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你都看过了吗?那你知道以前是六大名著吗?

龙腾闲人


提到历史的经典著作,当然会想到四大名著,可有谁知道四大名著,在解放前是六大名著,这少了二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就来讲一讲这个事情吧。在我国古代有名的四大长篇小说,指的是曹雪芹创作的贾府从繁荣到衰败的《红楼梦》、施耐庵写侠肝义胆的《水浒传》、罗贯中有勇有谋的《三国演义》、还有老少皆宜的吴承恩著述的《西游记》。

可能没有什么人知道,四大名著是为何称为四大名著?其实四大名著之前是被称为六大名著,而被遗忘了的那两本,其实这个事情只是一个疏忽,是无意中酿成的。在清末的时候,我国的文学界的人,把最有流传度的六本小说著作,合在一起并称为六大名著。后来到了新中国成立,文艺事业开始了复苏,需要丰富百姓们的生活,提高思想。国家出版社印刷了一批文学作品。

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书一经印刷出版,就被全国人民进行追捧,纷纷购买这些书籍,一时间销售一空。受到欢迎的书籍,在短短两周被买完了,还有很多没有买到书籍的人,打电话给出版社,希望能够加版。看到这种情况的发生,其他的出版社都纷纷开始印刷这四本书。在当时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这四本书的内容。原先是被称为六大名著,到现在的四大名著,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慢慢因为传阅的人数越来越多,在人们之间为了沟通的方便,就把这四本书合在一起称作四大名著。其实这是一次有意的疏忽,因为在出版的时候,国家出版局要求只能印四部长篇书籍。为了出版社只能在其中筛选出来四本,就把另外的两本给放弃了。其实另外的两本也是非常有名的,也是我国历史上优秀的著作。

那两本书分别是《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一本讲的是鬼狐之事,另外一个是讲述官场的花费了二十年写出的。《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作的,当时他满怀理想抱负,却只能够当一名教书先生,踌躇满志的蒲松龄用了他的一生,写出了这本书。当时他还很喜欢听别人讲一些鬼狐之类的故事,听完之后便把它写成故事,就有了《聊斋志异》这本书。




刘三辰


解放前,中国确实有六大名著一说,这六大名著,除大家熟知的<>、<>、<>、<>之外,还有<>和<>。

为什么六大名著变成了四大名著呢?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国家领导人要求文化部找一些优秀的书籍印刷出版,而当时的工作人员就决定在六大名著中挑选四本印刷。恰好印刷的四本书就是今天的四大名著。

为什么文化部的工作人员当时没有挑选<>和<>呢?是不是这两部著作质量或文化造诣等方面不如现在的四大名著呢?不是,而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而做出的不得已选择。

当时中国刚刚结束连年战争,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可谓是非常的贫瘠,急需一些好的文学著作滋养。所以当时四大名著一经印刷,就供不应求,只能多次再版。

<>是一部批判小说,直接针对官场,对于当时官场的不正之风进行讽刺;<>则是通过讲述中国鬼怪志异传说,对当时现实生活进行批判与讽刺。这是两部具有很高价值的著作。


东东2010726199158


天晴未雪枯草黄,

鹰翼长空鼠兔慌。

行人谈笑摘霜李,

山河依旧待沧桑。

去年东北没雪,随感而发


随缘177111412


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多少也看了几篇文章!儒林外史太过直白的揭露与黑暗是当权者所不容的,无法普及与宣传!聊斋志异逃避现实,避重就轻的转换成妖魔鬼怪也摆脱不了对社会的情绪与不满!但是文学成就与高度还是不能与四大名著相比!太过直白锋芒毕露,不是啥好事,看看这些作品的作家生活如何,实属不易,再无论多么糟糕的环境下,还是捧出文学精品,可谓字字血泪!句句含情!


厚德载物健行天下


目前公认的就只有这四部,所以凭我的能力,不便评论。但硬要选,在中国古代文学巨库中还是有人选的,那就是《聊耑志异》《笑林广记》《儒林外史》巜隨唐演义》《封神榜》

致歉!


用户68063485589


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与四大名著还是有点差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