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好书推荐,一起读书


NO.1

书名:《世俗奇人》

类型:短篇小说

2020年度好书推荐,一起读书


推荐语:

我与天津有四年的缘分,这缘分是在我二十出头时结下的,回到东北多年后,我偶尔还是会想念校园里天津姐姐烙的煎饼果子;还是会想起在相声社捡的那些笑话;还是会不自主地偶尔想回一趟天津,在海河边骑着自行车看两岸总是悠闲垂钓的老大爷。

这本书是19年从天津见了老同学回来后看的第一本书,冯骥才的文字总是那样通俗易懂,气口节奏也永远是对的。冯先生不仅在天津文化界的认可度极高——天津大学专门为冯先生建了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同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文化史上也是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人物。

他不仅个子高,在精神上也是个高大的人,我敬仰冯先生,也同样喜欢他笔下的世俗奇人。当今世上,奇人少了,奇怪的人却比比皆是,网红界的朵朵奇葩总会刮起一阵又一阵舆论漩涡。而《世俗奇人》中的奇人有医界代表苏七块、装修界代表刷子李、手艺人代表泥人张、戏班子代表小杨月楼……这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曾经天津码头那个重情重义、侠义衷肠、千姿百态、奇人辈出的时代。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燕赵故地子民性格中的血气方刚以及海河水盐碱地孕育的老百姓骨子里的彪悍民风,都是令人神往的人物画卷和风土人情。这些奇人都是扎根大地的朴实劳动者,是身怀绝技的匠人,是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侠义之人,这些曾经在津门大地上奋斗过的工匠,是老天津卫精神的缔造者和传承者。冯骥才先生一本薄薄的《世俗奇人》,读过会带给你无尽的遐想与崇尚。


NO.2


2020年度好书推荐,一起读书

书名:《树梢上的中国》

类型:纪实


支付宝蚂蚁森林上线后,很多小伙伴每天都会准时点开支付宝搜集能量,期盼能在沙漠荒芜之地中种上一棵自己小树苗,让它稳固一方水土。19年初毛乌素沙漠的卫星对比图振奋了很多国人,通过国家和社会的共同治理,毛乌素沙漠即将成为中国首个消失在大家眼前的大沙漠。这样的消息每次听起来总是让人莫名地心里暖暖的,后工业化时代的世界,我们和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也更将紧密地荣辱与共。

我喜欢到访名山,每年都会爬一座中国的高山,作一个攀登者是一种信念。有山必会有树,有树的地方便有了生命。因为这一系列的机缘,当我在东北师大门口的学人书店看到这本墨绿色硬纸壳装帧的《树梢上的中国》便毫不犹疑地买下来。我喜欢书,也喜欢制成他们的树,树是地球上唯一最长寿的能与人对话的生命。

这本书是由曾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先生写的。季羡林曾经评价梁衡先生:“无论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外,尚无第二人。”我喜欢梁衡行文中那种在当今从政者、文人身上已经很难寻觅到的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树梢上的中国》用了一个很独特的视角,作者在全国挖掘了22棵古树背后的故事,那是齐桓公小白时代大道华表之木老银杏;那是吸取日月之光华、水淹不没、沙淤不死、雷劈不倒的项羽之树中国青铜;那是1900多年前东汉大司马栽种的吴县四柏;那也是西北天际一抹绿云的左公柳;那更是周总理手植的腊梅;天山脚下的海拉尔松、河套平原的沙枣……每一棵树作者都满含深情从历史讲到文学、从起源讲到现状,在林业、历史、文学的三角地带,一棵古树就是一部绿色的史书。

那走遍中国采访的广袤、那历时40余年的长度、那对自然力量的敬仰,那树穿千古、仰观宇宙的浩瀚,是这本人文森林之作带给我们的物质财富、生态财富、人文价值和文化贡献。读一读这本书吧,也许下次远行,不仅仅是穿梭在热闹的风景区,而是去看一棵树,感受时间沧桑的力量,我相信这将会是别样的人生体验。


