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房企一夜被跌出“500强”:房地产榜单的对台戏和盖戳艺术

知名房企一夜被跌出“500强”:房地产榜单的对台戏和盖戳艺术

顺藤摸瓜,这根藤就从一个偶然注意到的现象说起:一家业内知名的房企一夜之间掉出行业500强——


3月17日,中指控股、中指研究院研究承办的“2020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榜单(以下简称“中指百强榜单”)发布,泰禾集团名列第31位。


一天后的3月18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2020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易居百强榜单”)发布。前一天还排名行业31位的泰禾集团,在这份榜单上不仅没排到第31位,也没排到第131位,最终500强都没有


一夜之前,知名房企泰禾被跌出了行业500强


而如果纵向对比,在2019年年底同样由易居克而瑞发布的2019房企销售排行榜上,泰禾以808.7亿元的销售金额,排名行业第42。


上溯2017年以来的易居百强榜单,2017年泰禾排在27位,2018年、2019年泰禾稳居第23位。


那么,从2019到2020年,泰禾为何会在同样的榜单上直接从23名跌出前500名?看不懂。


只有泰禾遭遇了排名“滑铁卢”吗?


当然不是。这前后脚发布的两份榜单,一夜之间、覆地翻天。

一、失踪的阵营


和泰禾类似,从易居百强榜上消失的还有浙江佳源集团。


在中指百强榜单上,浙江佳源位居38位;但在易居百强榜单上,百强以内未见浙江佳源。然而在易居2019房企销售排行榜上,佳源集团以753亿元位于47位;在2019易居百强榜单上,浙江佳源集团位居44位。

知名房企一夜被跌出“500强”:房地产榜单的对台戏和盖戳艺术

对比来看,消失在中指排行榜上的知名企业更是显而易见。


包括2019年销售排名位居行业第8的新城控股,位列“招保万金”阵营的老牌房企金地,声名赫赫的大连万达,近年来增长迅速的中梁,北京两大国企首开、首创,华南老牌国企越秀,等等,都没有出现在中指百强榜单上。


知名房企一夜被跌出“500强”:房地产榜单的对台戏和盖戳艺术


二、待解的疑问


小编无意去考证两家评榜机构繁复具体的评价方法,但小编相信,任何评价方法都不应该脱离基于业内常识的认知。


1、试问:在同样的评价体系下,面对同样的企业,包括恒大、碧桂园、万科这样的龙头房企,包括阳光城、旭辉这样的2000亿级房企,包括中建东孚这样的中小规模公司(易居2019销售榜上为263.5亿元,中指2019销售榜上为528.1亿元——又是100%的差距)的房企,百强排名可以丝毫不差;包括融创、保利、金辉这样的房企百强排名也可以大差不差;为什么会有众多企业位次相差十几、几十、甚至无法计算?


难道运用同样的评价体系,面对同样的企业,排名一致有一致的合理,排名截然不同也有不同的合理?

2、试问:同样一家榜单,2020年的评价标准和前几年的评价标准是怎样的判若云泥,会导致众多榜单常客企业直接被甩出百强榜单?


诸如易居榜单上的泰禾、佳源;诸如中指榜单上的新城控股、金地、中南置地等——这在中指自家销售业绩排行榜上也都是前20甚至前10的企业。百强榜单评价体系毫无疑问不止一个规模指标,但开发规模这一基础性指标所占的权重毫无疑问也应是很大的。


知名房企一夜被跌出“500强”:房地产榜单的对台戏和盖戳艺术


值得一提的是,在易居百强榜单排名第20、在易居2019房企销售榜单排名第

19(1526.5亿元)的中梁控股,不仅没有出现在2020中指百强榜单上,甚至都没有出现在中指2019房企销售榜单上——根据中梁官方数字,2019年销售金额达1525亿元,这在中指2019销售排行榜上能排到前20。


3、试问:评价体系和常识认知可以背离得多远,让万科这样的企业进不了责任地产十强?


诸如上面提到的两家百强榜主榜单,有的差异让人费解——这还不包括部分企业销售排名和百强排名差异之巨大让人费解。


例如在易居销售榜单和百强榜单上,有万科、融创、中海、新城、阳光城、金辉等两项排名相差不大的情况,也有中建东孚、俊发这种百强排名远高于销售排名的情况,还有滨江、金融街这种百强排名远低于销售排名的情况。


知名房企一夜被跌出“500强”:房地产榜单的对台戏和盖戳艺术


再看相关子榜单,部分评榜结果也很奇葩。


例如两家榜单发布的责任地产(社会责任感)10强榜单,看不见万科、融创、万达这一类长期做慈善、大额捐助高的企业。须知,类似万科——2019年,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不仅登上了2019年福布斯中国慈善榜;还获得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颁发的脱贫攻坚贡献奖。众所周知,万科也是多年来倡导节能、提倡践行住宅产业化的企业。融创、万达也都在参与精准扶贫等活动——万达丹寨项目部还获得2019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3家企业在今年这场疫情防控中也都有众所瞩目的贡献——融创是公开报道中率先捐款的房企,直接捐款1.1亿元;万达大手笔给商户提供减租等优惠还上了《新闻联播》。


