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职场的人,是一时的工资高点重要,还是后期发展潜力重要,为什么?

欣慰日记


初入职场的人是选择一时的高工资还是后续的发展潜力?

我当然选择高工资!

这不是拜金、不是目光短浅,相反,是深思熟虑的选择。

高工资意味着好行业

如果你能同时获得这样两份差异巨大的offer,说明这两份工作的能力要求差异不大。那么高工资的原因大概率意味着这份工作所在的行业发展不错,普遍收入水平较高,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可能更好!

好行业蕴藏巨大发展潜力

一个好的行业,往往处在成长的快速发展期,并不缺少发展机会,相反,可能面对更多的挑战,个人在这样的平台上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高工资更有利个人成长

(一)、稳定的生活环境,对于初入职场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一个人朝不保夕,他考虑问题的时候会顾及很多,在做选择的时候更可能犹豫不决,失去时机。而一个人长期的生活习惯也会影响思维模式。在面对工作挑战的时候,如果有经济基础做保障,你探索的底气会更足。

(二)、高工资能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不断自我提升是职场人的立命之本,但是现在的职业学习课程动辄几千上万,并不便宜。如果你有高工资来支付这些额外的学费,能让你获得更多的资源,且不说效果如何,但至少你有这个条件,可以少走弯路,吸取他人经验,更快获得成功的可能。

(三)、高工资意味着更优质的社交资源

人以群分,在一个高薪的群体中出现优质社交资源的概率相对较高。毕竟木秀于林、鹤立鸡群的事情还是比较少见的。

因此,当你想要望得更远的时候,如果你有梯子,何必不用呢?


Xinyima


个人观点,后期的发展潜力远比眼前的工资重要。

当年大学毕业,我和我朋友一起到了同一家公司,工资4000+,在当时当地和行业都算不低,但也算不上高,只能说一般水平,而他老婆当时去了和房地产相关的一个行业,最开始工资1500,可以说是相当的低了,仅仅够一个月的生活费,如果不是他们在同一个地方,房租不用考虑的话,可能连生活都成问题。

半年后工资涨到1800,一年后月工资2500多,两年后工资就已经和我们齐平了,又过了两年,工资已经是我们的两倍了,而我们还在原地踏步,除了每年涨点工龄工资外,其他没有任何的变化。现在,她已经独立负着一个板块的业务,工资基本上已经达到25-30万一年了,而我们这些年通过跳槽、发展,工资也才在万元每月上下浮动,比起她还是差了很多。

初入职场选择很重要

虽说360行,行行都能出状元,但是各行各业的顶尖水平是不一样的,还是会有差距的存在。对于不能成为状元的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选对行业选对平台那就非常重要的,选对了就能借助平台的力量快速帮我们实现前期的实力积攒,同时大平台也为后面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好的平台不仅能给你提供好的发展,它也是你简历上精彩的一笔,能为你的下一份工作增加不少机率。

去年我两朋友离职,一个是上市公司出来的,一个是小公司出来的,面试同一家公司同一岗位,结果上市公司出来的朋友开价比另一个高,但是最后还是录用了他。这就是好的平台带来的附加影响。

发展潜力决定了你能走多高

一份工厂普工工作每月8000,另一互联网头部公司每月5000,你会怎么选择?是我就肯定选择5000每月的互联网工作,因为后期的发展不可同日而语。普工的工作两年后和两年前基本上没有变化,但是互联网工作两年后实现月薪10000是完全有可能的,甚至更多。

当然,我们也不能仅仅只用眼前的金钱来衡量选择的对错。在初入职场,我们最应该考虑的是5年、10年后的发展潜力。好的平台能给你带来成长的机会,只要你坚持努力,一段时间后,你刚毕业一年的工资也可能只是现在的一个月的工资。与此同时,你收获的不仅仅只是工资,还有你的能力、你的思维和你的格局。而这些正是决定你职业生涯的路能走多高的重要因素。

人一生的职业生涯很长,有将近40年的时间都在工作,我们何不把目光放长远一些,去关注哪些能对我们未来产生质变的东西,去选择并坚持能让我们更好发展的平台。一生很长,不要只顾当下。


爷依旧沉默1


这道题是在问:眼前的利益和长远的发展,哪个更重要?也就是即时享乐和延迟享乐哪个更重要?

