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国人手枪带左边?

用户872570493358


在德国冷兵器时代。骑士。剑客。士兵 所配的刀 或匕首 佩 剑,都佩在左边,这样有两个好处。

一,在行军的时候 不妨碍右手的自由活动,右手做 其他的工作时更方便。

二, 在遇到危险或和敌人作战时,眼睛直视前方 紧盯敌人的一举一动。用眼睛的余光抽刀准确,刀出鞘时 不受其他物体的阻碍。不管时代怎么变化。这种佩刀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德国人的性格严谨、保守、认真,所以今天的德国人把枪插在左侧 这就不奇怪了。


傲骨冉济铭


在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两个人狭路相逢的时候,先拔出来枪的人,往往就能够提前锁定胜局。因此在战争时期,人们都会把武器放在顺手的位置上,这样就能够减少反应的时间。在大部分国家的军队中,军官的佩枪都是放在右侧的,然而在二战时期的德国,军官们的佩枪却放在了左侧。人的习惯性用手是右手,将枪放在左侧不利于在危急时刻拔枪,假如对方是右侧挂枪的话,那么左侧挂枪的人会丧失先手权。


因为德国军官的这个习惯,很多人误认为德国人都是左撇子。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大部分德国人的习惯手和我们一样,都是用右手。那么德国军官究竟因为什么原因,才会将佩枪插在左侧的呢?其实德国军官的这个习惯,同骑士时期的短剑佩戴方式有关系。短剑作为装饰品的历史由来已久,一直到普法战争期间,德军的高级军官佩戴的依然是短剑。手枪成为军官近战防身物品,是在19世纪末的时候,那时候短剑已经佩戴了数百年的时间。


短剑佩戴在左侧,更方便战斗的时候用右手拔出。到了手枪作为防身武器的时候,德国军官依然没能改变将防身武器悬挂在左侧的习惯,因此德国军官的佩枪都是挂在左侧的。一些人要问,手枪挂在左侧,在战斗的时候会影响拔枪的速度,德国军队为什么不进行改革,将佩枪的习惯改过来呢?


这个问题德国军官肯定也考虑过,不过手枪在二战时期最大的作用是装饰品,很少有军官会拿着手枪上战场作战,从左侧改到右侧,实际意义并不大。一些人受影视剧的影响,认为在战斗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军人会拿着手枪进行巷战。

实际上无论是巷战还是远距离作战,步枪的作战能力都要强过手枪,即使军官想要身先士卒,也会拿着步枪或者冲锋枪上阵,绝不会拿着威力小射程近的手枪。在二战时期,军官装备的手枪,只有在弹尽粮绝的时候才会使用,不过这时候军官们常常不是用手枪杀敌,而是给自己的太阳穴来上一枪。


军武小咖


表面上看这个问题很不起眼,但是仔细对比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二战期间,除了坦克兵,摩托车兵挂在胸前的情况,美军的手枪是别在腰带上,身体右侧,而德军是别在腰带上,身体左侧。我们来看几张照片。

《拯救大兵瑞恩》中,米勒上尉的M1911手枪挂在身体右侧靠后——

不只是米勒上尉,霍瓦特中士也一样——

一般来说,只有老兵(班长),机枪手,指挥官配置手枪。而米勒上尉和霍瓦特中士属于军官和军士,他们的配枪都是标准化地挂在身体右侧。

《兄弟连》中,空降兵的手枪也是挂在右侧——

巴顿将军——

说明这个是美军的制式佩枪规则。

再来看德军,官兵多数时候手枪都是在左侧——

这个体现了欧洲人和美国牛仔用枪的习惯差异,背后反映的也是文化差异。

枪放在身体左侧,那么取枪的时候,左手先打开枪套,右手跨过腹部到达身体左侧,伸进枪套去把枪拿出来,然后左手盖好枪套,然后双手上膛,然后射击。

这样子的好处是,枪是被很好的保存在枪套里的,不会磕磕碰碰,不会随便走火,坏处是——慢,拔枪,上膛,射击,这一套搞完可能都被对手打死了。

牛仔出身的美国人,要的就是一个快,西部牛仔们的手枪必须是在离手最近的地方,因为牛仔经常要面对伏击,要决斗,来复枪在背上,取下来需要时间,而腰间的手枪,随时是抽取状态,拔出来就能射击。

所以,对于欧洲人来说,手枪或许是军官的身份象征,防御武器,不是战场上的主要攻击武器,而对于美国人来说,快枪已经是一种文化。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文化习惯,在枪套的设计上得以完整体现。

