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生意經 居家“增收曲” 陝西漢中婦女繪就春季“富民圖”

“今天中午12時30分,歡迎大家來我的直播間,帶你們去田間體驗種大米!”3月18日上午,漢中市鎮巴縣鈺豐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範本翠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裡一經發出,就獲得上百個點贊。

按時赴約,直播間鏡頭裡的主人公範本翠略顯羞澀。她並不白皙的皮膚洋溢著健康和活力,顯然是時常受到陽光的“沐浴”。在她的身後,青山疊嶂,傍山排列的梯形水田裡,十幾名婦女正在勞作,每人走過之處,留下一“隊”整齊的水稻苗。

“雲端”生意經 居家“增收曲” 陝西漢中婦女繪就春季“富民圖”

漢中市婦聯主席王萃紅為漢中勝利農業產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授牌“巾幗消費扶貧電商公司示範基地”

“就是想讓大家看看我們原生態、綠色無汙染的大米是怎麼種出來的!”說起“雲端”直播,範本翠向記者坦言,真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往年的春耕時節,她的生態園會接待客商、遊客現場參觀體驗。今年,為了把疫情對農產品銷量的影響降到最低,她受最美油菜花海旅遊文化節“雲遊賞花”的啟發,嘗試進行線上直播,意外收穫了很多人的關注。“等到收穫的季節,肯定還能帶動60多個婦女姐妹增收!”範本翠對未來充滿信心。


“雲端”生意經 居家“增收曲” 陝西漢中婦女繪就春季“富民圖”

漢中市婦聯主席王萃紅調研女企業家電商平臺運營

同樣嚐到“雲端”甜頭的還有漢中勝利農業產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唐亞萍。“親們!本公司生產的臘肉味道醇香,回味綿長,好吃不容錯過呦!”3月16日,唐亞萍在自己公司的直營店裡向漢中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王萃紅展示著自己在電商平臺推介產品的視頻,目前該企業的“想鄉香系列臘味”通過線上線下銷售,在漢中地區同類產品中佔有70%左右的市場份額。作為漢中首家被市婦聯命名的“巾幗消費扶貧電商公司示範基地”,王萃紅此行既是現場授牌,同時也是帶領市女企協會員企業交流學習電商平臺銷售經驗。她認為,在當前形勢下,要貫徹落實好“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發展”的要求,緩解女企業家產品的銷售困境,用好電商平臺是必經的途徑之一。

“雲端”生意經 居家“增收曲” 陝西漢中婦女繪就春季“富民圖”

漢中市南鄭區巴山巧娘手工藝品扶貧工廠3月12日復工生產

“秀明,這個紙巾盒我怎麼包不工整?”“肖姐,我這個兔子的耳朵勾線好像不對,怎麼老是歪的?”相比範本翠、唐亞萍“雲端”的“生意經”,此時,南鄭區巴山巧娘手工藝品扶貧工廠負責人肖秀明的微信群是另一番“指尖”上的繁忙景象。事實上,這種“熱鬧”從春節開始一直沒有中斷,今年疫情期間,為了讓廠子停工不停產,周邊的婦女姐妹居家有收入,她將製作手工藝品的原材料送到50餘戶女員工家中,在微信群裡線上教學。3月12日,是該扶貧工廠正式復工的第一天,員工們交回的500餘件手工藝品讓肖秀明興奮不已,為了持續做好疫情防控,除了留下20多名員工在廠房流水線作業以外,其餘員工依舊採用“網上派單+集中收購”模式。“5000套滑雪服,這是我在疫情期間接到的訂單!近兩個月,廠裡的貧困姐妹人均每月掙1000多元!”肖秀明一邊在微信群快速回復大家的問題,一邊向記者說著,語氣輕快。

“雲端”生意經 居家“增收曲” 陝西漢中婦女繪就春季“富民圖”

漢中市南鄭區巴山巧娘手工藝品扶貧工廠負責人肖秀明為員工指導手工工藝


“咕咕咕……”進入3月份以來,氣溫上升,略陽縣黑河鎮李家坪村的任朝紅每天都要把雞苗趕到自家的院壩和鄰近的山坡上“放風”。好山好水孕育出略陽烏雞優良的品質,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餐飲行業有序恢復營業,她的這些“雞寶寶”也將很快迎來“主人”的收購。

任朝紅所在的海虹烏雞養殖合作社與陝西秦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有烏雞購銷合作協議,2019年帶動了該村20餘戶農戶養殖烏雞8000餘隻,平均每隻能掙20元左右。

“今年疫情期間,我們這種養殖模式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烏雞飼養一直沒間斷。”問到復產復工的情況,陝西秦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鄭小翠言語中透著自信。當初,為了打響山地散養烏雞的品牌,她在建立3個生態有機牧場的同時,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給農戶提供雞苗,到期上門收購,既有效利用了各家各戶的場地優勢,讓一些家中走不開的貧困戶能居家養殖、增收致富,又減少了集中養殖的風險。“最近第二批6000只雞苗也快出殼了,疫情過後,餐飲行業肯定需求量大!”鄭小翠表示,今年自己還要繼續帶動5個合作社100戶農戶做好烏雞養殖這項產業。

梯田搖曳的稻穗,山間飄香的臘肉,指尖五彩的錦繡,院壩咯咯的雞鳴,彷彿一副秦巴山間的《富春山居圖》,讓人覺得美不勝收。(本文作者:黨柏峰 陸穎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