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指揮的"應州大捷",真的是被抹黑了嗎?

庭州行者


我更傾向於應州之役沒有被抹黑,懷疑應州之役被抹黑的人,無非就是覺得打了一天那麼久,蒙古人傷亡數字太少,過於離奇。首先發出質疑的是《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當年明月,他在文中是這麼寫的,大家看一下。

《明朝那些事兒·第十三章》:十萬人是個什麼概念,換在今天,那就是十個師,別說打仗,就是搞個軍事演習,也經常死那麼十來個人,即使雙方拿的都是板磚,互拍幾下也不止這個數。

《明朝那些事兒》是當年紅遍大江南北的歷史札記,受眾特別廣,就是因為此書引爆了我對明清史的興趣,當年明月在文中質疑這場應州之役的邏輯,也被很多人接受,但是如果能稍微看一下史料的原文,你就會發現他的這個邏輯是有一定的瑕疵的,我首先展示一下史料的原文,以《明史》和《國榷》為例子(注:《國榷》的觀點來源於《明實錄》)。

《明史·卷三百七》:至應州,寇引去。斬首十六級,官軍死數百人,以捷聞京師。
《國榷·卷五十》:是役也,斬虜十六級,我喪五十二人,重傷五百六十三人,乘輿幾陷。

而在《明朝那些事兒》的原文中卻是這麼寫的,“史書記載明軍死亡五十二人,蒙古軍死亡十六人”。




大家將《明事》的記敘和原文的劃線部分比對一下,是不是能看出一些問題,當年明月錯誤的把明軍的斬首數當成了蒙古軍隊的死亡人數,但這兩者根本不能劃為等號,是個人都知道,將一個人致死比砍掉一個人的腦袋可簡單多了,所以我推斷蒙古軍死亡人數是要遠高於16個這個數字,就比如說打成重傷在營中不治身亡等。

其實我還要告訴大家,明蒙戰爭中萬人級別的戰爭,明軍斬首個位數和十位數的不只應州戰役一次,細翻史書還是有挺多這樣的戰例的,我來舉兩個例子。

大家來看看成化十九年的一次戰例(巧了這個犯邊的蒙古領袖也叫小王子),蒙古人出動3萬人犯邊,明軍數字不詳,但從軍官級別來看,數千人應該是有的,打了兩天,知道戰績是多少嗎?原文曰:“連戰二日,斬首一十七級,我軍則陣亡五百八十六人”。打了兩天,斬首17個。附圖。


我們再來看一個戰例,也是成化十九年,蒙古軍6000人前來犯邊,由宣府巡撫秦紘親自率隊迎敵,這好歹是近萬人規模的戰役了吧!而斬首數是9個,特別說一下,這場戰役也是極其激烈,文中還特別說明了一下儘管斬首數特別少,但是宣府巡撫與其手下是身先士卒、奮勇殺敵的,“是役雖折首無幾,而虜自大同得利,長驅順聖大掠,而紘能躬冒矢石,與玉犄角,賊乃奪氣去”。附圖。


事實上,首級做為明軍中的報功標準,如果在沒有暗黑操作的情況下(比如殺良冒功)是非常難以獲得的,為了首級甚至會發生自相殘殺、欺壓下屬的狀況。

《譯語》:官軍冒死斬獲賊級,向也多為主帥所奪,以媚權貴。或多為家丁所奪,以罔財利,是使之不戰也。

而且,蒙古人由於一人“恆備三馬五馬,多則八九者”,套馬漢子機動性是非常強的,擊殺他都很困難,更不要說砍頭,人家在打仗還頗有《士兵突擊》裡所說“不拋棄,不放棄”的風範,若一人失馬落單,其他人出自己的馬給落單者騎乘,若一人受了重傷,其他人必定奮力援救,爭取將重傷員帶回去,就是死也要死在蒙古人自己的懷裡,這樣根本就不能讓明軍做到輕鬆砍頭。

《夷俗記》:償有一人折馬。眾必以餘馬載之,不然酋首必重其罰也。有被創者,危在呼吸間,眾必捐驅以援之。



我再來以實例陳述一下《明事》的這個邏輯有多荒謬,大家都知道李成梁是一代名將吧!李成梁第一次鎮遼22年,就是從隆慶四年到萬曆十九年,據熊廷弼統計共斬首15198級,如果把首級數當成敵方的實際死傷人數,敢情蒙古人在李成梁的打擊下每年死了大概690人,這顯然不符合實際啊!


