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稅務籌劃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燦爛而璀璨


2019年個人所得稅改革後採取綜合所得進行計算後,對於高收入群體、自由職業者增加了更大的負擔。他們更需要進行詳細的稅務籌劃了。


以前常用的稅務籌劃方法有以下:一、用盡公積金限額進行納稅籌劃,所謂的公積金就是指住房公積金選擇用工資購買最高等級的公積金,以降低稅前工資總額;住房公積金對員工來說是一項福利,員工可以將公積金作為自己的一個存錢方式,也可以用來還房貸,是非常好的一種方法。如果,員工的個人所得稅比較的高,員工就可以多交一些住房公積金,這樣自己拿到手的工資是會減少的,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也會降低。二:個人還可以通過購買國債、教育儲蓄、商業健康保險等來進行避稅。三: 多進行公益活動捐贈,有些法律規定可以對某些多參與公益活動的人允許適用一定的稅收優惠;四:積極利用通訊費,差旅費,交通費,誤餐費發票等稅收優惠來減少稅前收入總額,以達到合理避稅的目的。

還有現在另外一種:個人獨資企業(適用範圍:服務業或者行業利潤率較高的且沒有成本票的企業,適合稅務籌劃的人群包含企業主、高管、股東、自由職業者、高淨值人群、O2O分享經濟平臺及服務者)

適用稅率:

增值稅(小規模):3%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6%,10%,16%

企業所得稅(個人獨資企業不繳納企業所得稅):0

個人所得稅:5%-35%

假設上海新光軟件公司為一般納稅人(下稱A公司),年收入為2000萬元,費用支出在1000萬,利潤為1000萬元,

通過設立個人獨資企業(下稱B企業),將A公司的利潤中的500萬元轉入B企業,稅收籌劃後具體節稅效果比較如下

A公司利潤500萬部分

增值稅:因為是公司利潤不再涉及增值稅

企業所得稅:500*25%=125萬元

個人所得稅(分紅):(500-125)*20%=75萬元

合計:125+75=200萬元

B企業

增值稅:500/1.03*0.03=14.56萬元

企業所得稅:個人獨資企業不用繳納企業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500/1.03*10%*35%-6.55=10.44萬元

合計為:25萬元

分析:不管B企業為小規模或者一般納稅人,其所承擔的增值稅稅額A公司都可以用來抵扣,等於是A公司應該承擔的增值稅部分

的轉移到了B企業,所以B企業實際擔負的稅額只有個稅的10.44,那麼算下來的稅負10.44/500萬=2.1%,B企業相對於A公

司節約稅款為:200-10.44=189.56萬元,節稅比例高達189.56/200=94.78%。


謹謠


個人所得稅它的算法呢,是看你的這個月薪和年薪能拿到多少。而且這個關於年終獎的發放,它是存在各個檔位都有一個盲區。而且這個每一檔都有一個速算扣除法,是比較方便的一個扣稅算法。拿最便宜的一檔年終獎36000來說。如果你年終獎發的是360,那麼你交的稅可能只有1000多塊錢。但是你發了36001塊,那麼你的稅可能就要多扣2000多塊錢,因為稅費從3%跳到10%。所以一旦超過36000進入第二檔,那麼你在36000到38500這個區間,你扣的稅費其實是一樣的,你拿到手的錢其實是變少的,只有超過38500,你拿到手的錢才會變多。每一個黨區跨檔的時候都存在一個盲區,可以往後繼續算的。



frank漲停


個人所得稅有哪幾種籌劃方法

納稅籌劃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關於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方法,我把綜合歸納一下,有如下幾種方法:

一、充實扣除項目金額法。適用於取得工資獎金收入、勞務服務收入等四項綜合收入的個人。

因為,這些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是如下計算的:

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所得額=年度收入額-6萬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其他扣除。

 從上述計算公式可以知道,在收入既定的情況下,如果扣除金額增加,那麼應納稅所得額就會減少,即應納的個人所得稅隨之減少。

扣除項目有三類:

1、專項扣除,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

2、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

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

3、其他扣除,包括個人繳付符合規定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支出等。

    每一位納稅個人都有上述的扣除項目,只是項目多少和金額大小問題,因此,只要儘量增滿扣除項目,並充實金額,即可少繳稅。

  二、變更應納稅項目法。適用於取得(借款給企業)利息收入、企業分紅收入和房地產出租給企業有租金收入的個人。

因為,這些收入是沒有扣除項目的,直接按20%比例稅率計算徵收。所以,儘量分化變更收入項目的性質,也就是與支付的企業事前協商好,要求部分或全部以其他名義支付,當然其它名義如果也要徵稅,則兩者比較是否變更支付名義後會降低稅負,一般情形下比20%的稅率都會低。

