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貨可居!呂不韋顛覆國脈的大買賣,他是賠了還是賺了?

呂不韋所處的時代是戰國時代,他是衛國人,傳說還是姜尚的後代。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國丞相。秦莊襄王在位時,以呂不韋為相國,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門下有食客三千,家僕萬人。

奇貨可居!呂不韋顛覆國脈的大買賣,他是賠了還是賺了?

呂不韋是大商人,商人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可這呂不韋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居然不想經商。於是他找父親問道:"耕田能獲幾倍的利?"他父親說:"十倍的利。"呂不韋又問:"經營珠玉能贏幾倍的利?"他父親說:"百倍的利。"呂不韋再問:"幫助立一國之主,能贏幾倍的利?"他父親說:"無數的利。"呂不韋得出結論說:"現在努力耕田,不能保證吃飽穿暖,而幫助立一國之君,得到的好處,可以傳之後世,這種大有利可圖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聽到這麼一分析,他覺得機會來了。

當時秦是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而且秦昭王的太子死於魏國,此時王太孫安國君尚未登基。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而在呂不韋身邊派到趙國做人質的子楚,子楚居中,是最沒實力的,因為他的母親夏姬不受人待見,而安國君的正室是華陽夫人,深受安國君寵愛,但沒有誕下子嗣。呂不韋便有了主意。

奇貨可居!呂不韋顛覆國脈的大買賣,他是賠了還是賺了?

當時子楚在趙國當人質,他乘的車馬和日常的財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呂不韋到邯鄲去做生意,見到子楚後非常喜歡,說:"子楚就像一件奇貨,可以囤積居奇。以待高價售出"。於是他就前去拜訪子楚,對他遊說道:"我能光大你的門庭。"子楚笑著說:"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門庭,然後再來光大我的門庭吧!"呂不韋說:"你不懂啊,我的門庭要等待你的門庭光大了才能光大。"子楚心知呂不韋所言之意,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談。呂不韋說:"秦王已經老了,安國君被立為太子。我私下聽說安國君非常寵愛華陽夫人,華陽夫人沒有兒子,能夠選立太子的只有華陽夫人一個。現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間,不受秦王寵幸,長期被留在趙國當人質,即使是秦王死去,安國君繼位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長兄他們爭太子之位啦。"子楚說:"是這樣,但該怎麼辦呢?"呂不韋說:"你很貧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麼來獻給親長,結交賓客。我呂不韋雖然不富有,但願意拿出千金來為你西去秦國遊說,侍奉安國君和華陽夫人,讓他們立你為太子。"子楚於是叩頭拜謝道:"如果實現了您的計劃,我願意分秦國的土地和您共享。"

說完呂不韋就給了子楚大量金銀打點秦國的親朋好友,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然後呂不韋去秦國想辦法說動了華陽夫人在安國君面前給子楚說話。華陽夫人多次向安國君推薦子楚,果不其然子楚成為了秦國的太子。

奇貨可居!呂不韋顛覆國脈的大買賣,他是賠了還是賺了?

子楚自然十分感激呂不韋的幫助,呂不韋目的是要子楚成為國君,為了搞好跟子楚的關係,呂不韋又把自己最喜歡的女人趙姬服侍子楚,這也是有預謀的。當時趙姬風華絕代,呂不韋事先告訴趙姬,要勾引子楚,然後和子楚做夫妻,這樣我們大家才能榮華富貴。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子楚見到趙姬,很喜歡,不久生了個兒子,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也正因為此流傳秦始皇是呂不韋的兒子。

一切都如人所願,安國君去世後子楚順利繼承王位成為秦國的國君,也就是莊襄王。封趙姬為王后,嬴政做太子,而呂不韋則是丞相,封為文信侯,河南洛陽十萬戶作為他的食邑,又不久,子楚病故,嬴政即位,尊奉呂不韋為相邦,稱他為"仲父"。秦王年紀還小,還不能理政,呂不韋掌握了秦國的大權,開始了長達十一年的為相生涯,為政期間秦國的國力繼續上升,秦始皇能統一全國有很大一部分功勞算是呂不韋的。

奇貨可居!呂不韋顛覆國脈的大買賣,他是賠了還是賺了?

但呂不韋一直和太后有說不清楚的關係,秦國大權就在呂不韋跟太后手裡,他們自然會形成政治同盟。可是隨著嬴政長大,呂不韋怕東窗事發,就開始準備脫身,呂不韋精心安排了個假宦官嫪毐伺候太后(也就是太后的男寵),太后由於沒有跟嬴政住在一起,居然跟嫪毐育有二子,因為有太后的寵幸,嫪毐的權勢越來越大,被封侯,門客上千人。嫪毐的野心也越來越大,後來嫪毐與太后有染的事被嬴政知道了,嫪毐發動叛亂,最後兵敗被五馬分屍,嬴政找到那兩個弟弟裝到麻袋摔死,太后趙姬也遭到徹底軟禁。本來也想殺掉引薦嫪毐的呂不韋,但看在呂不韋勞苦功高的份上,罷了呂不韋的官並要他到封地去。可是呂不韋畢竟做了十幾年宰相,在秦國的影響力非常大,到了封地河南洛陽,幾乎有權有勢的人物都去拜訪呂不韋,洛陽儼然成了全國的政治中心,嬴政對比十分惱火,這是罷了呂不韋的官嗎,這分明是在示威。嬴政是堅決不能容忍的。

奇貨可居!呂不韋顛覆國脈的大買賣,他是賠了還是賺了?

於是給呂不韋了一封措辭嚴厲的信,決定把他流放到偏遠的蜀地;呂不韋看完信,自知自己不會有好下場,考慮到秦國的酷刑之殘忍,不如留個全屍,便飲鴆自盡了。

呂不韋的這個買賣做得可謂是轟轟烈烈,為自己賺了個封侯拜相,千古留名,最後卻又賠了自己的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