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後的人們,你們後悔買房了嗎?

小尾巴草視頻


買房以後卻後悔,這些年來,這種事情我幾乎沒聽說過;倒是因為沒有買房、錯過買房而後悔不迭的,每年我都能見好多。如果非說買房而後悔的,大部分都是像我這樣:悔恨當初為何沒有早早買房!

我是2015年買房,在北京五環之外“上車”。當時還覺得房價貴,三萬左右的房價,當時在全國二線城市都能買到相當市中心的位置,在北京卻只能是五環外,周邊配套也一般。誰能想到,買完之後,北京就迎來2016年的房價暴漲——這一波暴漲持續一年多時間,北京迎來史上最嚴厲的房市調控,價格暴漲的趨勢這才停止下來。

直到今天,我都經常感到後怕。如果當時猶豫,沒有及時上車,估計會被後來的暴漲行情嚇蒙。買房也會變得極不順利,甚至被接二連三的調控政策,卡死在買房半路上。都說買房要聽妻子,我就非常感激當時妻子的當機立斷。非說這次買房有什麼後悔,可能就是後悔當年保守。完全可以多借錢,買得稍大一些,位置更好一些,那樣漲價升值的幅度也更大——當然,這樣的後悔完全沒有意義。人很難穿透迷霧,看到未來。從2016年到2017年房價將近一倍的上漲,已經給了我足夠多的獎賞。

再說一次,我在北京,身邊幾乎從沒聽說買房有後悔的。即使是最近一年,北京房價略略下跌,買在高位的一些人,他們也鮮有後悔——至少還是“上車”了。他們普遍抱著這樣的心態:現在虧一點,遲早會漲回來。倘若沒及時買進,估計以後會更難買。

二三線城市,買房後悔的應該也很少。近幾年,二三線城市房價在暴漲,大部分買房的人實際都有賺到。高位被套的人應該也有——數量不會很多,通常是買區位條件很差,在一波波上漲中,價格被哄抬得過高的樓盤。大部分正常的樓盤,都是物有所值。房地產是高度市場化的領域,價格通常能反映其價值。

四線城市以下,買房後悔的人有嗎?我猜也不多。理由是:四五線小縣城,買房基本是為自住。這些最基本的消費需求,無論如何都要滿足。這些小縣城的房價,通常不會波動很大。只要買進,長期居住下來,消費價值得到很大體現,房產價格基本也抗通脹。如果這筆錢不用於買房,還有更好去處嗎?在小城市,通常沒有像樣的產業和抗通脹的渠道,買房恰恰是比較好的選擇。

買房後悔的人,肯定會有——我猜是高槓杆炒房者,遇到房價波動,套現困難,確實非常難受。我想,這時他的後悔,應是悔恨於自己的冒進貪婪,而不是買房本身。

中國的房產中介,他們鼓動民眾買房時,往往會被千人嫌萬人罵——隨著時間越過越久,他們當年的苦口婆心,已被證明是金玉良言。如果說有什麼後悔,很多人都後悔,沒有早聽房產中介的話。


菁城子


答主在濟南,五年前購入濟南西客站周邊一樓盤,總價70多萬,首套首付20%、15萬左右,貸款30年,每月3000左右,一家夠住。

如果現在買,總價是185萬,假設依然是首套,首付3成,是55.5萬,因為政策變化,貸款縮短到25年,月供7500元。

不能承受之變。

一邊後怕如果幾年前沒買房子現在會是怎樣的光景,一邊又陷入深深的焦慮——因為西客站片區是濟南新建片區,周邊醫療、購物、休閒都不夠完善,最致命的是沒有理想的學校,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這個問題迫在眉睫,但無能為力。沒錯,這代表了一個群體——改善型剛需群體。

同時,身邊不少眼光長遠且財力足夠的盆友,走了別的路。盆友王兄,4年前首付20萬、貸款30年,月供4200,在市中區買了套50平的學區房。這是他的第二套房子,只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在濟南市內跨區買第二套房,可以按照首套房算,首付只需要2成。現在房子每個月出租所得2000多,還貸壓力並不大。

