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對齊有什麼好處?教大家最簡單的方法檢驗自己硬盤是否4k對齊

和機械硬盤不同,固態硬盤(SSD)不能直接在一個已有數據的存儲區內覆蓋寫入,而是先將原位置的數據擦除,再寫入新數據。因此它的日常流程,其實就是“讀”→“擦”→“寫”。在固態硬盤中,最小的讀寫單位被稱為“頁”、最小的擦除單位被稱為“塊”,通常一個頁的尺寸就是——4K。由於分區偏移尺寸一直是從63扇區開始(63x512B=31.5KB),這就會導致用戶第一個數據的前4KB存放在系統邏輯扇區的第31.5KB到35.5KB之間,持續下去後,後續所有數據就都會卡在2個物理扇區之間,那麼一次正常的寫入(“讀”→“寫”),就被硬生生地變為“讀”→“擦”→“寫”三個步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沒有被4K對齊的固態硬盤往往表現為運行卡頓、工作效率不高。換言之,4

K對齊其實就是讓一個4KB大小的數據一步寫入,以避免出現被拆分二次寫入的情形。

教大家如何2分鐘查看自己電腦硬盤是否4K對齊:

4k對齊有什麼好處?教大家最簡單的方法檢驗自己硬盤是否4k對齊

在桌面上打開運行窗口(按win+r鍵),輸入“msinfo32”,點擊確定進入


4k對齊有什麼好處?教大家最簡單的方法檢驗自己硬盤是否4k對齊

隨後彈出系統信息窗口,我們在左側點擊“組件--存儲--磁盤”,然後在列表右側找到“分區起始偏移”


4k對齊有什麼好處?教大家最簡單的方法檢驗自己硬盤是否4k對齊

將其後的數值分別除以4096,如果得出的數為整數則說明已經4K對齊了,如果不是整數則表明該硬盤位進行4K對齊


如果是出廠原裝系統,一般都已經4K對齊了;自己裝系統的話需要設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