美军的M1911是一种半开放式的牛皮枪套——

一个金属钮就是锁扣。手枪插在里面,皮扣查在金属钮上,其实右手单手就能划拉开皮套,拔出手枪来,遇到厉害的同时还能上膛。

而德军的鲁格手枪或者P38手枪,是一个完整的皮盒子,上面还有皮带插销,遇到不熟练的人,弄半天都弄不开——

电影《拯救大兵瑞恩》里就有这个场景,霍瓦特中士和一个德军短兵相接,两个人的长枪都没子弹了,于是霍瓦特中士单手完成了拔枪,上膛的动作,先发制人。

这里就体现了美国牛仔讲究实用性,关键时刻能保命的特点。

接下来我们其实可以推述,最早牛仔们用左轮手枪,因为枪支结构的缘故,要把击锤露在外面,所以枪套不宜是全封闭的——

一战中,美军,英军都是用这种左轮手枪,为了方便操作,就都是挂在身体右侧,靠近右手的地方,沿袭了牛仔用枪的习惯。会师德国这张照片,英军军官的左轮手枪就是挂在右侧的——

后来到了二战,美军采用M1911替换左轮,创造性地发明了套筒,采用枪管短行程后座作用原理、单动式板机。虽然比起左轮手枪先进了很多,但是操作习惯没有变——依然保留了可以单手上膛的击锤,当然同时套筒复进也可以实现上膛。此外,还加装了握把保险,这样手枪即便是在上膛状态放在枪套里面也很难走火。

而德国就走上另一条路了,他们研发的P08 鲁格,采用的是枪管短行程后座作用原理,肘节式起落闭锁枪机。

这款德军制式手枪就注定了和美军的M1911相比会产生两种差距——

1. 精密,但是复杂,不耐操。

2. 射手注定无法用一只手拉动肘节完成上膛。

这短短的一个拉肘节上膛的动作可能要耗费一两秒,那么在战场上,这一两秒可能就是一条命。

所以德军和美军挂手枪的姿势,间接反映的是枪套的结构,从而反映枪支结构,而枪支结构反映的是整套的思维体系——美国人讲究简单粗暴,效率实用。

事实证明,鲁格手枪一共生产了两百万支,而美军的M1911远远超过200万支,从1911年,一直作为制式武器被美军使用到1985年,整整服役74年,一些特种部队,军警甚至保留其到今天。这款经典的枪支经历一战、二战、韩战、越战以及波斯湾战争,可见其因为好用,实用而化为经典,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真正的原创,优质答案,希望各位大佬多多鼓励!


HannibalLecter


早期,德意志军官,腰间戴的是佩剑,是身份和荣誉的象征;基本上都是挂在左边,纯粹是为了拔剑之方便,出剑之快捷。
各位军迷,不妨想像或试一下,佩剑是挂在左边,还是挂在右边,右手拔剑方便,答案非常明了;如果是左撇子,当然,是将配剑挂在右边方便了。
此后,德意志的军官,其身份的象征,则由佩剑变成了手枪;但大多数人似乎保留了将枪套挂在左边腰带的位置,这显然就是一个习惯问题。
佩剑、手枪,都是军官的象征;其实,实战当中,用到手枪的机会极少,毕竟容弹量低、射程近、弹丸威力小,对有生目标的杀伤力有限。
战时的大兵,只能背又长又笨重的栓动步枪,或为数不多的冲锋枪、自动步枪和半自动步枪,包括笨重的手榴弹等装备。
二战时期,德国军官的佩枪中,鲁格P-08手枪,颇有欧式贵族风范,可谓德军的至高荣耀,被德国海军和陆军正式采用,一直作为德军军官和部分士官群体的自卫配枪使用,其生产一直维持到1942年才宣告结束。
当然,飞行员和车辆驾驶员包括警察却喜欢佩戴瓦尔特PP手枪,一般都用此枪来自卫,这把手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小巧玲珑、方便携带,且分量又较轻。
其实,从二战时期流传下来的德军图片来看,也有不乏将手枪挂在右边腰间皮带上的,因此,关于德国人手枪挂左边就不必找许多理由来实证,手枪挂左边和右边的都有,因为军中确实没有什么配枪的统一规定。
因此,德国军官或士官包括MG-34/42通用机枪手配发的手枪,爱挂左边或右边,实际上都是手枪使用者个人的爱好和习惯而已。

国平军史


这种东西其实没有特殊的规定,就是看个人的方便。
德军一般是喜欢把子弹带放在右手边,方便用
机枪手的右边是挂着工具箱,毕竟那挺机枪才是主要的武器,首先要保证它的正常使用,手枪属于备用武器。


