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三百六十行⑭

一抹阳光

照亮一切阴暗

春天里 | 疫情下的三百六十行⑭

毕竟在疫情下,

还有很多感动暖心的瞬间,

像冬日的阳光,

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内心,

春天的脚步近了~

Always be some sunshine to light up

“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

疫情,强行打断了时间的连接,在隔离、空白和生死间,将日常生活的本质呈现了出来。有人说,这是一次考验,对每行每业都是。是的,当疫情降临时,没有一座孤岛,谁也无法独善其身。在各个行业的普通人,面对灾难时的私人记述,已经超越了个体经验的意义,具有了普遍性的价值。

最近,我们连线采访了数十位疫情下的普通人,他们也许不能代表一个行业群体,但依然可以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也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本。因为,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讲述了某种可能。通过这些采访,我们看到了关乎整个社会,大多数行业的真实状态,非常时期,这些平凡世间百态,显示出了真实的人性,尽管有无奈、迷茫,依然有乐观、信念,还有力量。

春天里 | 疫情下的三百六十行⑭

01 “春光无限,美味不可辜负”

老金,男,58岁

职业:餐饮业,私房菜

地点:上海,徐家汇

春天里 | 疫情下的三百六十行⑭

唐晔:老金,先介绍一下您的私房菜?

老金:我是老上海,是十多年前开始做私房菜的,隐于市井,不提供菜单,全靠朋友们的口碑相传,有人形容我这里的菜式特点是,低调奢华、有内涵的精致。其实,我是希望能把上海菜的精华,发挥到极致。我对上海菜一直有这种情怀的,要么不做,做出来的菜品,一定是有自己的思想,要有灵魂。

唐晔:怎么做到有灵魂呢?

老金:敬重食材。比如做汤,我熬的海参汤,是用猪骨、干贝、鸡鸭、火腿等十多种食材,开着小火煨,起码要15个小时,所以常常是半夜2点钟起来看看火头,尝尝滋味,这样熬制出来的海参汤,鲜味浓郁,唇齿流芳;再比如做一道油爆虾,如果是今天晚宴,我一定中午或者下午出去采购,绝对不是昨天准备好的。我有固定的食材采购点,我买的河虾,首先要新鲜,个头要大,饱满,单单尾巴就有七八厘米长,这样的食材,大火三十秒就可以出锅了,外脆里嫩,虾头里还有一包鲜美的虾黄。这里的油爆虾、响油鳝丝、文火牛肉、糖醋小排——朋友们说,绝对可以上米其林(笑)。

唐晔:这次疫情发生,对您的私房菜有什么影响?

老金:也有影响。虽然我们不是饭店,但也要对所有的朋友负责,做一个自律的上海人。所以,从疫情发生到现在,私房菜停到现在,真的婉拒了许多朋友上门。不能够做菜招待亲朋好友,那就练练自己的手艺,再发掘一些菜品,在家里挖空心思地试试菜。心态好吧(笑)?

唐晔:您说一个最近尝试的新菜品?

老金:我研发了一个“开水萝卜”。这道菜,原型叫“开水白菜”,是一道四川名菜,是川菜名厨黄敬临在清宫御膳房时创制,后来由川菜大师罗国荣发扬光大,成为国宴上的一道精品。

开水白菜以北方的大白菜心制作,配以用鸡,鸭,排骨熬煮,成菜后,清鲜淡雅,香味浓醇,汤味浓厚。受此启发,我做了一些改变,白菜换成了萝卜,用来熬制的食材里,还加上火腿、龙骨、蹄髈等,结果十几个小时后,经过过滤杂质,呈现如开水般颜色,萝卜里吸收了所有精华,味美而不浊。所有的新品,我妻子和孩子总是第一个品尝,一场疫情下来,他们都要减肥了(笑)。

唐晔:这次疫情,对您来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老金:这两个月停工,对做生意来说是一个打击,但我的心态比较平和,面对不可抗拒的东西,不要企图去改变什么。我知道,很多餐饮业同行,经过疫情都倒闭关门了。对私房菜来说,规模大的,损失很厉害,对我们这样规模小的,谈不上伤筋动骨。等到疫情结束,我们还是可以重新复工复业。这一行,靠口碑,靠人脉,靠手艺。

唐晔:这些日子不出门,除了做东西吃,还在做什么?

老金:在家里跑步,跑步机上练练,保持乐观。乐观的情绪就是免疫力,唉声叹气是没有用的。

唐晔:您觉得,怎么样的菜才能算是完美呢?

老金:要当作一件艺术作品,而不要把自己简单的理解成一个厨子,把菜烧熟就完事了。在这件作品面前,你应该是创造者,艺术家,把食材本身最最好的味道,呈现给客人。这就是我对生活的态度。

唐晔:疫情过后,有没有最想做的事情?