三、擴大成本費用損失法。適用於個體戶、獨資企業投資人和合夥企業合夥人從而生產經營服務所取得的利潤。因為這些經營所得的利潤是如下計算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應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年度的收入總額-成本-費用-損失。

    從上式可以看出,在收入既定的情況下,唯有增加成本、費用和損失才能減少應納稅所得額即降低應納個人所得稅。而成本、費用和損失是可以通過日常的會計核算方法來處理的。

 

    擴大成本費用損失法也適用於個人股權轉讓和不動產轉讓。


高山流水林心一


新個人所得稅法下,如何做籌劃(乾貨)


長期以來,關於個稅籌劃的討論一直都不像企業所得稅那麼大眾化,因為往往關注這個問題的人都是有錢人;沒錢的人也交不了多少稅,況且節稅都是非常專業的操作。有錢人通過合理節稅越來越有錢,沒錢的人照樣沒錢。這裡題外說一個數據,2011年國家公佈過一個數據,全國13億人,交個人所得稅的只有3000萬人左右,這是什麼概念,看了下面的回答你可能找到一些答案,而且你也就明白國家要搞綜合稅制改革的原因(好深奧,不闡述)。

目前2019年實行的新的個人所得稅法下,有以下籌劃方法可參考:

1. 巧用企業年金

很多人對“企業年金”的概念還比較陌生,通俗可以理解成企業年金就是補充養老保險。作為養老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對企業和個人繳納的補充養老保險有一定的抵扣政策。具體的是:個人繳納不超過工資基數(具體算法較複雜)的4%可以稅前扣除,這就意味著在之前養老保險扣除比例的基礎上增加了50%的扣除。

優缺點:

1)但該方法更適用於個人對資金流動性要求不高的情況,因為畢竟年金這部分錢要以後才能享受;

2)當你將來領取年金時照樣要交稅,前面的方法只不過把交稅推遲了;

3)交企業年金需要去和公司談,很多小公司怕麻煩不願意折騰。但其實公司交的補充養老保險在企業所得稅計稅時照樣可以扣除,對公司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2. 商業健康保險支出

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支出,每年可扣2400元(200元/月),您可能覺得這區區200省不了多少稅,但我告訴你的是,這個在應納稅所得額剛剛好在兩個級數邊緣是特別好用,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優缺點:

1) 特定情況下很實用,如果你本來就只交一點點稅的話,這個方法的性價比並不高。

3. 最大限度利用專項附加扣除

這是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後的扣除,我想大部分公司的HR在今年年初的時候都已經讓大家把扣除信息提交上去了。如果截止到現在都還沒有上報扣除信息的話,要麼是你們公司HR該換人了;要麼就是你錢多,為國家稅收作貢獻(不過還有最後一招,那就是你在明年3月1號至6月30之間做個彙算清繳,在彙算清繳的時候上報扣除,多交的稅國家會退還給你)。

優缺點:

1) 截止到目前最合理、療效最好的節稅方案。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房租、老人贍養都可以按規定扣除。

2) 缺點是該方法需要時間去消化,要求納稅意識有一定稅收意識,納稅人每年年末還要對扣除信息進行維護。

4. 綜合所得各項目的內部的合理轉化(注意一定是合理的轉化)

說這一點的時候需要普及一點背景知識:現在新的個人所得稅法下有9大類應稅項目。國家把這9大類中的4類(包括: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放在一起成為綜合所得。這四類的中的稿酬所得的實際稅率較低,對作家、記者、出版方面工作的人節稅作用較為明顯。

優缺點:

1)該方法對特定行業有用。

5. 綜合所得和經營所得的轉化(注意一定是合理的轉化)

因為這總方法的成本會高一些,不具有普遍可操作性,再加上該方法的原理同上,具體操作這裡就不在一一贅述。

優缺點:

1)適用於納稅人多業經營、從多處取得所得的情況。

6. 個人股東與從所成立的公司取得紅利所得與工資薪金所得的選擇

該方法涉及面比較廣,同時涉及到個稅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適用於那些有自己公司納稅人,這裡也不展開討論。