当然是延迟享乐,也就是长远的发展更重要了。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讲的是工作人员给一些4岁小朋友两个选择:

1.立即得到一块棉花糖;

2.等待几分钟后拿到两块棉花糖。
10年后的跟踪研究发现,那些“等待几分钟拿到两块棉花糖,能够延迟享乐”的小朋友比那些选择“立即得到一块棉花糖,追求即时享乐”的小朋友,长大后不太容易受挫,也不偏执,更受欢迎、更有自信,应对压力的能力也更强,更愿意提前计划,在生活中遇到麻烦也较少。
我们如果能更注重长远的发展,延迟享乐,就能让我们把眼光放开放远,而不是只顾前的得失。因为你关注的重点是在未来,那么现在遇到的问题、挫折就不足以影响到你,相对于未来的结果和整个情怀发展的过程,这些问题和挫折是相对较小的,你还有其它的部署、进程,不会因为眼前这点损失而停止整个发展;相反只顾眼前的话,那么得失就会无形中被放大,很容易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从发展、成长的角度来看,一时的高工资固然是好,但比不上后期发展潜力更重要。你现在一时的工资虽然很高,但控制权在别人手里,他觉得你现在值这个工资,他给你。可如果他觉得你不值了,就不会再给你这样的高工资了;相反,你把重心放在后期发展潜力,注重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当你成长到一定高度,你完全可以掌控自己的工资,到时可能会比现在的还要高,而且控制权还在你自己手里。
斯蒂芬·罗宾斯在《做出好决定》中说:“人们缺乏耐心以及长远目光的一个原因就是:未来的好处离我们越远,我们就越不珍惜它。”
我们想要抵挡即时享乐的诱惑,可以从两方面去做:
一是设立一个长期目标,并经常检查这个目标。这样做能有效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未来,让你觉得在未来有一个好的结果在等着你,同时你也就不会被眼前的东西所牵扯了;
二是不仅要注意报酬,也要注意代价。就是我们不能只看它有高工资,也得看看得到它要花费我们什么样的代价,是不是因为它的高工资就无法给予我们长远的发展了?


若见Smile


你好,不同的选择对应不同的职场生活,要慎重作出决定。可是题主给出的信息实在太少,我只能结合不同的条件给出对应的建议。

如果两份工作的新薪资差异只是稍微高点低点的,建议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岗位。

这类问题一般是两者差异较大,当事人才会面临如何选择的困扰。比如前段时间看到另一个网友的问题:两份工作,私企月薪20k,国企月薪8k,该如何选择?

两份工作之间薪资相差两倍还多,但一方是私企,发展空间有限。另一方是国企,500强企业,有些宽广的发展平台。让人陷入纠结的境地,一时难以做出选择。

如果两者之间差异不大,薪资上只是高点低点的问题,选择发展潜力较好的工作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毕竟一个人的职场生涯长达45年之久,拥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将给你未来几十年的职场生活创造无限可能。

如果像我所举事例,薪资之间差异较大,又该怎样选择呢?

此类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需要结合当事人自身条件做出选择。

01 急切需要资金缓解眼前困难。

有时候,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如果受家庭条件影响以及自身生活所限,迫切需要更多的资金来缓解眼前的经济压力。那么,选择薪酬更高的工作应该更适合自己。

新入职场,要学会融入公司这个大家庭,尽快投入到工作中,向领导同事虚心请教,脚踏实地开展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与此同时,不要安于现状,无论是工作过程中,还是在下班后,都要注意锻炼各项工作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让自己快速成长,提升核心竞争力。

放弃发展潜力更好的工作着实有些可惜,但这并不代表你以后不会再遇到更好的机会。在下次相遇前,你需要将自己变得更好!

02 短期内薪资的高低并不会影响生活质量。

如果初入职场的你不需要顾虑家庭的开支和消费,那么你应该更加关注后发展潜力较大的工作。

漫漫职场之路,无论是自我实现,还是同事朋友之间,大家在意的不是前几年的收入,而是最终能取得的成就。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裁判判罚的标准不是谁先起跑,谁在领跑,而是最终谁先通过终点线。

所以,不用在意初入职场的薪资待遇,好的工作单位和发展平台,

不但能提高你的视野和高度,还能拓宽你职场之路的人脉关系。即使有一天,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离开,也能够成为你跳槽的背书!

| 结语:

无论是选择薪资还是选择平台, 一时的失去,都是为以后更好地获得。

只能说此次的失之交臂,只是为了下次更美好的相遇!