所以,當年明月在《明事》中首先將斬首數比作蒙古人實際傷亡數極不合理,進而又從這個錯誤邏輯推斷出應州之役被抹黑更是誤而又誤,根本就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事實上,古代打仗是有講究的,就拿明蒙戰爭來說,蒙古人有自己的目的和戰術,明軍亦然,雙方交鋒要講究發揮各自的優點,不是像電影《追龍》或者《古惑仔》,雙方老大大吼一聲砍死他,小弟們手持棍棒砍刀一頓混戰,死傷無數,如果明蒙雙方按照這種打法,十萬人一天下來別說死幾千人,死個萬把人都是有可能的。但是從史料來看應州之戰可真不是這麼打的。

首先,從我從史料分析,蒙古人劫掠的目的那是相當濃厚的,絕對不是來和明軍打什麼大規模決戰的,這場戰役以《弇山堂別集》和《國榷》的描述最為詳細,我就拿這兩本史料來做個分析。

在應州之戰前,明軍還和蒙古軍打過幾次遭遇戰,從這幾次遭遇戰來看,佔據兵力優勢的蒙古人根本就是以機動擺脫為主,明軍以主動求戰為主。

蒙古人在十月甲辰(初二)與明軍王勳部遭遇,王勳督軍步戰,蒙古人退去。“虜南遁應州而去”。這是蒙古人第一次退卻。

在第二日,明朝總兵張輗、遊擊陳鈺、孫鎮帶領援軍與王勳會合,與蒙古人展開戰鬥,史書記載戰數十合,蒙古人估計以騎兵分隊不斷試探性進攻明軍,見明軍陣營保護完好,夜幕降臨,又一次撤退,“虜寇傍東山而退”。但是,估計為了防止追擊,仍然分出一部分兵馬牽制王勳部隊,“仍分兵圍勳等”,等到大霧之時,牽制王勳部的蒙古軍又一次撤退。

所以,細看史料發現,蒙古人此次南下,就是為了劫掠一番,如果真要來場大決戰,面對劣勢的明軍根本不必要再三退卻。因為如果一個蒙古臺吉為了劫掠,與明軍大戰一番,萬一人死多了顯然划不來,所以面對主動求戰的明軍能退就退。

結果明軍作戰慾望比較強,第三路明軍看來,而在應州城裡王勳也乘勢出戰,等到朱厚照率領主力到來,蒙古人又退出戰鬥,但是這回蒙古人沒有撤退,極有可能蒙古人被明軍追的怒火中燒,為了順利撤退,有必要以攻為守,來掩護自己撤退的目的。於是第二天又派出多支作戰分隊,對明軍陣營發動來回衝鋒,這次的攻勢確實比較猛烈,所以史載“乘輿幾陷”。雙方想必也精疲力竭,蒙古人遂乘此機會利用機動優勢退出戰場,“明日引而西”,明軍繼續追擊,“且戰且逼”,至平虜、朔州,不及而還。

在這場戰役中,史書上描述應州之戰比較簡潔,“自辰自酉,戰百餘合,虜乃退”,大家想想看,如果雙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打一天混戰,肯定不會有戰百餘合這回事,極有可能是蒙古人派出多支騎兵分隊,不間斷的對明軍進行攻擊,而明軍對付蒙古人的方式就是結陣,所謂“我營為方陣,四面外向以應敵”,戰鬥方式很有可能是蒙古人通過不斷的騎射衝鋒來試探明軍方陣的強度,見無機可乘就退出戰鬥,而結陣作戰最講究紀律性,絕不能出現勇者獨進的狀況,每個人都必須堅守崗位,所以當然不能隨便衝出亂砍首級,所以一場仗下來只有十六級是很正常的。



還有一點我特別要提到,這場戰役達延汗本人是否參與確實是存疑的,因為只有《明史》記載了“小王子以五萬騎自榆林入寇”,而明朝人的史書一律以“虜”字開頭,並沒有提到是達延汗率領。