美军还有一种腋下枪套,这种一般都在左边胳肢窝的位置,这样用起来方便。


德国人也有放在右边的,其实这种枪套设计的还是放在右手边取用方便一些。尤其是把手枪作为主要武器的情况下。

对于德国来说除了军官,配发手枪的包括军士还有机枪射手,通常机枪射手的主要武器是那挺轻机枪,手枪是备用武器,一般用不着,所以手枪的位置就是要不碍事,还要拿着不太费事,而对于一般的右利手来说,右手边一般都是放常用的东西,象机枪手一般是把工具包挂在右边的腰带上,军士是把子弹包放在右手边,方便用右手取用,而手枪就放在左边位置,有的就放在右手的身后,反正不碍事就行。


德军的枪套是直接穿在腰带上,美军的这种枪套是挂在S腰带上边的,枪套上边的这一块可以空出来,如果是那种高度不高的子弹包是可以放在手枪套上边的,手枪套不用和子弹包抢位置

,而德国人那种穿在腰带上,是要和子弹包抢地方的,毕竟你的腰就那么粗,而腰带上的东西是最多的。
这张看的更清楚点,美国人的手枪套是在腰带下边。
德国人腰带上边挂的东西挺多的。


而美军其实也一样,美军的枪套有两种,一种是挂在腰上的,还有是腋下的,而腋下的枪套都是在左边,挂在腰带上的是在右边。


红色手电筒


翻看二战的老照片大家可以发现,德国人都是把手枪配带到左边的。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非常的简单,因为大部分德国人都是右撇子,所以手枪别在左边有利于把枪拔出来。其实看了很多照片后可以发现,也有军官把手枪别在右边的,可能是左撇子吧。

在第三帝国时期,德国军官把手枪看成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而不是作战武器。在实际战斗中,手枪的使用频率的非常的低。战争中德国主要使用鲁格手枪,这把手枪性能不错,外形精巧漂亮,连苏联统帅朱可夫元帅都配备了一把,可见这把枪性能优越。

在战争中,德国还使用了柯尔特手枪,总体来说,德国的枪械水平相当的出色。比如,在英国电影007中詹姆斯邦德使用的就是德国PPK手枪。可以说,德国人精益求精的精神在枪械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佩带手枪是军官的象征,原本普鲁士军官使用的配剑,一般也别在左边,方便右手拔出佩剑。德国军官对于自己的造型是非常讲究的,普鲁士军官可是非常精致的。在战争中,如果普鲁士军官要向盟军投降的话,一般会献上自己的手枪。

作为一种礼节性的荣誉,德国军官很重视手枪,我们看一看德军高级将领们的照片可以发现,把手枪别在哪的的都有,并不只是单纯放在左边。对于普鲁士军官来说,配枪和配剑一样都是军人的尊严的象征,德国军人不会随意放弃自己的配枪。

美国人这一方面就实用的多,为了近战方便,美国士兵很多时候也是配枪的。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的m1911手枪和汤姆森冲锋枪配合作战,把冲过来想和美军拼刺刀的士兵打成了筛子。使得日本人基本放弃了和美国军队拼刺刀,这就是装备决定战术吧。

只有对于德军的飞行员来说,配枪才特别有意义,因为机舱狭窄,所以手枪就成了跳伞德国飞行员最后的自卫武器。在某些战斗中,德国飞行员用手枪保护自己取得了一定战果。在二战中,把手枪作为主力武器和使用的可能只有中国抗日武装了。像张自忠将军身边的警卫队,使用的清一色的毛瑟96,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驳壳枪。在枣宜会战中,日军就是通过密集的驳壳枪枪声判断出张自忠将军的位置从而将其杀害的。对于德国人来说。手枪主要是一种礼仪上的配饰,象征着荣誉。


军武视界


其实,左右两边都有,摆放很随意

但你得考虑到一点,二战德军的手枪套都是挂在腰带上的。你可以自己感受一下,如果在这个高度,用右手抽枪是从右侧腰际抽方便还是从左腹抽方便。


我是觉得,如果从右侧腰带高度抽枪,右臂需要弯成一个很不舒服的姿势,远不如从左侧掏枪舒服。

反观美军,他们的枪套是挂在腰带下方,右手开枪套盖,然后抽枪的姿势比德军自然舒服的多,这可能和美国多年的枪支文化有关,在应用领域更贴合实战角度。


疯狗的轻武


“挂左边”主要指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和之后的第三帝国纳粹德军,那个年代,他们多喜欢把手枪挂在腰带左侧;当今联邦德国的军警们,早与世界接轨,作战部队一般用腿套(腿部出枪),手枪是放置于大腿右侧的,如下图。

