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厲害了,百家姓的排序,雙截棍和內家拳都和他有關

我們都讀過這幾句詩: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今兒就嘮嘮宋祖的風騷。宋祖,趙匡胤,河南洛陽人,宋朝開國皇帝,我們老趙家,能在百家姓上排第一位,就是趙匡胤的功勞,因為百家姓的作者是宋朝人,肯定要把開國皇帝的姓放最前面,巴結巴結。咱今兒不談政治、不談軍事,只談談前輩的武術才華。


趙匡胤厲害了,百家姓的排序,雙截棍和內家拳都和他有關


趙匡胤初生時,陽氣十足,擱我們練拳的眼裡就是天生神力之人,古籍記載是有潤色的,說趙匡胤身邊滿是紅光,香氣久久不散,村裡人都叫它香孩兒。


太極拳是求柔的,但不是不要身體素質,在這一點是很多人是誤解的,以為太極拳就是老弱病殘玩的拳,太極拳第一式就已經說的很明白了,金剛搗碓,金剛不是大猩猩,不是泥胎神仙,是自己如金如剛。


趙匡胤少年時,騎一烈馬,走到城門樓子的時候,因為人高馬大,自己的額頭正撞在門楣上,這種高速的碰撞擱一般人就翹辮子了,可是咱們老前輩從馬上摔下來,只是一個後滾翻,可見聽勁靈敏、身法嫻熟、抗擊打能力很強。


趙匡胤厲害了,百家姓的排序,雙截棍和內家拳都和他有關


千萬別因為人家是皇帝,就以為是花架子,趙匡胤是真有功夫,在明代實戰家戚繼光眼裡,腿有李半天、拿有鷹爪王、跌有千跌張、打有張伯敬、棍有少林寺,而趙匡胤的拳是與上面這些人齊名的,趙匡胤練的拳叫太祖長拳。太祖長拳河北、山東都有人練,有一支叫太祖門,老輩講若能習出太祖拳,招前擋後一堵牆;四川也有一支,叫趙門。諸位如果沒聽說太祖長拳,那我念幾個拳式名字,你們會覺得很耳熟:懶扎衣、金雞獨立、探馬勢、拗單鞭……


趙匡胤是懂拳的人,所以他身邊護衛都要自己挑選,自己訓練,他從各個部隊裡選出膂力過人的,120個圍在自己左右,這些人叫內等子。內等子練的比較好的叫內家,我們前幾天剛說過張三丰,宋朝這一位張三丰,古籍記載:“內家者長拳也,張三丰精太祖長拳,張拳用腿,猶希太祖之武勇。”宋朝這位三豐,是大內高手嗎?我們現在常說內家拳,內家拳這三個字是從趙匡胤這開始的嗎?玄同老道也不清楚,諸位有明白的可以講講。

說完拳腳,再說棍棒,宋朝有兩個皇帝玩性很大,宋徽宗趙佶是皇帝裡最會彈古琴的,宋太祖趙匡胤是皇帝裡最會玩拳腳棍棒的。


趙匡胤厲害了,百家姓的排序,雙截棍和內家拳都和他有關


他的棍,有稱太祖盤龍棍,有說梢子棍,有說通天棍。現在人玩的雙截棍,都是從趙匡胤這來的,梢子棍就是長的雙截棍,上戰場一定要綽長點的傢伙什,梢子棍是一節長,一節短,心意拳現在還有這兵器在傳承。在戰場上這個兵器很實用,你用兵器格擋,他翻過你的兵器打你;你用盾牌檔,他翻過盾牌,你爬城門樓子,士兵蹲著不露面就可以往下打你;你是騎兵,他可以打斷馬腿子……


有一個說法,趙匡胤的棍最早是一根,後來棍被砍斷他找鐵匠連成兩節的。我們不看過程,站在結果來看,梢子棍是比齊眉棍更難的,練習的話,需要先練拳,再練齊眉棍,然後才是梢子棍,因為梢子棍的結構,不但增大了殺傷力,還增大了控制難度,軟兵器不好練,練的不好打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