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平:致敬小玉

致敬小玉

小玉从卫校毕业后,回市医院从事内科护理工作,一晃三年了。

小玉是我堂嫂的孩子,我是看着她长大的。在家里,她就像一个好像不懂事的孩子,一有点不顺心的事,就哭,梨花带雨,哭得人心里也不好受。上大学期间,只要遇到一点事情,就向她妈妈诉说。在电话里,一说就是个把钟头,有时候还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好像在学校受了多大委屈。

堂嫂脾气好,静静地听小玉说完了,不时地点拨几句,甚至和她说说笑话,嘲笑她几句。或许是一个不经意的玩笑,小玉突然破涕为笑,原本难过的心情一瞬间就好起来了。然后,也不等话说完,就笑着说,妈妈,不聊了,我去学习了,或者去打球了。堂嫂听着她着急地挂了电话,也是无可奈何。

秋平:致敬小玉


年纪稍长的邻居看着小玉这样爱哭,这样不成熟、不懂事,一边抱怨堂嫂太惯孩子,一边也为小玉长大了怎么适应社会而担忧。倒是堂嫂大度,她总是宽慰大家:“没事的,不要太担心的,船到桥头自然直。”

小玉在大学学的是内科护理,这次新冠肺炎暴发后,她所在的医院作为江苏对口支援湖北的医院,也是榜上有名。

医院里的医护人员主动请缨,纷纷要求到湖北去,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小玉也跟着报了名。2月2日,她和同事们一道,搭乘专机,直飞武汉,并被安排到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重症病区工作。

她们几个年轻的护士主要负责为患者叩背、吸痰,监测生命体征……看似简单日常的操作,在狭促密闭的隔离空间内需要消耗更多体能。6个小时下来,她们的脸上被口罩和护目镜勒出深深的印记。

大约去了十来天,堂嫂把小玉在武汉的工作照发给我看。我看了,觉得小玉活脱脱变了一个人:以前眉清目秀的她,变得那样憔悴,皮肤是那样的粗糙,眼睛深深的陷了进去。由于橡胶手套、消毒液和洗手液的反复侵蚀,原本白白嫩嫩的双手严重龟裂,皮肤受损红肿——你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她还是一个22岁的女孩!

这一刻,真的无法相信,这就是平时娇滴滴的小玉姑娘!这一刻,我忽然觉得,她们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就是无惧病魔的战士!

秋平:致敬小玉


3月9日傍晚,我正在炒菜,突然接到小玉打来的电话。电话中,她的声音是那样沙哑,又是那样兴奋:“叔叔,你有关注今天的人民日报公众号吗?公布了我们江苏2802名援鄂医护人员名单,我也在其中呢!”说着,就把公众号发给我。

我立即打开推送《“苏”大强!2802位江苏援鄂医护人员全名单》,在密密麻麻2802名医护人员名单中,果然找到了她的名字。她的名字虽然不显山、不露水,但是,那一刻,看着她的名字,还有2800多个陌生的名字,真的感觉他们的精神感人至深,他们的名字闪闪发光!

3月17日起,圆满完成救治任务的全国援鄂医护人员将分批离开湖北,回到家乡,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后的日子,小玉,也将和其他勇士们一样,踏上归途,胜利凯旋。

我总在想,等到我再见到小玉的时候,她是什么样子呢?还是那样幼稚那样爱哭吗?还是那样“不成熟、不懂事、让人担心”吗?

虽然有时候,我还是不能把娇嫩柔弱的小玉,与成千上万奋勇逆行的勇士相提并论,但是,我想,经过这次武汉之行的洗礼,她将和全国的医护人员一样,变得更加勇敢、无畏、坚强!

是啊,哪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更多的是挺身而出的凡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医务工作者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义无反顾,逆行而上,与病毒作战,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他们是新时代的平民英雄!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他们替我们负重前行!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在人民的生命安全遭到危险的时候,总有这样的平民英雄,迎难而上,忘我战斗,守护着我们的生命健康!

秋平:致敬小玉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过:“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是的,在这次疫情中,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就是“最勇敢的人”,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全力以赴对付这场艰难的“抗疫战争”,直至最后的胜利,他们无愧于英雄的称号!

致敬,小玉!

致敬,白衣天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