当然,中指院榜单 “年度扶贫标杆企业”还算没有忘记万科,或许两家榜单明年责任企业评选能给在今年防控疫情中表现突出的万科、融创、万达等记上一笔。


三、饱受争议的排名


首先声明,以下文字不针对前文提到的榜单,因为房地产业内的榜单也不止上面提到的两家;榜单的争议也是由来已久,小编只列举近年来围绕榜单的争议,请勿对号入座。


先看来自开发商的声音——2018年1月,朗诗集团董事长田明在中城联盟活动上曾经炮轰一些企业“为了实现年度销售规模,能够上排行榜,让自己的总包单位、销售代理公司、合作单位等帮自己假签约。这些签约过年以后,再拿回到自己的公司来销售,甚至有些人为了在排行榜当中提高名次,还会花钱提高自己的排位。”


不想花钱买排名的还有龙湖集团的吴亚军。根据媒体报道,今年2月,在龙湖年会上,有员工担心龙湖很可能掉出十强。龙湖集团董事长吴亚军回应道:“我完全不关心规模排名,我不想花钱去买排名。”


田明、吴亚军都是房地产业内知名的企业家。透过田明、吴亚军的话语,我们能看到什么?自然是存在有人销售排名造假,可以花钱提高排位的情况。既然有人花钱,那就有人收钱。至于谁花了钱,谁收了钱,田明、吴亚军没说,小编也不妄加揣测,但是可以问一句——


花钱可以提高销售排名,花钱可以提高百强榜单排名吗?


再看来自媒体的关注——


2018年7月,新京报曾以“房企榜单‘乱飞’ 背后有‘钱’”为主题报道过不同机构房企榜单数据、排名“打架”的情况。多家房企品牌负责人向新京报证实,“机构和房企之间存在合作”。


同在2018年7月,蓝鲸甚至直接拷问“如何看待外界对**排行榜存在灰色利益链条的指责”?相关人士回应称“排行榜我们从来不卖,我只谈专业和客观”。


至于花费的代价——有业内人士对小编透露,对于需要排名的企业,有的榜单“合理上升”代价是300-500万元;有的榜单叫价也要几十万到200万不等。至于部分企业为什么要花钱买排名,当然也有自己的价值诉求。


四、谁制造了榜单的价值?


榜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价值,以致企业不惜重金也要花上几百万买几个名次的上升?

有房企人士告诉小编,除了榜单带来的曝光度和知名度,榜单最重要的是和融资产生了关系。


有业内分析师曾对媒体表示,金融机构内确实存在着一份“白名单”:行业排名、开发经验、信用记录这些都是重要的考量标准。其中行业规模和排名至关重要,这对于处于末端的中小型房企而言压力巨大。


仅就金融机构参考排名一事,例如《新京报》曾报道,某参与推出排名的企业在招股书中就明确表示,除了主要客户开发商之外,其客户还包括使用房地产大数据和咨询服务的银行、投资者、政府和非营利机构。《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也报道过相关企业在招股书中称“我们领先的开发商排名亦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作为筛选国内公司债券发行人的标准之一。”


某中型房企品牌负责透露,在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眼里,百强排行榜中的前20、前30、前50、前80会对应着不同的评价等级。具体到某一家机构,实际操作中认定标准可能略有差异,但对一些公司包括非上市企业会考虑参照相应排名来认定,越靠前的企业越容易获得融资、融资成本也更低。


“最尴尬的是不上不下的中小房企”,还有一家百强排名前80的房企人士谈到:努力一下可以争取到前60、前70;但如果不在乎,就可能跌出百名。不得已,这类房企只能选择接受花钱买排名这种潜规则,而且还没有多少“议价空间”;但除了排名,真正的咨询等服务几乎没有。


北京有房企人士直言,房企也会考虑“投入与产出比”。有的榜单价值不大,评价机构“业务不精进,研究不深入”,就会导致房企合作动力不强,于是被榜单忽视就不意外了。有的排名机构人士则是“被排名的历史光环惯坏了,本来是收钱的乙方,结果还摆甲方的谱,就更容易招致房企拒绝合作。”


对于合作买排名这类事情,越来越多企业表现出不认同。


有房企品牌人士对小编表示,首先,花钱买排名是行业不规范的表现,给了排名机构逐利空间,甚至开始出现垄断苗头。其次,排名的专业性并没有真正专业和公正力的保证,很多知名企业进不了榜单,恰恰说明了排行榜的不严肃。再次,对于企业来说,应该摒弃排名的虚荣,上下齐心把精力放在企业建设上。企业更自信、更直接地以开放姿态向资本市场、向大众展示企业综合实力、品牌价值,何必用排行榜来背书?这位人士呼吁,行业需要净化,对于某些“披着排名和研究外衣,实则行敲诈勒索的行为”,更应该强化管理、依法管理。


有金融机构人士也表示,负责任的机构会全方位地评价一家企业,该研究的研究,该尽调的尽调,企业粉饰排名并不一定是融资的终南捷径。


最后,至于排名背后行业机构的站台,至于金融机构在资本市场简单参照榜单来给房企分级,有人直言这些“本身都是给房企盖戳的集体行为艺术,属于行业管理落后的表现。”至于哪些金融机构疏于作为,间接给了房地产排名寻租的空间则是另外的课题了。

知名房企一夜被跌出“500强”:房地产榜单的对台戏和盖戳艺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