而同樣的他,同樣的房子如果換作現在買,就是二套房,首付要6成,是120萬,貸款縮短至25年,每月4600多。

區別在哪,自己比吧。

這麼說,並不是鼓動大家都去買房子,畢竟答主說的只是濟南近幾年的現實,而每個城市有每個城市的實際情況,供大於求的地方也比比皆是,後不後悔,也只是在某一個階段內的感覺。

房住不炒,如果你的房子只是發揮了“住”的本質功能,讓自己有了安定的生活之所,就不必談論什麼後悔。


濟南時報


你好,嗨住租房回答這個問題。


大多數人在目前買房並不後悔

事實上,我們做任何決定會不會產生後悔的感覺都來自於對比。就目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而言,我們目睹了一線城市的暴漲,目睹了二線城市的瘋狂,也目睹了三四線城市的誇張,但無論如何我們都不可否定,現在房價還沒有任何要下跌的預兆。

甚至於有些沒有限購的小縣城一天一個價,還傳出了房子都已經買光的謠言等。在這種情況下大家買房子是不會後悔的,只會覺得賺到了,還會感慨自己當時做出了買房的決定。

當然了,如果中國房價在未來突然下降,甚至暴跌和腰斬,那麼估計就有很多人開始後悔。因為房子也不在乎早買或者晚買兩年,但房價可能就會差別很大。所以說買房後悔的心態大部分取決於房價的漲跌,房價越是上漲買到的人就越不會後悔而沒買到的人越是後悔。

事實上目前大部分後悔的人都是晚買房子或者還沒有買房子的人,他們在當時可能有機會買一套房子,但由於自己猶豫不決,而錯過了買房的最佳時機。

很多人當初就因為自己的存款沒有夠首付,加上一直相信在市場上房價馬上要下跌的傳言,因此就錯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機會,後來才發現房價的漲幅遠遠超過工資的漲幅,靠省錢買房子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買房也有一些會後悔的

事實上也不是每一個買到房子的人都會覺得自己賺到了而不後悔的。例如我的同事小謝,她一個女孩子十年前來到上海打拼,好不容易一個人買了一套房子,但是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來。她常常向我抱怨說,自己這幾年都沒有漲工資,還房貸非常辛苦,每個月花的錢也很緊張。自己生病了,也不敢休息太長的時間,更不敢出去旅遊或者花錢大手大腳的。而他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何時才是個頭,內心也非常苦惱和掙扎。

買房苦惱多數是因為房貸擠壓了生活的空間,影響生活的質量,有房的快樂並沒有轉化成生活的快樂。而事實上買了房才會發現,房子也並不是生活的全部,儘管他能夠為你遮風擋雨,但也有很多事情不是有了房子就會擁有的。

無論買房還是租房都是為了生活

事實上,買房也好租房也好,都是我們對於生活的一個態度,也是對於生活的一種選擇。而買房更像是一種投資,投資需要有資本才能夠承受得起投資帶來的風險和成本。而如果用自己將來的生活去換一套房子未必值得。畢竟住只是一個方面,吃穿用都是生活的不同內容。而因為買房而犧牲掉了其他生活本該享受的就有一些得不償失了。

所以我們還是應該認清自己的能力,想好將來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再來決定是否應該買房。事實上,房子所負載在人身上的歸屬感來自我們傳統的理念,對於現代生活來講我們需要明白,買房也只是我們生活的一個方面,我們還應該去體會生活的更多境遇。


無論買房還是租房其實都是為了生活。畢竟我們只能活這一輩子,我們應該學會活在當下。租房也能給你一個很好的生活體驗,只要你選對了平臺。嗨住租房-全城房源,一網打盡,房源多,房源真。



嗨住租房


僅此說下個人觀點。

我14年買房、每平4560,買後半年,降價每平200左右。當時後悔的不行。

又停3個月吧好像,逐步攀升了。

我的是高層。現在我們小區高層6300一平。多層更貴,7000多一平。我們還是三四線城市,山東曲阜。



很多人說,以後房子會越來越便宜。我感覺不會。剛需會因為種種原因去買房,結婚,生子,孩子上學,等。

多年後,無論一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位置好的地方,房價下跌趨勢微乎其微。

現在買房的人,哪個不是先看小區環境,周邊設施,交通便捷等才去選擇買與不買。位置優越的小區,會降價嗎?降又能降多少吶?


