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婚姻存在性的深入感知


對婚姻存在性的深入感知

這篇文章,是基於近兩年的一點詮才末學的讀書所得,而對自己所處環境產生的一些思考,同時嘗試用一些哲學方面的概念或者思維來詮釋一些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

譬如,婚姻。這是我此年齡段所面臨的最大的困惑與考驗,也是我長久以來,避之不談的話題。因為我不知該從何談起,對於婚姻,我充滿了焦慮、迷茫和疑惑,還有來自於內心深處的那份恐懼。

我是一個喜歡對未知或自我尋根究底的人,遇到任何事理我都會試圖從問題的本源來追溯原由。這也是我之所以熱衷於哲學的原因。哲學,是一種向自己學習和探索的產物。在跨越時間和歷史的緯度去了解賢者們的智慧的同時,又可以賦予我們特有的哲學思維,它給予我清晰正確的標準或方法來看待這個世界與自己,也一路影響並改變著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而對於婚姻的恐懼,也伴隨至我多年,經常面對家人的催婚時,我往往是欲言又止,不知道該如何向他們傾訴或表述清楚。之前,一直自覺年少,心智尚未完全成熟,還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承受來自於新組家庭的那份責任與擔當。所以,一直沒有過早地步入婚姻。在我看來,這是對自己亦是對家庭的一種負責。然而,隨之年齡的增長,我對於婚姻的牴觸心理變得愈加明顯與激烈。曾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懷疑自己是否是由於心性未定不願承擔責任而選擇的一種逃避方式。

對婚姻存在性的深入感知

大學生活結束的第一年,曾談過一段三年的戀情。但最後面臨婚姻的抉擇時,我選擇了逃避與退卻,迄今的四年裡,也沒有再接受新的感情,錯過不少姻緣。事後有朋友問我,是否有過後悔的念頭,我說沒有,這是自己經過再三考慮之後所做出的決定。因為我明白,倘若自己不克服掉內心的這道障礙,已然選擇結婚,只會將自己的責任心與擔當一點點地磨滅,這對於一個家庭而言,無疑是災難性的。

後來通過閱讀各類書籍,知識面的增廣,思維模式的提升,對於自我的深入探索與瞭解,以及婚姻價值觀的轉變,也逐漸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不想承擔責任這麼簡單,這份恐懼主要基於兩個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當下主流婚姻價值觀的變化與結婚成本的日益遞增所帶來的外在經濟壓力。還有一方面,則是來源於婚姻本身。前者就不再贅述了,作為當下社會中的那些同齡人,無不是在負重前行,我且沒有理由為自己找任何藉口。而後者則是主要因素。

對婚姻存在性的深入感知

也就是說,一直使得我害怕和恐懼面對婚姻的並非主要歸咎於外部環境的因素,而是婚姻其本身。這或許是與個人的人生經歷有關,原生家庭婚姻的失敗與殘缺,也見證了許多不幸的婚姻問題,這些對於自己年少時的心智模式的影響是深銘肺腑的。

然而,這樣的認識也迫使自己曾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於原生家庭上,以至於此前幾年的時間裡心生埋怨,認為是他們把自身的錯誤施加在了我的身上。我不明白,自己為何一定要承受這些堆積物,有時被壓的透不過氣,甚至一度使自己陷入了自閉中。對於婚姻,我充滿了迷茫和焦慮。

對婚姻存在性的深入感知

我們為什麼一定要結婚?婚姻的本質是什麼?婚姻在當下存在的現實意義又是什麼?這些都是我不得而知的。

直到在構思這篇文章之前,閱讀了美國作家斯蒂芬妮·庫茨的作品《婚姻簡史》,這本書對於我的啟發是非常大的。該書主要講述了婚姻的演化過程以及婚姻的意義和未來,這些都是我目前所棘手和要解決的問題。

對婚姻存在性的深入感知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生活水平與幸福指數的穩步上升,受西方世界自由主義的大力鼓吹、與自主權的擁有、自我選擇性的增多,我們獲得了思想與經濟層面的獨立。面對婚姻,更是多了很多自主選擇的權利。傳統的婚姻模式與價值觀念,已經慢慢地被這個時代所淘汰。

幾千年來,婚姻都是理性考量的結果,是根據家族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利益來安排子女的婚姻。

史前時代,婚姻的存在關係是建立在家族關係與政治利益之上。原始部族時代,男女之間沒有禁例,正如《呂氏春秋》中所描述“其民聚生群處,知母不知父,無親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別”。這樣的原始群婚制大約延續到舊石器時代後期。社會秩序有了一定發展後,按照輩分劃分了婚姻集團,排斥不同輩分間的通婚,只准同輩男女婚配,這樣的制度稱為族內婚。我國神話中的伏羲和女媧,既是兄妹也是夫妻,正是該社會階段的寫照。當人們對血緣有了更進一步認識後,開始排斥親族之間的婚姻,族內婚轉變為族外婚。這樣一來,兩個通婚的氏族就形成了早期的部落。因此,婚姻最早存在價值是建立親情與政治和平的一種方式。

對婚姻存在性的深入感知

中世紀的西方世界,為擴大政治權力,鞏固自己的實力,屋大維亞與安東尼進行的政治聯姻,也是如此。愛情,並不是結婚的最初的目的和原因。而讀過魯迅或相關史料的便知,在中國,為了愛情結婚僅僅不到100年的歷史。