职场践行者


初入职场,如果碰上心仪的工作,单纯是要在工资高点和后期发展潜力上做出选择。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有特殊经济需求,还是更要看重后期的发展潜力。当然,在不相上下的发展潜力条件下,还是要选择工资高点的。

下面就我初入职场的经历来跟你分享下,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大四最后一个学期,我们学校没有课。大家都各自找单位进行毕业前的实习实践。我和同系的七八个同学一起应聘进了北京的一家建材销售公司。我们都是学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专业的。

这家销售公司所有的实习生到了单位之后,第一项任务,就是为期三个月的培训。这三个月的培训内容是两周的授课式培训,两个半月的实践。

授课式培训的内容,包括职场礼仪,职业规划,公司各大模块介绍,以及公司的产品和销售模式介绍。

实践内容,是到公司的一线销售店面,去实地了解应用学习到的各种知识和流程。也就是说,在实践的时候,如果能出销售,那肯定是加分项。也就是说,实习生在前三个月是到不了公司总部的,基本都在一线上班。

但是,作为本科即将毕业的、学的又是非销售专业类的很多学生来说,都很不愿意去做销售。我们当时渴望的就是电视剧的格子间式的白领生活。再加上这家公司的实习工资只有1500元,除了我之外,其他同学都在三个月之内陆续离职了。

我很幸运,在开始培训后的第三天,我就因为活跃性强,有组织协调力被破格直接调至总部办公室,我的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所以就在人事行政部实习。当时八百人左右的公司,人事部只有一个人,还是和行政在一起,仅负责招聘,薪酬和社保等都在财务部。

那些走了的同学,去了其他单位,实习工资基本都是1800/2000块,高的还有2200块。跟我说起的时候,我觉得这家建材公司人资的不完善,正是我可以一展身手的时候。再加上我也没有经济压力,所以就选择了留下来。

初入职场,我本着先做才能有收获的想法,只要是我能力范围内的又能帮得上忙的,我都主动帮老同事们做。哪怕是在工作空闲帮客服接电话。就这样,仅仅用了不到三个月,我就将公司的所有部门流程了解的七七八八了。然后再将这些运用到人资上,我的工作成绩突飞猛进。不到两年建设了人资团队,做到了部门主管,同时还把本属于人资部门但一直不在人资部的工作都做了并且完善了起来。

就这样,第一份工作我做了五年。从第二年起,我的薪资就远比我同班但是一直换工作的朋友高了。后来因为个人发展瓶颈,我选择了离职,进入了一家2万+人员规模的上市公司,做的人资经理。

第一份工作在各方面给我的磨练,让我受益终生。很多事情正是因为不完美我们才有机会磨练自己作出成绩。

所以,我说,如果只是在薪资和发展潜力上做选择,还是要选择发展潜力。


candiceyuhong


无论是怎样的两份工作摆在面前,我们首先考虑的一定是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份工作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收益,然后我们会留下收益大的那个。

所以不存在说初入职场的新人觉得工资高点重要还是后期发展潜力重要的问题,核心问题是未来的收益哪个更大的问题。

比如说两份工作摆在我的面前,第一份工作工资5000,第二份工资8000,如果我清楚地知道第一份工作的潜力很大,再过一年半载就能涨到8000,后面工资也会持续上涨,而第二份工作虽然起薪很高,但是估计近几年内涨幅不大,那我肯定会选第一份工作。反过来如果我知道这两份工作的薪资涨幅差不多,后面发展也差不多,那我一定会毫不犹疑地选择第二个。

我们知道要选择更好的,难点也恰恰就在这里,怎样判断哪个是更好的。

有个很直观的办法,就是去看这个这份工作,这个岗位的薪资分布情况,特别关注一下中位数和上限

。一般岗位的薪资分布都集中在中位数附近,偏离中位数太多的人数一般较少,也就是行业里拿最高或最低薪资的人数是较少的,所以中位数代表你以后能够拿到这个薪资的概率最大,而上限代表着你职业发展的顶峰。

不同岗位的薪资分布情况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工作A的中位数是10000,那么可能薪资在10000左右的人就占到了60%左右,而能拿到60000以上的人能占到10%左右,再往上就更少了。而工作B的薪资中位数是20000,而能拿到40000以上的人有10%。

那么这时候你就要判断自己究竟是那种人,如果你确信自己能成为这个岗位的前10%,你大可以选择工作A,如果你是凡事只追求中庸的人,那么可能工作B更适合你。

每份工作做到顶尖都很有潜力,关键是这个潜力是否属于你。


今小非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认为是后期发展更重要,跟你分享一下我朋友的经历,他是学计算机的,本科毕业后他的同学都去了百度,腾讯等大公司工作,因为这些公司待遇好,名气大,说出去有面子。

而我朋友却选择了一家做创业公司,刚开始什么都做,确实很累,但是成长也很快,两年后他就做到了技术负责人的位置,又过了两年直接跳槽去了另一家创业公司做了CTO。

而那些当初去了大公司的同学,只能当一个螺丝钉,成长的非常慢,工资涨的也不多。

朋友对我说,现在想一想当初工资相差的那三四千块钱,现在回头想想,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我认为,对于初入职场的人来说,后期的发展才是更重要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互联网趣事儿


任何时候,我认为都是以学为主!初入职场,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怀着梦想和希望,准备在职场好好的干出一番成绩!