剛需結婚的會買房

剛需孩子上學會買房

城市教育和農村真的沒法比較,不止教育,環境,人群,氣氛,眼界等。

所以,房肯定要買的,我其實就是因為孩子上學才買的房,現在也方便的多了。


Mr佬頭


作為首屈一指的剛需品,住房成為近幾年炒的最熱的話題。不管有錢沒錢,都想著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但是高高在上久居不下的房價,讓很多工薪階級家庭望而卻步,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能力支付高額的房價。不過這並不能成為阻止人們買房的原因,大批的人想方設法買房。那些已經買房的人,後悔了嗎?

1、大多數人不後悔

早期買過房的,肯定是不後悔的,那時候的房價還是平民價格,基本大多數人都能支付的起,房價的水漲船高,其實還是近幾年才炒起來的。隨著房價的不斷上漲,之前買完的房子價格一路飆升,這絕對是穩賺不賠的。

而且,就目前中國房價的趨勢來看,房價在未來依然不會跌破,如果當時沒買,現在也遠遠沒有購買的能力了。那些買完房的人都有一種高瞻遠矚的思想,猜到了房價的漲勢。退一步說,即便今天的房價沒有暴漲,已經買過房的人比沒買房的人早早的解決了住房問題,也不存在後悔這一說了。

2、一部分人在後悔

後悔的這部分人,屬於不想揹負鉅額房貸的一批人。對他們而言,買房就相當於一輩子背上“房奴”這個稱號,動輒上百萬的房價註定讓他們在未來幾十年的時間裡,拼命賺錢還房貸。許多人為了還房貸,不捨得吃不捨得穿,掙的錢全都給了銀行,甚至因為還房貸問題,整個家庭矛盾不斷上升。

他們後悔,雖然早早買了房,但還房貸的時間裡,他們一天好日子沒有過,每天都在捶足頓胸,感嘆造化弄人。如果不是買了房,他們有大把的時間和金錢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去自己喜歡的地方,而現在,隨著買房落實,所有的希望全都破滅了。

3、順應自然,平常心對待

其實,不管有沒有買房,事實已經出現,我們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對,用一顆平常心對待。沒有買房的,不要因為眼前的高額房價苦惱,多多提高自己,賺取更多的錢,相信未來有一天你也可以住進自己心儀的房子。而已經買房的人,應該順其自然,不管再怎麼後悔,都已經改變不了的局面,何不坦然面對。房貸只是生活中困難的一個縮影,一旦跨過這個難題,對以後的人生髮展都有很大的影響。

所以,對買房而言,心態最重要。後悔是起不到作用的,保持一顆樂觀的心,辦法總比困難多。


鷹眼鑑房


嫋語畫香觀點:個人認為,作為我們普通購房者,只要我們買房是剛需,那麼,買房後不管房價怎麼變動,都不用後悔,更不必後悔!

“……我的家就是我的城堡,每一磚一瓦用愛創造,家裡人的微笑,是我的財寶……”一首《回家真好》,唱出了千萬人對家深深的眷戀之情,唱出了每個人對家真摯的愛戀之意!

我們中國人對家的概念非常強烈,感覺只有有了一套真正屬於自己的房子,才算真正有了家,才算真正有了落腳點,才算真正有了避風的港灣,那怕我們身在千里之外,也會思念遠方的家!如果從這個角度考慮的話,買了房就不會後悔,更不必後悔。這個時候的房子,已經不簡簡單單的是個商品,已經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已經不能用價格來估算,因為它是家,它是我們的歸宿,是我們精神寄託的地方。

我和愛人結婚十年,一直都沒有買房,一直都沒能給她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家,直到去年3月份,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終於買了房子,終於有了我們共同的家。房子雖然不大,但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

我海南有個朋友,前年底在海口以每平九千多的價格買了一套房,當時覺得好貴!誰知去年居然漲到了近兩萬一平,我經常開玩笑說他賺到了!可他不這樣認為,他說,我們買房是住的,別說漲到兩萬,再漲多少跟我們也沒多大關係。

對!我們買房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不管房價怎麼變動,不管房價如何泡沫,升也好、降也罷,都與我們剛需購房者的關係不大,自己的房子每平升值幾千不必歡呼,每平降價幾千不必煩惱,因為這些不是家的溫暖所能代替的,好好愛自己的家,好好愛自己的家人吧!