如《弇山堂別集》寫道“虜五萬餘騎營玉林,將入寇”。

《國榷》:“虜分道南下”。附圖。


《國史紀聞》:“上至陽和,聞虜入塞,親部署諸將御虜”。附圖。


《皇明通紀》:“韃賊以眾數萬圍和陽,轉掠應州。上命諸邊將擊之,虜尋引去”。附圖。


所以,明朝的史書只是保守的說蒙古人來了,至於是不是達延汗來了,真是個未知數,而清修明史硬是搞成了兩個政權老大的對決。而且縱觀《明史》叫小王子的蒙古領袖還不少,那個還不一定是達延汗本人。

至於“是後歲犯邊,然不敢大入”。也不是因為蒙古人被打怕了,因為打開蒙古黃金史綱,蒙古人內鬥的老毛病開始爆發,達延汗本人又投入到了轟轟烈烈的內戰之中,征討右翼蒙古,並在不久逝世,當然不會有大舉犯邊一說。

以上就是我對應州戰役的理解。

引用文獻:《明史》、《國榷》、《弇山堂別集》、《皇明通紀》、《國史紀聞》、《熊廷弼集》、《全邊略記》、《譯語》、《夷俗記》


論史


大家好我是雜史譚。


應州之戰,毫無疑問是被後世刻意矮化了的。


正德十二年十月韃靼小王子率部南下,朱厚照和小王子正式開戰。他親率部隊作戰,身先士卒“親斬虜首一級”,更在明軍被分割不得合兵之萬分緊急狀況下及時率領援軍趕到戰場,避免了嚴重軍事災難的發生。蒙古軍最後退走。


按照明代史料的說法,此一役,斬獲蒙古軍首級16級,明軍方面陣亡52人,重傷563人。關於這一數據的記載,疑點頗多,比如蒙古一方受傷情況就未見記載。特別是明武宗率援兵趕到戰場後,兩軍大戰6個時辰,也就是12個小時,雙方損失小到令人不可思議的程度,顯然與史實不符。

無論如何,應州一役雖然沒有取得輝煌的戰果,但已經使蒙古軍撤退。從這個意義上說,明軍實現了自己的戰略目標。要知道,。朱厚照此次巡幸北邊,是“土木之變”後首位明朝皇帝親臨抵禦蒙古的前線,亦是明代最後一位對蒙古作戰時親臨戰陣的皇帝。


幾百年後,倒是外國學者給了這位被抹黑幾百年的“馬上天子”一個公允的評價,《劍橋中國明代史》就認為此役“實際上是16世紀明軍唯一一次趕走蒙古一支大突擊部隊,而皇帝親臨戰場無疑影響了這個結局。”

個人意見歡迎拍磚。


雜史譚


首先我們來闡述一下當時的應州大捷。

這次戰役打了共兩天,雙方投入兵力10萬人。第一天,蒙古小王子帶兵5萬進攻,明武宗帶兵3萬出城野戰。蒙古人很多年沒有遇見明軍主動出擊,一下子弄蒙了,慌忙撤退。後來知道明軍只有3萬,覺得內心很受傷。

第二天,小王子又帶5萬人進攻,明武宗還帶3萬人出擊。然後雙方打起來了,這時明朝又殺出2萬伏兵。於是雙方在兩個年輕統帥下開始野戰,打了六個時辰,就是12個小時。最後蒙古敗退,明軍完勝。不過史書記載明軍只殺敵16人,自己到陣亡52人。

只要有一點邏輯,就知道不可能只是這麼點戰績。雙方血戰一整天,傷亡怎麼也要成千上萬,絕對不可能只有那麼一點點傷亡。如果只有那麼一點戰績,也不可能諡號“武宗”。

那麼怎麼就史書記載16人呢?那就要看看明武宗的繼承人是誰了。明武宗沒有子嗣,繼承皇帝位的是嘉靖皇帝,他是武宗的堂弟,他繼承的不是武宗的位,而是武宗父親明孝宗的皇位。甚至嘉靖都拒絕承認自己是繼承明孝宗的位,他認為是你們家都死絕了,輪到我繼位的,他要尊自己去世的生父為皇帝,這就是大禮儀之爭。

這麼一說就清楚了,明武宗的戰績,就是被嘉靖皇帝改寫抹黑掩蓋的!