老金:赶紧烹饪一桌佳肴给我的朋友们,把这段时间练的新手艺都拿出来,估计他们也都馋死了(笑),现在天天有人电话催,我说等等,等4月份,春光无限,美味不可辜负。

02 “疫情总会过去,我们终会相见”

丁可可,女,24岁

职业:天方腋谭医生集团,客户服务部主管

地点:上海

春天里 | 疫情下的三百六十行⑭

唐晔:可可,介绍一下你自己?

丁可可:谢谢,我目前在天方腋谭医生集团负责客户管理的工作,我们这个医生集团主要做腋臭和腋下多汗等相关疾病的诊疗。

唐晔:这次疫情,对医生集团有没有影响?

丁可可:影响肯定还是会有的。我们每年会有几个高峰期,寒假到元宵这段时间,就是其中一个小高峰,但今年因为疫情会有一些影响。许多外地患者已经约好手术,机票都订好了,由于疫情的关系只能取消了手术。还有就是我们平时会有一些外地出诊安排,也因为疫情只能延后了。当然我们也在疫情期间为目前还不方便预约手术的外地患者提供了一些缓解、控制症状的服务——比如,外用药改善,我们推出了一款药物礼盒,小巧方便携带,如果患者需要,可以快递到家;还有,教给患者一些腋下生活护理小妙招,用随时能买到的药食同源的材料——胡椒、生姜等,配伍使用,在家里就可以改善腋下异味。

唐晔:疫情期间,怎么做好客户服务呢?

丁可可:虽然大家可能没有真正复工,但我们始终没有停止工作。我们的临床工作是从3月初渐渐开始的。针对疫情,客户服务部也进行了一些相关工作的调整,比如,患者预约手术,我们会提前一天把患者预约信息给到合作的医疗机构,帮医疗机构做初步流行病学的相关调查。另外,我们出诊的医护人员信息,也会提前一天给到医疗机构——包括医生的姓名、健康记录、随申码等,都会发到医疗机构合作群里,让他们知道出诊医生和患者都是健康的;针对我们内部,每天会更新防控简报,一是介绍患者情况,二是同事的健康情况;还有就是患者层面:会提前发送疫情期间就诊须知和疫情安心卡,让患者的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接诊的时候,保证和患者接触的一些用品都要进行过消毒,在采集患者信息和术后医嘱我们也都尽量都用电子版,减少传播风险。

唐晔:在一个大家都无法面对面坐下来聊的情况下,怎么取得患者的信任呢?

丁可可:关键是要用心。我们医生集团,包括创始人之一的陈斌医生,都不太提倡用很多话术,我们凭的是专业,还有真诚去为患者提供更适合他们的治疗方案。而且,医生们都有在线上医疗自媒体经营的经验,有很多忠实的粉丝。

唐晔:这段日子,有没有让你感触特别深的事情?

丁可可:感触比较深的事情还是我们的患者。因为现在暂时还只能接诊上海的患者。许多外地的患者,本来预约了手术,机票、酒店全部都定好了,好不容易安排了假期,因为疫情无法来上海手术,一直很着急,我们也一直在帮他们想法解决,但他们都说,不怪你们,我们能理解,疫情总会过去,我们终会相见。

唐晔:说说看你现在的状态?

丁可可:虽然没有去上班,但还是一直保持工作的状态。线上的咨询也没有间断过。每天都有患者在问什么时候可以安排外地出诊啊等等,还有就是和医疗机构对接方面的工作也一直都在保持。疫情期间,医疗机构的检查会比平时更完善一些,除了要验血常规、凝血功能,可能还有胸部CT等检查,一些患者可能会不理解,那就要做耐心仔细的解释工作。我的生活还是很有规律,基本上都处于忙碌的状态,疫情期间属于自己的时间会多一点,会去充充电,比如上樊登读书会、得到这些APP,学习一些客户沟通知识。我们医生集团,每周也会有一次业务学习。

唐晔:疫情结束以后,有没有最想做的一件事情?

丁可可:见想见的朋友,然后去吃海底捞(笑)。

春天里 | 疫情下的三百六十行⑭

总有一些阳光

站好自己的岗位

每个人都承担起保卫我们的义务,那份心啊,太真了。

因为内心善良,他们见不得受苦受难。

因为有责任感,他们做不到袖手旁观。

疫情下的普通人,让我们一起度过这个特殊的春天。

春天里 | 疫情下的三百六十行⑭

谢谢你

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有你们在,我们一定能赢

-END-

征集令

Tip

继续征集“疫情下的三百六十行”线索,可以在微信后台留言,用你的一束光,点燃你的身边,这个春天,终究会春暖花开,桃红柳绿。

大家辛苦了

晔问仁医

待摘下口罩

我们相约在春天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