NO.3

书名:《北京1980》

类型:长篇小说

2020年度好书推荐,一起读书

这是我2019年看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决定买它真的仅仅是因为书的题目里有我喜欢的城市,有我向往的年代。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可以说是最狂热的年代、最浪漫的年代、最开放的年代,也只有那个年代才会培养出一大批闪耀在文坛的诗人,但是那样浪漫的不像话的时代总会过去,但是很多成长与那个时代的青年人的爱情、友情、才情并随着那个时代的洪流倾泻、交错而后撕裂。

故事的主人公正文在哥哥意外离开之后,悄然间对哥哥的疑似恋人产生复杂的情愫,而毛榛的若即若离,让他在爱与被爱间徘徊,最终随着她们的离去而从青春的梦幻中醒来。其实我读书有的时候不是读故事,而是读生活,读其中的情感。就像一本书,看过了一般都不会再看,留着也只是情感价值。所以就让生命中那些美好印记在那萌动、迷茫、热烈、疼痛的岁月中,在80年代斑驳的底色中,一切渐渐消逝,又一直如此清晰。


NO.4

书名:《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

类型:古诗词鉴赏

2020年度好书推荐,一起读书

上学那会儿,我认认真真抄写过王国维老先生的《人间词话》,先生对成大学问者三种境界的总结让我受益至今。中国诗词大会的爆红让很多人再次拿起书本去品读诗词之美、去探寻诗词之境界、去感受韵律平仄的跳跃。2019年我利用闲暇时间背诵了65首古诗词,在诗词的陪伴下度过了这一年难忘的春夏秋冬。好像诗词里的春是那么清新、夏是那么鲜艳、秋是满城的金黄、冬又是倾国的苍茫,因为读诗,更喜生命之蓬勃、四季之灵动。

随着年岁渐长,不再像小时候一样单纯地背诵以完成课业任务,我开始探寻诗词背后的故事,在四季变化中赏读诗人笔下的春花秋月,也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蒙曼老师的这本书因此走进我的视野。老师的这本《四时之诗》,从5万余首唐诗中筛选精华,带我们领略古诗里的字、画、韵之美。

我是到后来才发现蒙曼老师刚在百家讲坛讲授武则天的时才刚刚三十出头,其功夫之深、力道之劲明眼人一看便明白其心血之难得。今年闲来无事,我偶尔通过喜马拉雅听蒙曼老师的讲座,发现老师从大学就已经开始研读《资治通鉴》,在北大读博期间更是常常在院管工作到深夜,那些不计结果潜心学术的日子是人生成功的必然积淀。

《四时之诗》就是按照季候来讲诗,蒙曼老师说,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古人对季节的变化、对节日的情感,真的比今人敏锐太多,也细腻太多。老师精心编排的这32首诗代表着唐诗的风骨、风雅与风流,围绕着四季的节气和节日,其实就是围绕着唐代的岁月轮回,围绕着唐人的生命轮回。古时和今日,传统和未来,就让我们相遇在这如许美妙的四时之诗中。


NO.5

书名:《国贸三十八层》

类型:职场小说

2020年度好书推荐,一起读书


在书店决定将这本书带回家纯粹是因为书名,好像最初对白领生活的想象就是构筑在那个叫国贸的地方。自上世纪90年代起,国贸就是北京城中少有高级涉外写字楼,入驻的都是公司里的贵族,在国贸上班也自然是打工族里的贵族。我对那些在北京、在外企打拼的小伙伴们的生活充满好奇,可是那些精致的人儿却很少表露自己的故事,而本书的作者曾经衣装革履地在国贸大厦出入,面对四周那些精致冷傲的精英面孔,他发现,那些看上去高大上的国际巨贾,背地里也藏着不少蝇营狗苟。

前两年《杜拉拉升职记》让职场风活了一把,这两年职场风已经渐渐销声匿迹,因为越来越多的90后发现,生活和职场原本就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国贸三十八层》讲的是同在北京国贸38层办公的费肯国际会计师事务所、SP律师事务所、香港快阔投资公司的三个女前台,无意中被卷入一场金融的案中案的故事,故事本身的题材很有趣,作家非常巧妙地把企业集团的明枪暗箭和底层员工的无奈人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是小说最大的亮点,也是非虚构写实主义进入城市“精英”领域的充分体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希望看到更多城市文学进入主流正统文学的视野。