嫋語畫香


沒聽說過買房了後悔的,只有買少買小了、沒買上、錯過而後悔的

16年初,在北京城六區核心位置購自住房一套,房價4.6萬一平。在等著購房資格下來的同時,不停的在自己可以承受的區域看房選房,排除。如果在一線購房算是一個夢想的話,說實話,第一次住在自己房子裡的感覺,除了超級夢幻,就是非常踏實。

買房是第一個和同齡人拉開距離的事

在這個城市,萬家燈火,也有一盞是為我而亮的。

大件傢俱,電器,各種盆栽花卉,魚缸可以隨便買,不用擔心搬家搬不走;

牆面顏色想塗成綠色就綠色,想塗成藍色就藍色;

吸頂燈不好看了,想換就換;地磚顏色太舊,拆了重新改啊;

最關鍵的一點:我發現,自從告訴同學買房的事情,也邀請他沒事過來玩,最終發現我們越走越遠了。不知道是本來如此,還是覺得沒有共同語言了。

穩定的生活是一切幸福感的基礎,包括安全感。

站在陽臺上,看遠處的燈火,此時此刻才覺得溫暖。才覺得這個城市真正和我相關起來。不必再擔心房東催房租,也不用擔心哪天房東不想靠房租打麻將而選擇賣房,我無處可去。

為什麼沒有買到房

我覺得很多人沒買到房,不僅僅是沒經驗、缺資金的問題。首先是先入為主認為買房遙遙無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就不去關注關於房子的信息,其次更多的要麼是不上心,行動力不足;要麼是猶豫不決,認為租房也挺好,沒有下定決心。

買房除了剛需,也是投資。

買房越早越好,位置越核心越好。特別是在北京這樣的人口淨流入一線。房價不會大幅下跌,也永遠不會跌到和你的工資持平的程度。在能力範圍內,早日買到,解決自住問題。房子升值也算投資,後期置換或者買賣都有餘地,可操作性很強。

資金和貸款問題

買房最大的問題,除了購房資格,還有就是,沒錢,錢少。

  1. 沒錢,有條件就去借。

沒有人完全靠自己就輕輕鬆鬆買了房的。

首先梳理自己有多少,差多少。預計什麼時候能還上。好借好還。按理財給付利息,簽好協議,不要辜負別人的信任。

2.和中介溝通,全方位瞭解購房流程和注意事項。

將付款過程分解,打時間差,幾十萬放哪裡都會有幾千的利息。

所以不需要一口氣付全款,也不是一口氣要付首付。

潑辣有之,北漂十年,在北京和環京都有買房,活躍於朝陽、南四環、五棵松附近。歡迎關注我,聊一聊北京買房故事,分享你看到的北京。留言可關注我的公眾號!

潑辣有之


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了這麼多年,從歷史的軌跡來說大多數買了房子的人都未曾後悔,雖然當初買房的時候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錢,但現實告訴我們這些年買房真不後悔!

不說那些早年已經買房的人吧,當年一兩千的房價入市的購房者,誰會想到中國的樓市會發展到如今這般熱烈,我想當時的購房者也歷經了糾結、彷徨、壓力等方面的取捨,其實早年的購房者大多並沒有像現在一樣,將買房當做是一件利好的事情,房子能不能增值什麼的大家並不關心,房子保值增值那是後來的事情!但基本上這些年過去了,曾經因買房徘徊過的購房者基本上都完成了資產的增值。

在說說筆者自身吧,2015年在老家三線城市買房(真剛需),而現在的房價相較於當時的購入價格基本上上漲了2500多元每平米,但是當時並沒有想到房價竟然還能上漲,純粹只是自住,筆者也不是什麼炒房者,但我不後悔,後悔的是當初為什麼不買大一點呢?而現在筆者城市房價基本上都在七八千往上走了!