7. 超高收入人群的稅收策劃

假設你的年收入360萬,月薪就是30萬(哈哈,是不是覺得離自己好遙遠。但大公司高管們的工資遠超這個水平),不進行籌劃的話你要貢獻140多萬給國家稅收財政。但如果改變和公司合作的方式,成立一個個人獨資企業什麼的,然後再來個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很多地方有特殊政策),你的稅金可以直接降到20萬左右(注意:是降到20萬)。很誘人吧,要不然怎麼說“知識就是力量”。

……


其實還有很多方法,篇幅有限,時間有限,不詳細說了。如果你耐心看完了上面的回答,那麼恭喜你,因為至少你的稅收意識是足夠強的,等正式實施綜合稅制下,你就是新稅制下的第一波受益人。

此外,如果你有具體問題可以直接在悟空問答裡邀請我來回答。


數據礦工I數據價值


個人所得稅稅務籌劃的常用方法有一下這些:

一.用公積金抵稅,選擇用工資購買最高等級的公積金,以降低稅前工資總額;

二.多進行公益活動捐贈,有些法律規定可以對某些多參與公益活動的人允許適用一定的稅收優惠;

三.理財產品種類多選擇免證收個人所得稅的債卷投資或者選擇正確的保險項目以獲得稅收優惠,減少稅額;

四.多瞭解國家關於免徵收個人所得稅的相關政策,積極利用國家所給的時間差合理避稅;

五.積極利用通訊費,差旅費,交通費,誤餐費發票等稅收優惠來減少稅前收入總額,以達到合理避稅的目的。


guang天嬌


方法一、對全年一次性獎金進行籌劃:企業可以將一個員工全年的獎勵都提前算出來,然後再根據這些基本的籌劃來將員工全年的獎勵換一種方式發放,儘量避開需要繳納稅費這些標準,只有將這些標準避開了,企業就可以很好的幫助自己的員工降低自己的個人所得稅,實現企業員工的利益最大化。\r\r方法二、企業將員工的工作轉化為一種補貼:企業可以將員工的高工資的一部分拿出來作為員工的補貼,換一種方式發放給員工,這樣就可以有效的將員工的工資減少,相應的個人所得稅也是可以減少的,所以說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r\r方法三、用盡公積金限額進行納稅籌劃:所謂的公積金就是指住房公積金,這種公積金對員工來說是一項福利,員工可以將公積金作為自己的一個存錢方式,也可以用來還房貸,是非常好的一種方法。如果,員工的個人所得稅比較的高,員工就可以多交一些住房公積金,這樣自己拿到手的工資是會減少的,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也會降低。另外,公積金是可以取出來的,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r\r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節稅方法確實很多,但是再多的方法都不如個人獨資企業好,個人獨資企業的總體稅收就是比較低的,所以員工的個人所得稅也是可以得到降低的,所以說設立個人獨資企業是節稅避稅的一個重要方法,這個方法非常的好。


小牛兒推薦


1、在工資方面,儘量均衡發放,以使其適用較低層級稅率。如集中發放的季度獎、過節獎等,都可以平攤到月工資中,並做好稅率臨界計算,從而最大限度降低稅負。

2、在公司福利方面,通過與公司達成協議,將工資薪金的支付方式改為公共福利+基礎工資,以使得在各檔稅率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減少應納稅所得額使得適用更低的稅率。

3、在住房公積金方面,職工還可與公司協商一致,在政策允許範圍內多繳公積金,而且還可以繳納補充公積金。另外,除公積金方面,個人還可以通過購買國債、教育儲蓄、商業健康保險等來進行避稅。

雖然個人稅務籌劃的開展,可用的方式有很多,但也需要選擇最為適合自己的,才能確保籌劃的成功。同時為了個人稅務籌劃的順利開展,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個人稅收籌劃需建立在合理、合法的基礎之上。

2、個人稅收籌劃允許在基於真實業務的基礎上進行“再造”,但不允許人為“變造”和任意“編造”,否則,將觸及法律“紅線”。

3、個人稅收籌劃必須充分弄清楚稅收政策的具體適用情況及條件,以確保對節稅政策進行合法、合規運用。


稅籌寶稅收籌劃


目前,伴隨在我國人均收入水準的逐漸高漲,社會發展上高收益人群經營規模也愈來愈大。而針對這種高收益人群而言,其大多數擔負著偏重的本人所得稅稅負,因此擁有個人所得稅籌備的急切要求。那麼,伴隨2020年的來臨,這種高收益本人到底應怎樣開展個人所得稅籌劃呢?