但是,我们初入职场,我们需要认清自己的定位,只有找准定位,才能更好的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薪资固然是重要的,但是能力也同样重要!

能力有多强,舞台就有多大!

初入职场的人,有的人即使再有能力,也懂得谦虚,因为你初来乍到,必须从头开始,那么你过分的张扬,想要展现自己多么的有才华,势必会令人心生反感,当你遇到问题时也自然不愿意给你很多帮助!

所以想要在职场站稳脚跟,首先需要懂得谦虚与尊重!

其次是我们个人的能力,当你初次进去一个行业,哪怕理论知识再丰富,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那都是纸上谈兵!

所以需要先好好的跟着前辈学习,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的走!

尽管我们都希望得到高薪,但那也暂时只能说是我们发展的目标!

初入职场,我们需要懂得职场的规则!同时也需要具备发展的眼光,不能只看眼前的一时利益,那样只会束缚住我们向更好更高的平台发展的脚步!因此,从长远打算,固然是后期的发展潜力比前期一时的高薪资更重要!也许当你得到更好的发展,站在更高的平台的时候,回过头再来看看现在的你,你还会觉得你现在认为的高薪资是高薪资么?加油吧!


l木子先森l


我先将“后期发展潜力高的工作”定义为:能让你学到不少东西,让你成长的工作。

要选择工资高的那份工作还是选择后期发展潜力高的工作?

站在初入职场的人的角度看来,我的建议是选择后者。

讲讲我身边的两个例子吧,他们都是我大学认识的朋友,毕业后,一个选择去一家比较知名的培训机构,1年内,工资从5000到6000元,做的东西其实都没什么技术成分,主要是执行。

换句话来说,招一个新人进来,培训3天左右就能上手。

一开始我们都特别羡慕他,毕竟毕业1年收入到6k,还算是比较可观的。

但是年前他找我聊了好几次,说想换工作,觉得自己碌碌无为,什么都没学到,但是想换工作又不知道能做什么,换家公司,可能收入只有4k,觉得特别心累,也因为做的东西没什么技术含量,如果公司裁员,自己会很危险,处于被动状态。

另一个朋友毕业之后去了一家活动策划公司,1年内,工资从3000元到7000元,公司的策划案到落地执行,他跟了不下10个案子,流程基本熟悉了,还获得不少客户的肯定。

今年年初跟他聊起来,他表示之后会往自由策划人或是开工作室方向发展,但是还没想好离职,不少同行也有抛来橄榄枝,开出最好的薪资在12k/月。

他们俩的起点特别符合今天这个问题。

有些选择看起来很舒服,你能马上拿到令人羡慕的薪资,但是你要付出的代价就是浪费时间、没有收获、处于被动状态。

有些选择看起来很艰难,路很难走,收入也很低,但是你收获的是能力、人脉、案例,这些都是能给你未来产生“复利”的东西。

前者属于先甜后苦,最坏的情况就是,浪费几年后,你不仅什么都没获得,还要重新再来。

后者属于苦尽甘来,开头吃过的苦,会变成一个又一个幸运,降临在你身上。

把目光放长远点,有些事物在近期看起来,可能不太好,但放长远来看,放到你整个人生来看,却是最宝贵的东西。



芝芝加仑


当然是一时的工资高点重要了!

可能大家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难道后期发展潜力不重要吗?

首先,大家要看一下,一份10000元/月的薪资和一份5000元/月的薪资,你选哪一个?

从直观来说,10000元/月的薪资,起码证明用人单位认为你值这么多钱,这是对于你能力的认可;如果是5000元的话,说明用人单位对于你的身价评判较低。

其次,月薪10000元的人和5000元的人,生活会有哪些不同?10000月薪的你可以租一套距离公司更近的房子,给你节省出至少2小时的上下班通勤时间;你可以用每个月多出的钱用来参加各种能力提升的学习;你可以用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有用的社交或者工作……总之,你可以用5000元的收入差,拉开你与他人的差距。

再次,讨论一下,后期发展潜力是什么?

很多企业会在招聘的时候,用后期发展潜力来“忽悠”求职者,作为低薪招聘的理由和预期,也就是画了个大饼给求职者,至于能不能等实现,本来就是预期,并不能有保证,如果在实在的薪资和未来潜力这种虚无缥缈的预期之间选择,我宁愿选择落袋为安的踏实。

即使后期发展潜力是真的,那么后期发展潜力带来的是什么,是能力的提升,职位的晋升和薪资的提升,归根到底,你进入职场之后,考虑的所谓发展,在最终呈现的结果来看,也是薪资的提升。

如果你在初入职场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份好的收入,你用这份收入为自己营造出一个较为舒服的生活环境,再用这份收入为自己的能力提升做好保障,那么,未来你的发展潜力才是不可限量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