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疫情中会出现"超国民待遇"现象,应该如何看待旅华外国人?

为什么疫情防控中会出现"超国民待遇"现象,应该如何看待旅华外国人?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个照妖镜,也是国民觉醒的契机。这场疫情中,老百姓看到了太多中产乃至精英公知对欧美腐朽生活无耻言论的追捧,也看到了中国在强大欧美在衰落的活生生的事实,更多人,对国内某些人对外国人的特殊待遇十分愤慨,引起了不小的舆论波澜。

为什么疫情中会出现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上海静安区的洋女婿事件。本来入境管理作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应该格外慎重格外小心。可是遇上这个难缠的洋女婿,实在是让人伤脑筋。这位洋女婿是英国人娶了一个上海姑娘,已经有了一个2岁的小孩。洋女婿回国经过多个国家,辗转回到上海,是典型的高危人群,应该集中隔离。

为什么疫情中会出现


可是,洋女婿死活不愿意集中隔离,原因很简单,集中隔离条件不好,达不到五星级水平。洋女婿必须回家!可是,洋女婿回家后,大概率会传染给妻子孩子和丈母娘。这可怎么办?当地居委会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让一家祖孙三口给洋女婿腾地方,到外面住,洋女婿则住进家里,居家隔离。

为什么疫情中会出现


如果居委会低调处理也就算了,这事没人知道。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居委会居然以为自己创新了工作方法,既照顾了原则性,有考虑了灵活性,这件事情应该宣传,应该推广。然后,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这个跪倒在洋女婿面前的恶心样子。

为什么疫情中会出现


这件事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日本骑行者丢失自行车事件。中华大地丢失自行车的事情多了去了,绝大多数够不到立案侦查条件,甚至连报案都没有。中国人普遍态度是有找车的时间,早就挣回来了。可是,日本人不行,日本人丢了自行车必须限期破案!于是3天之内,日本友人找到了自行车,皆大欢喜,还上了报纸。

为什么疫情中会出现


你不得不信,我们基层确实太多人把"优待外国人"当成了潜移默化的工作准则。这种现象,让外国人自动享有了"超国民待遇",而本国老百姓,反而成了二等公民。

这种现象的背后,隐藏了三个不得不说的事实。

1,我国的"超国民待遇"有悠久历史。

为什么疫情中会出现


我国的超国民待遇来自于什么时候?清朝中后期,外国人来到中国,就像青面獠牙的怪兽,是官府最怕的事情。清朝法律曾规定,洋人的传教士,参照总督、巡抚、道台、县令管理,拥有治外法权。可是事实上,我国古代大分裂时期,弱国对强国,始终都有"超国民待遇"。所谓百姓怕官,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形成了食物链闭环。

2,我国的"超国民待遇"有现实目的。

为什么疫情中会出现


当我国下定决心向西方学习时,原本的洋鬼子就变成了"外宾"。尤其是民国时期,外国人来到中国,不仅工资自动比较高,还能靠着特权吸引一群狗腿子为自己干活。

3,我国的"超国民待遇"应该早点淘汰。

为什么疫情中会出现


现在,我国已经实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段,中国人民早在1949年就站了起来。挺直腰杆做人,这是共和国元勋留给我们最重要的财富,要珍惜,要发扬!

为什么疫情中会出现


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不够强大。这句《大转折——挺进大别山》电影中的台词,到今天依旧有重要意义。相信我们祖国越来越强大,对外国人那种隐形的超国民待遇就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