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巨嬰,理智回家

若不是因為這次的疫情,我還沒真的不知道海外有那麼多“心繫祖國”的同胞。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覺得這個時候那些華人華僑、留學生,以及外籍華人可不可以回來?

昨天的時候,我看到了一個帖子,有一個社區的居民接到了一個居委會打來的電話,問他家的孩子是不是在美國留學。

拒絕巨嬰,理智回家

因為她的孩子在疫情初期的時候就開始到處購買口罩來支援國內的疫情,所以社區才打電話告訴這戶人家說不用擔心,有困難就講,如果孩子不想待在國外我們就包機把他接回來。

然後網友們就紛紛回覆這個政策很Nice,黑豆子紅豆子分開放。不忘祖國的,我們也不會忘記他們,那些渴望自由空氣的,就接著在國外呼吸吧。

乍一看這個政策是很有道理,海外華人留學生等在疫情初期確實做了很大貢獻,畢竟剛開始時我們是啥都缺,幾乎是把全球的口罩都搜刮乾淨了才撐了過來。

所以這個時候理應給他們一個回來的機會,但是我卻覺得這樣不現實。首先來說,這個機會不是一個特權。

還有就是前期有很多人都是匿名捐助的,所以很難精確到單個人的身上,也就是說不好進行統計。

最重要的是這裡還涉及到了一種無形的“道德綁架”,捐不捐是個人的權利,這個時候來進行換取回國的權利的話顯然有些區別對待了。

拒絕巨嬰,理智回家

另外,還有人提出了這樣的一個想法,回國的班機統一的降落到武漢,然後在武漢利用關閉的方艙進行隔離。

拒絕巨嬰,理智回家

這麼想的全是憨憨,首先方艙就不適合隔離他們,我們知道,我們的方艙基本都是類似體育館等大的不露天廣場臨時改裝的。

如果把一群不確定有沒有感染者的人全部放進去那就是在養蠱呀,最壞的結果就是一個感染全部。

而且就算是真的放進去為了安全考慮肯定還要排大量的醫護人員進行管理,那真的是吃喝拉撒都得考慮到,簡直就是浪費資源。

還有,現在武漢好不容易快熬出來了,現在又整這麼一出 人家能願意呀!所以說,這種想法壞的狠。

其實能不能回來是一個很簡單的單選題,答案只有能或者不能。選擇之後,才能接著做下一部分。

很明顯,我們選擇了能。選項哪一項,以後發展的步驟都很難搞。特別是選擇了能。

其實這些包括留學生、華人、華裔在內的人回來的原因也很簡單,兩點。國內安全。在國外會被歧視。

拒絕巨嬰,理智回家

現在國外疫情大爆發,而有些國家處理的態度真的是令人“刮目相看”,隨便盤點一下2020年的迷惑行為大賞素材就有了。

所以,這個時候回來肯定就是最安全的。

拒絕巨嬰,理智回家

還有一點就是會被歧視,這個真的是一言難盡。記得永居條例發佈的時候看到網友的爭吵羅老師評論了類似這樣的一句話。

崇尚白種人歧視黑種人的人還能和兩者都歧視的人吵起來,真是太有趣了。

事實上白種人把自己的地位吹捧的確實很高,而且相比黑種人也確實受我們的歡迎,反對永居法的人幾乎也都是在挑黑種人的刺。

拒絕巨嬰,理智回家

但是很可惜,歧視我們最多的還是白種人,對我們偏見最多的也是他們。

疫情期間,在歐美國家,每天都發生著華人被歧視、因帶口罩被毆打的事件,也是他們,早早的把肺炎這個髒水潑給我們。

拒絕巨嬰,理智回家

可即使是這樣,依舊有人舔著他們的空氣,以黃皮白心為自豪。當然,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不能一下子打死。

當看到家有多好的時候,他們才想到回來避難,這一點我們可以接受了,但是要聽話才行。

我看到好多海外的留學生表示不會回來,因為一路上有太多的不確定性,當下要做的就是老老實實的在家待著。

只要能宅的住,其實國外國內都一個樣。這個時候也就沒必要去給國家添亂了,這種想法我感覺就很明智。

拒絕巨嬰,理智回家

據報道,我們全國入境人次為12萬,這個數目還是比較大的,基數一大也就難免會出現不聽話的人。

最近因為海外疫情的輸入,也是發生了很多不好的事情,比如說鬧著要喝礦泉水。

還口口聲聲“要保障人權”,自己“要活下去”,這用屁股想也知道是歐美回來的,畢竟他們沒有喝熱水的習慣。

拒絕巨嬰,理智回家

既然決定舔了,既要貫徹到底嘛。

拒絕巨嬰,理智回家

還有一個網名為“豌豆公主病的日常”留學生,因檢疫等待時間過長,便宣稱自己被醫院“禁足”,甚至到外網進行辱罵。

這是真的憨憨行為。

拒絕巨嬰,理智回家

還有外籍人員不進行隔離還去戶外運動,面對防疫人員的勸說時,不但不聽而且還反咬一口。

拒絕巨嬰,理智回家

然後被光榮辭退。

拒絕巨嬰,理智回家

包括鄭州毒王在內的例子也不算太少,當然也是有很多正面的,就不不在一一舉例了。

但是不管怎樣,我們都進行了一一接納,無非就是要不要錢和治好怎麼辦的問題。

還記得新修訂的永居條例麼?這個時候就是個很好的體現時間,我們連自己人都處理不好,或者說都不管不顧,還想吸引人才,平等對待?

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這話時候會卡緊,但也會敞開。來,聽話,配合。要是巨嬰就趁早自己安排自己,我們是以人為本的法制社會,喜歡做香蕉人,喜歡呼吸“新鮮”的空氣,那就趁早拜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