陸劍評


歷史上明武宗指揮的“應州大捷”是否被抹黑,就不從相關文獻上摳字眼了,我們單從軍事角度分析一下吧。

明軍:總指揮為明武宗朱厚照,自命威武大將軍"朱壽",兵力約為5萬人,步兵為主,由大同鎮、宣府鎮、遼東鎮等地的邊軍組成,三地皆為軍鎮(經常打仗),相對於明朝中後期的沒有戰鬥力的衛所兵,邊軍還是保持不少戰鬥力的,而且明軍火器化遠高於蒙古人。

韃靼:總指揮為達延汗(孛兒只斤·巴圖孟克),元昭宗後裔,兵力約為3-5萬,騎兵為主,由達延汗收復的蒙古各個部落組成,因明朝一直不肯放開邊境貿易,所以裝備水平各個部落不一致。

雙方總指揮水平:旗鼓相當,朱厚照按照明軍的兵力積極安排了幾路兵力的部署,而達延汗(小王子)也比較好的按照自己的戰略意圖展開了劫掠隊伍。

從雙方的情況來看,雙方實力相當,水平差不多,最後明軍3萬人在大同總兵官王勳的帶領下主動出擊,讓小王子產生誤判,以為是明軍的主力,辰時,戰鬥在山西應州正式打響,除去第一天的試探和戰略欺騙遭遇戰,第二天的明軍列陣與韃靼的決戰自辰時一直打了酉時(六個時辰,約為12小時),最後以韃靼小王子下令退軍為結束。

那麼問題來了,古代步兵對付騎兵都是這樣的:

拒馬槍兵在前,弓箭手或者弓弩手(火槍手)在中,少量的騎兵在旁邊掠陣,那麼弓箭陣列齊射是這樣的:

還有蒙古人的齊射:

而且,明朝軍隊的火器裝備和遠程武器比韃靼蒙古人要強得多(農耕民族的優勢),而且明軍邊軍大部分都裝備有這樣的大殺器:

一般來說,騎兵為了衝擊蝟集在一起的步兵陣列,衝鋒的密度必然不會小,小了,就是戰場上神射手的靶子,也衝不動排列好了的步兵大陣,那麼隨隨便便一陣箭雨過去,或者一炮過去,死傷都有可能超過歷史上所記載的殺敵人數了。況且,雙方幹了兩杖,尤其第二天的那一場打了12個小時,尤其是明軍主動出城了,韃靼人不可能看著跑出來的明軍玩對峙,人家是來搶劫的,10萬人的群架,除去民夫和號稱,打個折最少也有5-6萬人,哪怕不拿武器,死傷都不會只有十數人,更何況參與的雙方都是打老了仗的職業軍人(別拿明軍的精銳家丁說事,要知道那裡是邊鎮,民風彪悍得很,不是內地衛所的部隊)。

第二種可能,就是明軍擊潰韃靼部隊,要知道韃靼人的主帥小王子是打敗了瓦剌,統治了大片區域的強人,死十幾兵就退兵?他要這麼幹了,大汗位子也不穩固了,至少各部被打怕了,打痛了才有可能退,所以不成立。

第三種可能,就是雙方打和。這樣看更不可能了,一方是來搶劫發財的,沒搶到東西達成逼明朝互市的戰略意圖肯定不會灰溜溜回去,一方是為了殺蒙古人圓英雄夢的(皇帝的愛好),所以雙方不打得筋疲力盡無以為繼,是不可能罷手言和的,所以也不成立。

綜上所有的條件,個人認為,應州大捷肯定是被黑了,如果這場仗沒有打痛韃靼,怎麼會有:“是後歲犯邊,然不敢深入”,也不會有後來的:“是年,琉球、天方、瓦剌入貢”(出自《明史-武宗》),國與國之間,尊嚴和地位都是打出來的,瓦剌作為韃靼的對手,也是看人下菜的,沒有打痛打傷韃靼,人家又怎麼會巴巴的貼上明朝?


一念燦若煙華


肯定是抹黑了,這都不用懷疑!

