張繡結果了。   

曹操修了銅雀臺後,還要把東吳的“二喬”放於臺上,於是便讓孔明用這點激了周瑜,讓周瑜決心出兵打曹操,曹操才有赤壁一敗。三國中還有一些賣主求榮的一些人,也得不到好結果。與之相反的則是關羽了,他不貪財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萬萬讀者的敬佩。若不是因為他一點點的驕傲,以及劉封的見死不救,他也不會死得那麼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為人不能貪財色,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剛正不阿的人。

  孫權19歲就繼承了其兄孫策之位,力據江東,擊敗了黃祖。後東吳聯合劉備,在赤壁之戰擊潰了曹操軍。東吳後來又和曹操軍在合肥附近鏖戰,並從劉備手中奪回荊州、殺死關羽、大破劉備的討伐軍。曹丕稱帝后孫權先向北方稱臣,後自己建吳稱帝,遷都建業。

  孫權英武果斷,膽略過人。他曾在濡須口一帶,乘大船偵探魏軍陣容,異常鎮定自若。魏軍弓箭齊發,箭鏃集中在船的一側。孫權下令掉轉船頭,再以另一側受箭,待箭勻船平後再安全駛回。他"博覽書傳歷史"頗有才華。他曾寫信給曹操說:"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足下不死,孤不得安。"短短16字,寓意很深。

  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戰敗劉表,取得荊州,企圖一舉滅吳。他對孫權聲稱:"今治水軍80萬方與將軍會獵於吳。"孫權沒有被曹操的氣勢洶洶所嚇倒。他果斷地採納魯肅的建議,與劉備結成同盟,在著名的赤壁之戰中,用火攻戰術大破曹軍,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孫權審時度勢,考慮重新選擇一個合適的政治中心。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他在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後,毅然決定自京口(今鎮江)徙治秣陵(今南京),又在石頭山建石頭城。次年改秣陵為建業。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因與劉備爭奪荊州,為便於指揮對蜀作戰,又以荊州的鄂城為政治中心,改稱武昌。黃龍元年(公元229)四月,孫權在武昌稱帝。同年九月,又將都城自武昌遷回“舟車便利,無限險之虞:田野活饒,有轉輸之籍;進可以戰,退可以守”的建業。這樣,孫權開創了南京的建都歷史。

  孫堅在討伐董卓時,於洛陽的一間公廁,發現了孫權與傳國玉璽,據稱之所以孫權會被丟棄在廁所裡,是因為大家都認為孫權的藍眼珠,是個不詳之兆,但孫堅與孫策不相信,便將孫權帶回家撫養長大,結果後來孫堅和孫策雙雙戰死,大臣們因此非常地恐慌,紛紛計劃離開吳國,也因此東吳變成了東無,也就是「無人才之國」,但周瑜獨不離,反倒繼續協助孫權,後來大臣們雖然都回返,而孫權也從此不再帶來災禍,卻也從此變成了個無能,直到過世為止。

  孫權規劃並建造了建業都城,城週二十里十九步。建業城中建有壯麗的宮城和衙署、民居中、寺院,城外有石頭城、丹陽郡城,還有人口集中和商業繁榮的市場。孫權創建的建業成為古代一座真正的城市,為日後南京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孫權對開發建業和整個江南地區做出重大貢獻。他採取了不少措施,鼓勵發展生產。他"親自受田",將駕車用的八頭牛改作耕牛,以表示提倡農業生產。並下令禁止官史在家忙時徵調農民服徭役,以保證生產期間,又興修水利,疏浚和擴大秦淮河水道,開破崗瀆、運瀆、東渠、潮溝等。當時建業城有數千名技術熟練的手工業工人,從事絲織、冶鑄生產。孫權還發展了航海事業,派將軍衛溫和諸葛直領兵萬人航行到夷州(今臺灣省),又派人出使遼東半島及海南諸國,有的使者到高句麗、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中部)和南洋群島等地。公元247年,還為西域僧人康僧會建造了建初寺,這是金陵的第一座佛寺。

  基本上孫權除了是東無的開國皇帝以外,他基本上只是個無能兼失格的領盜人而已,基本上,吳國的江山,高達八成以上,都是孫堅和孫策打下的,而孫權可說完全沒有參與這些戰役;至於赤壁之戰,若非周瑜、魯肅、黃蓋等人,吳國亦不可能獲勝而得以和魏國與蜀國三分天下,但據傳孫權為了掩蓋自己無能的事實,而竄改史料,甚至於還給自己起了個字,叫仲謀,也就是很有謀略的意思,但東無大臣事實上,心裡都很明白,孫權的表現和他的字號可說是完全相反。   孫權統治江東長達51年。他的一生,正是吳國創業的黃金時代。但到他的晚年,有才華的太子孫登不幸早逝,其他子孫們為了王位明爭暗鬥吳的元氣大傷。太元二年(公元252年),孫權,這位雄踞江東的傑出政治家在失望中與世長辭,終年71歲,廟號太祖,諡號曰大皇帝,葬於蔣陵(今江蘇省南京市紫金山南梅花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