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安徽民變屢屢發生,這是什麼緣故呢?

在1901到1911年間,國家政局動盪不安,多地出現“民變”現象,根據史料記載,各地民變發生的情況異常嚴重,儼然是末世亂象。

文獻資料顯示,安徽地區出現民變現象時,涉及到了苛捐雜稅和剝削階級,也提及過自然災害的影響。我們可以對以前的材料層層梳理,總結一下民變的形式大致有以下幾種:饑民爭搶食物,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學生罷課等,不少政府部門都受到影響。面對這幅末世亂象,我們可以從當時的一些社會實情進行窺探一二。


清朝末年,安徽民變屢屢發生,這是什麼緣故呢?

一、苛捐雜稅的繁重

1.清政府為了降低賠償壓力和轉移賠款的支付。自從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龐大的金額使得政府無力支付,不僅跟外國人借了高利貸,還跟當地銀行(即安徽)平攤這份賠償。這些龐大的數值最終落到老百姓的身上。

2.清政府為了鞏固政權,不顧百姓安危強行改革,大量徵收稅款用於改革的費用中。因為改革的方式不對,不僅大量的人力資源浪費,還加重了稅收,根據史料記載,安徽稅收很多,小到魚稅大到房產稅。因為清政府無法支付改革的費用,所以徵收苛捐雜稅成為變革推行的重要因素

但總的來說,僅僅是苛捐雜稅還不至於爆發民變,還要結合國家經濟力來看,當時國家的經濟發展滯慢,老百姓大多流離失所,苦不堪言,因而這也是誘導民變的因素。


清朝末年,安徽民變屢屢發生,這是什麼緣故呢?


二、自然災害頻繁發生

在清末十年間,全國各地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據文獻記載,安徽多地出現水災、旱情、蟲災等,除卻安徽,湖北等地出現超大規模的洪災……莊稼要麼顆粒無收,要麼被破壞殆盡,一時間出現許多難民,老百姓不僅吃不上飯,還要面對巨大的稅收。更甚至有些百姓啃食樹皮,以人肉為食的殘酷現象。

自然災害的爆發,清政府沒有及時的疏通和解決,造成了社會的暴亂,各地出現搶奪店鋪食物,挨家挨戶搜刮糧食的現象,清政府派兵打壓,但卻激起了民憤,一時間許多難民紛紛起義。


清朝末年,安徽民變屢屢發生,這是什麼緣故呢?


三、敲骨吸髓的盤剝壓榨

上述兩點原因就已經使得百姓不堪重負了。再加上官員貪汙,富豪奸商相互勾結。合夥壓榨百姓,使得百姓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清朝晚期,百姓反抗官員的現象頻發。官員增加百姓的稅收,地方官員常常用所謂的項目加大百姓的捐款,從中謀求私利。而當天災之時,當地政府又不作為,不管百姓生死。百姓的生活已經無可退路,不得不奮起反抗,發動民變。不開工,不開市場,搶食物等現象頻發。在當時,有的官員甚至規定一文銅錢只等價於八文錢,在其中獲得利益,最終導致農民反抗。


清朝末年,安徽民變屢屢發生,這是什麼緣故呢?


而當地土豪,奸商相互勾結,通過貸錢給百姓,收取高額利息,瘋狂剝奪百姓的錢財。在當時的饑荒中,農民都沒有米吃。而當地米商大量屯米,高價出售。百姓沒有足夠的錢財購買,而米商為了利益,不管他人生死,把大米往外地貿易。這激起了廣大民眾的憤恨。所有這些,百姓忍無可忍,最終合力討伐米商,砸掉店鋪,哄搶大米。

四、日漸尖銳的矛盾

上文中提到的原因中,每個人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做出的惡劣行為。在清朝晚年,官員和百姓的矛盾日益凸顯。同時,各個代表階層之間的利益也發生了衝突。


清朝末年,安徽民變屢屢發生,這是什麼緣故呢?


在當時,清朝百姓反抗鬥爭的途徑主要是不開放市場。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反對當地官員的增稅以及收款。在當時,無論是煙館,肉館,亦或是米商,大多都舉行過關閉商鋪,以此來反抗稅收的增加。種種這些,都表明了政府和百姓的利益矛盾。

商人,官員,百姓之間階層的矛盾也經常出現搶米等行為。在當時,很多地點都會出現貧民百姓集體出動,攔截貨船,哄搶大米等行為。這其中也體現了各個階層之間利益衝突的矛盾。

上述的四點原因,我們可以總結出造成清朝晚期貪汙腐敗,衰敗氣象的原因,往往歸結於天災,官員政府的不作為,對百姓的欺壓,各階層的矛盾等,有百姓煽動民變,有官員貪汙腐敗風氣盛行,有各階層為了利益互相爭鬥的時期,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這個朝代離改革,離覆滅的日期就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