應州大捷發生於明正德十二年明武宗親征在應州擊退韃靼的戰事。蒙古韃靼部首領小王子率五萬人進犯明朝邊境,朱厚照以威武大將軍"朱壽"的名義調集長城一線的軍隊參與作戰,整個戰事持續了好幾天,最終以小王子敗退告終。這場戰役使得明帝國北方邊境暫時安定了一段時間。然而戰績卻是明軍陣亡52人,蒙古陣亡16人,讓人大跌眼鏡!

這樣的一場大戰,為什麼會被抹黑,之所以史書上卻只有寥寥數語並且是以這樣匪夷所思的數據出現,究其原因,第一由於朱厚照是偷跑出來的,身邊沒有史官記錄此事,大臣們自然也不相信!《武宗實錄》裡記載了當時雙方共約十萬人參戰,除去預備部隊和後勤人員,當天直接參戰的應該不少於六萬人,試想如此大規模的作戰,而且一直從清晨打到下午,蒙古軍怎麼可能只有十六人陣亡呢。

第二,皇權與文官集團的較量,都知道明代自土木堡之變之後,皇權一直被文官集團所控制。皇帝一直在與文官集團做鬥爭,而朱厚照歷來一反常態的舉動也是在抗議文官集團,而且想從軍事方面立威來抓軍權,從而取得皇權,然而他還是失敗了,被文官集團所控制,並神秘死亡。包括之後嘉靖的大禮儀之爭,萬曆的多年不上朝,明末三大案等等,都是圍繞皇權展開的鬥爭!

因此在史料中,我們會發現一些蛛絲馬跡,這些前後矛盾的表述很多,關於應州大捷,事後朱厚照曾說:"我親自消滅一人。"很多人不相信,但仔細分析一下,他說的很可能是真話。他貴為一國之君,在萬軍之中十分顯眼,大家都在關注著他的一舉一動,要撒謊也沒必要。更何況,如果他真的撒謊,也不用只說殺一個,隨便吹自己殺了幾十個,豈不是更有面子?所以,結論是:朱厚照被抹黑了,應州之戰被人抹黑了。

然而,在此次戰役之後居然又說:"是後歲犯邊,然不敢深入。"才死了十六人,蒙古軍隊居然就幾十年不敢犯邊?這蒙古也太脆弱了吧?這不是自相矛盾嗎?但就是這些自相矛盾的表述使得這場戰鬥有了清晰的思路!


古樓殘卷


沒什麼抹黑的必要,清朝對所謂應州大捷的記錄沒有照抄《明實錄》的數據和乘與幾陷的記載,還說蒙古人是後歲犯邊,然不敢大入,在一定程度上做了美化。

為什麼說是美化,因為清朝在編撰《明史》的時候基本上把這段推翻,重點突出朱厚照如何英明神武。可以看看《明實錄》和《明史》的記錄對比一下。

先是《明實錄》

是役也,斬虜十六級,我喪五十二人,重傷五百六十三人,乘輿幾陷。

然後是《明史武宗本紀》

甲辰,小王子(達延汗)犯陽和,掠應州。丁未,親督諸軍御之,戰五日。辛亥,寇引去,駐蹕大同。

最後是《明史韃靼傳》

十二年冬,小王子(達延汗)以五萬騎自榆林入寇,圍總兵王勳等於應州。帝幸陽和,親部署,督諸將往援,殊死戰,敵稍卻。明日復來攻,自辰至酉,戰百餘合,敵引而西,追至平虜、朔州,值大風黑霧,晝晦,帝乃還,命宣捷於朝。是後歲犯邊,然不敢大入。

我們還可以用明朝另一部檔案《皇明通紀》的記載來對比

上命諸邊將擊之,虜尋引去。

《皇明通紀》中壓根就沒提到有什麼大規模交戰的戰鬥,而是明軍禮送蒙古人出境。是不是和上面的三條記錄有出入?所以我只能推導出一個結論,就是明軍打的實在是太憋屈,沒人好意思提。