1、個人所得稅稅收政策

當今,在我國個人所得稅新政策層出不窮,並且,針對現行政策的適用範圍而言,其都能夠在一定水平上緩解本人的個人所得稅繳稅承擔。因此,倘若本人擁有開展個稅稅務籌劃的要求,便必須立即關心現行政策動態性和邁向,進而保證可以有效稅收政策推動個人所得稅籌備的井然有序進行。

2、個人所得稅籌劃方法

說白了有效的個人所得稅籌備方式,其是稅務籌劃保持預期效果的確保。這由於,惟有根據技術專業的籌備方式,個人所得稅籌備才可以在法律法規容許的範圍之內開展。不然,一旦方式採用不合規管理,進而促使籌備工作中進行爬行了“法律法規綠線”,那麼,個人所得稅籌備結果通常會不盡如人意,乃至也有將會為本人產生稅務總局風險性。

3、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原則

一般來說,關於本人進行稅務籌劃,其需要遵照的籌備標準關鍵有:(1)合理合法標準,即保證個人所得稅籌備在相關法律法規容許的範圍之內開展。(2)針對性標準,即是籌備工作中設定一個預期效果。(3)事先籌備標準,該標準規定稅務籌劃需要繳稅責任造成前開展。(4)專業能力標準,即進行個人所得稅籌備必須專業人員具體指導。

4、委託專業稅收籌劃公司

實際上,稅務籌劃進行是一項技術專業實際操作,這針對個稅納稅籌劃而言都是這般。並且,進行個人所得稅籌備,不但必須籌備工作人員對稅收優惠政策、相關法律法規絕對掌握,另外還必須籌備工作人員具有十分豐富多彩的個人所得稅籌備工作經驗,那樣才能夠保證納稅籌劃保持預期目標,並提升本人的具體盈利個人所得。

稅點點平臺:國內創新型互聯網稅務籌劃服務平臺,專注於提供國家稅收優惠政策信息,以及確保稅務籌劃效果的落地執行和管理的平臺。


稅點點稅務籌劃


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方法包括以下幾種:

1、對公積金的利用。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規定,工薪階層每月繳納的住房補貼資金可以在稅前扣除,即按照標準支付的住房補貼資金。它不需要納稅。因此,員工可以通過增加養老基金繳費比例或支付補充養老基金來進行稅收籌劃。

2、選擇合適的理財避稅產品。市場上出現了許多新的理財產品。這些財富管理產品中的許多不僅具有比普通儲蓄更高的利潤,而且還不需要納稅,如投資基金,購買政府債券,保險和教育儲蓄。因此,居民希望減少稅收支出,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進行稅收籌劃。

3、合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任何類型的稅收籌劃都可以利用稅收優惠來完成,並且目前為了支持某些地區,行業,企業和企業的發展,或為一些有實際困難的納稅人提供服務,政府將通過一些制度安排給予某些特殊優惠政策納稅人。

4、利用發票。中國的稅法規定,當通信津貼,交通津貼和食品補貼以現金支付時,它被視為工資和工資收入,包括在稅基和所得稅中。工作人員計算和支付。根據經濟業務,並獲得實際報銷的法律發票的任何人將受到公司的正常經營費用的約束,並且不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5、利用年終獎。根據稅法的有關規定,實行年薪制和業績工資的單位,個人按照單項獎金取得年末年度工資和績效工資。納稅人,並作為月薪和工資收入單獨徵稅。但是,應該注意的是,這種稅收方法只允許每個納稅人使用一次。

6、提高員工公共福利待遇。通過這種方法,公司可以使用非貨幣支付方式來增加員工的公共福利費用。一方面,公司為個別員工支付這些費用。公司可以將這些費用作為費用來減少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另一方面,當實際工資水平沒有下降時,員工減少了一些應該由個人承擔的稅收。


稅籌寶


關於個稅籌劃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收入來源,採取的個稅籌劃方式也不同,下面僅針對稅收籌劃的理念談幾點:

1、熟練掌握稅收優惠政策,如企業給員工發放的出差補貼及餐補不屬於工資薪金範圍,無需繳納個稅。

2、用足新個稅法規定的各項扣除政策,如積極進行6項專項附加扣除、繳納年金、購買商業健康險、購買遞延型養老保險等。

3、目前新個稅法有三種稅率:綜合所得按照3%~45%七級超額累進稅率繳納個稅;經營所得按照5%~35%五級超額累進稅率繳納個稅;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按照20%稅率繳納個稅。根據稅率高低不同,簽訂合同時收入性質儘可能向低稅率性質靠攏。

歡迎加我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