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溪,一個1958年被撤治的縣,卻有著江南第一城隍廟

湯溪,原太末縣地,後因故撤銷。撤治之後,湯溪地區由於處於四縣邊隅,遠離府縣中心,各地鞭長莫及,實際成了四不管的地段,蟊賊出沒、盜匪橫行、治安混亂。

正統十三年(1448年),處州(今麗水市)礦工陳鑑明、陶德義響應葉宗留、鄧茂七起義,當年11月攻入金、蘭西南鄉(湯溪一帶)。

正統戊辰(1448年)冬,處州麗水諸縣盜起,巨猾陳諫胡等為之倡,率眾四出焚室廬、劫貨財。金華屬邑多邇賊巢,數被害。

明成化六年(1470年),知府李嗣(字克成,南海人)以其地僻阻,奏請析龍游東鄙金華西鄙蘭溪南鄙遂昌北鄙建縣。

萬曆《湯溪縣誌》載前河南右布政使豐慶所寫《湯溪縣舊志序》:湯溪縣新所創立,乃蘭溪屬地(指湯溪縣城在蘭溪舊地),地勢險僻,居民無幾。近歲以來,處之群不逞者不時嘯聚為非,所司慮有蔓延波及之患,為聞諸朝,遂割衢之龍游、處之遂昌、婺之金華蘭溪四縣之邊,輳合為縣。

湯溪縣名,源於湯塘(溫泉),縣人胡超 (進士,1425-1488)在《邑右湯塘》中寫道:池蓄如湯水更清,帝王新建邑由名。源泉混沌何嘗息,萬古乾坤屬大明。

湯溪,一個1958年被撤治的縣,卻有著江南第一城隍廟

明成化七年(1471年)6月,首任知縣宋約(河南胙城人,今河南延津縣)率縣丞李達、主薄胡琮、教諭許廷齊、典史冀風來縣,設治於官山。

之後,宋約帶領官兵、差役和鄉民在此地先後建成了縣衙公館、孔廟縣學、陰陽醫學、城隍廟、社稷壇等設施,爾後又規劃了寬闊的街巷市井。據《金華縣誌》記載:湯溪縣城於成化十六年(1480)基本形成。

湯溪城隍廟約建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其規模在以後修建中逐步擴大。現保留的城隍廟為清同治五年(1866年)所建。1925年至1927年曾大加修繕,佔地面積22565平方米,建築面積3278平方米。城隍廟分頭門、正殿、寢殿三大部分。


湯溪,一個1958年被撤治的縣,卻有著江南第一城隍廟


湯溪,一個1958年被撤治的縣,卻有著江南第一城隍廟

門廳面闊五間,進深九檁,硬山頂,明次間闢三門,門楣上分別題額:金湯鞏固、寶婺屏藩”和、仙舟保障。

門廳後的大庭院用鵝卵石和青磚鋪設,過奈河橋,即從陽間來到了正殿。

正殿又稱城隍使司府,分別由二門、中亭、中殿和後殿以及兩邊的龍王廟、達生庵、十殿、廂廡、東西齋所組成。中殿硬山頂,面闊三間,進深十檁。

正殿後為寢殿,硬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九檁,梁枋上懸掛著一把大算盤,寓意人算不如天算。

宋約為湯溪置縣首任知縣,在任三年,宦跡顯著,受湯溪人民愛戴,後以城隍奉祀。農曆四月十六日為宋約誕辰,因而為湯溪城隍神誕。

1958年,湯溪縣撤治,衢江以北的瀫北、北源二鄉劃歸蘭溪縣,其餘併入金華縣。2001年起屬金華市婺城區。


湯溪,一個1958年被撤治的縣,卻有著江南第一城隍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