可以看出,《明史》基本上是突出朱厚照英明神武啦,百戰百勝啦,完全沒有《明實錄》當中記載的狼狽相,也沒有《皇明通紀》當中那樣淡化處理,而是大勝,大捷。而且蒙古人以後犯邊還不敢深入,為什麼蒙古人犯邊還不敢深入,不是朱厚照把達延汗打怕了,而是因為當時蒙古人內鬥這個老毛病犯了嘛,達延汗太深入明朝的話,如果老家被人端了,那可就太好玩了。

至於為何數據會如此不可置信?其實這在於一個問題,就是達延汗不是來跟明朝決戰的,是下來打劫的,因為草原經濟產出無法支撐蒙古各部的消耗,在邊貿斷絕的情況下只能搶你丫挺的。正所謂沒有吃,沒有穿,敵人給我們送上前,你不來送老子自己去拿。

所以,蒙古人搜刮物資差不多之後,自然就是要回去享受戰利品,也許達延汗還能根據大家的戰功給大家分享更多的戰利品。所以所謂的應州大捷不過是明軍送已經賺的差不多的蒙古人出境而已,頂多是和蒙古的後衛部隊打了幾架而已,就這樣明軍還沒佔到便宜,甚至朱厚照還差點搭進去。

你也可以理解為什麼朱厚照會命宣捷於朝,你也可以理解為什麼朱厚照要一直強調他親手消滅了一名敵人,因為他要遮醜嘛,畢竟仗打的太憋屈,他不編點謊言怎麼遮醜,還怎麼來吹噓他所謂的威武大將軍。

所以,也要感謝編寫《明實錄》的史官秉筆如刀,如實記錄了一下明軍得醜態。只不過由於日後清朝對明朝的美化,人們基本上不會在意這些歷史細節了。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看歷史要綜合分析,從漢司馬遷開始,歷史書就開始受到當權者意志和書寫者個人情感的干擾了。所以歷史學家分析一個人或一件事都要綜合幾個版本然後進行推論。

應州大捷到底有沒有被抹黑可以從一些其它方面進行考慮。

首先明史也說了,武宗自己親手殺了一個,想想看總共殺了十六個人,皇帝這種被嚴密保護的人都能搶一個人頭,那其他人會怎麼樣?要知道應州大捷是屬於大會戰,就是雙方十萬人在一塊對砍,即使用拳頭幹打,死的也不止幾十人吧。

再看看這次大捷的後期效果,此戰過後,蒙古竟然以後再進攻明朝竟然不敢深入了,要知道蒙古人侵犯不是為了旅遊,更不是為了給以前戰死的人報仇,人家是為了搶戰略物資的,不深入就很難搶到足夠的東西,要是一場大戰就就死十六個人,估計蒙古人會直接往北京打過去。

然後此戰過後,琉球和烏斯藏戰後就來進貢了,這難道是以德服人嗎?當然不是,那是要實力的。

對於歷史記錄,在沒有確鑿證據,而該記錄本身又有著明顯的邏輯問題,我們其實只能通過佐證進行推理,當然應州大捷是否被如實記錄對歷史本身影響並不大。


到底用什麼名字能通過


明朝自從土木堡之變後,文臣徹底執掌朝政,在沒有可以抗衡的力量,而在朝堂上缺少抗衡的力量,則必然會於皇權相爭,而明武宗恰恰是個離經叛道的皇上,自然會與文臣之間爆發激烈的衝突,應州大捷是朱厚照偷跑出宮,又在前線以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的名義打的,這顯然超出了文臣能接受的底線,所以在朱厚照去世以後,武宗實錄上的應州大捷,就變成蒙古軍隊陣亡十六人,明軍陣亡五十二人,但雙方十餘萬人大戰一天,這個人數顯然是不可能的,而韃靼列傳上也記載了武宗的功績,縱觀武宗一朝,其在軍事上確實頗有建樹


就是這裡買枸杞


朱厚照(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即明武宗(1505年—1521年在位),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張皇后的長子,在位期間年號正德。

朱厚照從小機智聰穎,喜歡騎射。即位後史書上出現兩極評價,一方說他處事剛毅果斷,批答奏章,決定國家重大事件。彈指之間誅劉瑾,平安化王之亂、寧王之亂,大敗蒙古小王子,且多次賑災免賦。而且,他在位時臣下仍有不少賢才,也從側面反映出這位帝王治下總體上仍有可稱道之處。應州大捷大敗韃靼軍,立下了一戰功。在應州一戰中與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還親手殺敵一人,極大地鼓舞了明軍士氣。所以說他又是一個好的將領。