NO.6

书名:《一年的8760小时》

类型:青春励志

2020年度好书推荐,一起读书


周末的午后去同事家打扑克,茶几上就放着这本蓝绿色封皮的《一年的8760小时》,我随手拿起来翻看,同事说:伪鸡汤,你想看拿走看吧。类似的书近几年很火,我曾经写过一篇“晓蔓书单之我们都需要励志书”,里面把市面上写得还不差的相似题材的书进行了一次梳理,这本书不看内容也知道大概要讲的无外乎是一个人成长的故事。我随手翻动,如今已经想不起是书中哪一个细节吸引了我,让我把这本书带回来偶尔翻看。

第一次见艾力,是在演说家的舞台上,我不太习惯他的长相,看了这本书后,我还是不习惯他的长相,但我记住了很多关于他的故事。那些关于减肥、关于拖延、关于英语的故事里,有道也有术,这其中有一个奋斗中的年轻人真实存在的成功的可能性。岁月迷人的是永远充满期待和未知,就像艾力在书中结尾说的:那种充满期待和喜悦的感觉像极了我第一次来到北京,凌晨四点醒来等日出的时候,整个城市还在沉睡,而你,独自醒来,面对你曾梦想过的未知。


NO.7

书名:《人生海海》

类型:长篇小说

2020年度好书推荐,一起读书


去年冬天,前门的一个咖啡馆内,举办了一场以麦家老师为主的读书会,董卿、白百何等名人悉数参加,我认认真真看了那场读书会,我喜欢麦家写的故事,多年前的图书馆内,我沉迷于麦家老师的谍战故事,后来麦家老师受到某些限制,不再写谍战剧,我为此遗憾了好久。但麦家老师的新书,我还是想看,想在里面找寻曾经惊心动魄的奇人的故事,还好这本麦家老师没让我们失望。

故事的开篇很容易读进去,是一个孩子的视角看村里奇怪的“上校”,前半部的节奏很缓慢,后半部一个又一个小高潮跌宕起伏,作者用心讲述一个村民又敬又爱又批判的“太监上校”跌宕沉浮的一生。其实我的内心深处一直喜欢这样低调,也是最极致张扬的男主的,就像绰号是人脸上的疤,难看;但没有绰号,像部队里的小战士,没职务,再好看也是没人看的,没斤两的。

中心有雷霆面若镜湖,这是生命的厚度,是沧桑堆积起来的深度。就像上校经历的那些事儿,像烙铁穿肉、伤到筋的疤,不会消失,只会在阴雨天隐隐地疼。


NO.8

书名:《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敢向命运叫板》

类型:青春励志

2020年度好书推荐,一起读书


这本书的作者丁鹏是我的高中同班同学,高中毕业后,我们见过两次:一次是读大四那年,我去到他读书的那座城市,在长安城中大雁塔下坐在中轴线旁的石椅子上谈整个大学生活,那时他告诉我他在清考,但也还在坚持写作,只不过把写作的重点由散文转向诗歌,在90后诗人中,他有自己的想法和抱负;第二次是他考上北大那年来我工作的城市看我,我们在师院山上聊了很多关于未来、关于梦想话题,那时他的一篇文章《人苦作舟,以梦为马》刚刚发在朋友圈,我知道他日子过得很清苦,但却从未想过是那样一般光景。

元旦假期,和我的一个发小聊天,我们都属于一直努力生活、好好学习的人,她告诉我:经历这么多年的风雨,我真的越来越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是能改变命运的,我们都坚定不移地相信。高中毕业,班主任让我们每个人说一句临别赠言,大部分同学都说以后发达了别忘了大伙儿,只有他在黑板上弱弱地写下“位卑未敢忘忧国”7个字。突然一天,丁鹏的一篇《对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火遍全网,阅读量过亿,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官方媒体纷纷转载推荐,引发全网热议。然后,很自然地多年以文字为伴的诗人出版了自己第一本散文集《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敢向命运叫板》。

丁鹏的新书刚出版,我就在当当上订购了。后来,丁鹏又送给我一本签名版,首页上写着:赠曼姐,我们都应该拥有更壮丽的生命和更宽阔的生活!这句话也送给你们,要知道提升自我,不仅仅意味着增加技能,也意味着提升眼界、格局,使你不囿于眼前的利益、成败,不囿于小我,而能够超脱,因为你有更高的尊严、价值和意义。


