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將建首個“五福”文化陵園

掌上曲靖訊(曲靖日報記者 黃冬芹)“無限哀思無限情,清明時節祭先祖。”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每到這雨紛紛的時節,人們心中默默的緬懷之情和感傷便油然而生,大家更多的是通過掃墓祭祀等形式喚起後人對祖先的追思,同時祭掃也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近年來,隨著殯葬改革制度的深化推進,“綠色、生態、陽光、人文、惠民”的殯葬方式被越來越多的市民接受。為了讓已逝親人能有最佳的靈魂棲息地,後人能更好地緬懷紀念先祖,曲靖市將建首個五福生態文化陵園。

曲靖将建首个“五福”文化陵园

迴歸生態綠色的殯葬之路

殯葬改革是社會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標誌,深化殯葬改革,加強殯葬管理,直接關係到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的統籌發展,對於淨化社會風氣、節約土地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減輕群眾辦喪負擔、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傳統喪葬陋習影響是多個方面的,喪事中大操大辦,搞封建迷信活動,不僅給辦理喪事的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和精神負擔,而且也嚴重地汙染了社會環境,給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帶來消極影響。

自2009年以來,民政部就提出要積極推廣樹葬、花葬、草坪葬等節地葬法,鼓勵倡導深埋、撒散、海葬等不保留骨灰方式。2011年還被民政部定為“綠色殯葬推進年”。 2016年,民政部、發改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鼓勵和引導人們採用不佔或少佔土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遺體,破除封建迷信、舊的喪葬陋習,樹立文明、節儉、綠色的殯葬新風尚。近年來,隨著曲靖市殯葬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和發展,革除喪葬禮俗陋習、推進殯葬改革、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一直是我市殯葬改革工作的重心。全市殯葬改革工作致力於推行節地生態葬法,引領綠色生態殯葬新風,堅持“以綠色為基色,以園林為載體,以文化為靈魂”的理念,推進公墓建設,提高綠化覆蓋率並加強墓區綠化,迴歸生態綠色的殯葬之路。

曲靖将建首个“五福”文化陵园

曲靖將建首個“五福”生態文化陵園

隨著深化殯葬改革要求以及人們對殯葬改革的認知和接受,綠色生態的公園式陵園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需求,讓已逝先人有一個最好的靈魂棲息地,讓後輩兒孫們每逢時節可表哀思寄哀情,據瞭解,曲靖市首個“五福”生態文化陵園將落地曲靖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翠峰街道高家屯社區團山。

曲靖德龍生態陵園項目作為曲靖市推行殯葬改革的配套項目,位於曲靖市殯儀館以東、北外環路以南,項目規劃用地目前獲批281.66畝,規劃墓穴總量66230個,其中碑葬55552個、節地葬9650個、壁葬1028個。

園區依山面水,利用山體造型和道路節點,不斷營造出曲徑通幽的景觀意境及由綠蔭小道過渡為豁然開朗的闊敞空間的視覺衝擊效應,整體設計上充分考慮人的功能需求、審美需求、體驗需求、休憩需求、教育需求、精神傳承與昇華需求,細節上均體現人性化的設計。

曲靖德龍生態陵園將成為曲靖市首個五福文化陵園,項目特色之處在於陵園區結合中華傳統禮儀文化、德、法文化命名,“有德即福”,園區內構築“五福”主題。“德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生活觀念及價值觀,一個“福”字寄託了人們對所有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曲靖德龍生態陵園的建成,將有利於提高曲靖市整體殯葬服務水平,完善城市殯葬服務配套需求,也是完善城市綜合配套的需要,更是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生態環境保護和社會保障建設的需要,最重要的是通過“城市公墓”的載體,填補曲靖市殯葬服務業的不足,將打造成為“節地、生態”示範性陵園,集“公園、陵園”為一體,形成曲靖城市發展的新亮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