而現代婚姻觀的形成,以及人類打破包辦婚姻枷鎖是在18世紀晚期,啟蒙運動的興起和僱傭勞動的出現,讓愛情成為了結婚的主要原因。

在西方世界,啟蒙運動的大力鼓吹自由平等,教育人們應該有自主權,從根本上改變了的人們對於婚姻的看法,比如法國大革命和美國的獨立宣言,猶如一股颶風,帶來了整個社會觀念的革新。而勞動僱傭的出現,讓人們不再依靠家族的財富或遺產而活,年輕人可以出門謀生,不再靠家裡的人。思想與經濟的獨立,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為愛情而結婚,也就有了現實的條件。因此,愛情,成為了結婚的正當理由。

二戰後,讓男人養家的婚姻觀念達到了鼎盛。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家庭模式的出現,以及意識到婚姻可以提供情感和性愛的滿足,使得年輕人的結婚比例達到了巔峰。

但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人們的生活開始有了更多的選擇性,婚姻不再是必要,結婚率不斷下低,離婚率則穩步上升,近一半的婚姻都以離婚而告終。

對婚姻存在性的深入感知

這種以愛情而結婚之所以崩潰,原因就在於它的核心理念,也就是有愛情才會有婚姻,雖然建立在愛情之上的婚姻更讓人滿足,但也同時也更加很脆弱。如果因愛而結婚,那麼不愛了,婚姻自然也就很難維持下去。比起傳統的婚姻,更容易變質。

而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深受西方思想與文化的侵染,婚姻的歷史演變與走向也難逃這一窠臼。

隨著當下女性社會地位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女性接受了高等教育,文化與知識水平的綜合提高,思想與經濟上的獨立,給予了她們自由選擇的權利。新一代年輕人的價值觀,也更加註重於自我的表現,越來越多的人一心扎堆進事業與職場的打拼中,婚姻的吸引力則逐漸變得冷淡。

在沒有深入瞭解之前,以為只有自己面對婚姻時存在這樣的心理問題。後經長期觀察和翻閱相關調查數據,以及與諸多同齡年輕人的交流中發現,越多越多的人寧願選擇單身,也不願意結婚,更有甚者選擇了不婚一族。不難發現,這樣的單身群體已然成為一種發展趨勢。而單身結構的家庭,在很多國家已經成為第一大家庭形態。組成單身結構的一種是選擇不結婚的,另一種是離異或者喪偶沒有再婚這樣的單身群體。

這個是整個時代背景與潮流的發展和選擇所產生的必然結果,我們作為這個時代的產物,也必將承受著這一切。

對婚姻存在性的深入感知

古羅馬的斯多葛派哲學家愛比克泰德(Epictetus)說過:人會被其對事物的看法所影響,而不是被事物本身。

那麼,使得我害怕和恐懼的,並非我此前所認為的婚姻其本身,而是我對於婚姻的看法產生了偏差。

這一突破性認識,對於我個人的幫助無疑是革命性的。但是,想要轉變和突破以前的錯誤觀念,這是一件非常艱難且漫長的過程。

作為90年生人,即將奔入人生的第30個年頭,成家之事可謂迫在眉睫。近兩年來,家人還有朋友也都為我介紹過不少對象,我卻一直沒有做出積極的回應。由於父母早年的離異對我的婚姻觀念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婚姻方面變得尤為謹慎,對於婚姻我有著自己的一套價值觀念。

在我來看人生中應該有一場完美而長久甚至終身陪伴的婚姻,在選擇婚姻伴侶的問題上應當儘量保持自我的理性,但往往很多人卻在面對感情問題時容易失去其原有的判斷而做出錯誤性選擇。我認為,年齡和世俗的眼光並不能成為我們結婚的理由,結婚沒有合適的年齡,唯有適合自己的人。

還有就是三觀一定得相符。何為三觀?就是兩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古時候人們講究門當戶對並不是沒有道理的。愛情與婚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愛情在婚姻中的充當著調節劑的作用。婚姻關乎到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及柴米油鹽的瑣碎小事,如果兩個人在看待問題和處理問題方法的觀念上存在較大差異,那婚姻中難免也會存在較大分歧。因此,三觀可以作為婚姻選擇的重要考量依據。

對婚姻存在性的深入感知

現實生活中,我見證最多的往往是人們對於婚姻的盲目性,以及對於物質和精神的盲目追求,從而導致兩性關係的失衡。許多婚姻的失敗都是由於雙方沒有找到彼此間的那個平衡點。兩性關係的協調最重要的是需要雙方的溝通與交流,通過這座橋樑來相互理解、包容和關愛,從而找到和諧相處的平衡點。

我對於自己的婚姻,還是充滿了期待和信心,並堅信在兩性關係上的把控與處理我會做的比任何人都出色,因為我一直都在為此為自己將來的一切所準備著。接下來,我將會努力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來迎接屬於自己幸福。

李宗盛在《晚婚》中唱道:“我從來不想獨身,卻有預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靈魂”。上帝既然創造了你的靈魂伴侶,那他就沒有理由不讓你遇見他Ta的。婚姻,作為一種社會性需求,會出現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最後用這段話作為結語,並送給自己以及還沒有步入婚姻的同齡人士。

對婚姻存在性的深入感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