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直面挫折教育

曾经就“挫折教育”这个问题,我觉得,孩子从小就接受挫折教育,长大后是不是更容易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失败,不会轻易就被挫折打倒了?

其实,关于挫折教育,家长们应该先懂得这个概念,才能决定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孩子。“挫折教育”这个概念是指,让孩子体验到成长过程中所遭受到的挫折,激发自身的潜能,从小养成积极面对问题的态度,拥有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当孩子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不会被轻易打败,而是能够勇敢去面对,以及找到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然而,有些家长很容易就把“挫折教育”当成“打击教育”。有的家长是看到孩子面临问题的时候,轻易不出手,先看看孩子如何解决。有的家长是,自己制造问题给孩子去面对,而这样做的方式,有可能会伤害到孩子,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程度的打击。

比如,为了给孩子制造挫折,有位妈妈把自己怕狗的女儿,跟邻居家的小狗关在了一起。虽然小狗上了狗链,但是孩子还是内心十分恐惧,脸色都吓得惨白。而这位妈妈还一直觉得自己的女儿很没用,连这样的挫折都克服不了。但是,妈妈的一片“好心”,最终让孩子造成了一辈子的心里阴影。她不敢再一个人呆在封闭的房间里面,只要看到类似狗的动物,或者听到狗叫声,就会全身发抖,内心十分恐惧,已经深深患上了“恐狗症”了!其实,我们一直支持所谓的“挫折教育”,根本就不是这种教育。没必要人为制造种种困难给孩子去解决,而是要根据孩子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来教育和引导。

让孩子直面挫折教育

比如,一个5岁的孩子,喜欢上搭建积木。但是总是搭到一半,积木就塌了。这样几次之后,孩子就会产生深深的挫败感。这个时候,家长不要直接就上手帮助孩子搭建积木,而是在一旁陪着他,帮他一起找到失败的原因,然后再适当改进就可以了,这就是有意义的“挫折教育”。

曾经,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对于孩子来讲未必是件坏事,主要在于他对待挫折的态度。”父母可以试试用以下的方法,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让孩子体验失败,明确这种感受。比如当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失败了,家长可以在他们心情低落的时候告诉他们,输赢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勇气来继续下去。给孩子适当的帮助。当孩子实在完成不了某个任务或者游戏的时候,家长们可以陪伴他们,帮他们找到失败的原因,一起克服这些困难。要注意的是,只给他们适度的帮助,主要还是引导他们自主去完成。

有的时候也要学会放弃有些事情,确实不是他们这个年龄段就能完成的,这个时候,当孩子尝试多次也无法做到的时候,父母就要站出来,告诉他们,当我们的能力暂时没办法做到这些事情的时候,可以请求大人的帮助,或者暂时先放弃。没必要因此而难过或者生气,因为我们努力过也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降低难度,让他们有成就感如果孩子真的不愿意放弃,那么我们就可以帮助他们降低这个事情的难度。找一些比较轻松的事情,让他们可以完成的,这样也能从中得到成就感,孩子也不会一直纠结在这些“挫折”上面了。

让孩子直面挫折教育

其实,挫折教育这个概念是很好的,不管对于家长还是孩子,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要注意的是,我们要正确认识它,也要学会合理地运用它。

特别是孩子,不要让一次“挫折”就把孩子打击到了,家长们要做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用以上的方法,让孩子正确面对挫折教育,真正地有所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