樓盤網


首先聲明,我沒有買房,因為不是剛需,有其他的投資,所以沒有壓在房產上,即使買了,也是隻是為了居住,並不介意房價的漲跌了。

我要說的是我一個親戚,17年五月份因為房東漲房租賭氣買的房子,當時他是一家六口同住,兩個老人看著兩個孩子,兩口子從事服務行業。因為倉促和手裡不寬裕,就買了一個二手房,直接入住的那種,二室七十多個平方一家六口蝸居在裡面,為什麼我知道的那麼清楚呢,因為他找我借錢了,我拒絕了,因為我有勸他不要賭氣,以他的經濟現狀最好先緩緩,可是他不聽,又讓他的父親來借,我推脫不開,借了少許。

買房後有一陣子他在我面前很是揚眉吐氣,感覺人生上了一個階段,經常來找我說買房的種種好處,過了熱度期,全家開始陷入困境,首先,買房首付幾乎都是借的錢,他自己幾乎沒有積蓄,兩個老人農村的,幫他看孩子也沒有收入,只有微薄的養老金,當兩個勞動力掙錢要揹負著養六口家,還房貸,孩子幼兒園,人情債,還要擠出攢錢還借的錢時,生活就如履薄冰了,家裡開始充滿了戻氣,父子不和,婆媳爭執,整日雞飛狗跳不得安寧,買房不過幾個月老人病倒了好幾次,越來越嚴重,一家人惶惶不安覺得這房子風水不好,又不能賠錢轉出去,搞得心力俱疲,老人病重已經發展成了抑鬱症,總怕還不起銀行的錢會被掃地出門,有一日我去看她,她拉我手滿目心酸的跟我說最後悔就是自不量力買了這房子,我也無言以對。

其實這只是一個片面,未必所有買了房子的人都過得不好,只要掌控在自己的能力範圍,相信大部分還應該是不錯的


金科23


16年的樓市教會了人們投資的意識,

現在的樓市喚醒了人們的貪慾。

看看下面的這段對話吧,也許會有不同的收穫

A:現在在威海買房合適嗎?

B:剛需首套隨時買都可以,若是投資,現在會比較尷尬,因為威海房價短期內已經處於可上可下的位置了,類似於18年的茅臺股票。因為不貴也並不便宜,所以誰都看不準,不像前幾年的時候,低估的太明顯,誰買也不會虧。所以,還是看個人的財力,條件好就買吧,長期肯定還有空間,短期都是拋硬幣;剛需也是;若是財力一般,那就別投資房產了,踏踏實實掙錢做理財吧。

A:對於威海來說是房產的黃金期,是嗎?

B:房地產是典型的週期性行業,國內外都如此,經常漲三四年,然後調整一兩年。威海這一波漲幅不小,熱門盤普遍翻倍,但相對三亞廈門,長期至少還有一倍的空間,但這個長期有多長,三年,五年,誰也不敢說。現在大環境去槓桿,一線城市回調,威海還是可能波及的,這是短期因素。但威海的空間在,也可能更迅猛的衝頂,一切都是未知。所以,買房,有槓桿的那種,儘量還是控制資金風險,有餘力就買,沒餘力別眼紅。有些錢不是每個人都能賺到的。

C:你怎麼看,那種到處看房子,看了一兩年都不下手的?

B:看空是因為之前沒賺到,便盼著跌,想抄底。但房產市場的規律不是這樣,經常微調或橫盤一兩年,然後上去很快就是一倍,一個新的平臺。房子作為大類資產配置,只要槓桿可控,資金鍊沒有風險,長期會穩穩跑贏通脹,這是房產投資的底氣所在。但你不能去炒房,因為它是不動產,遇到弱週期,別說大跌,就是不漲,資金成本也耗死你。炒房的結局沒幾個好的,用現金流穩定的投資房產,國內外基本都是賺的。包括成熟市場。不動產是不能炒的,尤其是瘋狂加槓桿那種,呼嘯而過的資金風險,瞬間傾覆一生的積蓄。投資可以,做長線,現金流一定要能覆蓋月供。長期一定賺到的。

這些年,身邊的,以及道聽途說的,真實的故事裡,炒房者沒幾個好下場。不要相信報紙上那些。炒和投資是兩種邏輯。

想了解更多關於樓市走向的專業分析,就趕快加入我們吧。

- THE END -

“威海那點事”是“威海新移民”自己的互助服務公益平臺。

大家來自五湖四海,為了共同的人居理想,置業在威海、旅居在威海、養老在威海、工作在威海、生活在威海。在這裡,我們分享信息、交流經驗、展望未來,共同發現威海生活的美好與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