NO.9

书名:《在不安的世界安静的活》

类型:职场成长小说

2020年度好书推荐,一起读书


我太喜欢王欣老师讲故事的方式和生活态度,但我得说这本书的书名起得真是不敢恭维,如果不是奔着作者的名字,在琳琅满目的书架上,我一定会觉得这本书是众多鸡汤故事拼凑在一起骗钱来的,但我要说的是这是一部正儿八经的职场小说,想不到吧,并且是很多女孩子喜欢的那一类又美又满足好奇心又有价值输出的杂志社的故事。

首先,主人公的名字我就很喜欢,林墨,一听就是那种又美又飒的北京大妞的名字,没错,我喜欢看名识人,林墨这个名字于我而言就代表一种姿态,我喜欢欣赏女生的名字和她们或精致或随性的外貌,因为清亮的名字、美丽的外貌和精致的仪表不再是女人的武装或伪装,它们成为一种专属于女人的正能量,激励女人去追求、去体验、去成为更好的自我。

其次,你对那些光鲜亮丽的大牌杂志的成长史感兴趣么?你对背后的职场风云和赚钱逻辑感兴趣么?你对大牌杂志主编和明星动辄姐妹出行的生活感兴趣么?我是感兴趣的,可我深知自己资质尚浅,不足以漫步其中亲身经受枪林弹雨,那这本书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全景图。这两年时尚杂志行业经历和很大变动,我认识的苏芒、晓雪、张宇三大主编,已经有两位离开这个行当各奔前程,这个故事很多人说是以前时尚集团副总裁苏芒为原型创造的,以我的了解,确实和她的经历能对得上,这样的女人值得了解。一个好女人就像一本好杂志,既懂得迎合当下又能够启发需要。

最后,说说作者,如果说我有什么梦想的话,我觉得有一个那就是成为畅销书作家,可惜自由地选择喜欢的生活方式,离群索居、四处旅行、人近中年不结婚不生孩子、热爱物质、把时间和金钱都浪费在那些美好而无用的事物上……我想着其中任何一项说出来都会遭遇非议和管束,所以近些年我说的少了,我要心安理得地作,生活本来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些女子给自己创造的甘冽与清甜,我们内心欢喜无须多言。我还是认同书中的那句话,一个女人想过有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只能去当女明星或女作家。相比较而言,我觉得女作家更让人心生敬佩,更可以绝世孤傲。


NO.10

书名:《北京女子图鉴》

类型:城市文学

2020年度好书推荐,一起读书


买来这本书看纯粹是因为在2019年它真的很火,明星推荐、读书榜单推荐、生活杂志推荐,它好在哪儿呢?我很好奇,所以我就买了,买了就爱上了。封面写着,我们怕穷、怕错爱、怕失败、怕孤独、但更怕一事无成。王欣笔下的北京是鲜活的北京,不是记忆里、故事里的北京,是熙熙攘攘拥向金台夕照地铁站下班人潮中的你我他,是去北京之前一无所有,去了北京之后依然一无所有,但终将在北京找到同路的异类或者异路的同类的那一群人。

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你有想读下去的欲望:《那个过气女明星教他的事》《她决定去形婚》《整了容会好过点么》《你的生活安得下原生家庭吗》《那个不愿意回去的上海女人》等等,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有想去到那个城市看看故事里那个人的冲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一边喜欢赞叹不已,一边自责我在做什么?如果我不去到那样的城市中去做他们的身边人,我好像快要写不出那些鲜活的故事了。

王欣的故事写的很简单也很透彻,比如关于初恋她说:哪有什么初恋,最多就是有个男生为你买买早点,放学路上一起走一程,偷偷拉拉手、试探性地轻吻,想起来当然也有美好,但每个青年人的初年无不如此,轻描淡写、适可而止。书里写了好多女人的故事,那些人到中年依旧活得潇洒敢于追爱的女人,他们带着自己的过去,带着自己的愿景,来到北京,然后不停犯错,不停受伤,最终学会选择,学会自愈。

欢迎你来到北京,这城市包容你的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