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看上去不起眼, 但实际非常可怕的武器?

说到最不起眼,但威力却非常惊人恐怖的武器,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不过,与其他答案不同,我们首推的是手榴弹,这是一件同时让敌人和自己人都感觉很可怕的武器。对敌人来说,大家都知道了,手榴弹一直是步兵近战的利器,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美军最惧怕的是志愿军铺天盖地扔过来的手榴弹。同时呢,手榴弹的实弹投掷训练,也是最令各国部队基层干部和班长心惊肉跳的训练科目,远比枪炮实弹射击可怕,因为经常有手榴弹投掷失手导致伤亡的情况。

有哪些看上去不起眼, 但实际非常可怕的武器?


从解放军、俄军和美军的牺牲军人楷模名单里,就能看出,因为保护战友、扑救手榴弹而牺牲的不在少数。例如中国的苏宁,组织手榴弹实弹投掷,身为团参谋长的他就是因为扑救战士脱手的手榴弹而牺牲。从二战开始至今,共有464名美国军人被授予荣誉勋章,其中大多数是烈士,而且是英勇献身的典型。美国军人在伊拉克战争中一共获得了四枚国会荣誉勋章,其中三个都是扑手榴弹牺牲的。

有哪些看上去不起眼, 但实际非常可怕的武器?


除了手榴弹,另一个比较统一的答案就是地雷。地雷其实是战略武器,它造成的伤害超过原子弹。最近50年,地雷造成的伤亡超过100万。现在,每天有70人被地雷炸死炸残。

在五花八门的地雷中,外貌不扬,整体形状方方正正的反步兵定向地雷应该是威力最大的地雷。反步兵定向地雷顾名思义就是指朝某一方向杀伤敌方步兵的地雷,它的主要原理就是在一块带有一定弧度的钢板后引爆炸药,而炸药爆炸时的绝大部分冲击力将垂直作用在钢板上,让钢板和连接在上面的钢珠成为高速侵彻体,摧毁前方的所有物体,破坏能力非常惊人。

目前外界最熟悉的反步兵定向地雷应该就是美军装备的M18A1“阔剑”地雷,“阔剑”地雷的毁伤能力非常强劲,它的爆炸药是C4炸药,C4炸药爆炸后会把里面700粒钢珠高速射向一个方向,将形成一个半径约为100米、大约60度的扇形爆炸杀伤区域,另外它的最高杀伤高度可达2.4米。毫无疑问,当“阔剑”地雷被绊发或者是使用点火器起爆时,在它前方100米以内或站或卧的无有效防护的步兵都将难逃一死,“阔剑”地雷的前方将真正成为死亡区。

有哪些看上去不起眼, 但实际非常可怕的武器?


不过,美军装备的M18A1“阔剑”地雷虽然最为有名,但还不是威力最大的。而苏/俄的反步兵定向地雷则更为凶残,苏联时期研发装备的MON-90型反步兵定向地雷重达12公斤,大约一半为爆炸药,另外一半则为大约2000枚预制破片,所以它的杀伤距离更远、破片密度明显更高,杀伤效果更为恐怖。

中国也曾利用越南战场上缴获的美制阔刀地雷仿制了国产66式反步兵定向地雷,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就在支援越南战争中获得了一批M18A1“阔剑”地雷,不久后中国便推出它的仿制改进型号——66式反步兵地雷,66式反步兵地雷主要是增加钢珠数量,再次扩大了杀伤效果。雷体正面装700枚钢珠,背面装填680克塑胶炸药。引爆后700钢珠呈60~120度角扇面打向前方,杀伤距离100米。66式反步兵地雷在80年代的老山边境作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值得说明的是,反步兵定向地雷并不是完全“定向”的,在使用反步兵定向地雷时除了切记需要把它印有“此面向敌”的一面面向敌人以外,还需要切记和反步兵定向地雷的后部保持安全距离,例如美军的M18A1“阔剑”地雷在爆炸时后方16米、大约100度的扇形区域同样是危险区域。

定向地雷的使用很简单,按照地雷上面印有“此面向敌”的标志,将地雷插在阵地前沿,用地雷顶部的瞄准器调整合适的打击角度,连接电雷管和导线,或者手动的拉发线,当有敌人进入地雷杀伤区,启动电雷管或拉发线,即可引爆地雷。

有哪些看上去不起眼, 但实际非常可怕的武器?


还有一种空投的反步兵地雷也很可怕,这种地雷叫做BLU-43龙牙集束地雷,俗称“蝴蝶雷”。用120枚BLU-43B地雷装入一个CDU-2/B集束炸弹布撒框,40个CDU-2/B装入一个SUU-13/A集束炸弹,这样就构成了一枚完整的CBU-37/A集束炸弹。每一枚CBU-37炸弹中可以包含有4800枚BLU-43B地雷。如果每架战机携带四枚CBU-37炸弹,就可以迅速的在上千平方米地域内投掷2万枚地雷。

有哪些看上去不起眼, 但实际非常可怕的武器?


这种BLU-43地雷每枚装有9克炸药,极度敏感。只要碰上了就立刻起爆,但不会将人炸死,只是炸断手脚。美军曾在越战中用飞机大面积布放BLU-43集束地雷,用于阻断越军的交通运输,而苏军也曾在阿富汗大量使用过同类型的PFM-1型地雷。

有哪些看上去不起眼, 但实际非常可怕的武器?


龙牙集束地雷最可怕之处在于,这种地雷没有自毁装置,而且色彩鲜艳,与儿童玩具非常相像,经常被懵懂天真的小孩当玩具捡去把玩,造成未成年人伤亡。从1970年开始在越南不断投下后,至今每年大量这样的地雷炸伤的案例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