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去世前留下兩道聖旨 一是立咸豐為皇帝 另一道讓大清走向滅亡

道光皇帝有兩個十分出色的兒子一個就是後來的咸豐皇帝,另一個就是後來的恭親王奕欣。在清朝時老皇帝一般是不會給兒子冊封親王,都是新皇帝即位之後冊封的。但是也有一些例外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乾隆皇帝的第五子永琪和恭親王奕欣。

道光去世前留下兩道聖旨 一是立咸豐為皇帝 另一道讓大清走向滅亡


說起永琪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作為曾經風靡一時的電視劇還珠格格的主角,但是在歷史永琪並長壽。歷史的永琪和還珠格格中的永琪一樣文采武功都十分出色,很受乾隆皇帝的重視,在永琪死後乾隆皇帝追封永琪為和碩親王。

恭親王奕欣和咸豐作為道光最出色的兩個兒子,其中恭親王奕欣是個文武全才,本應該是皇位的最佳繼承人但是由於他的情商並不高,為人直接沒有城府,這一點在道光看來恭親王奕欣並不適合做皇帝。咸豐雖然在文韜武略上都比不過恭親王奕欣但是他有一個出色的老師教會了咸豐的為人處世,一次咸豐和恭親王奕欣一起出去打獵,打獵完畢的時候,恭親王奕欣滿載而歸,而咸豐什麼也沒有。於是咸豐便對道光說“自己不忍看到箭射到動物的身上,讓動物們慘死在自己的箭下。”因為咸豐的這個回答讓道光覺得,咸豐寬厚仁和,心地善良是一個做皇帝的人。

道光去世前留下兩道聖旨 一是立咸豐為皇帝 另一道讓大清走向滅亡


於是道光在去世之前留下了兩道聖旨。一道就是立咸豐為皇帝,另一道就是下令冊封奕欣為恭親王。因為奕欣的文韜武略都十分的出色,道光知道在咸豐即位之後奕欣將是咸豐最大威脅。道光冊封奕欣為恭親王的意思就是,讓他對咸豐要保持恭恭敬敬的,不要造反,不要篡奪皇位,對於咸豐的話奕欣可能會不聽,但是對於道光的話不得不聽。可以說道光為咸豐的即位可以說是鋪平了道路。

但是讓道光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正是他冊封的恭親王奕欣在咸豐帝去世之後,在恭親王奕欣的扶持之下讓慈禧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同時也讓清朝走向了滅亡。

道光去世前留下兩道聖旨 一是立咸豐為皇帝 另一道讓大清走向滅亡


在咸豐去世之後慈禧和恭親王奕欣發動了政變,因為當時的同治皇帝尚且年幼,慈禧就開始垂簾聽政,但是讓恭親王奕欣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當慈禧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之後便將恭親王奕欣涼到了一邊,在同治皇帝死後慈禧轉手扶持自己年幼的外甥上位而不選擇文韜武略的恭親王奕欣意圖顯而易見,就是想要繼續錘鍊聽政,從而繼續長期的把持清政府的大權。

當在面對外國列強入侵的時候,恭親王奕欣進行的洋務運動為清政府帶來短暫的繁榮,但是也正是奕欣扶持起來的慈禧繼續奢侈浪費,不顧國家的安危。

道光去世前留下兩道聖旨 一是立咸豐為皇帝 另一道讓大清走向滅亡


可能連道光皇帝自己也沒有想到,當初自己留下的聖旨命恭親王奕欣恭親王一直扶持清政府,卻恰恰讓恭親王奕欣扶持起來了慈禧讓清政府走向了滅亡。如果沒有道光的聖旨命恭親王奕欣輔國可能奕欣早就被咸豐處死了,清政府也至於這麼快走向滅亡。

道光去世前留下兩道聖旨 一是立咸豐為皇帝 另一道讓大清走向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