另一方面說他為政期間荒淫無道,國力衰微,一生貪杯、尚武、無賴,喜好玩樂。很多人認為他荒淫暴戾,怪誕無恥,是少見的無道昏君。但武宗雖嬉遊玩樂,卻也有抵禦邊寇之功,大事上從不怠慢。

然而通過近些年來歷史學界的研究,歷史學家對此頗有分歧,人們對武宗的認識有所改變,武宗只不過只是喜歡玩樂,有人認為他追求個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為人卻又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是極具個性色彩的人。從其所指揮的應州大捷來看也算是一位有真才實學的皇帝。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駕崩於豹房,享年三十一歲,在位十六年,廟號武宗,諡號“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葬於康陵。

要說應州大捷背景不得不說一下當時最高權利的擁有者明武宗。明武宗是明孝宗唯一的成年的兒子,明孝宗去世之後,明武宗朱厚照毫無爭議的繼位。這位皇帝十四歲繼位,還是一個超級淘氣的少年,繼位之後更是玩出了花樣。特別喜歡的就是微服出遊,而且喜歡武力,喜歡弄兵,總是希望能夠有一天可以一展自己的武藝,能夠像自己的前輩明成祖那樣征戰沙場。

1517年,這位超級好玩的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在自己寵信的江斌的護衛下微服來到了邊關,在江彬的慫恿下,自封為“鎮國公”、“威武大將軍”“朱壽”,到邊地宣府(今張家口宣化區)親征,這位明武宗朱厚照用“威武大將軍”的名義給駐守大同的總兵王勳寫了一封信,王勳經過仔細的研究才發現這位寫信給自己的就是當時的皇帝,這嚇了王勳一大跳。就在王勳懼怕蒙古人會給朱厚照帶來危險的時候,蒙古的韃靼小王子正好帶領著五萬精兵前來犯邊,於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了應州大捷。

儘管是第一次領兵作戰,但是朱厚照並不慌張。他採取部下將領的意見,然後派人與其他城池的將領聯繫。第一天朱厚照派兵就主動攻擊蒙古軍,小王子以防有詐,5萬騎兵龜縮不出,直到撤退回城後才知道上當了,進攻的明軍只有3萬人,但天色已晚,來不及了。第二天,小王子率5萬大軍主動攻擊,朱厚照也帶3萬明軍出城迎戰,不一會左右兩翼又出現了2萬明軍,原來是援軍趕來了。就這樣,兩軍10萬人馬在應州交戰,從早上一直到晚上,雙方大戰幾天,甚至連朱厚照都要上陣殺敵,可見這一次戰爭的慘烈,史稱"乘輿幾陷"。然而朱厚照親自指揮甚至親身上場的這場戰鬥,在史書卻被寫成殺敵16個,己方死亡25個,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蒙古軍討不到好,就主動退兵了,這就是歷史上的“應州之役”。

四年後朱厚照就突然駕崩了,享年31歲。更讓朱厚照沒有想到的是,他死後,文官在編寫《武宗實錄》時說應州大戰蒙古軍隊傷亡16人,明朝軍隊傷亡58人,這意思就是說此戰明朝軍隊敗了。為什麼文官敢這麼大膽子抹黑明武宗呢?原來朱厚照一直和文官關係不好,加上繼位的明世宗也不是他的兒子,對他也沒有好感,也沒有直接血緣關係,所以也縱容文官亂寫明武宗。

這個顯然是不可能的,雙方共計十萬人,就算是互相踩也得踩死幾千人。怎麼可能只有幾十人。再說此戰之後韃靼人多年不敢南下,足以說明韃靼人被打怕了。抹黑的原因就是因為武宗之前不服這些文官集團的管理。畢竟年少,多有叛逆的心理,當時文官集團有一定話語權,所以就對明武宗進行了大量抹黑。到了清朝修明史更是如此,所以會看到武宗率5萬大軍對戰蒙古5萬大軍只有幾十人傷亡的事情。


翊翊浩浩尉尉


直接看廟號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