或者是右侧腰间(腰套)

要说放左边的,这里就拿二战时期纳粹德军举例子讲讲。

一提到大家印象中的二战德军形象,往往是——气派的制服配着挺拔的身姿,锃亮的皮靴,精美的配饰,一丝不乱的三七分油头,高冷的表情,对,还得配上一把大名鼎鼎的鲁格手枪。

以至于,后来的二战电影中经常出现以下场景——无论是苏军还是美国大兵,在打死德国军官后,一定会麻利的翻找战利品,然后搜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露出欣慰的笑容.....

看到这儿,基本可以断定,苏军搜到的是大手表;美军搞到的是鲁格手枪。

实际上,二战的德军,无论是国防军还是党卫军,一般士兵是不配备手枪的,只是按照作战需要,配发步枪或冲锋枪、手榴弹等武器。

所以,以鲁格手枪为代表的挂左腰的手枪,主要是作为德军军官和飞行员的配枪,用于吓唬对手,自卫或者自我了断,除了战斗武器之外,更多的成了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比如,军官投降的一个环节就是把配枪交给胜利方。

所以,跟美国喜好随手“出快枪”,讲究实际不同,在特别崇尚仪式感的纳粹德军中,配枪的象征意义要高于其实用价值。

而且,手枪本身威力小,射程近,加上鲁格手枪还有易于卡壳的缺点,其实并不太适合实战,使用频率范围都极其有限。现实中,军官用到手枪的情况更多的怕都是自我了断,真能靠着手枪杀出一条血路安全归队的,估计相当罕见。

比如,《辛德勒的名单》里有一个情节,阿蒙掏出鲁格手枪,想枪毙犹太劳工,结果遇到了好几次卡壳,气得把手枪给砸了。这情形要是发生在战场上,根本轮不着你发脾气砸枪,敌人就直接送你提前见上帝了。

而且,放左边,如果不是左撇子的话,的确很耽误事儿。比如,《拯救大兵瑞恩》中,美军和一个德军转角相遇,双方步枪子弹都已打完,只有掏出手枪短兵相接。千钧一发之际,美军右手单手出枪速度明显快得多,而德国人却是用右手从左侧拔枪,双手射击,结果慢了一步,直接丢掉了性命。

其实,当时德国军人手枪挂左边主要就是历史传承的象征意义,更多的是在体现身份和荣誉感。

早年,德意志人,尤其是普鲁士军人,都习惯配戴短剑,短剑戴在左边以方便右手拔出(这个大家可以自行比划一下),久而久之,换上枪了以后,还沿袭了这么个传统,用来彰显身份和荣誉感。毕竟,手枪的使用率相对不高,多数情况下,都是装样子的,象征意义高于使用价值,上行下效,就这么推广开来了。

不过,德国人也自然也不傻,他们也看得出这样的佩戴方式会导致出枪速度慢,在战场上不占优势。因而实际操作中,也并非所有人都是挂在左边。

(1940年7月,德国陆、空军授勋元帅们的合影。这场合够正式吧,大家看看他们的大肚子侧面配枪的位置,搁哪的都有)

总之,所谓二战德军手枪挂左边是为了”方便出枪”的考虑,实在是把德国人这个刻板的习惯,一厢情愿的“神话”了。毕竟,而出枪速度并非是看手离枪有多远,主要取决于枪离击发位置的距离。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在古代战争中德军打仗一般都是骑马的,那是没有枪炮这些大型武器,他们每个人都需要一把军刀,然而他们的左手都要来握住缰绳,因此他们将刀配在右边,这样更有利于右手拔出剑,就算到了他们将刀改为抢的时候还是因为习惯的原因因此将手枪也放在左侧,。




用户3029896101890188


是以前中世纪的骑士和后来的军官都要佩剑,剑一般都在身体的左侧。这是当他们骑马作战的时候,让左手要抓住缰绳,右手从左侧抽出佩剑很方便,(以前的剑都很长,抽剑时需要的空间较大)。仅管德国军官们不再佩戴剑了,但这种习惯或者是传统就保留了下来,将手枪枪套穿在黑色牛皮质地腰带上,并且将枪套系在腰带的左后侧。日本鬼子就不同了,军官、士官左侧佩刀,右侧斜背"王八盒子"(南部式手枪)牛皮枪套。显得很怪异,动作也别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